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边上的蜕变
2016-12-17实习生受访者提供
◇ 文|本刊记者 董 茜 实习生 胡 婷 图| 受访者提供
长江边上的蜕变
◇ 文|本刊记者 董 茜 实习生 胡 婷 图| 受访者提供
忠县,地处三峡库区腹地,拥有70多万常住人口,不仅有堪称世界奇迹的石宝寨,还有每日产生的上百吨居民生活垃圾。
垃圾的出路在哪里?填埋、焚烧……人们对于垃圾处理的常规思维,无非就是这些。
但在长江边上的忠县,垃圾的蜕变并未就此止步。你甚至可以悠闲地来一个“葛优躺”,惬意地隔着巨型玻璃,边喝咖啡边看生活垃圾处理——闻不到一丝垃圾的腐臭味。
这里就是一扇窗,能窥见“产业经济生态化”。
乌杨阙故里的出走
清晨的忠县州屏环路片区,安静的街道传来“唦唦”的扫街声。这条依山而建的老住宅区街道,并不宽敞却干净整洁。胡淑辉拿着扫帚,从街头清扫到街尾。
这仅仅是他一天工作的开始。“开始上班就要把这里过一遍。”胡淑辉的第一次清扫,仅用“过一遍”轻描淡写带过,更繁重的工作在后续的垃圾清运上。
几年来的环境卫生宣传,让居民养成了垃圾装袋的好习惯。装袋的垃圾封好在垃圾桶内,胡淑辉先将垃圾转到三轮垃圾清运车上,再转运到垃圾中转站。“不仅是这条街,附近这一圈的生活垃圾,都要转运到中转站。”胡淑辉熟练把控着每一次转运的时间,就在短短的一小时左右,州屏环路片区的所有生活垃圾,都准时抵达中转站。
此前,垃圾的最后归处是乌杨垃圾填埋场。
原本,隶属忠县的乌杨,仅仅是长江边上一个不起眼的小镇,座落在长江北岸,离忠县县城约10公里。以前,忠县的生活垃圾都被转运到这里进行填埋,每天30多吨。从清晨开始,早中晚的转运节点上,密闭的垃圾转运车都要经过一处叫花灯坟的矮小山梁。
15年前,一名搬运站的职工在这里采集草药,偶然发现了淹没于沙土之下的乌杨阙。这座我国现存最早的汉代石阙,一时间让乌杨镇名声大噪。
可不远处,就是垃圾填埋场。
花灯坟因乌杨阙被当地老百姓视为“宝地”,而填埋场却是老百姓眼中的一根钉子。
2015年春天,随着一座垃圾焚烧厂的崛起,垃圾填埋场从乌杨阙故里“出走”。日垃圾处理能力200万吨的垃圾焚烧厂,接纳着来自忠县所有的生活垃圾。
从垃圾到水泥熟料的“转身”
陈毅的儿子,最近喜欢上了“抓娃娃”游戏,总缠着他到商场柜机前抓娃娃。“很奇怪,每次看到他耍这个游戏,我都会想起厂里抓垃圾的机械手。”
陈毅是重庆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环保项目负责人,每天例行巡视,他总喜欢在垃圾储存仓前多站一会儿,看着工作人员操纵手杆,隔着玻璃密封舱外的一只黄色机械大手,一把把将生活垃圾抓起,又投放在储存仓里。作为忠县的生活垃圾环保一体化项目,海螺水泥公司利用水泥窑处理城乡生活垃圾的生产线,每日处理量达到了100多吨,最终的200吨日处理量,也将在不久后实现。
8年前,第一条生产线开工建设,陈毅希望这座垃圾焚烧厂能带给忠县老百姓不一样的生活环境。没有臭味,没有污染,变废为宝,这些目标随着时间推移一步步变为现实。
生活垃圾的这种“转身”有点专业,不过陈毅把流程和基本原理解释得很清楚:“利用先进的垃圾气化技术,将垃圾气化成可燃烧气体,随后将气体输入新型干法水泥的分解炉中,代替部分燃料进行燃烧,利用分解炉中高达900℃的高温及碱性环境,将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尤其是被公认为一级致癌物的二噁英进行分解和固化。通过分解和固化,得到的氧化钙、二氧化硅、氧化铝和氧化铁,就是生产水泥所需的熟料。”
他盘算了一下,200吨生活垃圾大约可以产生10吨水泥熟料。公司处理三峡库区城市生活垃圾环保一体化项目,从2015年4月建成投用,年处理城市生活垃圾预计能达到6.2万吨,处理污泥2.5万吨。截至目前,该项目已累计处理生活垃圾约4万吨,处理污泥约5000吨。
换句话说,仅垃圾处理给公司带来的水泥熟料,已2000吨,这里尚未计算看不见的环保账。
两个矛盾体也可近在咫尺
从忠县到石柱、丰都等地的工业园区,每日产生的生活垃圾,最终被中转送到了垃圾焚烧厂。“按照之前的统计,忠县县城加上周边乡镇的垃圾处置量大约250吨。这对于焚烧厂来说,处理起来难度不大。”陈毅说,整个焚烧系统有两条处置线,目前仅启动了一条。如条件允许,垃圾焚烧厂的处理量还可以增加一倍。
被密闭玻璃仓隔离开来的储存仓,一旁的员工休息室是大家最喜欢来的地方。“这里工作单调,但员工的生活却过得有滋有味。”休息室里,常备着员工们喜爱的速溶咖啡。
所以,“垃圾”与“咖啡”这对看上去毫无关联的矛盾体,居然可以近在咫尺,和谐“相处”——一壶咖啡冲泡之后的余香,与玻璃仓外的垃圾投料,形成了一幅有趣的画面。人们在这里,经常能看到忙里偷闲小憩的员工,端着杯咖啡倚靠着玻璃看倒垃圾的场景。陈毅说,即便外单位的来参观,这里也是他们的接待室。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Yangtze Ri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