某热电厂新建循环流化床锅炉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2016-12-19邓喆轩李晓光
邓喆轩,李 明,李晓光
(北京燕山石化职业病防治所,北京 102500)
某热电厂新建循环流化床锅炉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邓喆轩,李 明,李晓光
(北京燕山石化职业病防治所,北京102500)
目的:对某企业新建循环流化床锅炉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健康检查资料收集及检查表等。结果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一氧化碳、氨、氯化氢、氢氧化钠等化学类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得到有效控制;石油焦粉尘超标率85%,均值16.3±22.9 mg/m3;厂房33 m石灰石仓存在密闭不严现象,总粉尘、呼吸性粉尘浓度最高达125,50.3 mg/m3,超标严重。噪声检测点共计42个,其中85,90,95,100 dB(A)以上检测点数分别为81%,50%,23.8%,4.8%。结论该企业应改进粉尘危害严重作业现场的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加强个体防护用品佩戴、职业卫生管理及提高作业人员防护意识。
循环流化床锅炉 石油焦粉尘 噪声
本项目为某企业1 000×104t/a炼油改造工程的配套工程,主要利用该企业自产的石油焦为燃料,新建循环流化床锅炉2座。受该企业委托,对其循环流化床锅炉新建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1 内容与方法
1.1 评价内容及依据
评价内容包括总体布局及设备布局的合理性、建筑卫生学要求、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及分布、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及效果、个人防护用品配备、应急救援措施、辅助卫生用室、职业健康监护、职业卫生管理措施及落实情况等。主要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职业卫生相关标准规范及建设单位提供的该项目相关资料进行评价。
1.2 评价方法
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健康检查资料收集及检查表等。
2 结果
2.1 项目概况
该项目采用循环流化床锅炉生产技术,通过集散型计算机控制系统对生产进行集中管理、分散控制,大部分原料(石油焦原料输送除外)和产品均通过管道输送,生产过程基本实现了密闭化、自动化、管道化[1-4]。本项目设有循环流化床锅炉2座以及相应的汽轮发电机组所涉及的各工艺系统及配套辅助设施,包括主厂房(锅炉岛、汽机间、除氧运料跨)、烟气处理系统(除尘器、引风机、脱硫装置、烟囱)、灰库及出灰渣系统、循环水场(循环水泵房、冷却塔、旁滤器)、燃料储运系统(石油焦棚、石灰石库、燃料转运站、筛破楼)、化学水站、点火油库、空压站、电气升压站等。
2.2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及人员接触
2.2.1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
通过现场装置生产工艺过程、设备及运转情况及对原、辅料、产品、中间产品调查,结合作业人员岗位设置、操作情况等识别装置生产中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分布状况。本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虽种类较多,但以粉尘、噪声危害为主,存在范围较为广泛,见表1。
表1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分布
2.2.2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接触
该项目劳动定员共计220人,其中临时用工人员约有50人,岗位主要分为内操、外操、管理3类。内操主要在控制室工作,对生产流程进行操作与监控,不接触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为视屏终端作业,长时间易造视力紧张及情绪紧张;外操岗位主要配合内操对作业现场进行定时定点的巡检、维护及据内操指令进行燃料输送、现场设备操作等作业,保证装置平稳运转;管理人员只上白班,每班工作时间为8 h,接触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较少。巡检作业人员实行四班三运转的倒班制,每班连续工作8 h,每1 h巡检1次,每次巡检时间约30 min,每班人均现场作业约2h;燃料铲车司机、天车司机工作量不固定,根据装置运行情况而定;燃料、锅炉50名临时用工人员主要负责清扫设备、场地卫生及维护设备正常运行,每天约有 4 h在现场工作。外操巡检岗位主要包括燃料系统(入棚系统、出棚系统)、锅炉系统(锅炉、脱硫)、化学水系统(一级水站、冷凝水站、二级水站、循环水站、CFB炉水)、汽机、电气等12个岗位,另有电气、汽机、锅炉、化学、燃料装置长5个白班岗位。
