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编组站适应现代化物流的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2016-12-19

铁道货运 2016年1期
关键词:编组站快运北站

魏 然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运输及经济研究所,北京 100081)

编组站适应现代化物流的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魏 然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运输及经济研究所,北京 100081)

将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用于分析编组站适应现代化物流的影响因素,按照人、机、料、法、环5个方面将编组站适应现代化物流的影响因素归纳为物流人才、基础设备设施、机车车辆、物流需求、运输组织、规章制度、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8方面共23项因素,分析其中的关键因素,针对不同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以郑州北站为例,提出改造郑州北站交换场、加快发展“中原货物快运”、新建铁路物流基地等适应现代化物流的措施。

编组站;影响因素;全面质量管理

铁路在发展现代物流中具有运输网络、业务网络、信息网络及客户资源等网络资源优势,而送达时间不确定、“门到门”服务体验不佳、信息相对封闭等问题一直困扰着铁路现代物流的发展[1-2]。从现代物流的角度,货物送达时间的确定性非常重要。以“充分发挥线路能力”为核心,要求列车“满轴”运行时会产生改编车流,在编组站形成大量中转的货物,降低了货物的送达速度,造成货物运输时间的不确定性。因此,加强编组站软硬件条件成为目前铁路货物运输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1 编组站适应现代化物流的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1.1 基础理论

编组站适应现代化物流应向直达化、准时性等方向发展,具体而言,一是减少中转、实现直达运输,包括在编组站间、编组站与货运站 (或其他形式的物流节点) 间开行直达列车等;二是以“货物送达时间符合客户要求、社会物流总成本最低”为指导思想,开行短编组列车、定点定线列车。为此,通过借鉴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分析编组站适应现代化物流的关键影响因素,改进运输组织方式、实现货物运输直达化、开行短编定点定线列车,从而实现更高的开行列车准时性。

全面质量管理,即指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客户满意和组织内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3]。在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中,人、机、料、法、环是影响产品质量的 5 个主要因素。人,指制造产品的人员;机,指制造产品所用的设备;料,指制造产品所使用的原材料;法,指制造产品所使用的方法;环,指产品制造过程中所处的环境[4]。编组站适应现代化物流的影响因素分析,人是指编组站的物流人才,机是指编组站的基础设备设施,料是指货物、机车、车辆等完成货物运输的基本构成,法是指运输组织及规章制度,环是指运输过程中所处的内外部环境。

1.2 编组站适应现代化物流的影响因素

按照人、机、料、法、环 5 个方面,编组站适应现代化物流的影响因素主要归纳为以下 8 方面共 23 项因素[5-6],影响因素如表 1 所示。

(1)物流人才。现代化物流的生产经营组织和各个作业环节都离不开人的作用,各项改革举措及日常作业都需要铁路有关人员进行具体的组织和操作,人的物流运输经验、运输组织能力、集散货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编组站适应现代化物流的发展。

表1 编组站适应现代化物流的影响因素

(2)基础设备设施。货物在编组站及其相邻区间所经的各个环节及各环节的作业时间,受到铁路基础设备设施现有条件的制约,主要包括区间通过能力、车站作业能力、仓储能力和信息化程度。其中,区间通过能力决定一定区间内货物列车可能的开行列数及一定的运行速度;车站作业能力决定货物在货场的装卸作业时间、在调车场的解编作业时间、在到发场的等待时间等;仓储能力决定货物在车站的待装卸时间及货物运输的方便程度;信息化程度决定货物的有关信息在其运输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之间传送的协调程度和传递速度。

(3)机车车辆。机车车辆的供应能力会影响货物的运输等待时间。机班不足、车列总重与机车牵重不匹配、机车类型与牵引区段不匹配、车列等机或机车等流等导致机列衔接不协调,影响机车供应能力。

(4)物流需求。不同的货物其物流需求各有差别,货物的具体运输状况也不尽相同。其中,运输时间需求决定货物采用直达、直通、区段等不同的运输组织方式,影响货物在途中的中转、改编次数及中间站停站次数;运输条件需求决定货物采用整车、零担或集装箱运输等不同的运输种类,以及是否需要进行冷藏保鲜等其他技术;运输起讫点决定货物的运输径路、货物在途中的运行速度及运行时间的不同;增值服务需求决定货物是否需要进行再加工、包装、配送等其他物流增值服务。

