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跆拳道练习者损伤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6-12-17胡帅

体育时空·上半月 2016年12期
关键词:运动损伤跆拳道普通高校

胡帅

中图分类号:G88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12-000-02

摘 要 近年来,全国大部分高校都开设了跆拳道课程,报名学习跆拳道的人数逐渐增多。同时在跆拳道运动实践中出现运动损伤的情况较为常见。我校把跆拳道课程作为体育专业必修课和非体育专业的公共选修课同样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欢迎和积极的参加。综上所述,全国各学校都积极开展跆拳道运动,提高了学生的运动兴趣,加强了学生的身体素质,树立“终身体育”观念。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得出: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开展跆拳道运动以来,各年级学生的身体素质有了显著提高,学生对跆拳道运动的兴趣也大幅度增加,因此,本文调查了学生在练习跆拳道时发生运动损伤的程度和部位,并给予预防损伤发生的对策和手段。

关键词 普通高校 跆拳道 运动损伤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练习跆拳道的学生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根据自己所研究的方向和论文要求,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学报、期刊作为参考依据通过计算机检索和体育期刊,查看近几年跆拳道运动相关文献和现状,为论文完成打下理论基础。

2.问卷调查法

从体育专业和跆拳道社团随机抽取,问卷当场发放收回。共发放学生问卷80份,回收8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78份,有效率为98%。

3.数理统计法

用Microsoft Excel 2003软件对问卷数值进行了精确的处理,并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办法进行仔细研究,做到结论公正性。

4.逻辑分析法

根据试验数据,进行总结,按照逻辑思维方式对问卷和谈话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二、结果与分析

(一)损伤时间

由表1统计表所得的数据显示,学生在课后练习时损伤发生的最多,男生20人次占27.8%,女生17人次占23.6%。教学对抗时运动损伤的发生次之,男生13人次占18.0%,女生10人次占13.9%。

当在教师示范和指导的情况下,学生在专项训练时可以按照教师的要求较好的完成专业技术动作的练习,并且,发生损伤的概率最小。因为课上自由练习和教学对抗时学生不能根据教师的分解动作练习,而是一整套动作的完成和有对抗动作的存在,所以会因动作和用力的不正确而造成的损伤最多。

(二)损伤部位

表2统计所得显示,跆拳道选修课中学生的损伤主要发生在下肢。其中,踝关节发生损伤的次数多,损伤28人次,主是以关节的扭伤和侧韧带的拉伤,损伤率占到了40%左右;其次,下肢肌群发生肌肉拉伤和挫伤的有23人次,损伤率超过30%;膝关节和腰背部的损伤有9例,头面部和上肢关节的损伤有2人次。我校跆拳道课程设的时间不长,学生跆拳道的认识不足,总体技术水平非常低。跆拳道是一项重足技进行搏击格斗的项目。主要的技术动作都是由下肢来完成,下肢损伤的发生也是最高的。

(三)损伤性质

从表3看到,软组织挫伤21人次(占总计29.2%)、韧带损伤10人次(占总计13.9%),肌肉拉伤9人次(占总计12.5%)。

学生在练习时急性损伤的人次最多。在身体对抗的时候,由于存在身体接触和爆发用力,在技术动作不正确的情况下极易发生肌肉和韧带的损伤。韧带损伤主要为膝和踝关节由于用过过度或动作不正确引起;而肌肉拉伤是在运动前的准备活动不充分或运动过程中由于技术动作的不正确使肌肉的收缩或拉伸超过了肌肉本身的承受能力。

(四)损伤原因

从表4中看到,损伤的主要原因是局部负荷过大46人次,占19.2%,自我保护不当41人次,占17.2%和技术动作不正确35人次,占14.6%。

在跆拳道前期的学习过程中,由于单个动作的学习较多会造成学生局部负荷过大,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自我保护意识的不足和技术动作的不正确也是导致损伤发生的重要原因。学生在课后练习或比赛时,由于缺乏教师的指导容易造成“硬碰硬”的对击而相互损伤。

三、结论

(一)跆拳道学习者运动损伤的类型主要为挫伤和拉伤两种;受伤的部位主要在踝关节、膝关节、下肢肌群。

(二)跆拳道学生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主要为训练水平不够及专项技术掌握不够全面,学生准备活动不够充分及思想上不重视和缺乏防范意识。

(三)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和专项技术水平可以最大程度的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同时,在日常的训练过程中一定要养成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也可有效的防止运动损伤。

四、减少跆拳道练习者发生运动损伤的对策

(一)预防下肢部分运动损伤及损伤后的对策

1.在课前或训练比赛前,准备活动要充分,增加肌肉的血流量减低粘滞性,使肌肉达到运动所需的状态准备活动是做好训练或比赛的重要环节,肌肉或韧带就可以随着动作的要求被拉长,是防止肌肉造成损伤的有效办法。

