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职业教育现代化的一些思考

2016-12-17

福建轻纺 2016年9期
关键词:现代化职业发展

林 岩

(厦门信息学校, 福建 厦门 361009)

对职业教育现代化的一些思考

林 岩

(厦门信息学校, 福建 厦门 361009)

职业教育一直与工业发展同步变革,以满足不断变化的经济和就业需求。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对职业教育现代化的依赖越来越强,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内涵更加丰富、趋势更加多元。

职业教育现代化;内涵;动力;趋势

我国职业教育由于受到传统文化影响,起步晚、民众认可度比较低,发展相对缓慢。面对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职业教育相后对滞后的矛盾日益凸显,其速度、质量和特色还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达不到教育现代化推进的平均水平,职业教育已成为当前我国教育事业中最有生机但也是最薄弱的环节。因此,加强职业教育现代化问题的研究,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进程,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1 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内涵

在了解职业教育现代化之前,我们必须先理清3个相关的基本概念,即“职业”、“职业教育”、“教育现代化”。所谓职业,顾明远先生主编的《教育大辞典》解释为:“职业,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并以其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张树桂主编的《职业分类介绍》解释:“职业实际是指在业人员所从事工作的种类。”所谓职业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概括为:“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顾明远先生主编的《教育大辞典》则解释为:“传授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对于这个概念,在不同国家、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表述,国际上目前趋于一致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8年在《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中使用的概念,即“职业或技术教育”,其要义为:主要是为引导学生掌握在某一特定的职业或行业或某类职业中从业所需的实用技能、专门知识和认识而设计的教育。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与普通教育相比,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其明确的职业属性,任何职业工作和职业教育,都是以职业的形式进行的。

关于教育现代化,众说纷纭,可谓见仁见智。有的是从国际比较的角度去界定,认为教育现代化,实际上是以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水平和状态为参照体系的,以推动经济、社会现代化进程为主要目的的,朝着现代化的目标加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进程。有的是从教育本身所含要素去界定,认为教育现代化包含教育思想、教育发展水平、教育体系、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教育管理等各个方面的现代化。有的是从教育需要的角度去界定,认为教育现代化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能够满足全民学习需要的教育活动,其主要特点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有的是从水平状态的角度去界定,认为教育现代化是指教育自身与经济社会现代化相适应的一种水平状态,是根据经济社会现代化目标要求而能动地加速发展的历史过程,也是由经济社会发展所决定的教育应达到的理想目标和未来趋势。总之,教育现代化是教育的一种目标、一种水平、一种价值观,一个生生不息的发展过程。

回到职业教育现代化上来,职业教育现代化问题在教育现代化理论研究中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对于其概念、内涵、走势等问题的探讨也不多见。根据对有关概念的理解,借鉴一些学者对教育现代化的判断和职业教育的性质和培养目标,对职业教育现代化可以做出这样一种概括,即职业教育现代化是以教育现代化的总目标为参照,以提高人们职业能力为目的,以促进教育与社会和谐发展为目标的一个生生不息的自我完善状态。其内涵是要实现“功利性”与“人本性”目标的有机统一,即在培养满足社会岗位需求的“职业人”,实现所谓的功利性目标外,还要实现教育的人本性目标,即在获取职业技能、职业知识和就业机会的同时,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发掘学生的潜力、发现学生的价值,应使其有能力在未来职业生涯中主动参加设计社会进程和工作世界,成为对国家有用、对社会有责任感的“社会人”。所以教育现代化问题的实质就是教育发展问题。

2 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驱动力

职业教育承载着满足社会需求的重任,是培养为社会直接创造财富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的教育。其发展主要有二个方面的驱动力:基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外在动力和基于“教育规律”的内部发展需求的内在动力。

2.1 基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外在动力推动着职业教育发展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沃根认为:“教育训练是走向经济成功的唯一道路,职业教育就成为国家最重要的经济开发项目之一。”因为“一个不能开发其人民的知识和技能的国家,是一个没有任何前途的国家,在整个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更为直接,更为密切。”因此,职业教育一直与工业发展同步变革,来满足不断变化的经济和就业需求;面对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力发展现状,如果不抓紧职业教育包括职业技能培训教育,大量即将就业和失业的人员不仅不能变成人力资源优势,相反还会成为我国沉重的人口负担,进而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影响社会安定和发展。为此,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促进就业,提高新增劳动力素质,为其“乐业”打下坚实的基础,进而提升整体国民的素质。这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对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

2.2 基于“教育规律”的内部发展需求的内在动力推动职业教育发展

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来说,仅有基于“经济建设”的外部发展需求驱动,即外在动力的存在、聚集与保持,是远远不够的。在有利的外部环境下,职业教育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内获得较大的办学规模、较快的发展速度、较完备的体系结构。然而,如果没有基于“教育规律”的内部发展需求驱动,即内在动力的发现、发掘与发生,就必然在育人规律上缺乏对作为另一种类型的职业教育的深刻认识及有效实践,从而导致出现质量效益低下、模式无法形成、理论基础匮乏直至全局萎缩退化的现象。换句话说,外因若不能通过内因起作用,职业教育就不可能获得长久的动力。

当今社会,教育现代化的趋势是强调教育人道化和个性化。我国职前、职后众多接受职业教育者,他们的生活、文化、接受教育的背景不一样,相对普通教育来说,这个群体个性有更大的差异性。在职业教育领域里不仅要承认个体的差异性,更要承认人的个性差异无贵贱之分。现在愈来愈多的人认识到,人在兴趣、爱好、性格、气质、所处环境等方面的差异,产生了智力结构的差异,由此又造成个体在专业领域、技能领域的分野。职业教育的根本意义在于对不同类型受教育者的关注和探求,帮助其形成正确的职业观,赋予个体职业能力,提升其职业地位,促进社会成员的个体价值的实现,最终实现人的现代化。

