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通风模式案例分享
2016-12-18李入行石家庄修远牧业有限公司
□李入行(石家庄修远牧业有限公司)
地下通风模式案例分享
□李入行(石家庄修远牧业有限公司)
1鸡舍是什么样式的,地下通风模式是新建鸡舍建造的还是改造的,有多少鸡舍是采用的地下通风模式,如果不是全部,另外鸡舍采用的是什么样的通风模式?
李入行(石家庄修远牧业有限公司):我们这栋蛋鸡舍属于半密闭鸡舍。这栋蛋鸡舍是2014年的新建鸡舍,是在原来3栋半密闭鸡舍的基础上,在河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国家蛋鸡体系保定综合试验站专家的指导下,经过多次论证研究,确定的一种新型混合通风方式鸡舍。另外的3栋鸡舍是典型的华北地区由小规模蛋鸡养殖向规模化迈进中养鸡户摸索探索出的一种普遍采用的“纵向通风”方式。
2在养殖过程通风管理上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
李入行:蛋鸡规模化养殖,养殖密度大,鸡舍跨度大。蛋鸡舍采用“纵向通风”一般靠设在两侧墙上的侧窗进风,鸡舍中间容易形成通风死角。从而造成鸡舍空气质量不均匀,局部环境质量不高。从而引发健康隐患。
3地下通风模式原理是什么?目前应用多久了?对鸡群管理有什么样的帮助(对生产管理和生产效益、疾病控制等),或者说地下通风模式的优点有哪些?
李入行:地下通风就是通过地下管道在鸡舍中间的走道上设开口进风,改变了只从鸡舍两侧进风的格局,使鸡舍的空气质量相对均衡,减少了鸡舍的通风死角。规模化养鸡最重要的制约因素就是空气质量。因为鸡特殊的呼吸系统结构,空气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了蛋鸡生产和蛋鸡的健康。良好均衡的空气质量,是蛋鸡生产和健康的基础。所以,解决了鸡舍的通风死角,使空气质量改善,有利于蛋鸡的生产和健康。
4在生产中有没有什么弊端,是怎么完善或者修正的?
李入行:此鸡舍使用1年多,虽然空气质量得到很大改善。但在使用中也发展设计上的不足,如上面的通气孔采用人工操作来控制进出空气的多少,操作比较不方便。这批鸡结束后,我们计划改为机械电动操作,使操作更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