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科大学生创新团队建设有效途径探索*

2016-12-17樊东燕

办公自动化 2016年23期
关键词:应用型学院大学生

杨 森 樊东燕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太原030031)

工科大学生创新团队建设有效途径探索*

杨 森 樊东燕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太原030031)

在高校应用型转变的背景之下,应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越来越重要。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应用技术能力,成为高校在应用型转变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文中从学生第二课堂出发,探索以项目为载体,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从团队成员选拔、政策制定、团队建设、项目指导和评价、项目应用等系列环节进行了尝试,探索了建设大学生创新团队的有效方法,探索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创新团队 项目 实践能力

一、引言

面对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走向“千校一面”,毕业生就业不容易,而且国家经济要调结构,制造业应用型人才欠缺的问题。2015年11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出台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创新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以提高实践能力为引领的人才培养流程,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合作式、参与式教学。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我们从第二课堂入手,积极尝试、探索适合学院发展、学生特点的人才培养途径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二、探索以“实际应用”为核心的第二课堂人才培养模式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信息学院深化实践专业教学改革,积极探索第二课堂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及其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在深化实践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将学院信息化建设、实际应用研发与实践教学改革相结合,大力推进第二课堂辅助体系建设。探索以“项目”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解决实际应用”为核心,围绕信息化、智能化管理需求,探索、倡导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传统的教学中,学科知识相对较为零散;创新团队以项目为载体,将相关知识、技能串联起来。在开展过程中施行“教学模式”、“项目组模式”,以指导老师的指导和不同年级、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的学习交流为主;同时每周,团队成员都会召开宣讲碰头会,在一起讲方案,高年级同学会教设计方面的技法软件,低年级的同学从中培养设计的使命感和设计带来的成就感;同时高年级同学会向低年级的同学传授各种经验,带着他们参加规划、设计、开发项目,并积极参与学科竞赛等。

此种模式有别于正常的教学模式,团队成员基本都是出于兴趣爱好,或者关注于某方面的研究而形成的自发群体,团队成员来自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利用业余时间开展科技创新项目的研发,开展学科竞赛训练,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等,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三、建立学生团队选拔、培养机制

1、团队成员选拔办法

了保障学生团队的可持续发展,团队成员主要从大一新生中选拔,主要分为两个阶段进行选拔,侧重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自学能力、吃苦耐劳、团队协作精神、抗压能力等。

第一阶段,新生军训结束后,通过班级宣传,学生自愿报名。期初明确告知学生加入团队的要求:自强、自立、自学,能吃苦耐劳,服从团队整体安排,接受指导教师、团队负责人的组织和安排,努力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

第一阶段中,要求学生在一月之内自学“word综合排版”,后续在机房综合测试长文档排版,从中选拔积极、主动、自学能力较强的学生。

第二阶段,在学院开设的独立实验实训课程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寒假等,自学编程、Web前端开发技术、数据库等内容,进行综合测试、项目训练、作品汇报、演示答辩等环节,综合考虑学生的日常表现,选拔确定团队成员名单。

2、团队成员培养办法

第一批团队成员主要由指导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技术指导,经过半年到一年的专业训练后,逐渐成长为团队的技术骨干;在第二年新生入学后,新选拔的成员将由团队技术骨干采取1对1,或1对多的形式进行专业培训、技术指导;之后采用老带新的机制,充分发挥团队负责人和技术骨干的作用,发挥指导教师的监督、指导作用,保障团队的可持续发展。

四、建立科技创新项目选拔机制

为了充分发挥项目实施在实践教学改革,提升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等方面的作用,不断提高我院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学院特制定了《信息学院大学生实践科技创新项目管理办法》。

办法中明确学生科技创新项目遵循“以学生特长、兴趣为出发点,以实际应用为落脚点,强调过程、鼓励创新、注重实效”的原则,要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尽量与学院信息化、智能化管理相结合。项目由学生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自主设计、自主完成;也可由指导教师确定项目,师生共同完成。

五、注重项目研发过程监控

项目确定之后,由指导教师带领团队成员开展详细地业务需求调研,规划好项目功能和预期目标;进而做好项目的数据库或硬件结构设计、Web前端界面、交互设计等,学习相关的技术进行研发,最后进行综合测试。

在项目开展的过程中,学院非常注重各项目的进展情况,从实践条件、外围环境、制度等多方面为团队提供帮助,积极督促项目进度,采取阶段汇报、演示的方式进行项目检查;学院领导和专家从专业、实际应用等多角度对项目提出后续的改进意见、建议。

六、结语

创新团队建设以科技为基础、以创新为手段,以团队为核心,使学生从课堂走到实践中,从实践中取得成果,以成果的形式向社会进行展示。通过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活动,通过参加科技创新团队的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明显得到了提升,团队学生的综合素质脱颖而出,使同学们在创新中得到提升;老师在创新和指导学生,与学生互动中得到提升。今后还将探索更多类似工作室的育人模式,加强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企业、学生与行业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

[1]高树昱.工程科技人才的创业能力培养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3.

[2]朱恒夫.美国著名大学本科生创新教育述评[J].中国大学教学,2011(10):90-95.

[3]方红,雷霖.电子信息创新型工程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11):308-310.

[4]唐朝京,涂瑞斌等.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建设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9(02):88-90.

[5]徐向民,韦岗等.面向国家新型工业化,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的工程教育综合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04):15-24.

[6]关维国,鲁宝春,王冬霞,李光林.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探索[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3):120-123.

[7]唐露新,骆德汉,吴黎明.工程应用型人才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2013(11):130-133.

[8]王朱永华,眭国荣.基于科技创新平台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5(5):19-22.

[9]唐根丽,王艳波.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路径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76-79.

Exploration on the Effective Ways of Building the Engineering Undergraduates'Innovative Team

Yang SenFan Dongyan
(Business College of Shanxi University Taiyuan 030031)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application-oriented transformation in universities,the cultivation of applied technical and technical talent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How to improve the undergraduates'practical innovation ability and improve their ability of applying technology has become a very important link in the process of application-oriented transformation.From the undergraduates'second classroom,the article explores the project team as the carrier and explores the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students'innovation from the aspects of team member selection,policy making,team building,project guidance and evaluation,project application and so on.Team effective methods to explore a new mode of personnel training,effectively improve the undergraduates'self-learning ability,analyze and solve problems,improve their teamwork ability,and their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professional accomplishment,as well as their self-learning ability,practical ability,innovation consciousness,and teamwork ability.

Innovative team Project Practice ability

G455.7

A

161111-7421

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GH-15084);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项目(J2016138);山西大学商务学院院级教学改革项目(SYJ201503)。

杨森,男,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信息处理及网络优化。

樊东燕,女,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图像处理。

猜你喜欢

应用型学院大学生
初等教育学院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大学生之歌
学院掠影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
独立学院:“我该如何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