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足短板,完善畜牧业发展体系
2016-12-18温鹏程广东温氏集团
□温鹏程(广东温氏集团)
补足短板,完善畜牧业发展体系
□温鹏程(广东温氏集团)
畜牧业的短板是整个体系还不够完善
(一)当前畜牧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义
从供给侧的五大任务来说,去库存对大部分畜牧企业来说都是利好的。它能够大幅降低饲料成本,提升竞争力。而去产能方面,畜牧企业已经在主动或被动的去产能了,某些低效能的企业甚至已经停产或者转产,这有助于提升行业的整体效益。在降成本方面,畜牧企业应该做的是降低自身的成本,这主要通过提高劳动效率、增加技术投入、提升自身管理水平等方式来提高效率。
至于补短板,畜牧业的短板是整个体系还不够完善,包括供应体系、市场销售网络体系、融资体系、农机农具体系、社会服务体系、技术体系等,企业自身也有各自的短板,要根据自身情况去改进。
(二)农牧业现代化建设的内容
现代工具进行生产不代表农牧业的现代化,其现代农牧业建设的内容应当包括生产现代化,运用现代工具进行生产;技术现代化,比如说育种和疾病防治等;销售网络的现代化,把商品销售、远期销售和远程销售形成一个体系;资本的现代化,比如上市融资取得资金。
(三)温氏战略部署对未来农牧行业的探索
温氏发展的总体战略方向一直都是以高举农业大旗为既定方向,即以畜牧业为主业,把企业做大做强。
上市以后温氏拥有更加大的发展空间和平台。面对这种情况,温氏需要抓住机遇的话,将在产业配套,业务配套方面多下工夫,把原来社会服务配套体系里的内容,变为温氏自身努力完善的内容,形成全产业链。
温氏在下一个阶段重点工作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是要完善相关的产业配套,从一种产业引发出另外一系列有特色的产业,如当初从畜牧业中引发出来的动物保健品行业;二是延长产业链,例如确定阶段性下游屠宰,加工产业的发展规模。另外,农机农具产业链的配套也要跟上,充分发挥全产业链效益。
大数据建设为行业发展提供决策便利
(一)大数据发展带来的机遇
大数据可以为企业提供“即时决策”上的便利,能够提供及时的数据信息,使得企业更快、更有效进行决策。比如说对每天的生产情况、销售情况、库存情况通过数据的及时收集实现实时掌握,能及时判断企业的生产经营状态,进而快速作出相对应的决策。
温氏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建立局域网,到2005年的时候已经全面实现了数据网络化管理,一直受益。这体现在:一是农业大数据提供“即时决策”上的便利,能够提供及时的数据信息,更快地进行决策。二是除了数据信息的更快收集呈现外,计算机管理让庞大的企业管理实现更有效、动态管理。例如对每个商场每天的销售数据,销售情况能够及时具体掌握。或者说根据产能的数据上报,能及时的掌握当地气候对于生产产品是否有影响,进而快速进行相对应的体系完善。
(二)农牧行业是否要顺应“互联网+”
“互联网+”是基于网络经济的情况下提出来的,而物联网则是基于RFID的技术下提出来的,即物物连接。温氏很早就形成了物联网的管理,但基于互联网的管理模式已经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温氏已经启动“互联网+”中长期发展的规划,主要用互联网对整个温氏企业业务进行全覆盖,做到360度无死角监测。另外,温氏也正在对电商模式进行探索研究。
农牧企业未来要实现“四化”发展
(一)资产证券化
农牧企业的资产要进行证券化的定价,无论是通过直接首次公开募股(IPO),还是通过借壳上市、并购与被并购等方式,都要尽快实现公司资产证券化,这对于增强公司员工的向心力,规划公司未来发展蓝图都有很大帮助。也可以提高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减少企业的风险资产。具有优质资产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通过资产证券化的手段进行融资的成本会低于关注企业资质的银行发放的贷款。所以农牧企业要利用新的金融手段,将缺乏流动性的资产提前变现,解决流动性风险。
(二)老板股东化
老板股东化是老板向职业化方向的一种转型,畜牧业的现代化需要老板具有专业化、规范化、制度化的专业素养。企业若想跟上时代步伐,实现快速长久发展,一定要建立现代规范的企业制度,实现权职分离,摒弃“小老板文化”。从企业发展的进化规律中,企业发展会面临两次转型,目前多数企业处于老板价值形态向规范的精英价值形态进化的转型中,很多企业就倒在这道“门槛上”。
(三)管理专业化
目前企业要想快速实现管理的专业化,首先要找到适合企业所需要的管理权威和专业权威人士。同时要组建职业经理人团队,而不是零散的职业经理人群体。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经营管理会对专业的要求越来越高,专业人要做专业的事,公司的岗位要找专业对口的人担任。因为管理的专业化水平将决定未来企业在行业竞争中的地位。
(四)生产智能化
随着产业升级,农牧企业生产机械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农牧企业要获得更强的竞争力和更好的发展前景,不仅要推动组织变革,还要通过“互联网+”等先进科技手段,推进农业生产由机械化向智能化转变,这也是未来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