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技巧”课程中的应用
2016-12-18于本凤渤海大学国际交流学院辽宁锦州121013
于本凤(渤海大学国际交流学院,辽宁锦州121013)
翻转课堂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技巧”课程中的应用
于本凤(渤海大学国际交流学院,辽宁锦州121013)
翻转课堂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实现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过程的颠倒,有助于形成新型学习文化。本文以“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技巧”课程为例,通过运用翻转课堂的相关理论,明确课堂教学模式新内涵,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融入对外汉语教学之中,形成一种结合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内容的形式多样化、操作性较强的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创新模式。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改革;对外汉语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学理念的革新,是学生利用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以完成教师指定任务为目的,自主利用教师提供的课程资源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课堂是教学活动实施的场所,教师的职责主要是安排适合学生的任务,并对其完成的过程进行引导和总结[1]。“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技巧”课程是对外汉语专业本科教学计划的专业选修课,是一门实践性课程,着重培养和训练学生掌握不同教学内容、不同课型和非言语行为类的课堂教学技巧,并能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本课程的教学效果对学生未来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都有深远的影响。为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可以将翻转课堂的理念引入到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技巧课程教学中,通过教学实践形成翻转课堂的教学创新模式。
一、研究基础
(一)明确项目内涵,把握研究灵魂
通过对项目内涵的科学分析,确定以下研究内容:一是教学内容重新整合,二是教学方式拓展设计,三是考核方式多元安排,四是监督机制进一步完善。教学改革研究的基本设想,就是在翻转课堂教学中推进适应学科特点、课程特点、学生特点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流程,改变传统“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根据转动课堂需要,结合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特征,充分利用人才、智力和信息等方面优势,构建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和创优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使学生在知识基础和能力培养方面得以发展,同时在人格和身心方面也同步得以提升,成长为综合素质较高的优秀大学生。
(二)落实研究措施,抓住研究核心
教学研究必须充分考虑科学性、实用性和针对性,进行多种形式的分析讨论并集思广益,将研究措施落实到位[2]。以教改项目牵动课程改革,以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开展以“突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为中心的项目研究。经过归类、统计和筛选,新的教学模式把项目组成员普遍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突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何落实作业、研讨和实践”等,作为主要研究内容;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为研究核心,要求学生在课前、课上和课后做到“五个一”:即完成一份高质量作业,巩固基础知识;观看一节优秀示范课,学习教学经验;制作一个优秀课件,学习运用现代媒体技术;写一篇高质量的教学论文,总结经验教训;录制一节微课,体验教学实践;并以小组为单位举行课堂教学评价活动:点评优秀示范课,点评学生制作的微课,点评学生的现场教学实践课,使项目研究直接走进课堂,实现理论与实践对接,最终达到教研改进教学,教学引领教研的目的。经过大量的教学与研究的实践,确立了“问题即课题、分析即研究、结论即成果、成果即成长”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思维模式。
二、主要手段
(一)“因材施教”,体现“以人为本,人人会学”的宗旨
任课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学生的层次性,注重学生在知识水平、认识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在设计课堂教学中贯彻“以人为本,人人会学”的宗旨。例如,2012级有6名韩国留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布置给他们的任务是讲解报刊课教学技巧。考虑到他们汉语水平有限,还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对外汉语教学能力,所以采取了变通的方式,让他们结合现实讲解新闻条目和故事。实践证明,这种尝试很成功,一方面锻炼了韩国留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对外汉语教学实践能力,使他们有成就感;另一方面,中国学生也通过这种方式学习到了不同内容、不同领域的新闻和故事。整体教学效果非常成功。
(二)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改变单纯依赖课本的传统教学模式
1.运用微课技术录制教学视频。在针对不同教学内容的教学技巧讲授中,教师要求学生利用微课视频制作,并结合教材的理论技巧,在实践中自主学习。学生在充分理解后进行实践操作,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2.观看微课教学视频,并加以点评及反思。学生微课制作好后,教师有选择地展示微课成果,学生观看后指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并做好点评记录。学生在交流中分享,在学习中掌握知识,既节省了课堂时间,又提高了课堂效率,使学生成为课堂主体,这也是学生在实践中积累知识的过程[3]。
