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蚕桑产业的有利条件及发展建议
2016-12-18张芳
张 芳
(贵州省蚕业研究所,贵阳 560006)
贵州省蚕桑产业的有利条件及发展建议
张芳
(贵州省蚕业研究所,贵阳560006)
摘要介绍了贵州省蚕桑产业的现状,分析了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与存在问题,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化模式、资源开发利用几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贵州蚕桑有利条件发展建议
蚕桑事业是我国数千年来的重要产业,它在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做出了重大贡献,并通过丝绸之路对人类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曾经全国四大柞蚕产区之一的贵州,有着悠久的栽桑养蚕历史,蚕桑产业是部分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更是不少农民增收的主要产业之一。自2006年以来,在国家“东桑西移”产业转移政策的影响下,贵州桑园面积得到了一定的扩大,生产技术、生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贵州省蚕桑业总体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但总体发展缓慢,且数据统计最近几年贵州蚕桑又呈现出了下降的趋势。因而,笔者从多方面认真分析总结了贵州发展蚕桑产业的优势与不足,以期促进当地蚕桑产业的发展。
1产业概况
贵州省现有桑园约8000 hm2,主要分布在遵义、都匀、毕节、清镇、黄平、荔波、凤冈、施秉、息烽等地区,蚕种发种6万张,产茧2165 吨,蚕农实现收入7000万元左右。蚕桑产业在农业产业中的比重很低,对许多蚕农来说蚕桑产业只是一个副业,我省蚕桑产业止步不前,甚至有下滑的趋势。
2有利条件
2.1环境条件比较适宜
桑树适合有机质含量在1.5%以上,酸碱度在4.5~9之间的土壤,其中又以酸碱度6~7.5的壤土和砂壤土为最好;年降雨量在1000 mm以上,土壤含水量70%~80%;最适温度20~30℃。
贵州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总体水平为4.06%。全省土壤在pH 3.1~8.9范围内,呈微酸性(pH 5.5~6.5)的最多,为35.7%,其次为(pH 6.5~7.5),占31.1%。贵州壤土面积多达173.35万hm2,占耕地面积的46.4%;粘土面积87.38万hm2,占23.4%;砂土面积54.85万hm2,占14.7%;砾质土面积27.07万hm2,占7.3%;砾石土面积30.52万hm2,占8.2%。多年来,年平均降水量大部分地区在1100 mm。年平均气温在14~16℃。全省大部分地区年日照时数在1200~1600 h。
由以上数据可知,贵州省的气候、土壤条件都很适宜桑树的生长,能实现桑叶产量高,质量好。据试验我省桑园正式投产后桑叶全年可以采摘4次,一般每年可养蚕三到四批次,都匀、荔波等地方桑叶全年可以采摘七至八次,一年可养蚕七批次,为其他桑蚕基地所不及。
2.2科技基础比较牢靠
经过省农科院蚕业研究所多年的创新研究,已筛选出了适合贵州不同地区不同生态条件的优良桑、蚕品种(如黔桑1号、2号和3号;贵蚕1号、2号、3号、5号、8号、9号等)[1],解决了种桑养蚕的主要品种资源问题, 还研究出了以省力化养蚕技术为代表的先进技术,摸索出了适合我省优质、高产、绿色桑园建园模式。我省广大农民都曾栽过桑养过蚕,具备一定栽桑养蚕的基本技能,而每年蚕业研究所也会在各蚕桑主要区县由骨干人员多次开展蚕桑技术培训工作,传授新型高效的栽桑养蚕技术,为我省蚕桑产业发展提供了一定基础。
2.3土地资源比较丰富
贵州山高、坡陡、平地少,且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的省份,耕地坡度以15°至25°的居多[2]。综合考虑我省现有耕地数量、质量和发展用地需求等因素,我省很多坡耕地无法适应其他现代化农业发展或被弃用成荒地。但是桑树对自然条件的适应性较强,山地、坡地等都可以种植,因而可以将我省大量坡耕地发展成桑园,完全满足我省蚕桑发展之需要。
2.4劳动力资源相对充足
蚕桑虽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近年来,由于外出务工的潮流,我省农村出现了大量的留守老人及妇女,这批人一方面面临经济上的压力,另一方面由于身体原因以致很多耕地荒废。因此,已经具有一定蚕桑规模的专业户,在规划蚕区内把空闲的土地全部租赁过来,在蚕期发放工资聘用留守老人及妇女,既可充分利用我省耕地,又可增加留守人员的经济收入。此外,由于留守人员多,劳动力充足,所以在工钱上相对较少,从而降低了蚕业生产的成本。
