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风采录杉木优良无性系及第三代良种推广示范成效显著
2016-12-17郑仁华苏顺德肖晖林华忠林建椿
文/郑仁华 苏顺德 肖晖 林华忠 林建椿
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风采录杉木优良无性系及第三代良种推广示范成效显著
文/郑仁华 苏顺德 肖晖 林华忠 林建椿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是我国特有的用材树种,是南方各省区最重要的造林树种之一,也是福建省最重要的造林用材树种。根据2014年2月由国家林业局发布的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我国杉木人工林面积为894.64万hm2,占全国人工乔木林面积4706.96万hm2的19.01%;蓄积62540.42万m3,占全国人工乔木林蓄积248324.85万m3的25.18%。而福建省杉木人工林面积为112.12万hm2,占全省人工乔木林面积277.87万hm2的40.35%;蓄积11396.78万m3,占全省人工乔木林蓄积24853.23万m3的45.86%。福建省的大部分区域都适合发展杉木人工林,尤其是闽西北的建瓯、南平、顺昌、将乐、沙县等地,是我国的杉木中心产区之一。
由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南京林业大学等单位共同完成的“杉木高世代遗传改良和良种繁育技术研究”成果,核心内容是:率先实现了杉木优良无性系组培苗木的中试、规模生产和推广应用;率先建立了杉木第三代育种群体,建成了杉木第三代种子园2711亩;成果在杉木杂交亲本分子遗传变异与子代生长的关系、分子标记亲本选配、第三代育种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和第三代种子园建设等方面有重要创新;成果达到国际同类研究先进水平。该成果先后获得2010年度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和2011年度梁希林业科学技术二等奖。
2014年,依托该成果,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获批了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杉木优良无性系及第三代良种推广示范”项目。自2014年8月立项以来,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联合项目协作单位——福建省将乐国有林场和光泽华桥国有林场,积极组织实施,应用成果选育的杉木优良无性系及营建的杉木第三代种子园生产的种子培育苗木,营建优良无性系示范林和第三代种子园良种示范林,对杉木优良品种在林业生产中科学应用起到宣传、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提升杉木人工林良种化水平。
项目主要推广示范如下两种技术。一是推广杉木良种优质壮苗培育技术:培育“闽S-SC-CL-032-2010”、“闽 S-SC-CL-034-2010”和“闽 S-SC-CL-038-2010”等杉木优良无性系组培和扦插苗木;培育“闽S-CSO(3)-CL-013-2013光泽华桥杉木第3代种子园”良种实生苗木。从圃地选择、圃地准备及管理、移栽技术、扦插技术、种子处理技术、播种技术、苗期管理等方面对杉木良种优质壮苗培育技术推广示范,同时辐射推广培育的良种苗木;二是推广杉木良种高效培育技术:利用杉木优良无性系苗木、第三代种子园良种苗木营建良种示范林。从造林地选择、整地、造林方法和幼林抚育技术等方面对杉木良种高效培育技术进行推广示范。
项目实施以来,承担单位与各协作单位通力合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截止2016年10月,已辐射推广杉木优良无性系苗木37.56万株,杉木第三代种子园良种苗木60.26万株,共计辐射推广良种苗木97.82万株,辐射造林4811亩,林分保存率高,生长优良;建成杉木良种示范林917亩,1年生时平均保存率为97.75%,平均树高达0.84m,比中心产区Ⅰ类立地级速生丰产林中径材标准0.4m高0.44m(110%);开展培训班3期,从杉木第三代种子园营建和经营管理技术、杉木优良无性系苗木繁育技术、杉木播种育苗技术和杉木高效培育技术等方面,向杉木种植户、林农、村民、技术人员340余人次进行了技术培训,对杉木良种推广应用起到了明显的宣传作用。
项目实施期间营建的示范林到主伐时,预计可增收229.25万元,辐射推广营建林分主伐后也将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项目的实施对杉木良种应用起到显著的宣传、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有利于提高良种使用率,提高杉木人工林生产力,从而提高林农收入,增加就业机会,社会效益显著;利用杉木良种造林能使林分更早进入郁闭,提高了土地的覆盖度,防止水土流失,净化水质,有利于维护区域生态平衡,生态效益明显。综上所述,杉木优良无性系及第三代良种推广示范,有力地推动了杉木高世代良种的推广应用,成效显著。
项目组成员:郑仁华、苏顺德、肖晖(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林华忠、方禄明、江晓丽、吴炜(福建省将乐国有林场)
林建椿、张建金、邱大术、叶红兵(福建省光泽华桥国有林场)
责任编辑/鲍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