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滩铜狮故事
2016-12-17刘华
刘华
汇丰银行的全称叫香港上海汇丰银行,1864年由在香港的怡和、沙逊、旗昌等 10 家洋行发起成立。1865 年 4 月 3 日上海分行开业,最初的办公地点在南京东路外滩中央饭店底层,即今和平饭店南楼。1874年,以白银 6万两买下外滩海关大楼南面的西人俱乐部房屋和大草坪,改建成3层楼。1921年,又以每亩 4000两白银的价格买下南边 11号别发洋行和10号美丰洋行房产,将老房拆除后开始兴建留存至今的汇丰银行大楼。
1921年5月5日,新大楼开工,公和洋行负责设计、德罗·可尔洋行承建。作为曾经的日不落帝国,英国的国力此时颓势已显,但所谓最美不过夕阳红,落日余晖是最让人感怀的。怀着对故国的迷恋,公和洋行首席设计师威尔逊先生决意在外滩造出一幢能够永远象征日不落帝国财富、威仪和尊严的大楼。更何况,虽然大英帝国日薄西山,但此时的汇丰银行却如阳光正午。它是所有在华外资银行中实力最强的,是晚清和北洋政府偿还外债和赔款的主要经收机关,是代总税务司收存保管中国内债基金、收存中国关税的主要银行。汇丰银行意气风发的高管们期望新建的外滩大楼能成为汇丰在远东能传之久远的财富堡垒。在新建筑大门口安放一对象征守护与安全的铜狮,就是这一期望的一个体现。
汇丰的香港总经理亚历山大·史蒂芬最先提出了这个有趣并对汇丰影响久远的建议。亚历山大·史蒂芬,1862年9月14日出生在英国的班芙。1912年他被任命为上海汇丰银行经理,1920年转任香港汇丰总经理。在外滩新汇丰大楼门口摆上一对铜狮的灵感来自他对威尼斯军械库的观察。威尼斯军械库是意大利著名历史建筑群,原为国家造船厂和军械库,门口左右两边各有一尊巨大的石狮,一个站立,一个趴卧。1921年在一封写给女儿的信中他写道:“我想知道你对威尼斯的看法,你是否注意到了军械库大门外的石狮子。它们让我印象深刻……一个伦敦的雕塑家给我送来了他设计的两只狮子。它们看起来很好,我希望它们会在那里守望许多个世纪。”
给亚历山大·史蒂芬送来狮子模型的雕塑家名叫亨利·普尔,他是第一代汇丰铜狮的设计者,当时是英国皇家艺术研究院(Royal Academy Schools,英王乔治三世建立于1768年12月10日)的候选院士。设计完成的铜狮由英国弗罗姆负责浇铸,模具在铸造完成后销毁,以保证作品的唯一性。
1923年6月3日汇丰外滩新楼竣工,《字林西报》称赞它是从远东到白令海峡最好的建筑。大楼耗资达 1000万银元,差不多是汇丰银行两年利润的总和。这是一幢仿古典主义风格的庞大矩形建筑,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均居当时外滩建筑首位。大楼正门与中部顶端蓦然耸起的半球形希腊式屋顶,挑出明显的中轴线,标志感强烈。从英国定制完成的两尊青铜狮,安放于大楼正门前,尽显汇丰银行在金融界的威风、霸气。
这一对青铜狮子,施迪闭口静蹲,史提芬张嘴吼叫。它们的名字是对当时汇丰上海和香港经理的戏谑,史提芬是一只张口咆哮的狮子,但经理史提芬是众所周知的善良、随和。亚历山大·史蒂芬可以称得上是这一对铜狮的父亲,他提出了灵感并跟进了从设计到铸造的整个过程,1924年8月27日夜晚,在伦敦一家疗养院,死于肺部感染,而两尊铜狮的人间历险才刚刚开启。
两只狮子很快融入了上海这个城市,成为外滩一道独特风景。
“施迪”和“史提芬”来到上海的那一年,犹太女作家瑞娜·克拉斯诺(Rena Krasno)在上海出生,上海是她的故乡,铜狮是她的玩伴。“在汇丰银行门前,爸爸总是把我举起来凑近某一尊铜狮,我会兴奋地拍打铜狮那高贵的头。我真想亲它一口啊!”“为什么一头狮子闭嘴,而另一头张嘴吼叫呢?我的阿妈给我讲过这个故事。起初,上海的‘施迪’来的时候也是张嘴的。但是不行,那太危险了!由于它是朝东摆放的,危险的东风会在夜里吹进它的嘴里,让它复活——这对外滩上的所有人都会是一个巨大的威胁!阿妈说,为了避免悲剧发生,它的头被重新塑过了,这次嘴巴闭得紧紧的。”
外滩川流不息的行人也大多喜欢它们两个。人们会有意触摸狮子的爪子,相信这会带来权力和财富,这被称为幸运触摸。1936年8月版的《亚洲杂志》专门谈到了这个问题:“中国的普罗大众对银行宏伟富丽的建筑无感,但银行入口处那对铜狮激发了人们极大的兴趣。两只百兽之王的爪子在这十多年当中被无数次的触碰,人们相信这将会为他们带来权力和财富。”
