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亚文化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2016-12-17于淼
于淼
高校网络亚文化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于淼
(长春工程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高校网络亚文化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大学生的学业发展、社会认知、价值判断和行为方式产生了极大影响,其中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对待这些消极影响,一是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统领高校网络亚文化建设;二是积极生产优质的网络亚文化产品;三是大力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氛围;四是不断提高辅导员网络文化素养;五是加强网络亚文化保障体系建设。
网络亚文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英国伯明翰大学对亚文化、教育、种族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颇具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尤其对亚文化的研究成果尤为显著,形成了几个经典的关键词,比如“抵抗”“仪式”“风格”等,并创立了伯明翰学派(CCCS)。[1]这些成果对今天研究网络亚文化依然有着很重要的学理和实践价值。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井喷式发展,网络亚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凭借其在传播速度、覆盖面、吸引力和通俗易懂等方面的优势,迅速成为包括大学生在内广大网民所追捧的文化样式,它对大学生的学业发展、社会认知、价值判断和行为方式均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网络亚文化作为一种包含了多元价值观的文化综合体,其中一些内容对于活跃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大学生经验阅历,加深大学生之间的友谊,完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多有裨益。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网络亚文化中也包含了一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流文化观念抵触甚至对立的粗鄙劣质的文化形态,其内容鱼龙混杂,充斥着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历史虚无主义、解构主义、新自由主义甚至还包括反社会、反人类的粗鄙劣质的文化内容,这极大地消减了高校对大学生进行主流文化和主流价值观的教育效果,严重干扰了大学生的价值判断,阻滞了大学生正确“三观”的形成。所以,从积极与消极、理性与非理性等层面去审视和探究高校网络亚文化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影响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对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网络亚文化的内涵
网络亚文化是以互联网为传播载体,网民在网络活动中释放并构建起的一种有别于主流文化的文化形态,因其所具有的非主流、局部性和多元化等特征,多数时候被认为是一种存在于网络虚拟空间的边缘文化,它可以将具有相同志趣的网民粘连在一起,形成特定的网民聚集群落。可见,网络不仅成为亚文化与网民连接的媒介,还为社会亚文化的网络化变迁提供了场域。
网络亚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有网络语言、网络恶搞、网络歌曲、网络电影等,它们具有迥异于现实世界主流文化的语言表达习惯和方式,其凭借玄幻色彩、口语化和拼贴风格的语言体系,诸如“一个馒头引发的学案”“神马都是浮云”“高富帅”“躲猫猫”“我爸是李刚”“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死了都要爱”等,在短时间内迅速蹿红网络,征服了广大网民,满足了他们的文化心理与情感需求。网络亚文化源自于网络之外现实社会的亚文化,同时也影响着现实社会亚文化甚至主流文化的发展。
网络亚文化的兴起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之间的矛盾冲突展现在现实生活中,体现为大众文化传播对精英文化传播市场的挤占和地盘剥夺”。[2]积极的、理性的网络亚文化能被社会主流文化包容和接纳,并与网络主流文化一同成为促进社会综合文化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消极的、非理性的网络亚文化将被社会主流文化排斥,成为主流文化改造甚至铲除的对象。