3.制作PPT现场实践教学。在关于不同课型的教学技巧讲授中,教师要善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要求学生制作PPT课件,在课堂上现场实践教学。并且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结合,对PPT制作的优点和缺点进行恰当点评,使学生在交流中掌握知识和技巧,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提升了教学效果。
4.撰写对外汉语示范课观摩感悟。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充分利用优秀教学资源,为学生播放优秀示范课的教学视频,要求学生在观看后写出评价和感悟。这个过程可以产生两种效果,一是学生观看示范课后得到一定启示;二是在观看过程中教师做适时的分析和评价,使学生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三)任课教师通过文化与智慧,实现思想与情感的交融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展示了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而且更是胸怀与个性的展现。只有当教师博大的胸怀、真诚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对学生产生春风化雨的影响时,才能震撼学生心灵,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想象力,使教学活动充满理性和激情[4]。
1.在教材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结合自身教授留学生的实践经验来帮助学生理解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关注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从而带领学生摆脱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
2.任课教师对于整体课堂教学的节奏把握要非常到位。因为学生首次接触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对很多方面不是非常了解,所以教师教学的“收放自如”,将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导向性作用。
三、取得成效
(一)通过理论学习,师生教学观念得到转变
转变观念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我国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权威叶澜先生主张:“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与挑战;把发展主动性还给学校,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在课堂教学初期,教师要向学生介绍翻转式课堂教学模式,并将有关理论学习文章和课件等资料上传到学生QQ群。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课堂教学基础上认真自学,积极钻研,深刻领会这一模式,充分认识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初步形成了符合学校综合体制改革要求的新的学生观、学习观、课程观、教学观和评价观,为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项目组成员能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有效课堂基本成型
经过项目组成员的探索,特别是在教学研讨会后,项目组成员积极地行动起来,在课堂教学中大胆实践、积极探索、不断总结,经过项目主持人的努力,有效课堂已经基本成型,课堂教学效果越来越好。
例如,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制作,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热情高涨,发言积极,表现踊跃,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相比,教学效果有了很大提升。
(三)课前、课上、课后策略能按要求进行,有效评价体系基本形成
1.经过严格要求,学生预习习惯初步形成。习惯的改变是痛苦的过程,尤其是许多学生以前根本没有预习习惯,经过任课教师要求,布置相关任务,在每次上课前,绝大多数学生已经能够预习课程,虽然程度参差不齐,但学生采取行动就是很大的进步。
2.任课教师能高效备课,按时分享课程相关文档和课件资料。任课教师克服困难,废寝忘食,认真观看学生录制的微课视频,并写出评价及建议。虽然任课教师花费了大量心血,但是看到学生取得的进步,心中倍感安慰,有付出必有收获。
3.合作学习有效开展。任课教师放手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按课堂教学内容为学生分配任务,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交流,组长管理有力,小组讨论热烈,合作学习很有成效。
4.有效评价体系初步形成。任课教师重视课堂小组评价并要求学生及时记录,同时任课教师自己也有详细记录。任课教师认真落实小组成员评价制度,组织学生相互评价、相互监督,评价体系有所创新。
四、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
(一)学生参与程度和进步速度不一致
个别学生有畏难情绪,参与热情不高,行动不积极。这些学生总以为课改是一阵风,吹吹就过去了,得过且过,学习不深入,形式上参与了课堂过程,也参加了教学实践活动,可是实际上还是老习惯,一节课从头到尾,想听就听,不听就做自己的事情。希望这些学生能够坚定信念,切实改变观念,积极投身到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中来,能真正参与,真正提高。
(二)研讨小组研讨任务落实不到位
有些学生直到上课时才发现制作的教学视频不适合对外汉语教学,但木已成舟,课堂播放效果不好;同样教学内容,有些学生设计的教学视频很科学合理,有些学生设计的教学视频则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研讨。这些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是课前研讨小组没有很好地进行研讨。研讨小组要多研讨、多修正,保证录制的每个视频都是小组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本组最高水平的体现。