2.3 防护设施
2.3.1防尘
石油焦在破碎及转卸环节、炉前石油焦仓设置单机滤筒式吸尘器;在石灰石仓和石膏仓顶安装除尘器;对于石油焦棚,为防止长期自然干燥产生扬尘,设有喷洒水设施;在输石油焦栈桥各点设有冲洗水管,对地面上积聚的粉尘进行冲洗;除灰、渣系统为密封系统;飞灰库库顶设置有布袋除尘器。
2.3.2防毒
炉前加药间近地面采用防腐建材,并设有机械通风,通风机及电动机均为防腐型;化验室设置通风柜及机械排风装置;化学岗位酸碱计量间、化学加氨罐、循环水厂房、二级除盐水厂房等部位设有喷淋洗眼器;锅炉、化学、燃料岗位配有正压式空气呼吸器、便携式可燃气报警器。
2.3.3防噪声
中央控制室墙壁采用隔声材料,内墙面的吊顶均加吸音保温层,采用密封铝合金门窗并设门斗,观察窗采用隔声双层玻璃;汽轮发电机等主要设备均设隔声罩;在锅炉升火排汽、安全阀排汽出口装设小孔消音器;在锅炉一、二次风机进口处设置消音器;在风、烟道与风机接口处采用软性接头,并在风、烟管道上适当设置加强筋以增强刚度,改变钢板振动频率等措施以减少振动噪声。
2.3.4防高温及热辐射
采用硅酸铝复合制品、超轻微孔硅酸钙或岩棉等保温材料对高温设备和管道进行保温,各岗位的操作室及办公室设有空调。
2.4 个体防护用品
该项目为现场所有作业人员配备安全帽、工作服、防护鞋、栓塞式耳塞等防护用品。另据作业人员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的不同,为化学岗位配备橡胶手套、防酸碱防护服、防酸碱面罩,为锅炉外操岗位配备石棉手套,为燃料岗位配备防尘毒口罩、防尘炉服。
2.5 检测结果
2.5.1工作场所粉尘及毒物检测结果
各类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均低于10%,其中石灰石粉尘(石灰石仓库下料处) 3.39%、炉渣(炉渣库) 2.40%、飞灰(飞灰库)8.01%及石油焦粉尘(8号皮带、5号皮带)5.97%、6.28%。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一氧化碳、氨、氯化氢、氢氧化钠检测结果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其中炉前加氨间(加氨时)氨最高浓度为4.80 mg/m3,其余检测项目结果均低于最低检出浓度。石油焦粉尘(总尘)共有17处超标点,均值16.3±22.9 mg/m3,超标率85%,超标点主要集中在石油焦输送皮带系统(尤其皮带接、下料处)、石油焦振动破碎环节;厂房33 m石灰石仓存在密闭不严现象,总粉尘、呼吸性粉尘浓度最高达125 ,50.3 mg/m3,超标严重。个体粉尘CTWA检测结果显示,燃料铲车司机、燃料天车司机、燃料临时工、燃料外操岗位不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其中燃料临时工岗位达284 mg/m3,锅炉外操岗位、燃料内操岗位结果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各类化学毒物CTWA检测结果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
2.5.2工作场所噪声强度测定结果
噪声检测共计42个,均值为88.7±9.2 dB(A), 其中85,90,95,100 dB(A)以上检测点数分别为34,21,10,2个,达到81%,50%,23.8%,4.8%;噪声岗位8 h等效A声级检测岗位共计8个,燃料出棚系统巡检、锅炉外巡、汽轮机外巡、脱硫外巡岗位超标,结果为86.2,93.6,85,85 dB(A)。
2.5.3工作场所高温强度测定结果
高温检测共计15个,均值为31.2±0.69 ℃,高温岗位2个,检测结果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
2.6 职业健康体检结果
该企业对项目涉及接触高温、噪声、酸、碱、氨、粉尘的作业人员每年组织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对新增人员进岗前体检。体检结果显示,各岗位人员均参加了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对外包临时作业人员也进行了职业健康检查,受检率达到100%,未发现与生产过程职业病危害因素相关的疾病。
2.7 建筑卫生学及卫生设施
职业卫生学现场调查发现,燃料岗男、女浴室及更衣室设置地点分为燃料工段筛破楼一层、二层的输送走廊下,离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地点较近,洗浴用喷头数量不足(共4个),更衣柜内工作服与便服存在混放现象。
3 讨论
检测结果显示,化学类职业病危害因素基本得到有效控制,石油焦粉尘、石灰石粉尘、噪声存在超标现象,其中燃料、质检岗位接触石油焦粉尘超标尤为突出[5]。石油焦原料从清蓖破碎至进炉前的整个过程输送距离较长,由于没有对石油焦原料输送、破碎(包括实验破碎)过程进行完全密闭,粉尘暴露环节多,石油焦原料在垂直、水平运动过程中及被破碎时都可使空气中粉尘浓度较高。石灰石粉仓下料处粉尘超标主要是由于石灰石粉仓内压力过高,造成石灰石仓密闭不严,引起石灰石粉外漏;灰、渣出库外运环节检测粉尘虽没有超标,但如上料、下料过程出现泄漏部位也会使空气中有粉尘浓度较高。现场高噪声设备较多,其中一次风机、二次风机、点火风机、石灰石风机、氧化风机间等部位噪声强度突出,噪声对作业人员危害与在高噪声区域内停留时间也有密切关系。另,本次检测不是高温季节,没有进行高温项目检测。