(5)运输组织。铁路运输组织模式决定货物运输过程中的各个具体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货物运输时间。其中,行车组织方式分为按图行车和调度统一指挥 2 类,按图行车类列车的运行速度快,时间准时性高;货运产品体系决定不同种类的列车对运输时效性的不同要求;集散货组织主要针对有货运业务的编组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货物在编组站的停留待发时间。

(6)规章制度。从规章制度角度分析编组站是否适应现代化物流,主要考虑作业标准和考核指标 2个因素。作业标准的完备性决定编组站配合物流业务开展相关工作的顺畅程度;考核指标确定铁路有关人员作业时的关注重点。

(7)外部环境。编组站是否适应现代化物流的外部环境因素主要包括与其他运输方式的竞争、配合及城市发展规划。其中,与其他运输方式的竞争主要指与公路的竞争,关键在于当地是否有发达的公路网;与其他运输方式的配合主要指与公路的合作,能否实现“门到门”服务;城市发展规划主要是当地政府是否有物流中心的建设规划,决定编组站是自身发展物流还是仅为铁路物流提供运输服务。

(8)内部环境。编组站是否适应现代化物流的内部环境因素主要包括编组站物流模式和内部子系统协调性。其中,编组站物流模式主要有自建物流中心和站管站模式发展物流 2 种;内部子系统协调性是指编组站内部解编系统、到达场、出发场等各环节共同完成工作的协调程度,对于站管站模式的编组站,还包含区域内部的协调[7-8]。

2 编组站适应现代化物流的措施

(1)建立健全物流人才队伍。培养物流专业人才,加强对现有物流相关作业人员的物流基础知识、实际操作水平和应急处理能力的培训。

(2)改扩建基础设备设施。通过单线区段建设复线、车站内部增铺线路、延长到发线长度、优化车站两端咽喉结构、新开快运线路及场地、完善仓储设施、大力推广信息化等方式,强化编组站各项能力,提高作业效率,从而影响货物运输效率。

(3)完善机车供应能力。增加机务人员配置数量,合理运用机车,使机车类型、牵引质量与牵引区段、列车总重相匹配,优化机列衔接。

(4)细分客户市场。根据货主的运输时间需求、运输条件需求、运输起讫点及增值服务需求,将客户进行细分,针对不同的客户提供不同的物流总体方案。

(5)标准化运输组织。认真分析货物运输过程中的各个具体环节,按照按图行车和调度统一指挥 2类列车的特点,完善货运产品体系,将从揽货至交付货主的业务全流程标准化。

(6)完善规章制度。全面搭建编组站物流化的规章制度体系,完善各项作业标准,综合考虑各项作业完备考核指标体系。

(7)联合公路及城市规划部门共同发展物流。研究公路物流市场,避开公路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业务,寻求与公路的双赢合作;配合城市发展规划,选择自身发展物流或提供运输服务。

(8)加强内部协调。根据自建物流中心和站管站模式发展物流的 2 种编组站物流模式,完善业务流程,加强编组站内部解编系统、到达场、出发场等各环节内部的协调性,加强站管站模式的编组站区域内部各机构的协调统一。

3 案例分析

郑州北站位于陇海线与京广线 2 大干线的交汇点,是郑州双“十”字铁路枢纽的核心车站,是贯通我国华北、华东、华南、西北和西南的主要铁路交通枢纽之一。以该站为例进行物流适应性分析。

3.1 郑州北站概况

郑州北站管辖中原 (原郑州西)、铁炉、黄河南岸、广武、南阳寨、海棠寺、欢河、东双桥、马寨车站 9 个中间站,其中中原、铁炉、广武、南阳寨、海棠寺站是货运营业站。货源辐射区域主要包括:郑州市区西南部的新密、登封地区;西部的巩义、荥阳地区;北部的焦作、新乡、武陟、原阳和部分濮阳、封丘等地区。郑州北站按照技术作业性质为编组站,按照业务性质为货运站,按照业务量为特等站,车站站型为双向纵列式三级八场。郑州北站主要担负着南北京广、东西陇海 4 个方向的车流改编任务,其中西陇海方向为主要车流方向,空车主要排往南京广方向[9]。