(三)学生预习不够深入、扎实
虽然每次上课大部分学生都能预习,但多数学生的预习仅停留在完成课堂笔记上,或者只是应付检查,草草了事,甚至有的学生抄袭他人成果。因此,能在文本上详细勾画标记的预习较少,能自主生成问题的更少。只有深入扎实地预习,才能生成问题并解决问题,才能有效参与课堂教学。这就要求任课教师要进一步严格要求,完善小组检查评价、任课老师评价,有效地引导和制约学生,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四)展示交流深度不够
有些学生展示的内容浪费时间,有些小组讨论很热烈,但是成效很低,这些问题的解决主要靠任课教师的智慧教学来引导。小组交流要有具体任务和分工,由组长组织,发言要有次序,记录员要认真记录整理。讨论过程就是自主学习的过程,基础问题组内解决,共性问题再提到全班讨论。在教学改革初期,展示交流活动比较难,学生也不知道如何参与,非常需要任课教师的组织与训练,所以,教师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五)部分学生不重视评价
评价是有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良好的激励作用。这种模式运行的理想状态是学生自主学习、自己管理、相互监督、相互评价。很多学生不重视评价,有些研讨小组课堂评价记录简单,没有操作性[5]。任课教师要重视评价的激励作用,每堂课对各组的预习情况、合作学习情况和展示交流情况进行评分,对每位学生的表现进行审查。任课教师是评价的主体,要高度重视并深入理解这种评价办法,组织学生民主评议并相互打分,利用集体荣誉感来约束学生,形成良好的交流习惯,活跃课堂气氛[6]。因此,任课教师要多指导、多研究、多参与。
五、结束语
项目研究立足于转动式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教学实践,以翻转式课堂教学理论为指导,借鉴转动式课堂教学实践已有教改经验和有效方法,将翻转式课堂教学理论以及先进的经验进行分析与整合,并运用于课程改革实践当中。同时,针对转动式课堂教学过程中发现的教师教与学生学、新理念与传统教学之间存在的矛盾和困惑等问题,不断创新教育理念,丰富和完善《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技巧》课程的实践经验。特别是在教学模式、学习方式、教学研讨、教学实践等方面,努力形成符合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际的教学改革特色,为进一步搞好转动式课堂教学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和教学指导。
有效的转动式课堂教学改革卓绝而艰辛,任重而道远。目前,坚冰已经打破,航道已经开通,光明就在眼前。有一支理念坚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有一批好学上进、积极探索的莘莘学子,有效的转动式课堂教学改革一定能进行下去并结出累累硕果。
[1]刘艳斐,乜勇.“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5,25(2):61-66.
[2]李慧娟,杨彦伟,刘合群.基于创新教育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5,99(5):160-161.
[3]王唯茵.微课程支撑下的翻转课堂弊端及改进策略[J].当代教育科学,2014,29(22):37-40.
[4]马俊臣.基于“翻转课堂”的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4,23(6):89-93.
[5]王永花.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学习评价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5,32(15):86-88.
[6]肖夏.交流式评价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5,30(4):47-49.
(责任编辑林喦)
Application on Flipped Classroom in Teaching Skills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YU Ben-feng
(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Exchange,Bohai University,Jinzhou 121013,China)
The new teaching mode of flipped classroom is gett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from the experts and scholars in the teaching field.By using the theory of flipped classroom,clarifying the new connotation of classroom teaching mode,and carrying out the concrete application of the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the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is incorporated into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This paper tries to form a kind of operational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of teaching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with classroom teaching practice and verified teaching contents and forms.
flipped classroom;teaching mode;teaching reform;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G424.1
A
1672-8254(2016)05-0099-04
2016-02-25
校级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技巧》课程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BDJG-14-YB-C-003)的阶段性成果
于本凤(1973—),女,硕士,渤海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副教授,从事汉语国际教育和跨文化交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