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管理类会展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

2016-12-19吴青兰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8期
关键词:会展应用型实训

吴青兰

(厦门华厦学院 商贸管理系,福建 厦门 361024)



应用型本科管理类会展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

吴青兰

(厦门华厦学院 商贸管理系,福建 厦门 361024)

会展经济的迅猛发展与高素质应用型会展人才极其缺乏之间的矛盾,促使我们加强对应用型会展人才培养的思考.明确学校办学定位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全过程、分阶段、递进式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是实现应用型本科管理类会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

实践教学体系;会展专业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

近年来,为了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不少地方政府纷纷将会展业作为区域经济新增长点加以培育,与之相伴随的会展教育亦如火如荼地开展.根据《2015中国会展教育发展报告》[1]统计,截至2015年我国开设会展专业的高等院校为232所,会展专业在校生规模达43910人,较上年增加5.0%,创历史最高水平,其中专科生30690人,本科生为13214人.占全国会展专业教育达70%的高职学生,就业普遍存在专业对口率低、流动性大、就业层次及质量都偏低等问题[2-3].而用人单位对绝大多数本科会展专业毕业生的评价为操作经验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弱[4],并且本科会展专业毕业生的专业签约率也不高、就业形势不容乐观[5].上述问题反映出,当前我国会展专业高等教育除了要开展学科理论体系的研究,更要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提升,而如何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会展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关键.近几年,部分专业办学较早的院校已重视会展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并把本校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为其他院校的专业建设提供了借鉴,但也存在缺乏宏观层面的整体性研究、实践教学内容不完整、实践平台建设不完善、实践教学评价单一等问题.在此,笔者将从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入手,探讨应用型本科管理类会展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

1 应用型本科管理类会展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核心任务.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培养目标定位上,要服务地方、对接产业,从传统的本科学术型人才或专科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转变为高素质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在培养模式上,要从相对封闭的人才培养体系,转为主动面向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就业和创业能力的养成[6].这为应用型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构建指明了方向.

在“加强产教融合、提升培养质量、服务现代产业”的理念指引下,通过会展业人才需求状况调研,并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总目标,我们将应用型本科管理类会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适应地方会展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职业素养和创新精神,系统掌握经济学、管理学、传播学理论和会展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具备会展立项、策划、营销、管理、服务、评估等基本能力,能在展览、会议、节事策划与服务公司、会展场馆、目的地管理公司、会展行业协会、文化博览部门等从事会展专业相关工作的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人才.

与应用型本科管理类会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匹配的实践教学总体目标为:一是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职业素养、创新精神及创业意识.二是通过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再认识,奠定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三是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形成从事会展相关工作的实务操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将实践教学总体目标分阶段、按类别剖析成的具体目标将在下文内容体系部分详细阐述.

2 应用型本科管理类会展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内容体系是指实践教学的具体组织方式方法及手段等,这也是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重点和难点.笔者围绕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系,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和实验、实训、实习、创新、创业、社会调查和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的配置,从内容模块和教学阶段安排方面提出了应用型本科管理类会展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如图1所示.六大模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逐级推进,形成了全过程、分阶段、递进式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图1 应用型本科会展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进阶图

接下来,笔者将分模块从教学目标、教学环节、实践周期等方面阐述应用型本科管理类会展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

2.1 行业认知实践

大学第一学期行业认知实践的教学目标:一是让学生了解国内外会展行业总体发展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了解会展企业的基本构架、运作流程及工作特点.二是让学生了解专业人才的市场供需状况及对人才知识、素质、能力的要求,了解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始职业生涯规划.三是让学生了解各类会展活动的分类、布置、运营模式,掌握展览、会议、大型活动的人员接待、信息咨询、现场引导、安保管理、设备管理、数据收集等工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积累行业工作经验.

会展行业认知实践的教学环节设计:一是行业认知讲座,即邀请会展业相关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工作人员为师生做报告;开展优秀会展企业职业经理人讲座;开展会展行业优秀校友访谈沙龙.二是行业参观调查,组织学生考察地方知名展会或大型活动;学生课后自行开展行业调查.三是职业生涯规划,开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解读讲座;校内外导师共同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四是校内外会展现场服务,即安排学生担任地方知名展览、会议、节事等大型活动或校内大型会议或节事活动的现场服务志愿者.

行业认知讲座、参观调查、职业生涯规划实践可分散在大学第一学期开展,单次实践一般为0.5天或1天,项目总实践周期在5~8天,活动要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教学环节中,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出勤、调查报告、学习心得、职涯规划等通过考核,方可获得相应的学分.

