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市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现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2016-12-17应碧荷陈建华陈一莉董海娜王梦玉
赵 磊,应碧荷,陈建华,陈一莉,董海娜,陶 然,王梦玉
(丽水学院,浙江 丽水 323000)
丽水市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现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赵 磊,应碧荷,陈建华,陈一莉,董海娜,陶 然,王梦玉
(丽水学院,浙江 丽水 323000)
目的了解丽水市老年人自理能力现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丽水市1个市辖区,7个县和1个代管县级市的1 053名年龄60岁的老年人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一般资料采用描述性分析,影响因素采用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结果自理能力正常老年人637名,占60.5%,轻度受损者206名,占19.6%,重度受损者210名,占19.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睡眠质量、听力是影响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因素(P均<0.05)。结论丽水市老年人自理能力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高龄、睡眠质量差、听力下降是影响老年人自理能力的危险因素。
老年人;自理能力;影响因素
生活自理能力(ability of daily living,ADL)对老年人生活质量有重要影响,是衡量老年人生活状况的重要指标。研究表明,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我国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呈下降趋势[1],且不同地区有较大差异。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2011年发布的《全国城乡失能老年人状况研究》报告显示:2010年末全国城乡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约3 300万,占总体老年人口的19.0%。其中完全失能老年人1 080万,占总体老年人口 6.23%[2]。丽水市地处浙江省西南部,作为地级市里面的“长寿之乡”老年人口众多,平均寿命长,但关于老年人日常自理能力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旨在了解该地区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政府规划未来老年人的护理资源,调整宏观资源的分配政策,探索地区养老产业的发展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按照丽水市1个市辖区(莲都区),7个县(青田县、缙云县、遂昌县、松阳县、云和县、庆元县、景宁县)和1个代管县级市(龙泉市)进行划分,每个行政区再根据乡镇、自然村逐级划分进行整群随机抽样。由各县市区民政局或老龄办通知各社区、街道办事处、乡镇领导及民政员,由他们联系各居委会老龄工作者、各村支书或老年协会会长共同选出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年龄 60岁的老年人共1 053名为调查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调查工具 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内容包括性别、年龄、经济情况、居住状况、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子女照顾情况等一般社会人口学资料和慢性病、视听力、睡眠情况等疾病相关信息。其中接受新知识、视听力和睡眠质量情况分级后由患者自评;保健意识为多项选择,包括规律锻炼、合理膳食、吃保健品、生活规律,选任何1项即认为有保健意识,反之则无;慢性病情况需有二级甲等以上医院的明确诊断,无诊断依据视为无慢性病。生活自理能力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Abil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3],由美国的Lawton氏和Brody制定于1969年。内容包括使用交通工具、行走、做饭菜、做家务、服药、吃饭、穿衣、梳头刷牙、洗衣、洗澡、购物、定时上厕所、打电话、处理钱财共14项,每项采用4级评分,总分16 分为正常;>16~22 分,轻度功能受损;>22 分,重度功能受损。对1 178名社区老年人,相隔1年的时间内进行2次评定,重测信度为0.502(P<0.001),5 055名社区老年人的ADL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和 Blesse痴呆量表(Blesse Dementia Scale,BDS)等认知功能检测工具结果比较,相关良好(r=0.45和0.44)。
1.2.2 调查方法 对调查员进行培训:挑选我院护理系和临床系三年级在校优秀学生志愿者和课题组成员共30名,对本次调查的目的,调查问卷的使用、提问技巧等集中培训。在景宁调研畲族老年人时,培训内容增加畲族语言和文化习俗的内容。每组调查者预调查1名老人,再集中讨论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作适当修正。30名调查员分成15组,在各居委会老龄工作者、各村支书或老年协会会长的带领下,于2014年7—11月入户对 60岁老年人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意识不清者由照护者提供资料。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 100份,收回有效问卷1 053份,有效回收率95.7%。