2.根据学生自身的情况,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案,循序渐进的学习技术和训练计划。许多学生在训练中追求过早的掌握技术动作,没有遵循科学的规律,形成了基础不牢固,训练没有形成系统,以致于技术存在的问题就会越来越多。

3.注重平时柔韧的练习,提高学生的柔韧性。柔韧是跆拳道技术特点固有的要求,跆拳道专项学生在练习技术的同时应注重柔韧性的练习,特别是对初学者来说非常重要。

4.在肌肉、韧带出现损伤后,及时进行治疗,并逐步进行康复训练后再投入训练。事实上很多学生在损伤发生后并没有认真的治疗和康复训练。当他们带伤训练时,自身的状态不佳,容易再次或加深损伤的程度。只有进行康复治疗,慢慢地去适应训练,才能减小训练伤害。

(二)预防踝关节运动损伤的对策

1.在学习跆拳道前,有目的的进行踝关节周围肌肉和韧带的柔韧性及力量练习,跆拳道运动的技术特点决定了其要求踝关节必须要有充分的力量和灵活性,因此,训练时一定要有针对性的练习。

2.学习正确的技术动作,重视学生基本的学习,强调学生不能急于求成,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出发,重点强化技术的正确性,在技术逐步标准的情况下从单项技术进行组合练习,有目的的进行针对性的专项练习,着重练习柔韧性、踝关节的力量,在训练过程中不断对容易损伤的部位进行放松调整,防止造成运动慢性损伤。

3.训练过程中一定要充分的考虑学生的疲劳程度,技术动作的训练要多样和变化,避免单个动作过久的练习导致局部的负担过重从而发生损伤。

4.踝关节受伤时一定要积极治疗,没有康复时不能进行强度大的训练或比赛,防止踝关节的周围的肌肉和韧带松弛造成以后行惯性的损伤。

5.加强对踝关节的保护,如配戴一些护具进行保护。

(三)预防膝关节运动损伤的对策

1.在进行下肢技术动作练习前,必须做好膝关节的展、收、旋的准备活动,并使膝关节周围的肌肉和韧带得到充分的活动和拉伸,以防止膝关节的损伤。

2.加强膝关节、韧带和肌肉力量的训练,使关节、肌肉、韧带的伸展性得到发展,使关节既有稳固性又有灵活性。

3.加强跆拳道基本技术练习,把各个动作做准确、规范。

4.平时训练结束后注意对下肢关节的放松。膝关节疲劳的积累很容易造成慢性损伤,训练时一定注意适当地进行膝关节的放松。在专项训练和实战训练中,进攻方要在正确的技术动作的情况下得分即可,不要过猛的进攻,以防止双方的损伤。在对抗强的准备活动一定要充分,必要时佩戴防护具,增强保护自我的能力和意识。

5.膝关节的硬伤和慢性损伤都很突出,在受伤时要区别对待,针对性的治疗。加强医务监督和防护手段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欧光强,章要在.普通高校跆拳道选项学生运动损伤特点的研究[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4(3):78-79.

[2] 曹月勇,李春波.跆拳道运动员常见损伤分析[J].宜宾学院学报.2012(12):97-98.

[3] 袁桂茹.跆拳道项目运动员常见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和恢复性建议[J].福建体育科技.2014.12(6):36.

[4] 董如豹,杨兴龙.跆拳道运动膝关节损伤的预防与中医药治疗康复浅析[J].科技文汇.2013.1:287.

[5] 汪学红.跆拳道运动员膝关节运动损伤的预防对策研究[J].生命科技与医药卫生.2011(10):57-58.

[6] 申旭,韩恩力.我国优秀跆拳道运动员运动损伤状况调查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5.03(3):67.

[7] 徐勤儿.跆拳道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07(30):130-135.

[8] 罗琪.跆拳道运动员运动损伤的防治以及康复[J].考试.2011(86):142-143.

[9] 马睿.浅谈关于高水平跆拳道运动员运动损伤情况及预防[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5.07:144-150.

[10] 张道鑫.跆拳道运动员运动损伤状况研究述评[J].中华武术?研究.2014.01:85-88.

[11] 高晓嶙.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康复[J].中国体育报.2010.01:1-3.

猜你喜欢

运动损伤跆拳道普通高校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不含2C)
嘻哈跆拳道
嘻哈跆拳道
嘻哈跆拳道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改革探析
武术散打运动员运动损伤分析与对策
高校大学生羽毛球运动损伤的原因分析
田径训练运动中损伤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关节镜治疗踝关节运动损伤的临床应用意义探究
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