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院高危药物管理和风险防范的实践与探讨

2016-12-17何正国杨瑞玲熊桂斌许明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武汉430077

北方药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我院静脉用药

何正国 杨瑞玲 熊桂斌 许明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 武汉430077)



我院高危药物管理和风险防范的实践与探讨

何正国杨瑞玲熊桂斌许明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武汉430077)

摘要:目的:探索医院高危药物的规范化管理,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方法:根据医院实际情况,确定医院高危药物目录,制订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培训医务人员,保证制度的贯彻落实。结果与结论:通过规范化的管理,提高了医务人员的风险意识,降低了用药事故的发生率。

关键词:高危药物管理风险防范探讨

高危药物使用不当会给患者造成极大的伤害,也给医疗机构和社会带来重大损失[1],保障患者用药安全,避免严重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是医疗机构的一项主要工作。2011年版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明确提出医疗机构要加强高危药物的管理(如定位存放和标示醒目等)。本文就我院在高危药物管理中的一些实践和体会,对高危药物实施安全有效管理进行探索。

1 高危药物概述

高危药物概念是由美国医疗安全协会(ISMP)在1995年提出的。经过调查发现,在医疗机构中导致大部分患者出现严重伤害的药物是由药品中少量的特定药物造成的,ISMP将这种若使用不当会给患者造成严重伤害或死亡的药物称为高危药物[2]。高危药物引起的事故可能不常见,但一旦发生后果非常严重。同时也指出高危药品在使用过程中要根据规定进行,避免出现一些事故。针对以往的治疗经验分析发现在医疗过程中,使用高危药物导致患者出现严重伤害主要是由两方面原因造成,首先是用药途径不规范,其次就是用药过量。

相关资料显示,近年来在我国人民法院受理的案件中,涉及到药物纠纷的案件占30%。用药安全已经逐渐引起了国人以及政府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对于高危药物的使用来说。因此,在如今的医疗环境下,采取一些科学有效的措施做好高危药物的管理工作,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是非常必要的[3]。

2 高危药物的管理现状分析

在一些较为发达的国家,医疗机构逐渐制定了比较完善的高危药物管理制度,管理人员对高危药物也有深入的认识。同时患者对于高危药物有较深的了解,在高危药物使用中也会更加注意。但是在我国还有很多医疗机构对高危药物的管理认识不足,医疗机构领导以及管理人员对其的重视度也不够。由于管理不善导致了严重的后果[4]。即便是对高危药物的管理制订了一些制度,但是并没有认真贯彻执行,一些医务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在药物使用中存在很多安全隐患。

3 高危药物的管理方式与风险防范措施

针对上述情况我院采取了措施,制定了较完善的高危药物管理制度,并且对管理人员进行了专项培训。具体做法如下。

3.1制定高危药物管理目录: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我院高危药物目录。由药科剂牵头联合医务部、护理部对医院正在使用的高危药物目录进行筛选,最终确定我院高危药物目录,将其分为ABC三级。A级是高危药物管理的最高级别,是使用频率高,一旦用药错误,患者死亡风险最高的高危药物,医疗单位必须重点管理和监护,A级高危药物有:静脉用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药(如肾上腺素)、静脉用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药(如普萘洛尔)、高渗葡萄糖注射液(20%或以上)、皮下或静脉用胰岛素、硫酸镁注射液、浓氯化钾注射液、100mL以上的灭菌注射用水、硝普钠注射液、吸入或静脉麻醉药(如丙泊酚等)、静脉用强心药(如地高辛、米力农)、静脉用抗心律失常药(如胺碘酮)、浓氯化钠注射液、阿片酊。B级高危药物使用频率较高,一旦用药错误,会给患者造成严重伤害,但给患者造成伤害的风险等级较A级低,品种有:抗血栓药(抗凝剂,如华法林)、硬膜外或鞘内注射药、放射性静脉造影剂、全胃肠外营养液(TPN)、静脉用异丙嗪、注射用化疗药(如盐酸多柔比星、表柔比星等)、静脉用催产素、静脉用中度镇静药(如咪达唑仑)、阿片类注射镇痛药(如吗啡、布桂嗪等)、凝血酶冻干粉(如凝血酶、去氨加压素等)。C级高危药物是指使用频率较高,一旦用药错误,会给患者造成伤害,但给患者造成伤害的风险等级较B级低,品种有:口服降糖药、口服阿片类镇痛药、肌肉松弛剂(如维库溴铵)、生殖系统用药(如甲羟孕酮、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等)。只有建立完善的高危药物管理目录,才能保证对高危药物的有序管理,避免出现混乱。

