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模因论看词块优先习得的可行性
2016-12-18谭晓闯吉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吉林四平136000
谭晓闯(吉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吉林四平136000)
从模因论看词块优先习得的可行性
谭晓闯(吉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吉林四平136000)
近年来,对于词块的研究多集中在认知心理学、语料库语言学、二语习得等领域。国内大多数学者尤其专注于二语习得的研究,较为突出地强调了词块在语言教学各方面的应用,特别是在词汇教学、写作教学和语篇教学领域等,凸显了词块习得的必要性,然而词块是否能在语言习得中优先掌握,如何能够优先习得,目前还未得到求证。本文试图从语言模因角度阐释词块被优先选择和习得的可行性及其习得过程。
模因;词块;语言习得
近年来,语言学家尤其是语料库语言学家在研究中发现,自然语言中含有大量兼具句法和词汇特征的固定或半固定的语言结构,语言的储存及输出并不是以单个词为单位,而是在形式上大于单个词,在结构和意义上相对稳定的词块形成了语言建构的主体。这一概念最早由Becker提出,他认为词块集功能与形式为一体,形成了固定和半固定的模式化了的板块结构,是人类语言交际的最小单位[1]。杨玉晨在英语词汇的“板块”性中曾提及词块是能够整体存储在记忆中,并会伴随语言形式的变化而变化的固定模块。她认为自然话语中有90%是由固定的或半固定的预制词块构成[2]。Wray曾对词块界定为“连贯或间续的预制的词或其他意义单位”。由于研究的视角不同,研究者对于词块的定义也不尽相同,这也导致关于词块的术语表达存在差异,如“词汇短语(lexical phrase)”、“语块(lexical chunk)”、“ 程 式 序 列 (formulaic sequence)”、“词束(lexical bundle)”、“词群(cluster)”等。虽然术语的表达方式不相同,但其在本质上都是相类似的。杨玉晨曾通过对英语表达选词的分析,指出英语词汇教学的关键并非词单位教学而倾向于短语单位或句单位的教学[3];这向国内传统词汇语法教学的思想提出了挑战,充分肯定了词块习得的必要性[4]。Ellis认为在二语习得中,是否能够熟练地驾驭一种语言,是由语言使用者大脑中存储的词块及其类似言语范式的提取和应用所决定的[5]。词块的习得是语言的输入和输出过程,这同模因的复制与传播过程不谋而合。
一、模因论的基本观点
模因(Meme)是文化信息传播的基本单位。关于模因,普遍认同的概念是“某种想法,行为或风格从一个宿主到另一个宿主的文化传播过程。”这一概念表明了模因生成的基本特点和必要条件。依据Dawkins的观点,模因是一种文化信息传播的单位,将文化传承的过程,以生物学中的演化规则来作类比[6]。Dawkins将此类文化传播单位命名为“模因”,是为了在描述其与遗传学中的基因相似的同时区分二者的差别,这个概念后来应用于心理学与社会学等领域,以此来描述文化传递的机制。目前,对于模因的定义或适用领域,以及能否充分解释文化变迁过程,界定也相对较为宽泛,所以,模因包含那些可以被复制和散播的各类语言符号、文化风俗、观念或社会行为等。
“模因需要经由模仿以具有散播性,从而依托复制获得生存可能性。任何一个文化信息,只有经历了广义上的‘模仿’过程,才能被‘复制’。”[7]通过这种过程演变而来的信息单位被称为模因。模因类似于遗传学中的遗传基因,其传播过程也极为相似,遵循了复制,变异经由选择而最终演化。模因的传播是由一个宿主在接收新模因的同时,复制在大脑中,然后通过模仿后传播给另一个宿主,在整个过程中新模因在不同宿主大脑中会被原有模因变异融合,最终衍生出不同于最初接收的模因。能够被保留的模因作为强势模因会继续传播下去。模因具有繁殖性、散播性、存续性等特点。“繁殖性”是指模因不同于基因,只能在基因体内复制或是由父母遗传至子女,它是透过语言和文字等媒介在人脑间传播,包括阅读和学习都是模因的增殖方式;“散播性”指模因的传播能力,是模因是否能通过有效媒介或途径迅速传播的关键所在;“存续性”即是令人信奉的能力或称说服能力,只有散播是不足够的,模因存在于宿主的记忆里,模因必有一定的说服能力,能保证模因不被其他模因吞噬和增加新的宿主。
语言本身也是一种模因,模因又蕴含于语言内部,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进行复制和传递,两者不可分割[8]。语言习得的过程与模因被仿效—复制的过程相类同。词块作为语言习得的基本单位,语法结构稳定、意义和语用范围相对较为固定,便于被记忆模仿、复制和散播,因而,词块也可以看作模因单位存在于语言系统中,即词块模因。
二、词块模因优先习得的可行性
语言模因是由结构模因(structural meme)和功能模因(functional meme)两方面组成的。结构模因即是语言的表达形式,它可以是单个的语音、词素、词根等,也可以是他们的复合形式,例如词、短语、句子、话语等。Lewis将词块分为四类:(1)单词和短语;(2)搭配是以较高频率出现的词与词的结合使用;(3)习惯表达或者惯用话语;(4)句子框架和引语[9]。这四种分类从结构方面对词块进行了划分,符合了结构模因的符号性,有限的符号通过重组将单一结构组合为复合体。词块作为典型的结构模因,之所以能够成功复制,被宿主记忆和传播,自然有其自身的优越性:
(一)结构上的相对稳定性