2.5环境污染相对较小
贵州经济发展相对落后,除了农民自己排放的少量生活污染外,基本无工业污染、农业污染、交通运输污染等其他污染。这满足了蚕、桑生长对环境的要求,不会由于环境污染导致蚕中毒现象的发生。此外,栽桑养蚕又可以增加绿化面积,符合国家提倡的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实现环境友好、经济增长、社会和谐的可持续发展。
3存在问题
3.1近年贵州大力投入其它种植业,对蚕桑产业扶持十分有限
种桑养蚕跨种植和养殖两个产业,种桑养蚕的风险仅比养殖业小,而比其它种植业都要大。近年来,政府在政策扶持上也相对倾向于种植业。例如,烟草种植已经成为我省重要的扶贫产业。截至目前,全省累计投入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34.5亿元,贵州省烟草局负责人还表示,全省每年将投入8亿元左右,推动烟叶现代化生产[3]。不仅如此,省烟草公司还为我省烟草种植户购买了烟叶保险,因而在烟叶生产上烟农只需要投入劳力、精力。然而,我省各项政策扶持投入蚕桑产业的十分有限。家蚕抗逆性抗病性较弱,一旦感染蚕病后基本无法医治,而且病程短、易扩散蔓延,因而需要为家蚕提供良好的养蚕环境、完整的配套设施及过硬的技术。蚕室按要求应选择远离污染物存在的场所,其结构要利于温湿度、气流、光线的调节,还应便于清洗和密闭消毒。蚕室要分小蚕室、大蚕室、储桑室和上蔟室。随着物价的上涨要建立一个标准的蚕室至少要花5万元左右,除此之外蚕农还得准备蚕具及蚕期消毒剂。所以家蚕饲养的前期投入很大,作为一个普通的养蚕家庭在无政府支持下投资相对困难,除少数养蚕大户外很多蚕农养蚕基础设施根本达不到新型生产要求,很多养蚕的家庭都是把住房兼做蚕室,蚕具及消毒剂的准备也不充分,导致蚕儿生长发育不整齐、体质弱、抗性差,蚕茧单产和质量难以提高。此外,当前通用的评茧方法主要以目测法,无法准确做到优茧优价政策,“人情茧”的存在使得部分蚕农的利益得不到保障。同时,蚕农还得承担蚕茧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导致养蚕积极性下降甚至放弃养蚕,转而投向投入少获利多且有政府大力支持的其他种植业。
3.2养蚕规模小,技术不到位,相对风险高
目前我省蚕桑外来引资大企业很少,养蚕规模主要还是以当地蚕农独户饲养为主,大多只有两个劳动力,平均养2张蚕种,由于量小没有投入的动力,无标准的蚕房及蚕具,很多都是凑合其他农业生产所需工具混合使用。再者由于养蚕属于劳动密集型,在大蚕期由于劳动力的不足忽视很多重要环节,导致蚕儿体质减弱或爆发蚕病等现象,使得养蚕收益小,次年在上面的投入动力更小,如此循环下去,很多蚕农积极性下降,或者只是把其作为副业。调查显示,82.72%的蚕农因为茧价波动、农药中毒、发蚕病、污水废气排放、自然灾害和桑树病虫害等,发生过无收成、产量减半或收入减半等惨痛损失[4]。
我省近年来出现了外出务工的潮流,许多年青劳动力大量外出,留在家务农的多数是中老年人及妇女,他们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接收能力较差,有的甚至不愿意学习新型高效的技术,因而导致我省农业技术不到位。栽桑养蚕更是如此,许多蚕农仍旧沿用传统的方法栽桑养蚕,对于桑园的管理、小蚕共育、蚕病的防治、蔟中保护等关键技术不重视不实行,使得养蚕过程蚕体发育不良、死蚕多甚至爆发蚕病等情况,导致养蚕收益低下或无收现象出现,蚕农在下次养蚕有所顾忌,不敢多养、重养。
3.3综合开发有限,资源利用率低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我国就已全力从事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研究与开发,并获得了成功。如“桑—蚕—禽”、“桑—蚕—菜”、“桑—蚕—菌”等形式的套种、套养,桑葚醋、雄蚕蛾醋、桑葚红酒 、蚕蛾酒、桑灵芝、蚕沙枕头产品的开发等。然而,我省在蚕桑生产上对资源的多元利用较少,大多只进行单纯的栽桑养蚕,售卖蚕茧。据调查我省桑园大多只栽桑,在蚕期结束后基本闲置,多余的桑叶或桑枝往往废弃,蚕沙也白白丢弃,形成桑园及蚕房等季节性利用及蚕桑收入低下的状况。我省茧丝加工企业、收烘茧站数量有限,且大多数是以出售干茧和白厂丝等原料产品为主,对蚕蛹、蚕沙、桑叶、桑枝、桑果等中间产品及副产品的开发基本上属于空白,企业利润相对较低,也无法带动蚕农发家致富,因而整个蚕桑产业的经济效益低下。此外,受经济水平与教育水平的影响,我省蚕桑发展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许多专业人才也不愿到该地区支援建设,据统计目前我省蚕桑专业的人才仅几百人,且大多学历不高,高层次人才严重缺乏,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滞后,现有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速度较慢,阻碍了蚕业产业化的发展。