3 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走势

职业教育现代化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发展的动态过程,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循。当前,世界各国都针对本国社会制度、政治、经济及文化、历史等特点,采取了不同的改革措施,但在制定解决职业教育基本问题的策略方面又体现了共同性。因此,在未来职业教育发展方面呈现了一些共同趋势,即:发展终身职业教育;开展全民职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面向可持续发展;重视关键能力的培养;重视创业教育;加强教育部门、就业部门和产业部门之间的合作等。为了避免或者少走弯路,我们在具体操作中,要注意理解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内涵,把握好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基本走势。

3.1 走势之一:从封闭走向开放

传统的职业教育体系是以学校教育为主的封闭的办学体系,它是一种以“供应”为目的的模式,不问社会需求,呈现出封闭的、不适应变化的时代特点。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不能是一个“一条路走到黑”的封闭的教育体系,必须要建成一个既要随时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输送相应资格的职业人才,又要根据个性发展的需要随时回到体系内学习深造的基于终身学习的开放式教育体系;形成初、中、高衔接,企业、学校和社会结合,并以社会为主的市场化、产业化、终身化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它是一种“适应”模式,它追求职业需求以社会需求为动力,把学校纳入社会这个大系统中,主张职业教育适应社会,使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有良好的教育基础和文化素质,较高的思维、判断和理解能力,成为“可培训的人”,而不仅仅是“培训过的人”。开放式办学模式已经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

3.2 走势之二:从就业教育走向创业教育

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既是两种不同的人才培养目的,也是两种不同的教育质量观,前者以填补现有的显现就业岗位为价值取向,后者以创造性就业和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为目的。我们所处的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仅在某一特定领域受过培训的人是不可能适应新工作的,而且我们不可能保证有哪一个领域可以恒久不变。最根本的问题在于21世纪的大部分就业机会还有待创造,因而要帮助受教育者培养创造意识和创业能力,这是一种全新的自我就业的能力。这种能力能实现与市场行为的结合,使受教育者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从就业教育到创业教育,既是世界职业教育的总趋势,也是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3.3 走势之三:从能力本位走向人格本位

所谓能力本位教育(competence based education),是知识本位教育(knowledge based education)失败的产物,其重心放在能力上,主要用于职业教育的构建。它试图通过选择文化知识——科学知识作为课程,培养出具有超凡能力的科学主体,大量的事实证明,这是不可能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认识到:“科学与经济的发展只是人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的一种外部表现形式,这种发展一旦失去它应有的价值意蕴,也即脱离人们的价值目标,就会给社会带来灾难”。于是,有的发展理论专家提出:发展最重要的不是经济,而是道德。因此,作为直接作用于经济社会生活的职业教育中的人格本位教育应引起足够重视。

所谓人格本位,是一种着眼于发展受教育者心理品质的教育观。这种教育观立足于人是社会的人,人是有文化的、道德的本质属性,主张以德性统驭能力。这种教育在注重受教育者能力培养的同时,重视他们的道德修炼,要求职业学校的学生通过一定时期的培养,学会做人,即做一个会做事、会学习、会生活的人,从而达到在社会中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因而,从能力本位走向人格本位,将成为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3.4 走势之四:从终结学习走向终身学习

终结学习是一种静态的教育观念,它把社会当作一个不变的系统,人作为其中的一员,拥有某一种技能,从事某一职业将是一生不变的,它奉行的是“学一阵子,用一辈子”的一次性学习观。当今社会飞速发展,新的技术、新的行业不断被创造,人的一生将面临着多次职业变更,岗位竞争日益激烈,只有终身不断地学习,才不至于被工作岗位所抛弃。因此,现代职业教育不应只培养青年人和成年人从事一种特殊的、终身不变的职业,而应培养他们有能力在各种专业中尽可能地流动,并永远刺激他们自我学习和培训自己的欲望。也就是说,现代社会需要现代的人,只有终身学习的人才能做到。终身学习要求破除过去一次性学习的传统:在时间上,不局限在青年时代,抑或职前的培训,而贯穿于人的一生;在空间上,使劳动者学习与工作二者合一,工作过程就是学习过程,让学习和生存两个主题伴随人的一生。终身学习是当今社会的教育思潮,也是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总体趋势。

3.5 走势之五:从国内走向国际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职业市场也呈现出国际化的趋势,劳务市场、人才市场和移民的流动越来越具有国际性,呈现出空前的跨国竞争的新态势。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转变观念,树立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新观念,在教育服务贸易大格局中确定职业教育对外开放的位置,要求职业教育加快对外开放,人才培养必须与国际接轨,面向国际市场,进行国际职业教育交流合作,提升国际化水平。

[1] 姜大源 . 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 [M] .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 郭春呜 . 中等职业教育改革探索 [M] .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 姜大源 . 2015年,我眼中职业教育的那些事儿[J] . 中国青年报教育研究院青鲁班,2016.

[4] 陈工孟. 全球职业教育调研报告[J] .国泰安职业教育研究院.2014.

G710

A

1007-5560X(2016)09-0046-04

10.3969/j.issn.1007-550X.2016.09.005

2016-07-15

林岩(1964-),男,高级讲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教学管理。

猜你喜欢

现代化职业发展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发达国家审计发展及其对中国审计治理现代化的启示
《农业现代化研究》第五届编委会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职业写作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我爱的职业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