文化决定行为,行为影响文化。对于大学生而言,校园网络文化即决定着他们的网络行为,同时也影响着他们在现实社会中的行为。长期以来,高校是各种思想、各类文化交织、交融和交锋的重要场域,网络亚文化在高校这块土壤中与大学主流文化在博弈中共生并相互影响,其已融入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角落。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世界各民族文化通过网络其交流程度不断加深,对网络亚文化的界定与甄别愈发困难,致使高校对校园网络亚文化引导与管控的难度不断加大,这也直接导致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行为管理更加困难。所以,高校要对校园网络亚文化施以正确的引导和有效的管控,尤其要对那些包含大量粗鄙劣质内容的消极的网络亚文化予以坚决打压,不断净化高校网络亚文化生态系统,最大程度地消减其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负面影响。
二、高校网络亚文化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自由、平等、大众、多元、群落是校园网络亚文化的典型特征。大学生在网络空间可以畅所欲言,洞悉世界,他们既是高校网络亚文化的消费者,又是高校网络亚文化的缔造者,他们已习惯于接受来自网络的信息,对网络信息有着超强的解析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民主、和谐、自由和平等,恰恰在国家和社会层面,体现出更具包容性的一面,这使大学生借助网络突破现实世界对自身思想的束缚提供了可能,让大学生能够充分展现自我,与他人分享快乐,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高校中网络社团的兴起壮大,如网络竞技类社团、弹幕电影社团、电子商务类社团等。
由于社会越来越具包容性和开放性,这为那些与主流文化相抵触的网络亚文化提供了生长空间,一些看似格格不入的网络亚文化也在被主流文化所慢慢接受。主流文化与网络亚文化在交织和交锋过程中,势必实现部分融合,这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网络亚文化浸润提供了良好契机,这也预示着网络亚文化与主流文化间的抵触和对抗将被削弱,甚至被中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也将在潜移默化中融入网络亚文化的精神实质,实现其与网络亚文化的和谐共生,甚至还极有可能在博弈中实现对网络亚文化阵地的主导。
极强的隐性渗透功能是文化的重要特征。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网络已成为助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第三课堂”,为高校亚文化的孕育和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网络亚文化的隐性教育功能和价值越来越凸现出来。网络将全世界无缝连接在一起,为大学生在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中汲取营养提供了宽阔平台,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加速了正确“三观”的构建。一些大学生通过创造或追捧网络亚文化的形式来实现诉求表达,宣泄情感,张扬个性,他们大量转载和评论社会热点事件,抨击时弊,时常发表对学校教学管理和生活条件的不满言论。这些表象看似在给学校“添堵”“添乱”,实则这正体现了大学生对民主、平等、公正、法治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渴望与追求,对于推动高校依法治校,实现在教学、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自我提升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消极影响
网络文化传播的也是意识形态,而不仅仅是符号系统。[3]目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强势文化渗透,在我国造成的影响已经不可小视,比较突出的表现就是西式的教条主义盛行,对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迷信服从。[4]一些粗鄙劣质的网络亚文化以戏说历史、颠覆传统、娱乐恶搞、调侃政府行政等形式出现,他们披着普世价值观的“羊皮”,其内容与我国社会主流文化与传统价值观念大相径庭,充斥着糜烂与铜臭的味道,一味迎合部分网民的低级趣味。
一部分缺乏政治辨别力的网民受境内外反华势力的挑唆与其一同炮制大量看似温和且极具迷惑性的反党、反社会主义的消极内容,动摇党的领导,否定党的历史功绩,贬损英雄人物。一些极端思想也披上所谓自由和民主的华丽外衣渗入网络亚文化之中,并被一些缺乏政治辨别力的大学生所热捧。更有甚者竟公然与党和国家的制度政策叫板,歪曲史实,唱衰中国,唱衰社会主义,这极大地消减了高校对大学生进行主流文化和主流价值观的教育传播效果,严重干扰了大学生的价值判断,阻滞了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这些粗鄙劣质的网络亚文化借助网络这条成本低廉却效率极高的传播通道,不断蚕食着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广大网民已经建立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一些网民甘愿充当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的马前卒、刽子手,去斩削千百年支撑起中华民族固有精神家园的文化命脉。
大学生正处于其精神世界和生理成长的关键期,辨别是非和抵制不良信息的能力还亟待加强,加之一些粗鄙劣质的网络亚文化极具侵蚀性,双向叠加后,致使部分大学生道德堕落,沉溺于网络色情、网络游戏等精神鸦片,迷航在网络虚拟世界,虚度了人生中最关键、最美好的大学生涯。还有一些大学生在网络虚拟世界中迷失了自我,丧失了对法律应有的敬畏,参与网络人身攻击、诈骗、高科技作弊、传销、赌球、邪教甚至吸毒等违法犯罪活动,因网络而诱发的大学生恶性事件也时有发生,给高校、社会和家庭造成了极大危害,这些现象严重背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义。所以,高校网络亚文化建设呼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用“三个倡导”来指引高校网络亚文化建设,网络亚文化建设才能有灵魂,才能有发展目标,才能在与高校主流文化的博弈中生存和发展。