4发展建议
4.1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改善蚕业基础设施建设
要实现蚕桑生产的高产稳产,必须具备完善的蚕房、蚕具、桑园等基础条件及科学的养蚕技术,靠蚕农单家独户无法做好,这就需要政府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一是为蚕农新建桑园、建造蚕室特别是在小蚕共育室、购置养蚕消耗品等方面给予一定的财政补助,重点扶持强村大户,激发投资者热情,实现快速高效收益,使其起带动、引领作用。二是制定相关蚕茧收购政策,杜绝人情茧的产生,充分实现优茧优价政策,定期调动收购人员的工作地点,减少收购人员与蚕农利益上的人情来往。三是积极调动广大干部职工及科技人员投身于蚕桑生产技术服务中去,制定切实有效的考核制度,实施责任制,促使工作人员做实事、办实效,真正投身基层服务事业。四是推广农业保险,减少自然灾害对蚕业生产的影响,稳定蚕农收入[5]。
4.2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家蚕属于精细饲养型特种动物,对环境及饲养技术要求较高,特别是在小蚕期,俗话说“养好小蚕一半收”。但目前,我省农村大多农户生产理念还是传统的广泛而粗放的经营模式,无法收获多数量高质量的蚕茧。针对我省蚕桑产业近况,学习借鉴省内外的成功经验,推广如下三种方式,实现蚕、桑综合利用,实行规范化种养、专业化引领桑园建设,把蚕业建设成具有独特的现代高效农业,生态旅游农业,美丽乡村建设产业。一是推广“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由蚕茧经营公司规模建设规范化小蚕共育室进行小蚕饲养,大蚕期转包给专业农户饲养,并负责提供养蚕消耗品和收购蚕茧,蚕业研究所提供技术指导服务,对蚕桑从业人员进行集中培训,使其掌握栽桑养蚕的基本知识;并派出科技人员进行蹲点指导,抓好品种和技术应用的示范点,形成“以点带面”的示范带动效应。通过科技引导、政府支持、企业组织和村民参与的形式,发展扩大蚕桑产业。我省清镇市卫城镇就是这种做法的成功范例。二是推广专业合作社模式。即把分散的蚕农集中起来,并在农民自觉自愿的基础上积极组建蚕业生产合作社,实行“保护价收购、二次返利”等措施[6],构成良性的产业循环发展体系,推动蚕桑产业的稳定发展。三是动员养蚕大户承包适宜种桑土地,发展成片桑园以适应规模生产,并接受技术指导,促进栽桑养蚕的快速发展。
4.3综合开发,提升资源利用率
多元化的开发蚕桑资源,可以改变蚕农栽桑只养蚕的单一收成方式,多方面地增加蚕农收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有利于促进我省蚕桑产业的发展。一是加大人才培养和高级人才的引进,提升贵州蚕业科研能力,大力鼓励结合贵州实际情况对桑园、桑、蚕、蛹、蛾、茧、丝循环经济的研究,开发具有经济效益的蚕桑副产物,提升资源利用率。二是政府的专项资金集中扶持有科研成果、有一定市场规模、有实力实施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的单位,带动科技创新的发展和推广。三是建议媒体多渠道的加强蚕桑副产品方面的科普宣传,让社会和各级各部门认识、了解和支持蚕桑产业的发展,让更多的消费者加深对蚕桑副产品的认知,从而增加蚕桑副产品的需求量。
参考文献
[1]韩世玉,姜 虹,赖 钢.贵州桑树资源及利用概况[J].西南农业学报,2007(4):839-842.
[2]吴秀国,马明英.西部生态脆弱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以贵州省为例[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8(2):142-145.
[3]张立人.扶贫援建 贵州烟草在行动[J].当代贵州,2015(32):48-49.
[4]封槐松. 我国蚕桑业历史辉煌 未来需要我们去努力开创[R].浙江: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2013.
[5]陈 跃,谢春甫,万文田,等.孝感市肖港镇小香葱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湖北农业科学,2011(16):3430-3432.
[6]孙自余,陈正余,石晓琳.对安康市蚕桑产业发展的调研与思考[J].中国蚕业,2011(4):45-48.
作者简介:张芳(1991-),女,大学本科,研究实习员,从事蚕桑育种及技术推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