现场服务实践的开展时间较为集中,要求每位学生至少选择两种不同类型的会展活动实践,单次实践周期一般为3~5天,实践总时长控制在7~10天.现场服务实践开展的具体时间要根据地方或者校内活动的举办时间来确定,体现在培养方案上为在第二、三学期教学计划中独立设置现场服务实践周各一周,学生在完成顶岗实践后,并且工作表现经企业、学校考核合格后方可获得相应的学分.此外,现场服务实践也可交由校内会展服务与管理虚拟公司协助开展,即学生在大学一、二年级阶段必须利用课余时间,完成虚拟公司派遣的展览、会议、节事活动现场服务工作,要求各类现场服务时间不少于16小时,总工作时长56小时以上,并且每次实践表现合格及以上,以此作为获取学分及评选“专业实践积极分子”的重要依据.

2.2 课程实验实训

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设计必须转变原有本科课程学科本位的课程体系设计观念,确立实践教学观,以实践活动为导向构建专业课程体系[7].依托校内实验室平台,以实践活动为导向的会展专业课程实验实训教学目标:一是让学生开展会展活动的调研实训,并进行分析、决策模拟实验.二是让学生进行会展活动的主题创意、形式策划及运营流程、营销策划与推广模拟实训.三是让学生进行场馆运营管理模拟实训.四是让学生进行展位艺术设计模拟实验与展位搭建实训.五是让学生进行会展客户关系管理模拟实训.六是对学生进行会展商务谈判与会展服务礼仪实训.七是让学生进行会展现场管理模拟实训.八是让学生进行会展信息管理系统操作实训,开展会展数据效益分析、效果评估实验实训.九是让学生进行会展企业沙盘经营模拟实训.

课程实验实训的教学环节设计:一是实验室软件模拟,即在校内会展专业实验室进行软件模拟实验实训.二是校内综合平台实训,即借助校内实训室、报告厅、会议室、体育馆等,进行会展活动情景模拟、流程模拟实训等.三是校外社会调查,即配合课程教学到校外开展会展活动社会调查.课程实验实训分散在大学第三至第七学期,配合专业理论教学开展,实践学时亦有明确安排.

2.3 校外专业实习

有了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及前面三个层次的实践技能、经验积累,学生在第五学期参与会展活动较高层次的工作实习才有可能.因此校外专业实习的教学目标:一是让学生懂得如何考察城市会展环境,懂得如何评估优秀展览会,并开拓视野、学习经验,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专业能力.二是让学生参与真实会展项目的调研策划、营销推广、宣传公关、展台搭建、场地布置、现场管理、客户接待、效益分析、效果评估等工作,完成企业交给的工作任务.

校外专业实习的教学环节设计:一是会展城市考察,即教师带领学生考察国内会展名城的综合办展环境,并以组展商、服务商、参展商和客商(专业观众)身份进行优秀展览考察,返校后结合考察内容举办校园展览.二是专业顶岗实习,即在安排学生到校外实践基地的企业或行业协会进行调研、评估、营销推广、现场管理等会展核心工作的顶岗实习.

校外专业实习时间要根据目的地城市展览会举办时间及地方行业企业人员需求情况而灵活安排在第五、第六学期或寒暑假时期,会展城市考察周期5~7天,而专业顶岗实习一般周期30~60天.学生完成校外专业实习后由学校或企业考核合格方可获得相应学分.

2.4 校内综合实训

考虑到会展行业季节性强、企业接收实习生人数较有限等特点,因此我们要重视校内综合实训的开展.校内综合实训的教学目标:一是让学生掌握从需求调研、主题创意、策划筹备、招商招展到宣传公关、展台搭建、现场服务与管理以及展后评估等一系列展览实务操作;二是让学生掌握大型会议、节事活动从前期筹备、宣传公关、外联接待到场地布置、现场组织、后勤保卫、总结报告等环节的实务操作.

校内综合实训的教学环节设计:一是校园展览策划与运营,即指导学生真实运作一项校园展览活动,例如校园文化用品展、大学生创意市集、毕业季跳蚤市场、教学成果展等;二是校园节事策划与运营,即指导学生真实运作一项节事活动,例如校庆、校园攀岩体验节、校园时尚节、校园零食节、校园歌手赛、慈善活动等;三是校园会议运营与管理,即指导学生承办一项校内大型会议,例如校园招聘会、学术会议、各种组织的年会等.校内专业综合实验每次实践周期7天,体现在培养方案上为在第六或第七学期教学计划中独立设置实践周一周,学生至少选择一个实训项目参加,并且表现经教师考核合格后方可获得相应的学分.

2.5 创新创业实践

创新创业实践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一项重要内容.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实践教学体系,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专业综合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又有利于教师把握教学方向,紧跟行业理念、行业标准,改进教学方法,积累教学案例.创新创业实践的教学目标:一是让学生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具备一定的创新创业知识和技能,结合专业进行商机识别、团队建设、创业融资、企业管理、风险控制等训练.二是让学生根据专业学科竞赛项目规程要求,完成专业知识测试、创意策划、文案撰写、PPT 制作、方案陈述等任务,训练学生的会展创意能力、灵活思维能力、过程管理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三是让学生通过创办校内虚拟会展企业,熟练开展会展创意、策划、营销、服务、管理、评估等业务,并自主进行企业的人力资源、财务管理等,培养项目运作及企业经营管理能力.