3.2 郑州北站对现代化物流的适应性分析

在物流人才方面,郑州北站从事物流业务的核心人员主要来自于原多经企业,物流经验丰富;在基础设备设施方面,郑州北站设计之初完全按照编组站功能进行规划设计,未考虑开办货运业务,因而货物作业能力小;在机车车辆方面,郑州北站是路网性编组站,附近有机务段,机车和车辆供均满足需求;在物流需求方面,郑州北站处于河南省郑州市,为我国的中心位置,有东南西北各方向的不同货物运输需求;在运输组织方面,郑州北站开行的“中原货物快运”推广还存在困难;在规章制度方面,郑州北站正在制定和完善各项物流相关规章制度;在外部环境方面,郑州北站在郑州铁路枢纽内所处的地理位置影响货运能力;在内部环境方面,在货运量减少的情况下,编组站能力可以满足货物列车编解需求,能够保证内部各子系统及各个环节的协调性。综上分析,郑州北站对现代化物流的不适应主要体现在车站货物作业能力小、“中原货物快运”推广存在困难、车站地理位置限制货运能力 3 个方面。

(1)车站货物作业能力小。郑州北站图定货物列车为 254 对/d (即 508 列/d),2007 年查定通过能力441.6 列/d,近 5 年实际日均接发列车数均小于 430列。因此,郑州北站接发车能力、改编能力满足需求。在郑州北站的规划设计中,没有货场、货运站台和货物线等货运基础设施。虽然通过盘活现有站线资源,该站可用于货物作业地点很多,但货物作业能力小,没有雨棚,有少量站台,地面硬化情况不佳,目前只有交换场和辅助场有股道货位较多,股道容车数较大。对于快运货物,目前仅有交换场边缘 1 条股道1 个站台办理,交换车耗时较长。

(2)“中原货物快运”推广存在困难。“中原货物快运”是郑州铁路局推出的物流新产品,以郑州北站为支点,开行快 1 线、快 2 线 2 个环形路径,设54 个作业站,覆盖郑州铁路局主要营业线路和服务区域。1 列“中原货物快运”列车由 12 辆棚车和 1 辆卧铺车组成,按照客车化组织,并实行公交化管理,固定车次、固定编组、固定运行区段、固定机车牵引、固定站台作业,货物可以实现当日达、次日达,运行时间较传统货物列车有较大幅度压缩。但是,中转货物的装卸、搬运、仓储、货物交接、货物装卸、票据交接、接取送达、依章收费、信息传递、人员定岗、安全教育、业务培训、装卸设备用管修、各类制度办法的制定等仍存在诸多困难,突出表现在快运作业条件不足、仓库缺少监控设施、通信通道尚未完善、快运货物受理的安检设备尚未完全到位、部分货物的品名界定不够清晰等。

(3)车站地理位置限制货运能力。郑州北站及中原、南阳寨、海棠寺 3 个车站均位于城市中心,由于郑州市三环以内限制货车进出,对进出车站货场发到货物影响很大。而新建圃田西站作为集装箱中心站,主要业务为集装箱运输,一方面受城市中心交通限制,另一方面受枢纽车站布局影响,车流进出对相邻区段能力影响大,发展其他品类货物运输相对困难。

3.3 郑州北站适应现代化物流发展的措施

针对郑州北站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改造郑州北站交换场、加快发展“中原货物快运”、新建铁路物流基地等措施。

(1)改造郑州北站交换场。借鉴国外专设快运场的经验,对郑州北站交换场 10 道边制冷中心进行快运场改造,方案如下。①拆除既有 1 号至 5 号库房,拆除 1 号办公楼,拆除加冰线。②自交换场 10道、制冷中心南端引出叉线,新建 1 条尽头式货物线。③将现有交换场 10 道东侧修建货物中转站台,在新建货物线东侧修建货物装卸作业站台,在站台东侧预留低位汽车装卸作业面和通行通道。④修建覆盖两站台的仓库和交换场 10 道的风雨棚。⑤新建站台长约 240 m,风雨棚面积约 7 800 m2。制冷中心快运场改造如图 1 所示。

图1 制冷中心改造快运场示意图

(2)加快发展“中原货物快运”。针对目前“中原货物快运”开行中的问题,提出以下发展措施。①站管中间站作为触角收货,增加辐射区域。②与中铁快运股份有限公司加强合作,提高“门到门”服务质量。③在货源集散区域增设无轨车站。④优化“中原货物快运”列车开行方案,作业站点布局合理化,使单次列车作业站点的平均距离增加至 30 km 以上。⑤统筹规划,合理调拨人员充实快运车间工作。⑥加快完善货物快运相关制度的建设工作,对外加强铁路局管内的快运列车产品宣传,对内完善营销及运输组织奖惩机制。⑦完善快运作业设施设备,提高快运作业条件,如仓库加装监控设施,完善各快运作业点通信通道,受理点增配安检设备,快运列车上增加取暖设施等。

