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蔬菜大棚土壤盐渍化的发生原因与防治技术

2016-12-17戴桂荣万晟杰

科学种养 2016年11期
关键词:盐渍化盐分表层

戴桂荣+++++万晟杰

土壤盐渍化也称盐碱化,是指易溶性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的过程或现象。一般情况下,大棚种植蔬菜3年以后,土壤就会不同程度出现盐渍化,造成蔬菜作物根部吸水困难,影响正常生长发育,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盐渍化程度会逐渐加重。连栋大棚盖膜时间长、揭膜时间短、棚内温度高,土壤盐渍化速度比单栋大棚更快、危害更大。如果蔬菜植株生长矮小、产品品质变差,表明土壤已经轻度盐渍化;如果蔬菜植株叶片干枯、只开花不结果,出现绝收现象,表明土壤已经重度盐渍化。大棚土壤盐渍化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予以防治。

一、盐渍化症状

当大棚内土壤全盐含量小于0.1%时,蔬菜作物生长受到影响较小;当全盐含量达到0.1%~0.3%时,番茄、茄子、辣椒、黄瓜等果菜类蔬菜生长受阻,产品的商品性状较差;当全盐含量大于0.3%时,绝大多数蔬菜不能正常生长。蔬菜不同生长期主要症状表现不同。

苗期:播种后种子发芽受阻、出苗率低、出苗缓慢,出苗后有的逐渐死亡。

植株:生长缓慢、矮小,茎秆较细,甚至生长停滞。

根系:生长受到抑制,根尖及新根呈现褐色,甚至整个根系发黑腐烂、失去活力。

叶片:叶片颜色呈现深绿色或暗绿色、有闪光感,严重时叶色变为褐色,或者叶缘有橘黄色波浪状斑痕,下部叶片反卷或下垂,或者叶片卷曲失绿,叶尖卷曲枯黄;重者整个植株中午萎蔫,早晚可恢复常态;受害严重时会造成植株缺钙及其他微量元素缺乏,最后茎叶枯死。

土壤:冬季或早春季节地表干燥时,在突出地表的土块表面会出现一层白色盐类物质,湿度较大时突出的土块表面发绿,湿润时突出的土块表面呈现紫红色,特别是大棚滴水的地方更为明显。

二、盐渍化发生原因

1. 施肥不科学

①施用未腐熟的人畜粪尿。②施入副成分含量较多的化肥。③过多施用盐分含量较多的鸡粪等有机肥。④简单地认为多施肥能高产出,施肥时不考虑蔬菜作物需肥的数量及种类而盲目大量施肥,特别是偏施硝酸铵,会造成土壤中的氮、磷、钾比例失调,有些不能被蔬菜作物利用的成分会残留并积累于土壤中,引起土壤盐分含量升高。

2. 雨水冲刷时间短

大棚蔬菜一般覆盖塑料薄膜时间较长,特别是现在种植西瓜的大棚耕地,一年内的揭膜时间仅为2~3个月,连栋大棚更是全年不揭膜,导致雨水对大棚土壤冲刷时间较短,甚至没有冲刷,如此有利于表土盐分积累。大棚内温度较高,土壤水分蒸发量较大,易使土壤深层的盐分借助毛细管的作用上升到表土层积聚。大棚蔬菜生产多采用小水勤浇,使上层土壤肥料中的盐分不能渗透到深层土壤,而积累于表层。

三、盐渍化防治技术

1. 增施有机肥和生物菌肥

大棚蔬菜生产要增施优质腐熟有机肥和生物菌肥,不偏施化肥,这样能有效减轻和防止土壤盐渍化发生。施用适量腐熟的猪粪、牛粪、饼肥和作物秸秆肥等有机肥,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增加土壤中的活性物质,保持土壤肥力,减轻和防止土壤盐分在表层积累。施用适量生物菌肥能促进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及转化,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有效减轻土壤盐渍化,促进蔬菜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

2. 测土配方施肥

根据作物、地块进行测土配方,在增施有机肥和生物菌肥的前提下,配合施用15%~20%的氮、磷、钾及中量元素、微量元素化肥,既可提高肥料利用率,增加蔬菜产量,又可减少土壤盐渍化。同时要避免经常施用同一种化肥,并注意减少化肥追施次数;施用化肥时,应进行沟施或穴施,施入深度以5~6厘米为好,施肥后立即覆土,接着浇水,有条件的基地,可用追肥器穴施化肥。高温季节要适当控制追肥量。发生盐渍危害的耕地,不可施用氯化铵和硝酸钠。叶面追肥不易使土壤盐渍化,应大力推广应用该项技术。磷酸二氢钾、尿素、过磷酸钙以及一些微量元素化肥,均可作为叶面追肥推广应用。