创新创业实践的教学环节设计:一是会展创新创业论坛,即定期邀请会展行业优秀企业家、职业经理人对学生进行创业启蒙,讲授创业培训课程,开展创业竞赛指导.二是会展创意策划大赛,即举办校级会展创意策划大赛,选拔出优秀团队参加省级或国家级大学生会展创意策划大赛、商务策划师竞赛等.三是会展创业大赛,即举办或指导学生参加校级创业大赛,选拔出优秀团队参加省级或国家级大学生创业大赛.四是校内会展公司实践,即创办校内会展企业,校企双方指导会展专业学生众筹资金创办校内会展策划与管理公司(虚拟公司,待条件成熟后可正式注册经营),选拔高年级学生担任经营管理人员,公司承接校内外各类会展业务,并组织本专业学生参与具体业务的开展,公司要能实现盈利,为学生股东分红.

创新创业实践适合在第六、七学期开展,高校可要求会展专业每位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听取专业创业论坛讲座,参与校内会展策划与管理公司的业务6次以上,以团队成员形式参与至少一项校级竞赛,完成这三项方可获得创新创业实践学分.选拔参加国家级、省级竞赛或担任校内公司经营管理人员的学生另获评奖评优加分.

2.6 毕业实习论文

毕业实习论文实践模块包括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两部分,这不仅是实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性实践教学环节,而且也是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重要形式.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真实的科研创新和企业业务创新环境,产学研合作教育可以解决学校教育与企业经营管理实践脱节的问题,在学生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8].毕业实习论文实践教学目标:一是让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已掌握的实践技能,较为独立地开展会展活动相关工作,进一步加深理论理解,提高专业综合能力.二是让学生结合毕业实习工作,选取实习单位面临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以检验学生运用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毕业实习论文综合实践的教学环节设计:一是毕业顶岗实习,即安排学生到校外实践基地进行毕业前综合实习.二是产学研合作实践,即成立产学研合作教育研究机构,院校教师和政府、会展行业协会、企业人士共同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开展课题研究;设立专业科研项目基金,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组织学生申报大学生科研项目或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毕业实习论文综合实践安排在第八学期开展,实践周期6个月.

总之,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立足自身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广泛合作寻求实践能力多元培养路径,重点推进实践课程体系设计与内容开发,以构建具有系统性、层次性、可操作的应用型本科管理类会展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1]丁萍萍.2015中国会展教育发展报告[EB/OL].(2015-12-22)[2016-03-23].http://expo.ce.cn/sy/gd/201512/22/t20151222_7746566.shtml,2015-12-22.

[2]叶海玲,沈陈敏.高职旅游会展专业学生就业平台立体化建构策略[J].职教论坛,2014(2):33-35.

[3]张少芳.高校会展人才培养与需求对接问题的调查研究——以天津市为例[J].职业时空,2015(11):95-98.

[4]王冬梅.本科会展专业实践类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4(8):148-150.

[5]李瑶亭.从会展专业学生就业现状看我国会展教育——试论我国会展专业课程体系建设[J].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09(1):84-88.

[6]钟秉林.应用型本科教育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一个层次,也是普通本科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种类型[EB/OL].(2016-03-29)[2016-04-11].http://www.chinazy.org/models/adefault/news_detail.aspx?artid=61862&cateid=1539,2016-3-29.

[7]张晋.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121.

[8]王春明,董再平.对构建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几个问题的探讨[J].高教论坛,2011(3):3-6.

(责任编辑:吕增艳)

Constructing of the Practical Teaching Content System of MICE Major in Applied Undergraduate Management Specialty

WU Qing-lan

(XiamenHuaxiaUniversity,DepartmentofBusinessManagement,Fujian,Xiamen361024,China)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ICE economy and the extremely lack of high quality applied talents urges us to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MICE Applied Talents. It is the key to realize the goal of MICE Major talent training in Applied Undergraduate through making clear the orientation of school running and the goal of training professional talents, and constructing the whole process, stages, progressive practice teaching content system.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MICE major construction; applied talents training

10.13877/j.cnki.cn22-1284.2016.08.030

2016-06-23

2014年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社科A类项目(JAS14908)

吴青兰,女,福建泉州人,副教授.

G642

A

1008-7974(2016)04-0096-04

猜你喜欢

会展应用型实训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园林生态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样规制作的任务实训
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教学改革与实践
纷享销客:应用型公司生态梦
会展列名
会展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