三、基于网络亚文化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策
(一)为高校网络亚文化注入正能量,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网络亚文化的健康发展
高校要在校园内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决唱响网络文化主旋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包括网络亚文化在内的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要科学、客观区分网络亚文化的层次、类别以及优劣性,支持那些能够展现大学生青春风采与个性风貌的网络亚文化健康发展,对那些粗鄙劣质的网络亚文化要坚决予以抵制。高校在开展大学生网络亚文化建设中要做到“三个始终坚持”,即必须始终坚持党对网络亚文化建设的绝对领导,必须始终坚持依法管理网络,必须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作为网络亚文化建设的“一元”指导思想。但同时也要用更加开阔的胸襟以及更加开放的态度去审视多元的网络亚文化,做到“百花齐放”。
高校要积极主动地开展网络文化建设,不仅要创新主流网络文化活动形式,而且还要主动融入校园网络亚文化建设之中,掌握网络亚文化的发展特点与规律,避免校园网络亚文化落入粗鄙劣质化的发展陷阱,引领网络亚文化的健康发展。各项网络教育活动要紧紧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根本内容,用马克思主义观察问题的重要思想方法开阔广大学生的理论视野,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来涵养广大学生的精神家园,不断增强大学生对主流文化的认同。高校要在校园网络文化的分化中整合矛盾,并不断为校园网络亚文化注入正能量,让校园网络亚文化具备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避免其触碰社会主流文化的红线,使其与校园网络主流文化一道形成网络文化育人合力,成为大学生张扬个性、发展素质和交流思想的载体,帮助那些游离在社会边缘的大学生回归社会主流,重新认同主流社会的核心价值观。
(二)积极生产优质的高校网络亚文化产品,使其成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载体
校园网络亚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将其视为高校师生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时所出产的文化产品,其具有精神和物质的双重价值。这些产品包括网络语言、网络影像、网络音乐以及网络游戏等多种形式,他们均具有大学生专属的特点。大学生在享用优质的校园网络亚文化盛宴时,不仅身心可以得到愉悦,其精神世界也能得到充盈和涵养。所以,对于高校而言,必须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尤其是对个人层面的基本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入手,将其融入校园网络亚文化的产品内涵之中,比如组织以“爱国”为主题的网络游戏比赛;以“敬业”为主题的网络说唱歌曲比赛;以“诚信”为主题的针对社会失信现象的网络跟帖点评;以“友善”为主题的大学生兴趣爱好网络交流与展示活动等。高校要积极运用图文、声像等多种现代化传媒技术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手段,确保校园网络亚文化传播导向正确、形式多样、内容合法,努力提升优质网络文化产品的供给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网络强国,要把人才资源汇聚起来,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强大队伍”。[5]所以,高校要组建并培养一支善于应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体系的“网络写手”队伍,能够把有意义的大道理浓缩成有意思的小故事,把枯燥繁冗的字符转化成活灵活现的图片与视频信息,把无形的理论说教变成有形的优质网络文化产品,用他们手中的笔、鼠标和镜头镌刻精彩的校园文化,在润物无声中引领大学生健康成长,牢牢把握网络文化阵地主动权。
(三)大力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氛围,疏堵结合治理粗鄙劣质的高校网络亚文化
要想斩断那些粗鄙劣质的校园网络亚文化,就必须从净化校园实体环境入手,通过标语、板报等,积极在校园内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氛围,让大学生浸染于浓厚的“三个倡导”氛围之中。同时,要组织有经验的教师和学生骨干进行网络舆论的监控与引导,针对校园网络平台中流行的“标题党”“语不惊人死不休”等劣质亚文化现象,敢于发声,与其辩论,不断压缩那些粗鄙劣质的网络亚文化的滋生空间。要对出现在微信朋友圈、QQ群、校园贴吧、论坛等网络空间中涉及党和国家以及社会和谐稳定的有害的网络信息内容,及时发表正确观点,对错误言论进行强有力的批驳,绝不能任其肆意传播,应切断其传播渠道。