词块是预制的(ready-made),以相对稳定的形式存储在大脑内,并作为统一体在大脑中存储和记忆,在使用时随时作为整体提取,且因语义相对完整、明确,在使用时不易改变[10]。在模因库中,有些模因能够在自我复制的竞争中获得胜利,稳定、持久地存在,因此被称为强势模因。词块模因因其反复被宿主在语言使用时高频率地输入和输出而成为强势模因,长期稳定地存在宿主的记忆中。词块之所以能被优先选择,也是因为它能作为强势模因,能较为稳定地进行复制传播。
(二)可接受性
词块因其结构上的相对稳定,是句法、语义、语用功能的统一体[11],所以较容易被宿主理解和记忆。词块将语言和语境统一于一体,其意义在特定的语境中显现,比脱离语境机械孤立地识记单词更易于接受。
(三)创新性
Lewis指出,词块存储和聚合在一个具有生成力的连续体上,具有创造新话语的能力。全部词块分布在两端连续体的某点上,在表述语言信息和内容的同时产生新的词块和新的语言。语言学习者只需将部分词块融入到新的语境,将新增添的信息置于词块框架内或移入词块,便可生成相关联的创造性词串和焕然一新的表达。词块与惯用语都属于预制语言结构,惯用语相对更加固定一些,如all of a sudden和let alone,不能改变其成分;而一些词汇短语和句子结构则相对拥有较大的易变性和灵活性[12]。词块模因在被“感染”后可能会发生变异,变异后的模因被宿主再次表达时会传染更多宿主。这类对语言符号变异的复制反映了词块模因的创造力和多产性。
(四)生成性
由于词块可以与语用功能联系起来,在表达过程中,宿主将已知词块模因通过不同的语境进行选择扩充,形成新的适合语境使用的词块模因。例如,惯用语pay attention to,就可以根据具体语境扩展为包含其他词的形式,如pay (any/more/special)attention to。词块的这一表达特征,让语言学习者通过对句子构架式扩展,获得了相对更加复杂的构式,表达了不同的语用功能。可见,词块具备生成性特征,这极大地丰富了语言的发展。
模因论的核心是模仿。Dawkins在“The Selfish Gene”中详细地描述了模因能够被复制的三个主要特征,即复制忠实度、繁殖性和存续性[13]。所谓“复制忠实度”,就是尽量忠实于原版,在复制过程中尽可能将模因最初的所有特征都完整地保存下来。尽管这其中会存在某种程度的变异,但模因的核心部分最终还是会保留下来的。词块的相对稳定性保证了词块复制的忠实度。“繁殖性”强调模因复制的速度和能力,复制得越快的模因,说明它越具有较强的仿效能力,也会相应地具有广泛传播的能力,为模因的散播提供了必要前提。模因的繁殖性由人们是否接受它而决定,能够被普遍接受的模因,就具有强大的复制能力,它存留的可能性也就越高,被传播的几率也会相应提高。由于词块的高频出现,并具有较高的可接受性,因此,它可以作为强势模因进行传播。同时,词块的创新性和生成性使新的词块模因通过复制、变异、进化而产生,拓展了词汇的数量,充实了语言的内容。“存续性”是指模因存活的时间,模因存续越久,模因复制的几率就会越大。稳定的词块模因长时间保留在宿主的记忆中,保证了词块复制的成功。具有稳定结构的词块,语义是可以被预测的,这为词块的优先习得提供了可行性。
三、词块模因的习得过程
海利根(Heylighen)将模因复制和传播分为四个阶段[14]:(1)同化(assimilation)。强势的模因“感染”宿主的几率会高于其他模因,并植入宿主的记忆。词块若要被复制和传播,首先就要引起宿主的注意。因为词块内部每个单位之间共同出现的几率非常高,所以各个单位成员衔接的紧密度也相对较高。如果与宿主已有的认知结构相一致,就会被保留下来,意即得到宿主的理解和接受。在一定程度上讲,词块输入的过程也是语言模因的同化过程。Blackmore也认为,“模因在衍进的历程中面临着相当大的选择压力”[15]。越是能够被留意,就越容易被记忆,因此就越有机会被复制到大脑中。(2)记忆(retention)。模因要想被传播就必须停留在记忆中一段时间,否则就不能被视为模因。模因在使用者大脑内存续的时间,被称为记忆。记忆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只有为数不多的模因能够被宿主存留,并作为强势模因传染更多的宿主,从而获得继续传播的途径。记忆的时长主要由模因的重要程度决定,同时也受其使用频率的影响。只有能够在言语交际中反复出现的词汇组合,才存在成为词块的可能性,因为词块界定的一个标准就是它的使用频率。那些使用频率高的词汇组合被优先提取,并能在大脑中复制出来,用于语言表达。词块作为模因也要经由“感染”语言使用者,并在其记忆中停留才能有机会被复制,因此,记忆是模因在传播过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3)表达(expression)。表达是模因存储者能够传播模因的唯一方式。词块模因从存储者记忆中进化为它能够知晓的有形体。语言习得的最终目的是应用,语言模因经常使用的表达方式是言语交流,通过各类方式将已习得模因表达出来。语言模因由于受到关注才会获得被表达的机会。词块是记忆组织中的一个单位,通常整体存储,可以直接使用,在语言交流中不需要按照句法规则,能够通过临时组合生成,大大地提高了语言信息检索和提取的效率,从而减轻了表达中因语法分析计算而产生对大脑资源的压力,使语言表达更流利。(4)传播(transmission)。传播是模因能够保留下来的最关键因素,它与词块习得过程中的输出相类似。词块模因只有在使用时才得以传播,只要符合词块使用的介质,都可以作为词块模因传播的途径。语言模因库的丰富与发展,主要依赖于我们所熟悉的电视机、收音机、电脑、网络等媒介的应用及传播。
四、结语
