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安徽进口商品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2016-12-19殷功利
殷功利
(安庆师范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 安庆 246133)
“新常态”下安徽进口商品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殷功利
(安庆师范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 安庆 246133)
根据1999-2013年安徽省初级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进口、地区生产总值的数据,借助协整、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等计量方法分析了安徽省进口商品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结果表明:安徽初级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进口对经济增长作用显著;安徽初级产品进口是经济增长的原因。对此,安徽省政府、企业应着力于:优化进口政策,扩大进口和吸引更多的外商直接投资,加快推进结构升级;千方百计使进口市场更趋多元化;融入国家战略,发展总部贸易、转口贸易,着力推进创新驱动。
“新常态”;进口商品结构;经济增长;初级产品;工业制成品
习近平总书记于2014年5月指出,中国经济已经呈现出“新常态”,即:由高速增长转到中高速增长,由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转到创新驱动,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经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在“新常态”背景下,研究安徽进口结构与经济增长具有现实意义。
一、文献综述
许多学者对贸易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如Helpman(1998)[1]、Jacint和Manuel(2004)[2]。从国内进口商品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来看,冯德连(1995)认为在当今自由贸易和适当保护并存的国际贸易时代,进口结构的合理化、高级化,是各国政府都十分重视的问题[3]。刘媛媛(2005)[4]、彭斯达等(2008)[5]也对其进行了论述。魏浩,陈灵娟(2008)认为我国进口商品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不是很明显[6]。杨定华、钱瑛(2010)认为在理论与实践上,长期以来忽视了进口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基于云南省1985-2005年数据,通过计量手段实证了进口促进经济增长[7]。刘海明、步国平(2011)基于江苏省1985-2011年数据,借助计量分析,实证结果显示,江苏省进口确实对其经济增长发挥了推动作用[8]。丁琳,余姬(2015)测算了进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认为在总体上,自1997年中国进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呈上升趋势,从行业来看,进口对第二产业的贡献最大,绝大数行业的发展得益于进口[9]。何昌、台德进(2015)对货物贸易进口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整个世界初级品和中间品进口增长率波动的增加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的加速发展,资本品和消费品则反之[10]。
总的来看,关于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文献比较多,对国家贸易商品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也较为充分,对地区贸易商品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较少。由于我国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现实环境差异很大,再加上研究的方法不同,往往研究的结果也不相同。针对安徽进口商品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的文献几乎没有。对此,本文基于安徽省数据,采取协整、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等计量分析方法,做出初探[11]。
二、进口商品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的机理
按联合国公布的 《国际贸易商品标准分类》(SITC),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可分为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机理包括:一是通过进口能够解除国内经济发展的供给约束,促进进口国国内产品的供给质量、数量的提高,进口最终消费品可以补充国内消费供给不足,进口原材料可以降低生产成本等来促进经济增长;二是进口通过推动出口的增长来促进经济增长[12]。进口的增加使外汇需求增长,进而减缓本币升值的压力,结果有利于出口。此外,进口的机器设备及原材料等中间产品用来生产出口产品,提高了出口产品的竞争能力,从而促进出口。而出口被算作经济增长的一部分;三是进口借助知识、技术外溢或转移,能够使进口国全要素生产率明显提高,有利于优化要素等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增长。进口产品时,既进口了产品实体,又进口了其生产所表现的技术。当然在消费及使用进口品的过程中,进口国不能全面掌握生产该进口品的技术,但其有助于加速进口国国内生产进口替代品及相关品的技术模仿速度,也有利于进口国明确技术进步方向。技术的引进能加速进口国的技术进步,降低研发风险;四是进口引入竞争机制。国外产品的进入对国内厂家产生竞争压力,逼迫其进行技术升级、产品创新。进口增加了消费者的选择范围,也促进进口产品密切相关的上下游产业发展。与此同时,在进口贸易下,会形成一个更加开放、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为了获得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国内制度就得沿着节省交易费用的方向发展,从而进口有助于推动国内制度变迁,而制度变迁可以推动经济增长。
一般来说,初级产品进口促进经济增长主要通过前面两个渠道来实现,工业制成品促进经济增长主要通过后面两个渠道来实现。
三、安徽进口贸易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对外经济贸易获得令人瞩目的成绩[13]。下面主要以2013年的数据为例来分析。