高校要在道德与法制层面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强调大学生的公民身份,明确其在网络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使大学生努力做到对所谓的“网络大V”和“网络红人”的言行不围观、不转载、不议论,不参与对他们的网络人身攻击等行为,自觉抵制并客观地看待这些粗鄙劣质的亚文化内容。高校还可以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将一些错误观点进行汇编,形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反面案例,依托第一课堂,通过讲授、研讨和辩论等形式,对这些在大学生中流行和传播的错误观点进行解剖与批判。
(四)提高辅导员的网络文化素养,用网络亚文化语言体系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依托网络对大学生进行指导与服务已成为高校辅导员必备的职业技能,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要掌握并应用好有网络亚文化特色的网络语言体系。这就需要辅导员以“网友”的角色走进大学生网民的精神世界,与其平等交流,参与到他们的网络亚文化活动之中,了解他们在参与活动时的轨迹和特点,及其在参与网络活动中形成的网络亚文化的内容,并针对这些特点和内容总结凝练出有自身特色的网络语言体系。只有应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语言才能打动他们、感染他们、引领他们,并了解他们在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需求,才能找到破解网络亚文化建设困局的好路子、好方法,才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要义润物无声中熔铸于网络亚文化之内涵。
(五)加强高校网络亚文化保障体系建设,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优质资源
完善的资源保障体系是开展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础,其中就包括优秀的校园网络文化教育资源。高校要将网络亚文化建设视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从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顶层设计中予以谋划,适度增加资金投入,不断增强校园网络亚文化的活力。“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自己的精神命脉。”[6]当代大学生普遍缺乏对传统文化全面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在书籍阅读、语言学习、节日元素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西化倾向十分严重,存在对民族文化认同的危机。[7]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海量的文化教育资源,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社会核心价值观和主流意识形态的源泉。所以高校应当依托网络平台积极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积极构建“互联网+中华优秀传统”的网络文化资源保障体系,引导网络亚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发展,借助中华传统文化亮化网络亚文化的色彩。
随着大学生网络社团的兴起与发展,其已成为高校网络亚文化建设的骨干力量,高校要在经费、设备以及场地等方面给予它们扶持,为网络社团配备优秀的指导教师,引导他们依托新媒体技术(如网站、微博、微信)积极开展融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网络亚文化活动,为广大学生提供更为文明、自由、平等的交流和互动平台。
[1](英)安迪·班尼特,基思·哈恩-哈里斯.亚文化之后:对于当代青年文化的批判研究[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11.
[2]刘建华,斯琴格日乐.网络文化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的现实冲突与虚实结合[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7,(12):20-22.
[3]李荣,王安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网络文化建设[J].社会科学战线,2014,(9):261.
[4]冯刚.新形势下意识形态相关问题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4:129.
[5]习近平.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N].光明日报,2014-02-28.
[6]习近平.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
[7]樊娟.新生代大学生文化认同危机及其应对[J].中国青年研究,2009,(7):36-42.
[责任编辑:姚青群]
G641
A
1008-7346(2016)01-0030-05
2016-01-11
本文系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立项课题“‘六西格玛’文化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价值与实践探索”成果之一(项目编号:GH150331)。
于淼,男,长春工程学院党委学生工作部(处)思想政治教育科科长,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