在目前生产状况下,应考虑对粉尘危害严重的燃料输送现场进行职业卫生防护设施改造,同时加强个体防护用品佩戴、职业卫生管理及提高作业人员防护意识,以减少职业危害。建议:
a) 对粉尘浓度较高的作业环节从工艺上考虑进行湿式作业,从源头减少粉尘产生;对石油焦输送皮带系统及石油焦破碎环节的除尘器进行清查,对除尘效果不理想的除尘器要进行改造或更新,保证其除尘效果良好;考虑在粉尘浓度较高而又经常工作的燃料输送走廊内某些部位设立隔尘、隔声休息间。
b)加强粉尘作业现场管理,尤其是实验破碎机破碎、燃料输送、石灰石仓、石灰石装卸、炉渣装卸、飞灰装卸等工作区域,维护设备正常运转,防止出现泄漏,同时对地面的残留粉料要及时清理,避免二次扬尘。
c)在不影响生产情况下,尽量缩短粉尘及噪声超标岗位工作时间,减少接触;加强个体防护,建立、健全防护耳塞、耳罩、防尘口罩等用品的发放及佩戴管理制度,为作业人员配备相应个体防护用品。
d)增加燃料岗位更衣柜数量,保证作业人员工作服与便服能够同室分开存放;燃料岗男、女浴室设置在筛破楼石油焦栈桥下方,应迁至远离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地点。
e)加强职业病防治管理工作,在酸碱罐区及锅炉装置区增设置风向标,并完善职业卫生档案、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性健康检查及职业卫生培训工作。
[1] 黎永,吕俊复,张建胜,等. 石油焦燃烧反应活性及循环流化床燃烧实验[J].燃烧科学与技术,2001,7(1):81-84.
[2] 沈伯雄,刘德昌,陆继东. 石油焦燃料及其循环流化床燃烧的技术[J].石油炼制与化工,1999,30(3):25-28.
[3] 周一工. 石化企业电站石油焦燃烧方式研究[J].石油化工环境保护,2001(2);40-42.
[4] 袁贵成,刘德昌. 石油焦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的应用[J].能源工程,2002(2);45-47.
[5] 杜桂玲,贾鲁宁,于易如,等. 石油焦粉焦的来源、危害及对策[J].轻金属,2009(3):35-38.
EvaluationofOccupationalHazardsControlEffectforaNewCFBBoilerinaPowerPlant
Deng Zhexuan,Li Ming,Li Xiaoguang
(Yanshan Petrochemical Institute for Occupational Diseases Control and Prevention, Beijing 102500)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control effect of occupational hazards control for a new CFB boiler.MethodsThe site occupation hygiene investigation, occupation disease detection, occupation health examination data collection and inspection table hazards.ResultsSulfur dioxide, nitric oxide, nitrogen dioxide, carbon monoxide, ammonia, hydrogen chloride and sodium hydroxide chemical occupational hazards factors detection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occupational exposure limit requirements, effectively control; petroleum coke dust exceeding the rate of 85%,average 16.3±2.29 mg/m3;closed lax phenomenon exists in plant 33 meters limestone silo, total dust, respirable dust concentration of up to 125 mg/m3,50.3 mg/m3superscalar serious. Noise detection point total 42,85,90,95,100 dB(a) above detection points respectively 81%,50%,23.8%,4.8%.ConclusionThe enterprise should improve the occupational health protection facilities, strengthen the individual protective equipment, occupational health management and enhance the protection consciousness of workers.
CFB boiler; petroleum coke dust; noise
2015-08-13
邓喆轩,助理工程师,2010年毕业于吉林化工学院制药工程专业,现在北京燕山石化职业病防治所从事职业卫生检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