从企业进出口总额排名来看,安徽国贸集团、合肥联宝、铜陵有色、金隆铜业位列安徽省前4名,进出口总额均超过20亿美元。全省进出口总额前50家企业只占全省进出口企业数的0.9%,进出口额却达到218亿美元,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44.2%。
从安徽进口商品贸易方式来看,2013年一般贸易进口占74.39%,加工贸易占20.78%(见表1)。
表1 安徽进口商品贸易方式总值 (单位:亿美元;%)
从安徽省同主要国家或地区进口额来看,以2013年为例,智利为安徽省最大的进口来源地,为23.83亿美元,其后依次是澳大利亚、日本、美国、韩国、秘鲁,都超过10亿美元(见表2)。安徽省同各大洲的进口中,亚洲为66.73亿美元,占安徽总进口额的比例为38.40%;拉丁美洲为45.16亿美元,占比为25.99%;大洋洲为21.01亿美元,占比为12.09%;北美洲为19.10亿美元,占比为10.99%;欧洲为17.56亿美元,占比为10.11%;非洲为4.21亿美元,占比为2.42%。
表2 2013年安徽省同主要国家或地区进口额(单位:亿美元)
从安徽省进口商品分类来看,以2013年为例,金属矿砂及金属废料最大,为71.38亿美元,排在其后的依次是通用工业机械设备及零件、有色金属、特种工业专用机械等(见图1)。
从安徽省各地级市进口来看,以2013年为例,合肥进口额最大,为62.91亿美元,占安徽进口总额的36.20%;铜陵为52.01亿美元,占比为29.93%;马鞍山为22.39亿美元,占比为12.88%(见表3)。
图1 安徽省进口商品分类金额
表3 2013年安徽各地级市进口额 (单位:亿美元)
从安徽进口商品结构来看,初级产品进口比重明显提高,工业制成品比重明显下降。由表4可以看出,1999年初级产品进口占31.17%,工业制成品进口占 68.83%。2013年初级产品进口占57.42%,而工业制成品进口占到 42.58%。经济增长也很明显,由1999年的351.30亿美元上升到2013年的3074.16亿美元。
表4 1999-2013年安徽进口结构及经济增长变化表
从安徽的经济增长、初级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进口的增长趋势来看,1999-2013年三者的增长趋势如图2。由此不难看出,总体上安徽经济增长随初级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进口的增加而增加,三者相关性较强。但这仅仅为初步判断,需要基于更加严谨的计量手段对此做进一步求证。
图2 安徽经济增长、初级产品进口额、工业制成品进口额的趋势图
四、实证分析
(一)数据与模型
安徽进口商品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本文通过安徽初级产品进口额、工业制成品进口额与安徽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来表示。选取1999-2013年为样本区间(如表5),以IM1、IM2和GDP三个时间序列来分析安徽初级产品进口(IM1)、工业制成品进口(IM2)和安徽经济增长(GDP)之间的关系。对GDP、IM1取对数,记作LNGDP、LNIM1。
表5 1999-2013年安徽省经济增长、初级产品进口额及工业制成品进口额 (单位:亿美元)
(二)平稳性检验
借助Eviews5.0,基于ADF检验法,平稳性检验见表6。
表6 检验平稳性
表6表明,LNGDP、LNIM1和IM2一阶差分变量存在平稳性,变量之间符合协整关系的前提条件存在。
(三)协整检验
Johansen-Juselius协整结果见表7。
表7 Johansen-Juse lius协整检验结果
由表7的检验结果可知,在5%的水平下,协整方程个数R=1,这三个变量存在惟一协整关系,协整方程为:
方程式(1)的经济含义:安徽初级产品进口每增长1%,名义GDP将增长0.32%,安徽工业制成品进口每增长1%,名义LNGDP将增长0.02%。亦说明安徽经济增长与初级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进口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均衡关系。
(四)误差修正模型的建立
Et-1为误差修正项,建立误差修正模型。
各系数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安徽经济增长的短期变动受到安徽工业制成品进口的正向影响。当期安徽工业制成品进口每增长1%,名义当期LNGDP将增长0.01%。由于短期调整系数Et-1的回归系数是负值,符合反向修正机制。表明安徽经济增长与长期均值的偏差中的59%得到调整。模型(2)反映了安徽经济增长受安徽工业制成产品进口影响的短期波动规律,说明了安徽工业制成品进口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紧密,在短期,安徽工业制成品进口亦促进了经济增长。
(五)Granger因果检验
对LNGDP、LNIM1和IM2间因果关系检验见表8。
表8 Granger检验
Granger检验结果显示:在99%置信度下及滞后期数为1时,安徽初级产品进口是经济增长的原因。
(六)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
从脉冲响应图3(a)可以看到,当对各变量施加一个标准差冲击时,安徽经济增长对其自身一个单位的冲击,瞬间就会有一个正的响应,并一直持续。对于来自安徽初级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进口的冲击,安徽经济增长在第1期没有明显变化,从第2期有一个正的响应。
方差分解如图3(b)所示,可以看出从第1期开始安徽经济增长的波动来自安徽初级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进口的扰动逐渐上升;来自经济增长自身的扰动逐步下降。在第8期基本稳定,第8期来自经济增长自身、初级产品进口和工业制成品进口波动的影响分别为34.25%、63.67%和2.09%。
图3(a) 安徽经济增长脉冲响应图 (b)方差分解如图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结论
通过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发现:安徽初级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进口和经济增长三者之间协整关系存在,在短期,虽然可能存在随机扰动项的冲击使变量之间的变化不一致,在长期它们却是均衡的;在短期,安徽工业制成品进口亦促进了经济增长。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发现:安徽初级产品进口是经济增长的原因。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发现:安徽工业制成品进口和初级产品进口、安徽经济增长自身对安徽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持续性。
(二)政策建议
1.开发新兴市场,使进口更趋多元化
从各大洲来看,2013年安徽省同各大洲的进口中,亚洲为66.73亿美元,占安徽总进口额的比例为38.40%;拉丁美洲为45.16亿美元,占比为25.99%;从国别或地区来看,智利为安徽省最大的进口来源地,为23.83亿美元,其后依次是澳大利亚、日本、美国、韩国、秘鲁,都超过10亿美元。安徽从智利、澳大利亚、日本、美国、韩国、秘鲁进口额之和占全省进口总额的54.37%。进口市场相对集中,使得安徽省进口容易受到别国出口政策变化影响。为此,安徽一方面要巩固传统市场,另一方面要千方百计大力开拓产品进口的国际市场,开发更多新兴市场。当前安徽省进口的重要来源地为亚洲,其产品技术含量无疑不及北美及西欧国家。为此,应加大从欧美国家进口商品、服务及技术的力度,这样,一方面可以优化进口商品,另一方面可以缓解由我国对欧美过大的贸易顺差而引起的摩擦[14]。