(3)新建铁炉物流基地。铁炉车站货场南依郑州市须水、马砦工贸园区,北临郑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四周有西环快速路、郑上路、化工路和开洛高速公路环绕,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货源吸引区辐射郑州市中原区、古荥、沟赵、须水、巩义、小关、上街、荥阳、登封、新密、新郑等地市。铁炉车站东侧 47 号道岔处、陇海线以北、中原制药厂专用线走行线以西,目前为农田和绿化带,区域内部无大型永久性建筑,南北长约为 1 000 m,东西宽约为 200 m,面积较大,可以按照物流基地进行设计、建设,利用性强,并且向北可直达化工路,向西为西四环,货车进出方便。

4 结束语

编组站作为铁路网的关键节点,其核心功能更关注于行车组织,因而基础设备、设施条件,人员情况、运输组织方式等与现代物流需求有一定差距。目前,铁路部门应把握我国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的机遇,积极推进编组站适应现代化物流发展,加快编组站硬件及软件的建设,积极探索优化编组站货运产品的运输组织模式,完善编组站物流运输环境,促进我国铁路物流发展。

[1] 周 磊,管 策. 铁路物流企业网络化经营与标准化服务研讨[J]. 经济师,2014(4):61.

[2] 谷中华. 浅谈我国铁路企业如何发展现代物流[J]. 物流科技,2005,28 (5):14-16. GU Zhong-hua. How Railway Enterprises of Our Country Develop Modern Logistics[J]. Logistics Sci-Tech,2005,28 (5):14-16.

[3] 全面质量管理[EB/OL]. [2016-01-06]. http://baike. baidu.com/subview/47270/11105114.htm.

[4] 人机料法环[EB/OL]. [2016-01-06]. http://baike.baidu. com/view/1833601.htm.

[5] 赵 闯,张晓东,刘 凯. 改进中国铁路货物运到期限的措施与途径[J]. 铁道货运,2001(5):12-15.

[6] 曹 霞,周世伟. 物流服务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J]. 铁道运输与经济,2012,34(8):67-72. CAO Xia,ZHOU Shi-wei. Study on Influence Factors of Selecting Logistic Service Mode[J]. Railway Transport and Economy,2012,34(8):67-72.

[7] 刘海岩. 编组站点线能力协调研究[D]. 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2.

[8] 唐 睿. 编组站能力协调研究[D].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9.

[9] 北京交通大学,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等. 运能释放后区际通道与集疏运系统能力优化配置研究分报告[R]. 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5.

责任编辑: 何 莹

Analysis on Key Influence Factors of Marshalling Station Adapting for Modern Logistics

WEI Ran

(Transportation and Economics Research Institute, China Academy of Railway Sciences, Beijing 100081, China)

Through applying comprehensive quality management theory on analysis of influence factors of marshalling station adapting for modern logistics, according to 5 aspects of man, machine, material, method and environment, the influence factors were classified into total 23 factors of 8 aspects like logistic talents, infrastructure equipments, locomotive and rolling stock, logistic demand, transport organization, rules and system, external environment and internal environ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key factors of above, and puts forward relative countermeasures targeting with different factors. Taking Zhengzhou North Station as an example,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measures adapting for modern logistics, such as reconstructing interchange yard of Zhengzhou North Station, acceler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freight express in central plains of China” and constructing new logistic center

Marshalling Station; Influence Factor; Comprehensive Quality Management

1004-2024(2016)01-0019-06

U294.1;F259.2

B

10.16669/j.cnki.issn.1004-2024.2016.01.05

2015-12-14

2016-01-08

中国铁路总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课题(2013X005-A)

猜你喜欢

编组站快运北站
国内外高铁快运业务发展的对比及启示
智能轨道快运系统用综合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
大桥北站,店销一天十二万
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接口规范
摄影
SAM系统在哈尔滨南编组站的综合应用
编组站综合自动化培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我国编组站自动化技术现状与发展
剧院建筑设计指南之巴黎北站布夫剧场
中国高铁快运强势品牌构建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