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矮化密植速生丰产栽培技术
2016-12-17孙凤
孙凤
(宽甸满族自治县板栗试验站,辽宁 丹东 118200)
板栗矮化密植速生丰产栽培技术
孙凤
(宽甸满族自治县板栗试验站,辽宁 丹东 118200)
文章基于板栗矮化密植栽培方法,总结了板栗速生丰产栽培技术。重点论述了实用的矮化密植方法和管理方面的作业,可为从事板栗经营的生产者参考,以期改变传统的乔化栽培和粗放的经营模式。
板栗;矮化密植;速生丰产;栽培技术
板栗系壳斗科(Fagaceae),栗属(Castanea)乔木树种。在宽甸地区主要有2个品种,即板栗(Castaneamollissima)和日本栗又称丹东栗(C.crenata)。板栗特征为幼枝及叶柄被密毛[1],叶背面无腺点,密生短柔毛。日本栗幼枝及叶柄无毛,叶背面有腺点,仅脉上有微毛。
板栗采用种子实生繁殖需要7年左右进入结果期,而采用优良种源进行嫁接繁殖需要4年进入结果期,高接换头进入结果期最短,仅需2年。
板栗进入结果期的早与晚,主要取决于营养枝的养分积累水平和成熟度。通常嫁接的板栗树,因采取的接穗一般都是结果期的优良母树,其枝条成熟度要比用种子实生繁殖的苗木高,因此嫁接繁殖进入结果期早,其产量和品质取决于母树丰产特性。
自然生长板栗树有萌芽力低、成枝力强和隐芽寿命较长的特点。枝条顶端优势明显,易抽生光秃的鞭秆枝,当年长势旺,常不分枝。通常1龄枝当年生长量可达1.2~2.3 m,如不采取矮化栽培措施,3龄幼树树高生长量可达3~4 m。乔化板栗的幼树期生长过旺,其枝梢顶部不能形成混合芽,不能形成雌花原基,结果较晚,单位面积产量相对较低,加之树冠高大给管理带来诸多不便,更加剧了粗放管理的客观因素。因此探索一种矮化密植栽培技术对提高板栗产量和品质、方便管理,获得连年稳产和丰产具有重要意义和实用价值。
1 板栗矮化密植栽培技术
1.1 板栗定植技术方法
板栗品种为丹泽2年生嫁接苗,根砧为丹东栗。定干高度为40 cm,株行距设计为3 m×3 m,栽植株数为1 110株hm-2。试验林面积为20 hm2,定植树穴规格为50 cm×50 cm×40 cm,定植时间是4月20日。为防止嫁接苗侧根和垂直根过长,产生窝根现象,对侧根超过50 cm和垂直根超过40 cm的植株进行截根处理。定植前每坑施猪粪20 kg,采用三埋两踩一提苗的栽树技术定植。栽植后,修筑水盘保墒,最后浇一次透水,覆表土保墒。
1.2 土壤施肥技术要点
2011年在板栗生长期追施氮肥和复合肥共2次,第1次是在5月15日,单株穴施尿素50 g;第2次是在6月25日,单株施配方复合肥100 g。
2012年在秋季树木休眠期施猪粪1次,时间是土壤上冻前的10月28日。采用半圆形沟施方法,沟深为25 cm,每株施入20 kg。在6月下旬进入雨季前每株追施三元等比复合肥(N15∶P2O515∶K2O15)100g。
2013年在叶芽膨大期每株施入腐熟干鸡粪10 kg,6月中旬施入等比三元复合肥150 g, 钙镁磷肥40 g,硼砂15 g。
1.3 病虫害防治
2011年共防治5次。第1次是在3月20日板栗未萌动前,喷洒5度石硫合剂,防治板栗黑斑病、红蜘蛛、干枯病等,杀灭病菌和越冬虫害;第2次5月20喷洒苦参碱+除虫脲1 200倍液杀灭栗大蚜和舞毒蛾食叶害虫;第3~5次分别在6月下旬和7月上旬喷洒溴氰菊酯1 000倍液防治蛀干害虫。
2012年共防2次。第1次是在板栗叶芽萌动期, 高效低毒锌硫磷2 000倍液;第2次是在6月下旬喷洒苦参碱和除虫脲1 200倍液防食叶害虫。
2013年共防2次,第1次是在6月25号喷甲基托布津500倍液,防板栗叶斑病;第2次7月上旬喷苦参碱防治食叶害虫。
1.4 整形修剪
2.4.1 冬季修剪 整形修剪是板栗矮化密植栽培的关键技术,通过修剪改善板栗各类枝条的养分动转分配,有效地控制延长枝生长量,促进短枝增加,增加结果枝和营养枝的比例,促进早期结果。
冬季修剪,主要是控制板栗的树形骨架,对背上旺枝进行短截,内膛枝多进行短截促进分枝,防止内膛光秃,结果部位外移的现象,剪去病虫枝、纤细弱枝、疏除部分细弱的结果母枝, 选留健壮的结果母枝。