3.2建立高危药物的标识屏障:利用色标对高危药物进行颜色上的标识区分,并分类进行管理。例如:蓝色标识为胰岛素类的药品、黄色为神经系统药品、红色为高渗电解质药品等。并对高危药物的存放处进行明显警示,设置“慎用高危药物”的专用标识强化医护人员的管理意识和用药安全意识。

3.3建立完善高危药物管理制度:根据三甲医院管理规范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及时完善补充了一系列高危药物的管理制度。①设置高危药物专门存放区域,将高危药物与普通药物分开。②对高危药物进行明确的标识,设置醒目的警示牌,提示经手的药学人员对其进行谨慎发放,避免出现错误造成严重后果。③高危药物发放使用要双人复核,确保准确无误[5],责任落实到每个人身上。④高危药物使用时严格执行“5R”原则即核对患者姓名、床号、药名、药品剂量和给药途径。⑤高危药物在使用前要进行安全性论证,有确切的适应症才能使用。⑥做好各个科室之间的工作交流,对高危药物的使用情况做好沟通,利用医院的信息平台将高危药物的用法、用量提出预警,对医师以及药师进行提示,让其了解在用药过程中要注意最大日剂量以及每次用药的最大剂量,做好高危药物的风险防范工作。⑦不定期对高危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点评工作,向全院公布一些高危药物不合理使用的情况,由临床药师与临床医护人员沟通,重点加强对高危药物的不良反应监测,并将沟通监测结果及时反馈给临床医护人员。⑧成立医院危急处置领导小组,对突发重大不良药害事件及时处理。

3.4做好培训工作:在高危药物的管理中,最为重要的是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这直接影响到对高危药物能否科学合理的管理[6]。在培训中医院邀请药学专家来院进行教学指导,对进行高危药物管理的药师、医生以及护士全方位培训。内容主要是高危药物的用药禁忌、用法用量注意事项、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及处置方法等。只有培训考试合格才能上岗执业。经过培训不断提升医务人员的防范意识,使其了解潜在风险。医生在使用高危药物的过程中,必须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合理设置药物使用剂量、给药途径等,以便促进患者的康复,避免出现一些严重事故。

3.5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加强高危药物的管理:利用我院的HIS系统对高危药物进行管理,建立安全使用操作流程。从高危药物购进、存储、调剂到使用对每个环节严格进行查对,确保用药安全。在当前,构建完善的医院高危药物信息管理系统是十分必要的。对此,我院在原有的基础上建起了专用系统,并通过计算机医嘱和处方输入完成管理。在管理当中对药品的名称、用量和用途以及不良反应等进行全面标注,并做出用量上的限定,保证处方的安全性。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不仅能有效强化高危药物的管理和使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量,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

小结:目前我院常用的高危药物有13类120余种,通过高危药物的安全管理和使用培训,医护人员提高了对高危药物的认识,增强了风险意识,为避免不必要的药物不良反应奠定了基础。提高了本院高危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准确性,提升了药物治疗水平,有效减少了因高危药物管理不当带来的医疗事故。

参考文献

[1]张波,梅丹.医院高危药物管理的风险管理防范[J].中国药学杂志,2009,44(1):3-6.

[2]董洪亮.高危药物管理中安全屏障的应用和研究[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2:50-51.

[3]成明建,黄齐慧,薛建文,等.高危药物的监测干预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11,11:55-56.

[4]李立红.高危药物管理中屏障技术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34:30-31.

[5]张东.高危药物管理中安全屏障的应用观察分析[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15,12:40-41.

[6]李敏.高危药物管理中安全屏障的应用和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4,21:65-66.

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n the Management of High-Risk Drugs and the Risk Prevention in Our Hospital

He Zhengguo Yang Ruiling Xiong Guibin Xu Mingwang(Liyua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Tongji Medical College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77)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of high-risk drugs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clinical drug use in hospitals. Methods: Based on the actual situation,our hospital determined the high-risk drug lists,and developed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systems and work processes,as well as trained relevant medical personnel to ensu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ystems. Results & Conclusion: Through the standardized management,the risk awareness of medical personnel was improved,which as a result reduce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drug incidents.

Key words:Management of high-risk drugs Risk prevention Exploration

中图分类号:R95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351(2016)04-0140-02

展开全文▼
展开全文▼

猜你喜欢

我院静脉用药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用药不当 反受其害
治病·致病·致命——用药需慎重
用药不如用乐——三择音乐养生法
我院顺利迎来2016级新生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静脉留置针配合可来福接头封管方法的探讨
活血化瘀法治疗颈内静脉置管致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介入治疗髂静脉肿瘤性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