有全远东最有权势金融家之誉的祁礼宾爵士注意到这对铜狮在上海引发的风潮和受欢迎程度。作为香港汇丰总经理,他决定在香港新建的第三代总部大楼门口也摆上一对相似的铜狮。这项工作交由雕塑家魏达完成,他出生在英国,但事业的重心在上海。以上海外滩铜狮为蓝本,雕塑家花了两年时间,出色的完成了任务。两代铜狮大同而小异,同样被命名为“施迪”和“史提芬”。1935年10月10日新建的汇丰总部大楼落成启用,落成之时它是远东规模最大的商业大厦,也是香港首座安装冷气系统的建筑物。两尊铜狮摆在了香港新大楼门口,除了两次引人注目的离岗外,它们一直忠实的守卫在那里,直到今天。
1941年12月8日,日军进攻香港,行动代号“花开,花开”。香港很快沦陷,威威赫赫的日不落帝国已是“零落成泥碾作尘”。在香港保卫战中,铜狮史蒂芬左下肢部分留下了弹痕。香港皇家海军志愿后备队上尉瓦格斯塔夫(Donald Wagstaff)在一艘鱼雷快艇上服役,死于当日日军轰炸,他是雕塑家魏达两个儿子中的一个。1943年魏达的另一个儿子作为一名缅甸战场的战俘,死在了集中营。与两兄弟相比,魏达的两只铜狮作品反而要幸运的多。
1942年日军攻占香港后因物资紧张,曾试图将港沪两地的铜狮运至日本回炉取铜。香港的两尊铜狮连同维多利亚女王和汇丰银行大班昃臣的两尊铜像被运至横滨,存放于码头仓库,准备熔为军火材料。二战结束后,它们在大阪造船厂被一个美军水手发现。有趣的是,那个美国水手从没有到过香港,他有印象的是上海外滩汇丰门口的那对狮子,据此才认出了流落异国的香港版“施迪”和“史提芬”。即使汇丰银行手眼通天,要让两只狮子回家,在当时也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最后还是在当时日本的最高掌控者麦克阿瑟一道命令下,两尊铜狮被用船运回了香港。
1946年10月18日《南华早报》向香港市民报道说:“昨晚两尊铜狮回到了它们的底座,今天早上它们看起来一副镇定自若模样,好像从来没有离开过。”随着铜狮回到银行门口,繁荣也很快在香港重现。人们开始相信,这两只狮子不仅护佑着汇丰,香港本身也在它们的保护之下。
随着香港经济的起飞和持续繁荣,香港汇丰银行决心第四次重建总部大楼,这一对铜狮第二次离开它们的岗位。1981年7月两只铜狮被暂时摆放在对面的皇后像广场,直至1985年迁回新建的第四代总行大厦。1985年7月1日在风水大师注视之下,两辆吊车把两只狮子同时吊起,根据风水先生的意见,一先一后的情况必须要避免。吊车把它们运往新大厦门口,慢慢放下。一周后,时任汇丰董事长沈弼(Michael Sandberg)和一众银行高管举行正式仪式欢迎狮子回家。
现在汇丰银行又被称为狮子银行,由汇丰发行的港币钞票上就印有闭口铜狮头像。在总部大楼门前放置一对铜狮,已经成了汇丰银行的不成文规矩。2002年伦敦金丝雀码头汇丰总部大楼开业。由赞比亚出生的新西兰雕塑家马克先生担任指导,伦敦莱姆豪斯(Limehouse)以香港铜狮为蓝本逼真复制了新的汇丰铜狮。新完成的作品甚至复制了原雕塑上的W.W. Wagstaff签名,但不包括香港铜狮身上1941年的弹痕。汇丰银行中国总部铜狮,同样是汇丰香港总部铜狮的原版复制,由上海一家公司浇铸完成,2010年1月9日落座在浦东陆家嘴汇丰上海新总部大楼门口。
汇丰银行外滩旧址,现在是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总部大楼。1997年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获得大楼使用权后,曾谋求让1923年原版铜狮回归原位,但没有成功,无奈之下才出资复制。现在游客留影、孩童攀摸的这对铜狮正是1923年外滩铜狮的原样复制品,连尾巴上讲不清来历的锯痕都原样再现。
那么,真正的外滩铜狮去哪里了?
从1923年落座在外滩12号,两尊铜狮一直蹲守在那里,直到1966年人间起狂飙。新中国成立后“上海汇丰银行渐渐结束了业务,准备退出上海滩。汇丰银行在与政府进行转让资产谈判时,曾再三要求以1000英镑的代价,保留并运走上海汇丰银行铜狮子。但当时中国规定铜料不准出口,且这对铜狮子属银行大厦建筑的一部分,未能予以同意”。1956年汇丰银行大楼成为上海市政府办公大楼,两尊铜狮仍然守卫在门口。1966年,这对铜狮子成为破“四旧”的目标,要送到冶炼厂回炉。在当时上海博物馆的努力争取下,以“为了给群众进行教育”的名义,于8月23日被押送至上海博物馆设在永嘉路的上海滑稽剧团仓库内,穿上文物的马甲,得以保全至今。
新老汇丰银行大楼隔黄浦江相望,在它们中间除了一江水,还有那近一个世纪的时代变迁。2017年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新馆开放,原版的“施迪”和“史提芬”将会出现在人民广场跑马厅大楼一楼,一个威严静思,一个张口怒吼,虽历尽人间沧桑,但风采依然如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