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留城阻碍因素及对策分析
2016-12-17余婵玲杨雨虹
余婵玲 林 瑶 杨雨虹
新生代农民工留城阻碍因素及对策分析
余婵玲 林 瑶 杨雨虹
随着我国工业和经济的发展,新生代农民工逐渐取代老一辈的农民工成为城市建设的新力量。与老一辈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有着不同的特点,文化水平提高、不了解务农知识等。本文从此角度入手,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的现状,从新生代农民工的生活现况来了解新生代农民工留城的阻碍因素,发现户籍制度、社会福利、收入、农村资源、住房等问题阻碍了农民工的留城。并且在此基础上,了解新生代农民工的需求,对此提出相应的意见与对策。
新生代农民工 农民工留城 阻碍因素
自20世纪90年代初“民工潮”在我国开始出现,农民工这一群体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在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保障性住房等方面未能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本课题致力于研究宁波地区的对于新生代农民工留城因素,着重以小见大,通过对宁波地区新生代农民工留城阻碍因素的研究,总结出具体阻碍新生代农民工留城的普遍性的原因,从而提供一个可以在根源上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留城问题的依据,进而找出相应的对策。张春光认为年轻的农民工比年老的农民工更容易适应陌生生活,并且他们有追求城市现代生活并且留在城市的欲望。有学者认为,受教育程度高的农民工能获得较多的就业机会,收入相对较高,工作较稳定,更容易适应城市生活,更容易向流入地迁移。[1]在新生代农民工留城阻碍因素上存在着不同的论点,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具有一定的现实性,正确性,但是都不全面。
一、新生代农民工留城特点及现状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从事非农工作,促进了城市第二三产业的发展。2000年以后,农民工的结构特征悄然发生了很多变化,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的一代在性别年龄结构特征、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职业声望、劳动强度、社会保障、社会认同等方面都出现了新的特征,被称为“新生代农民工”。[2]
第一,新生代农民工文化水平提高,加大留城可能性。2011年,在农民工中接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的比例为23.0%,而在2015年上涨为25.2%,上涨2.2个百分点。并且未上过学的比例从2011年的1.5%,下降为2015年的1.1%。这表明新生代农民工相比之前的农民工而言获得了更好的教育,文化水平提高,留城发展更具有可能性。
第二,新生代农民工大部分没有务农经验,增加留城的欲望。接受过农业技术培训的农民工所占比例是减少的,这表明大部分的农民工是缺少农业劳作经验的。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作为老一代农民工的后代出生在城市,大部分没有务农经验,没有接受农业技术培训,不喜欢或者不会农活,不想再回到农村去。可以这样说,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没有土地情节,不熟悉农业,远离农村,不习惯农村生活与农业生产。
二、新生代农民工留城阻碍因素
目前,我国常驻人口城镇化水平已达53%,但是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只有36%左右,主要原因就在于大量被统计为城镇人口的农民工,他们仅仅实现了从农业向非农产业的职业转变,其户籍和居住地仍滞留在农村,或徘徊在城市边缘。一般而言,农民工市民化的前提是农民工能够并且愿意市民化,而其留城的意愿也会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究竟什么因素对农民工的留城意愿造成影响从而阻碍他们留城?
第一,新生代农民工面临户籍阻碍,减少留城可能。
第二,新生代农民工陷入社会福利漏洞,削弱留城意愿。
第三,新生代农民工收入偏低,加大留城阻碍。
第四,新生代农民工家乡资源优化,增强回乡意愿。
第五,新生代农民工住房环境恶劣,缩小留城吸引力。
三、减少新生代农民工留城阻碍的对策
综合对农民工留城现状以及对其阻碍因素的分析,为了提高农民工留城机率,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简化户口迁移程序,增加对农民工子女的助学力度。为了农民工的子女能够更好地在城市学习生活,在教育消费水平较高的城市中,国家有必要为他们提供助学上的帮助。可以在城市的学校增设国家级、省级等助学项目,或者针对农民工的子女提供助学救济,以此来增加对农民工子女的助学力度,帮助农民工的子女在城市上学。
第二,改善农民工在城市中的保险福利问题,加强职业安全教育。在农民工群体不断壮大的城市里,农民工社会保险福利无法得到保障。农民工的工作往往朝不保夕,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完善对农民工社会保障,能够增强他们的工作稳定性并改善他们的城市生活,对增加他们的留城意愿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农民工目前无法享受城市保险福利的重要原因在于城市对于农民工的投保机制的不完善,农民工投保往往需要回到户籍所在地进行,因此我们认为可以建立留城农民工在城市的专门投保方式,让农民工在城市也可以享受到保险福利。
第三,发展第三产业,继续优化城市资源。第三产业能够提供比第一、第二产业更多的岗位,可以解决留城农民工的工作问题,这是其一。其二,第三产业创造的附加值要远远高于第一、第二产业,其岗位的工资水平要高于第一、第二产业的工资水平,发展第三产业既能提高城市的经济水平,也能为留城农民工提供高收入的工作岗位,增加他们的收入。
第四,将农民工纳入住房公积金范围,增强对农民工的住房补贴。近年来,住房建设部一直致力于完善住房公积金政策,改善农民工住房条件问题。然而,住房公积金的适用范围仍限制在城市人口的范围内,为此,我们认为要将住房公积金的覆盖范围依法逐步扩大,将一些城市中有固定工作的农民工包括在内,使得有固定工作的农民工能够有机会拥有更好的住房条件,从而增加他们的留城意愿。
四、结语
从社会发展趋势及经济的发展可以得知,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城市建设的主力军,与老一辈农民工相比,他们的文化水平有相对应地提高,对于农村的农事经验也不足,有一定的留城意愿,但是存在着相当的阻碍因素。
通过我们课题组的问卷的分发,在各项数据的对比研究中发现总体来说性别、年龄对农民工的留城意愿影响不大,而子女教育问题、家庭负担、就业保障、住房问题、农村发展前景对农民工留城意愿造成比较直接的影响。由于户籍问题,农民工子女在城市享受到的教育资源相当有限,并且农民工难以和城市人享受的同等的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由此可以发现农民工在城市中享受的资源有限。还有,农民工在城市里的收入难以抗衡其在城市里的支出,生活成本高。
因此,课题组认为可以从改善教育机制、农民工的福利保险政策、提高收入及完善相关的住房政策、简化户口迁移程序来增加农民工的留城意愿。
(作者单位为宁波大学法学院)
[1] 马九杰,孟凡友.农民工迁移非持久性的影响因素[J].改革,2003(4).
[2] 和红,任迪.新生代农民工健康融入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 .人口研究,2014(6).
[3] 罗小锋,段成荣.新生代农民工愿意留在打工城市吗——家庭、户籍与人力资本的作用[J].农业经济问题,2013(9).
[4] 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课题组.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N].工人日报,2010.
[5] 范洋洋,刘兆延,张淑华.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影响因素分析——基于HLM模型的实证研究[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542-547.
[6] 李俊奎.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现状调查与影响因素分析——以南京市新生代农民工为例[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9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