3. 生物降盐

利用夏季高温季节蔬菜大棚空闲期,种植一茬不施肥的玉米或高粱,或者种植一茬生长速度快、吸肥能力强的速生小白菜、绿肥苏丹草等作物,这些作物可从土壤中吸收多种养分,从而降低土壤溶液的盐分浓度。在土壤出现轻度盐渍化时可选择种植番茄、茄子、芹菜、甘蓝、莴苣、菠菜等耐盐性较强的蔬菜作物,并适当增加浇水次数。

4. 深翻

在蔬菜大棚空闲期间对土壤进行深翻,使含盐分多的表层土与含盐分少的深层土混合,以稀释耕层土壤盐分,一般每年要求深翻土壤两次以上,翻耕深度为20~30厘米。

5. 淋雨和灌水排盐

在降雨较多的夏秋季节,揭去大棚上的塑料薄膜,任雨水淋洗土壤中的盐分。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方,每年还需灌水排盐一次,即在大棚外围先挖好深度在1米以上的排水沟,再在大棚内四周筑起土围,每亩灌水130~150米3,然后放水,使土壤中的盐分随水排走。降雨可与灌水排盐配合进行,淋雨和灌水后,要在种植作物前深翻耕地,以提高土壤的透气性。

6. 灌水洗盐

如果蔬菜大棚空闲期间雨水很少,可以用灌水洗盐的方法治理土壤盐渍化,即在每年6~8月份的高温季节,利用大棚的换茬空闲期,对有土壤盐渍的大棚,按照适当的大小在大棚地块四周筑起土围,土围高出耕地表面10~15厘米,拍实土围,防止漏水。再进行大水漫灌,让水位高出土壤表面3~5厘米,使土壤中的盐分充分溶于水,几天之后,水就会下渗并自然落干;盐渍化严重的大棚可反复向棚内灌水几次,使土壤表层的盐分随水充分渗下。灌水洗盐不仅可减少耕作层的盐分,还可消毒土壤,大幅度减轻土传性病害。

7. 膜下滴灌

在蔬菜作物生长季节,采用滴管在地膜下面滴灌,不仅可湿润土壤,使表层盐分随重力水下渗到土壤深层,而且可保持土壤疏松,有效抑制土壤深层毛管水上升,减少表层土壤中的盐分积累,减缓土壤盐渍化进程。该项技术应用时,滴灌设备应距离植株根颈部4~7厘米,一般每行蔬菜作物铺一条滴灌带,滴头间距为30~50厘米,每个滴头滴水量为每小时l~2千克,每亩每小时滴水量为3~5吨。

8. 换土或掺沙

当大棚土壤表层盐渍化严重时,可在晴好天气土壤干燥时,把积累盐分较多的5厘米左右深度的表层土壤铲除,并运到大棚外;同时,用大棚外的肥沃低盐客土补充到大棚内的土壤表层。也可给每亩大棚土壤掺入100~200千克沙子,以改善土壤质地、土壤透气性,使土壤表层盐分容易随水下渗到深层。

9. 轮作

在发生盐渍化的大棚耕地上,可轮作栽培2~4茬吸肥除盐能力强的玉米、高粱等作物;如果地势低洼、水源充足,还可轮作种植1~2茬水稻、莲藕、茭白、芡实等水生作物,以有效地降低土壤表层盐分。

10. 地膜覆盖

大棚内越冬栽培、早春栽培和秋延后栽培的蔬菜作物,可以在畦面覆盖地膜的要尽量覆盖地膜,使蒸发的水分在地膜内凝结成水滴,并重新落回畦面,以洗刷表土盐分,减少表层土壤盐分积累。

11. 无土栽培

大棚土壤盐渍化严重的地域,在资金、设备、技术具备的条件下,可进行小面积水培或基质培方式的无土栽培,以有效避开土壤盐渍化危害,但此法成本过高,难以大面积推广。

(作者联系地址:戴桂荣 湖北省黄石市农业局 邮编:435002;万晟杰 湖北省阳新县农业局 邮编:435200)

猜你喜欢

盐渍化盐分表层
蔬菜大棚土壤盐渍化成因及防治措施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成果在判定土壤盐渍化、沙化中的应用
半潜式平台表层卡套管处理与认识
水体表层沉积物对磷的吸收及释放研究进展
甘肃苏干湖湿地土壤盐渍化、地下水位埋深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玛纳斯河流域土壤盐渍化时空动态变化
长期膜下滴灌棉田根系层盐分累积效应模拟
摄影欣赏
氩弧熔覆原位合成Ti(C,N)-WC增强镍基表层复合材料的研究
超声波光整强化40Cr表层显微硬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