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微信公众号的移动学习平台建设

2016-12-19张晓兰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8期
关键词:服务器学习者公众

张晓兰,陈 奋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 电子与信息工程系,福建 厦门 361008)



基于微信公众号的移动学习平台建设

张晓兰,陈 奋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 电子与信息工程系,福建 厦门 361008)

微信是一款为用户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其中公众号平台应用功能强大,为学生搭建了一种新型的移动学习平台和应用方式.本研究将微信公众号与移动学习相结合,分析了依托微信公众号开发学习平台的开发背景,阐述了平台搭建的理论基础,重点介绍了平台搭建的技术基础和主要实现的功能.

微信;微信公众号;移动学习;学习平台

1 平台搭建背景

微信 (WeChat) 自腾讯公司于2011年推出以来,发展极为迅速,截止到2015年第一季度,微信已经覆盖中国 90% 以上的智能手机,月活跃用户达到 5.49 亿.[1]

本研究中提到的公众号是腾讯公司在微信基础上新增的功能平台,是给个人、企业和组织提供业务服务与用户管理能力的全新服务平台.微信公众平台主要有实时交流、消息发送和素材管理.用户可以对公众账户的粉丝分组管理、实时交流,同时也可以使用高级功能和开发模式,其中“编辑模式”对用户信息进行自动回复,“开发模式”提供了公众号与自己的网站系统接口.用户可以通过查找公众平台账户或者扫一扫二维码关注公共平台.[1]

由此可见,微信公众号的功能是十分强大的,借助微信公众号的开发微信平台是完全可以实现的.作为一名关注教育及移动学习的一线教师,我们经常会思考如何将“火热的”微信软件与我们的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即把平时课堂上学习的知识放到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微信平台上,这样有利于学生把课余“零碎”时间有效地利用起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我们开发基于微信公众号的移动学习平台就显得非常有意义.

但目前,国内一些学者对利用微信进行移动学习平台的研究还处于一种“试水”的状态,在通过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教育”关键字,我们查阅了相关的教育类学习平台,经研究发现这类平台往往只是将微信作为一个交流工具或信息发布平台,缺少人与人、人与平台间的互动.因此本研究组依托厦门一软件公司注册申请了“我的微课堂”服务号,并以此公众号开发移动学习平台.本研究将以“我的微课堂”为例来介绍该平台的搭建.

2 平台搭建的理论基础

联通主义(Connectivism)是一种经由混沌、网络、复杂性与自我组织等理论探索的原理的整体,它描述了一种适应当前社会结构变化的学习模式,在新的学习工具被使用时,学习不再是内化的个人行为. 即学习是一个过程,这种过程发生在模糊不清的环境中,学习(被定义为动态的知识)可存在于我们自身之外(在一种组织或数据库的范围内),将学习集中在将专业知识系列的连接方面,这种连接能够使我们学到比现有的知识体系更多、更重要的东西.[2]联通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的是知识的连接性、流动性、情境性、适应性.在联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学习者的学习是利用新的学习工具迅速改变知识,持续获取新信息,保持个人与其他节点联系、畅通的过程.在如今知识爆炸的时代下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掌握学习的内容,而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学习,掌握在数字化学习时代下学习方法,增强学习者的自我创造力和知识管理能力.移动互联网时代为任何人都可以随时随地获取知识和学习创造了条件.[3]

3 平台的建设

3.1 技术基础

(1)开发环境要求.为实现本系统平台的开发需提供具有外网IP地址和域名服务器空间的服务器一台,其中Web服务器配置IIS6.0以上;系统为了能够在三大主流手机平台上正常运行,客户端需提供iOS、Android、Windows Phone智能手机各一部,安装微信6.0以上;开发平台需配备安装Access或SQL Server2005、Visual Studio2008、PhotoshopCS、IE或Chrome 等软件的PC一台;申请微信公众平台服务号并认证.

(2)系统架构搭建.系统是基于.NET技术三层架构搭建,分为表现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表现层为手机微信公众号前端界面;业务逻辑层是对问题进行逻辑判断处理,接收由表现层传来的数据,对数据访问层进行调用,处于表示层和数据访问层之间;数据访问层是对数据库直接操作,对数据进行增、删、改、查操作,把结果返回给业务逻辑层,三层架构如图1所示.