2.优化进口政策,扩大进口和吸引更多的外商直接投资,加快推进结构升级
在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应该进一步扭转注重出口,忽视进口的局面,安徽省应推动国家优化相关进口政策,出台更多优惠政策促进进口。大量进口安徽省内稀缺的原材料、矿产资源等初级产品,为发展工业制成品出口打下长远发展的基础。
“新常态”背景下,经济结构优化升级非常重要。2014年安徽省结构优化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全国水平相比仍存在差距。如:2014年加工贸易比全国低8.9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占比低5.6个百分点。安徽省应继续提升加工贸易比重,特别是皖西、皖北等欠发达地区的加工贸易比重,并提高全省加工贸易增值水平和质量。充分利用合肥加工贸易区、芜湖加工贸易区、蚌埠(B型)保税物流中心等加工贸易主导区,发展加工贸易。以加工贸易发展带动商品结构优化,以贸易方式转化和商品结构优化,带动外贸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着力加快安徽省国家级开放园区发展,加强与长三角地区国家级经开区合作,承接汽车零部件、电子产品等产业转移。鼓励合肥、芜湖等地级市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打造研发中心,吸引世界500强企业落户,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3.融入国家战略,发展总部贸易、转口贸易,着力推进创新驱动
在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中,建议将安徽省打造成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支点,长江经济带的中部枢纽,海上丝绸之路的产业腹地,营造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开放体系,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在总部贸易方面,充分发挥安徽区位优势,把合肥新桥空港做大,打造安徽外贸全国集成商,买全国、卖全球,买全球、卖全国。在转口贸易方面,打造药品、汽车整车进口等交易市场,将欧洲汽车转口到东南亚等欠发达地区[15]。为此,做好安庆汽车整车进口口岸争取等工作。
安徽应推行理念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方式创新,充分利用自身的科教优势,加快培育领先项目和拳头产品,促进产业结构化、产品差异化和市场专业化。由能做、做好,逐步转到做出核心竞争力。加快上海自贸区优惠政策在安徽落地生效,积极对“负面清单”模式转变进行研究,勇于先试,创新制度。
[1]Helpman EIhananthe,Structure of Foreign Trade[J].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1998,13(2):121-144.
[2]Jacint Balaguer and Manuel Cantavella-Jorda,Structural Change in Exports and Economic Growth:Cointegration and Causality Analysis for Spain(1961-2000)[J].Applied Economics,2004(36):473-477.
[3]冯德连.推进外贸发展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思考[J].经济体制改革,1995(5):29-31.
[4]刘媛媛.进口对中国经济增长驱动作用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5(5):71-74.
[5]彭斯达,陈继勇,杨余.我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和方式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比较[J].国际贸易问题,2008(3):3-8.
[6]魏浩,陈灵娟.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当代财经,2008(11):112-113.
[7]杨定华,钱瑛.进口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基于云南的实证分析[J].兰州学刊,2010(8):25-27.
[8]刘海明,步国平.进口对江苏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分析——基于1985-2010年数据[J].税收经济研究,2011(4):89-95.
[9]丁琳,余姬.进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分析测算[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39-45.
[10]何昌,台德进.货物贸易进口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J].江汉学术,2015(1):21-29.
[11]殷功利.安庆市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版),2010(2):32-34.
[12]张蓓芳.浅析进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J].管理观察,2009(18):30-32.
[13]葛冬云,丁家云.FDI对安徽省出口商品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J].铜陵学院学报,2014(3):8-12.
[14]殷功利.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贸易顺差的经验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14(6):69-74.
[15]殷功利.中国贸易顺差研究:结构、效应与可持续性[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12.
(责任编辑:吕增艳)
F752.8
A
1008—7974(2016)01—0055—05
10.13877/j.cnki.cn22-1284.2016.01.010
2015-10-19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 “安徽省经济增长中对外贸易结构优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研究”(SK2015A390)
殷功利,安徽宿松人,博士,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