Blackmore认为,模仿是人类独特的天性,是自然而然拥有的一种能力,人类在发展的进程中,不断地重复并进行着模仿行为。由于词块具有结构的稳定性,语义的完整性,容易理解和接受,能够创新生成新词块,所以,在习得与使用时省力、省时、准确流利,备受语言习得者青睐,被优先选择并进行同化—记忆—表达—传播,而且伴随词块习得的整个过程。词块优先习得的模因阐释,可以使我们能更好地驾驭语言,加深对语言本身的一些认识和理解,同时也为语言教学及其相关研究带来新的启示。
[1]BECKER J.The phrasal lexicon[C]//SCHANK R.Theoretical Issues in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Bolt. Beranek&Newman,1975:27.
[2]杨玉晨.英语词汇的“板块”性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J].外语界,1999(3):67-69.
[3]杨玉晨.英语表达选词错误分析[J].外语教学,1995 (2):45-48.
[4]陆婷,马广慧.词块国内研究回顾[J].英语教师,2012(1):44-45.
[5]ELLIS,N.“Frequencyeffectsinlanguageprocessing”[J].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2002(11):56.
[6]DAWKINS,R.The Selfish Gene[M].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6:119.
[7]何自然.语言中的模因[J].语言科学,2005(6):34-41.
[8]何自然,何雪林.模因论与社会语用[J].现代外语, 2003(2):62-66.
[9]LEWIS,M.The lexical Approach[M].Hove:Language Teaching Publications,1993:60.
[10]濮建忠.英语词汇教学中的类联接、搭配与词块[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6):77-81.
[11]陈万会.词块的心理现实性及其特征[J].外语学刊,2008(6):34-38.
[12]黄莉娜.词块认知与应用写作能力培养[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30-33.
[13]DAWKINS,R.The Selfish Gene[M].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l989:57.
[14]HEYLIGHTEN,F.SelfishMemesandth 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J].Journal of Ideas,1992(4):89-110.
[15]BLACKMORE,Susan.The Meme Machine[M]. New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l999:88.
(责任编辑林喦)
On Feasibility of Priority Acquisition of Lexical Chunks Based on Memetics
TAN Xiao-chuang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Jilin Normal University,Siping 136000,China)
For recent years,research on lexical chunks mainly focuses on cognitive psychology,corpus linguistics,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which attracts much attention of scholar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who put their emphasis on the application of lexical chunks on language teaching,especially in vocabulary teaching,writing teaching and discourse teaching.However,there is no certainty as for whether lexical chunks should have the priority acquisition in language acquisition.In view of the above,an illustration is made in this paper about the feasibility of priority acquisition of lexical chunks on the basis of Memetics.
meme;lexical chunk;language acquisition
H03
A
1672-8254(2016)05-0095-04
2016-04-20
谭晓闯(1982—),女,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博士研究生,吉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从事英语语言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