图1 三层架构

图2 微信平台信息交互

(3)系统平台信息交互.学习者关注此微信公众号后就可以使用此平台进行在线移动学习,用户通过微信软件客户端发送消息至微信服务器,微信服务器会把消息按照XML格式转发给开发服务器,开发服务器处理好消息后以XML格式返回给微信服务器,微信服务器再转发回复信息给用户.如图2所示.

(4)系统开发API接口.微信公众平台应用之所以强大,是因为微信提供了非常多实用的API接口,比如自定义菜单、获取个人微信号信息、获取地理信息、开通微信支付等等.本微信公众平台移动学习系统采用了自定义菜单,以及获取个人微信号信息API接口,调用结果返回一个Json数据格式.与微信通信时,需在开发平台接口配置填写微信后台服务器地址URL及Token令牌等参数,而且要通过编码,并把编码文件上传到Web服务器进行开发者资格的验证,服务器地址URL及Token令牌配置界面如图3所示.[4]

图3 微信公众平台应用开发基本配置

3.2 功能设计

本学习平台的功能设计可以从用户和内容两个角度来进行阐述.

(1)从用户功能角度划分:超管用户、教师用户和学生用户.三类用户所承当的功能如图4所示:

图4 系统开发流程图

(2)从系统内容角度划分:课程概况、课程资源、互动空间三大模块,具体细化如图5所示:

图5 系统内容模块

课程概况分为课程简介和学习建议.课程简介中对课程内容、课程性质、学习要求,以及考核要求等进行了介绍,让学习者对该门课程有所了解;学习建议中结合教师授课经验给出学习者学习方面的指导建议.具体实现效果如图6所示.

图6 课程概况

课程资源栏目是系统平台的核心部分,其把学习内容按照任务模块的方式一一呈现,为了方便学习者对知识进行巩固掌握系统还设计了每日一题,同时还将同学们在学习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整理出来呈现给学习者,避免教师和学习者重复回答相同的问题,方便后来学习者少走弯路.具体实现效果如图7所示.

图7 课程资源

互动空间栏目是本系统的亮点部分.作为一个学习平台,为了避免和消除学习者在学习平台中产生的孤独感和无助感,进行人机间、人人间的交互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本系统增设了互动空间,学习者可以与学习者或与教师进行交流和探讨.为了方便教师掌握和了解学习者的学习状态,互动空间的参与需进行账号绑定,即学习者需获取教师给定的用户账户信息进行绑定验证方能参与互动空间.

系统设计的人机交互——自我测试栏目,学习者在学完每章知识或全部之后进行一个综合测试和检验.为方便学习者进行操作,系统还设置了多题视图和单题视图,测试题目按照每章知识点或全部知识点随机抽取组合成一套测试题目,通过该测试,学习者会对自己知识掌握程度有所了解.

系统设计人人交互——互动社区栏目,教师及学习者均可在此发帖、回帖,让学习者在互动论坛环境中协同学习,强化学习过程的吸引力和互动效果.[5]互动空间实现效果如图8所示.

图8 互动空间

4 总结

微信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更为便捷、更多用户、更易于开发的应用平台,为学习者进行移动学习提供了新的平台和创新空间.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变革,微信将对移动学习的推动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在教育教学的应用也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和效果.

[1]百度百科[EB/O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R-nCCDwmftVhFmrh66eA16icHyaVMXu28vmxQhl7UwIrxgs6_brIjwaOf5_pT1WrTPaiFt7aU3EkRGFeDW7EHAHvFBPKbzZMNoVi2idDxlm

[2]王佑镁,祝智庭.从联结主义到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的新取向[J].中国电化教育,2006(3):5-9.

[3]卢胜男.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微型移动课程的设计与研究[M].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4.

[4]周 游.运用微信建立移动学习平台的探索与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10):7605-7607.

[5]朱学伟.微信支持下的移动学习平台研究与设计[J].中国远程教育,2014(4):77-83.

(责任编辑:王前)

10.13877/j.cnki.cn22-1284.2016.08.002

2016-03-15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2015年科研课题“基于微信的移动学习平台设计与实现”(KYQK2015-2)

张晓兰,女,辽宁锦州人,工程师.

TP31

A

1008-7974(2016)04-0005-03

猜你喜欢

服务器学习者公众
公众号3月热榜
服务器组功能的使用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通信控制服务器(CCS)维护终端的设计与实现
PowerTCP Server Tool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