1.2.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Epidata 3.0独立2次录入,SPSS 18.0进行统计分析。一般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社会人口学特征 本组老年人年龄(71.75±8.72)岁。其中城镇老年人204名(19.4%),农村老年人849名(80.6%)。男523 名(49.7%),女530 名(50.3%)。60~69岁老年人 486名(46.2%),70~79岁老年人 336名(31.9%),80岁及以上老年人 231名(21.9%)。 在婚(再婚)老年人 726 名(68.9%),不在婚(离异、独身、丧偶、分居)327名(31.1%)。文化程度:文盲 548名(52.0%),小学 362 名(34.4%),初中 86 名(8.2%),高中 45名(4.3%),大学及以上 12名(1.1%)。
2.2 日常自理能力相关情况 听力良好者471名(44.8%),听力下降者 513名(48.7%),耳聋带助听器者50名(4.7%),耳聋未带助听器者19名(1.8%)。每天学习新知识者32名(3.0%),偶尔学习者231名(21.9%),基本不学者790名(75.1%)。睡眠质量很差者62名(5.9%),较差者 247 名(23.4%),一般者 559 名(53.1%),较好者142名(13.5%),良好者43名(4.1%)。保健意识(体育锻炼、控制饮食、吃保健品、保持生活有规律)较好者404名(38.4%),没有保健意识者649名(61.6%)。确定有慢性病者597名(56.7%),没有慢性病者250名(23.7%),不清楚者206名(19.6%)。
2.3 丽水市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现况 自理能力正常老年人637名(60.5%),轻度受损者206名(19.6%),重度受损者210名(19.9%)。操持子女全部生活的老年人 127 名(12.1%),操持部分的 332 名(31.5%),没有操持的594名(56.4%)。在起居上,老年人主诉能全部自行料理者775名(73.8%),能部分料理的234名(22.3%),41名表示完全无法自理(3.9%)。老年人自理困难的求助对象多为配偶和子女,分别占46.8%和47.6%,亲友占2.0%,保姆、养老机构、邻居分别为0.3%、0.9%、0.5%、其他占 1.9%。
2.4 丽水市老年人日常自理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2.4.1 日常自理能力的单因素分析 结果显示,不同年龄、婚姻状态、文化程度、听力状况、接受新知识的情况、睡眠质量、慢性病、保健意识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不同特征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情况比较(名,%)
续表1
2.4.2 日常自理能力的多因素分析 将自理能力作为因变量,赋值情况如下,正常=0,受损=1(包括轻度受损和重度受损);将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变量作为自变量,在α=0.05,β=0.10水平上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进入方程的有3个变量,以听力良好为参照,听力越差自理能力受损越严重,耳聋带助听器与听力良好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以睡眠质量很差为参照,睡眠质量越好,自理能力越正常;年龄以60~69岁为参照,70~79岁以及80岁以上老人自理能力较差,年龄越大自理能力越差。详见表2。
表2 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n=1 053)
3 讨论
3.1 丽水市老年人日常自理能力处于中低水平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的调查,中国城市老年人完全自理的为85.4%,本次调查丽水市老年人完全自理的仅60.5%,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本研究中,60~70岁老年人重度功能损伤为10.5%,而70~80岁为20.2%,80岁以上则高达39.4%,几乎每十岁翻一倍。丽水市作为长寿之乡高龄老年人占比例较大,而本次调查80岁以上老年人占21.9%,高于其他地区调查对象比例,因此,这可能是本次调查总体自理能力受损比例较高的原因。
3.2 丽水市老年人日常自理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3.2.1 年龄因素 本研究显示,高龄是影响老年人自理能力的重要危险因素[5],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能力迅速下降,残障比例越来越高,与国内王丽丽等[6]研究结果一致。浙江省地处江南沿海,经济发达,医疗卫生条件较好,但延长平均寿命的同时,使得众多的健康状况差的老年群体被 “救起”继续存活,取而代之的是最基本的日常生活不能自理[7]。丽水市作为浙江省的长寿之乡,高龄老年人居多,承担了更大的养老负担和压力,寿命的延长和实现健康老龄化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因此,平均寿命高的地区并不意味着该地区老年人自理能力好,相关部门更应该加强对老年人尤其是高龄老年人日常生活的关注,提供更加全面的支持和帮助。
3.2.2 睡眠因素 本研究还显示睡眠质量差对老年人自理能力有重要影响。老年人相比年轻人睡眠时间短,易醒多梦,甚至经常失眠,同时高血压、糖尿病等老年常见慢性病也会造成老年人睡眠质量下降。调查显示,我国49.9%的老年人有不同程度的睡眠质量下降,且女性较突出[8],而睡眠不良导致老年人身体和精神对日常生活带来的负担缺乏足够的承受能力,从而导致自理能力下降。
3.2.3 听力因素 听力也是自理能力的影响因素。在美国,听力损失被列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第3种慢性病。据中国残联统计,中国1.34亿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深受听力损失与耳病困扰的比例高达30%以上,本研究听力下降者占55.3%。听力障碍一方面妨碍了他们与社会正常的沟通。许多人同时伴有耳鸣,严重时导致彻夜难眠;由此造成的交流障碍,也会使他们感到自卑和孤独[9],直接影响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另一方面,有研究表明,听力受损与智力下降存在正相关,而老年人多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失语、失用、失认或执行功能障碍。最新研究发现,认知功能障碍的特定模式与特定的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相关,不仅影响其日常生活,而且影响其职业活动和社交功能[10-11]。虽然老年人听力下降不可逆转,但后天措施可以延缓听力下降的速度,如开展社区为中心的助听器康复锻炼、健康教育帮助老年人提升自护能力等措施可以有效延缓老年人听力下降的速度和程度,从而提高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1]刘海波.社区老年人自理能力状况的调查[J].实用临床医学,2012,13(2):124-126.