1.4.2 夏季修剪 板栗矮化栽培关键技术是夏季修剪,7月份对徒长枝进行强摘心,增加分枝级数,采用拉枝的技术措施开张角度,促进内膛隐芽萌发出内膛枝,增加结果枝数量。并对竞争枝和生长部位不好的碰头枝进行抹芽和强摘心,培养成为内膛结果枝组。通常情况下,新梢摘心留取长度为20 cm左右为度。
对幼龄2年生树,定干短截30 cm后,当春季萌芽时,在主干上选择留取方位较好的3~4芽, 其他萌芽一律抹除;第二次在留芽生长20 cm新梢长度时,进行1次摘心,增加分枝级数;第3次在9月上旬, 对刚萌发的嫩梢剪除,防止木质化差,产生越冬困难抽梢冻害发生。经过以上修剪和摘心技术处理, 在矮化密植板栗园,幼树期的板栗树体能形成3主枝,6~8个分枝的侧枝,达到主侧枝粗壮,芽子光泽饱满,营养枝和结果枝比例均衡的短枝型结构。
2 技术小结
2.1 密植可显著增加种植株数
板栗矮化密植栽培较之乔化粗放型栽培,株行距由原先的8 m×8 m,下降到3 m×3 m,密度增加了7.4倍。这种密度在早期有较高的叶面积指数,可增加碳水化合物的积累水平,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单位面积产量。
2.2 矮化树冠可实现早期丰产
经过肥水优化管理和冬季、夏季的修剪技术管理,采用枝条短截、抹芽、摘心、回缩等技术手段,树冠在第1年就形成了3个主枝和平均6~7个分枝,当年冠径生长量可达到50 cm,树高达到80 cm左右。第2年可抽生出10个左右分枝,其中形成6个结果母枝, 可挂8个左右栗蓬,平均单株产量达到0.3 kg左右,最高株产达到0.7 kg, 产量每667 m2达到22.2 kg。通过修剪,板栗树高限定在1.8 m,冠径1.4 m;在第3年, 平均每树抽生14个分枝,结果枝11个,挂40个栗蓬,平均株产2.1 kg, 最高株产2.6 kg,产量每667 m2为155.4 kg,树高仅为1.81 m,冠径为1.41 m。达到了矮化树冠早期丰产的目的。
2.3 修剪可促进提前结实
在2013年对营养梢进行回缩、短截和摘叶技术处理,在6月上旬, 当新梢长到55 cm左右时, 在35 cm处进行短截并摘去梢端2片嫩叶,促进分生短枝。此后枝条进行缓放,到8月上旬采取摘心措施控制新梢生长,使新梢部的顶芽分化成混合芽成为结果母枝,通过新梢回缩、短截和摘叶技术处理,次年即可开始结果。
2.4 压梢控制技术可促进结实
以果压梢控制树势旺长,缓和树势,增加单位面积产量。通过2013年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在2014年春季大部分枝梢都能抽出结果枝,结果多的板栗树萌发枝条生长量明显变缓,枝条由直立和倾斜向平斜枝转变,产量明显大幅度提升。
2.5 果枝前梢回缩,可增加结果枝数量
果枝前梢回缩,能促进增加分枝级数,增加结果枝数量。对结果枝果枝前梢进行不同处理,在6月25日左右, 对果枝前梢进行短截,7月15日左右果枝前梢萌发出新梢, 幼果开始脱落,由此看出幼龄树的果枝前梢,不能在6—7 月份进行短截,而在8月份所进行的果枝前梢短截没有出现落果现象。树体在矮化的同时, 也能在枝梢完成花芽分化, 为下一年的稳产和高产打下基础。
3 讨论
通过冬季构建矮化树体骨架和夏季摘心、短截和回缩等修剪技术措施,控制了长枝生长量,增加短枝结果枝型数量,为矮化密植增加了幼树前期的产量。矮化密植板栗园,要获得早期丰产,肥水和病虫害防治管理是前提,要注重氮、磷、钾肥的有机配合,积极提高树体的养分贮存水平,以获得连年稳产和高产。
[1] 李延生.辽宁树木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111-112
[2] 王辉,石昌江.丹东地区板栗品种的更新与栽培管理[J].辽宁农业科学,2012(6) : 87-88
[3] 董荣春.山地板栗施肥效益比较分析[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5,7(4):39-41
1005-5215(2016)12-0107-02
2016-07-04
孙凤(1969-),女,大学,工程师,从事果树管理和研究工作.
S792;S359.1
A
10.13601/j.issn.1005-5215.2016.12.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