[2]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EB/OL].http://www.cncaprc.gov.cn/info/13085.html.
[3]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M].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390.
[4]陈 刚,郭 平.2006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数据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4-9.
[5]杨 丽,陈 曲,付 谦,等.中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老年人生活状况及多维度健康状况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3,34(8):782-787.
[6]王丽丽,陈长香,李淑杏,等.城市社区不同年龄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现状[J].现代预防医学,2014,41(9):1608-1614.
[7]龙 敏.中国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
[8]林 静,卢慧芳,马 姗.武汉市4家养老院老年人睡眠质量调查分析[J].护理学报,2012,19(2B):23-26.
[9]张祥文,应正标,彭倩华,等.老年人听力损失状况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15,22(5):573-576.
[10]De Paula J J,Diniz B S,Bicalho M A.Specific Cognitive Functions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as Predictors of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in Older Adults with Heterogeneous Cognitive Backgrounds[J].Front Aging Neurosci,2015,20(7):139.DOI:10.3389/fnagi.2015.00139.
[11]Hilgenkamp T I,van Wijck R,Evenhuis H M.(Instrumental)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in Older Adults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J].Res Dev Disabil,2011,32(5):1977-1987.DOI:10.1016/j.ridd.2011.04.003.
Ability of Daily Living among Elderly People and Its Influence Factors in Lishui City
ZHAO Lei,YING Bi-he,CHEN Jian-hua,CHEN Yi-li,DONG Hai-na,TAO Ran,WANG Meng-yu
(Lishui Vniversity,Lishui 323000,China)
ObjectiveTo examine the ability of daily living (ADL)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elderly of Lishui city.MethodsWith cluster random sampling,1,053 people aged 60 years completed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face to face.Descriptive analysis was applied for general data and the chi-square test and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for the determinants.ResultsA total of 637 elderly people presented normal ADL,accounting for 60.5%;206 people with mildly impaired one,accounted for 19.6%,and 210 people with severely impaired one,accounted for 19.9%.Logistic regression showed that age,sleep quality,and hearing were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ADL (P all<0.05).ConclusionThe old people in Lishui city present poor self-care ability when compared with national norm.Advanced age,poor quality of sleep and hearing loss are the risk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ADL for the elderly.
the elderly;ability of daily living;influence factors
R473.2
A
10.16460/j.issn1008-9969.2016.05.046
2015-10-15
浙江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2014C35069);丽水市养老服务业发展规划课题(20140805)
赵 磊(1986-),男,山西太原人,硕士研究生,护师,助教。
应碧荷(1968-),女,浙江缙云人,本科学历,副教授,副主任护师,基础护理教研室主任。
吴艳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