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土地上的乡村旅游家园

2016-12-17陈科龙受访者提供

今日重庆 2016年10期
关键词:黔江黔江区家园

◇ 文|陈科龙 图| 受访者提供

红色土地上的乡村旅游家园

◇ 文|陈科龙 图| 受访者提供

历史回溯:

1933年夏,蒋介石重新集结重兵围攻鄂西地区,湘鄂边区根据地遭敌攻占,红三军遭受重大打击,由3万多人锐减到3000多人。

为扭转被动局面,中共湘鄂西分局于12月中旬在湖北省咸丰县大村召开会议,决定放弃湘鄂边苏区,到渝东南的酉阳、秀山、黔江、彭水创建新苏区。会议期间,红三军得到情报:黔江保安团长兼忠、丰、石清乡司令周化成部运有大量军火到黔江县城。得此消息后,会议决定挥师黔江,把攻占黔江县城作为创造湘鄂川黔新苏区的基础。

22日拂晓,红三军从湖北省咸丰县活龙坪出发,叩开川鄂门户大路坝,接着兵分三路向黔江县城挺进。傍晚,红三军一举攻克黔江县城。入城后,司令部及军长贺龙驻太平岗天主教堂,部队分驻下坝、桃子坝和西山。

红三军攻占黔江,极大地震撼了川东之敌。国民党纠结兵力向黔江反扑。29日,红三军主动撤离黔江,转移至湖北咸丰活龙坪一带。

1934年上半年,红三军多次转战黔江,开展各项革命活动。

黔江区水市乡水市村,一棵皂角树参天而立。而这棵皂角树背后,流传着一段红色传奇。

1934年5月6日,贺龙、关向应率红三军经濯河坝,渡阿蓬江,奔袭彭水县城。当晚,在水车坪的皂角树下,贺龙召开了军事会议,为次日攻打彭水作战斗部署。

高山乡村旅游家园

黔江区水市乡的红色革命历史,激励着当地政府和村民自力更生建设美丽家园。

水市乡位于黔江西南麒麟盖,平均海拔约1200米,夏季平均气温22.5℃,属高寒山区。

为建设新家园,摆脱贫困,村民纷纷从高山上搬迁至新家。而当地政府则给予村民最大的扶持力度,村民建设的农家乐如果设施验收合格,可获得每家1-2万元创业补贴,农家乐的外墙则由当地政府统一装修,建卡贫困户还能拿到分段补贴。

水市村2组的村民说起新家园,自豪写满笑脸。他们的农家乐风情街地面干净整洁,绿化配套齐全,3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与乡村旅游游客中心则设在一旁。

2016年,水市乡借力“重庆·黔江首届乡村旅游文化节”,开展“畅游濯水,居住水市”“居住濯水,水市赏雪”等错位营销,大力宣传“清凉水市,避暑胜地”的乡村旅游品牌。今年以来,水市乡已接待游客1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900万元。同时,利用网络电商平台,水市乡今年已实现农家乐预定在线付款、农副产品网上交易共计140余万元。

去年,62户220名贫困村民依靠网上村庄及电商平台顺利脱贫。今年,水市乡计划如期完成3个贫困村整村摘帽的目标,168户627名贫困村民正在努力。

江畔乡村旅游家园

在水市乡20多公里外的阿蓬江中游江畔,濯水古镇与黔江城市芭拉胡景区之间,十月的秋风荡漾起阿蓬江层层涟漪,堤坝边的一排野花也随着微风恣意舞蹈。

紧挨着堤坝的57栋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安置房鳞次栉比,这57栋黑瓦白墙的二层小楼便是中坝家园。

中坝家园位于黔江区冯家街道中坝社区1组,紧靠渝怀铁路和国道319线,是黔江区规划建设的高山生态扶贫搬迁示范点和阿蓬江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带核心区。

中坝家园占地160亩,其中,安置点占地23亩,每户占地面积为90平方米;社区公共服务平台占地2.4亩,建有社区活动室、便民服务中心、幼儿园、文化健身广场等配套设施;生态河堤占地34.6亩,全长905米;食用菌工厂化现代栽培示范园占地100亩,年产鲜香菇1200吨、黑木耳500吨,可带动500户农户增收。

自2013年底启动建设,中坝家园于2015年12月全面建成。截至今年6月,安置区配套基础设施也已全面完成,搬迁农户57户267人。其中,包含建卡贫困户、农村低保户8户,D级危房解危4户,无房户4户。

43岁的粟军现居住在中坝家园。今年6月,粟军一家四口搬进了安置点。粟军说,他对这栋164平米的二层小楼非常满意,几乎叫做拎包入住。入住中坝家园,政府给他补助了4.5万元,加上搬迁时的6万多元补助,他自己只筹借了6万多元。

冯家街道中坝生态扶贫搬迁并不是简单把搬迁户从一个地方挪到另一个地方,而是抓住阿蓬江休闲农业与城乡旅游示范带建设契机,着力把中坝家园打造成乡村旅游的民宿接待中心,从而使搬迁户稳定增收、脱贫致富。

目前,中坝家园有单间、标间各48间,床位144张,并带动国道319沿线40家民宿建设,可一次性接待游客240人,无线WIFI全覆盖。

粟军的新家有个响亮的名字——“盛世牡丹”。他们一家住在一楼,二楼的3间客房因为视野好、风景美,便用于接待游客。此外,粟军家一楼的餐厅也对游客营业。如今,粟军妻子在附近卖抄手,一家人的月收入达到四五千元。相比搬迁前,仅妻子每月打工所挣的1千多元收入,粟军一家算是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上图:土家帅氏莾号

下图:阿蓬江畔渔民生活

脱贫致富的“聚宝盆”

环境优美的中坝家园不仅是居民的“安乐窝”,也成为帮助他们吃上旅游饭、实现脱贫增收的“聚宝盆”。

阿蓬江花卉园隔江相望,爱丽丝婚庆植物园距中坝家园也不到1公里,自行车道漫游健身更能让游客领略到“一江两岸”的秀美景色。

此外,中坝家园还通过举办钓鱼比赛、拉拉渡、竹筏漫漂、土家赶场等旅游项目吸引游客。黔江区冯家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胡勇说:“今年玫瑰花卉园开园,以及我们举办的4次钓鱼比赛为我们吸引了5000多名游客。而婚庆植物园中典雅的欧洲小镇、漂亮的花海绿地、独有的园林景观每天都会吸引约十来对新人来此拍摄婚纱照。”

濯水古镇

钓鱼、划竹筏、观花海、住民宿,如今,来到中坝家园的游客络绎不绝,中坝家园由此成为游客的驿站,村民变身成老板和工人,坐在家里挣现钱。

为规范黔江区乡村旅游业经营秩序,增强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乡村旅游接待点接待服务水平,今年6月21日,黔江区扶贫办和黔江区旅游局在中坝社区举办了为期7天的乡村旅游经营管理扶贫培训班。冯家街道中坝社区党支书钟亮介绍,“此次培训的内容,包括乡村旅游投资开发、乡村旅游服务礼仪、农家乐经营与管理、地方菜与传统菜品开发、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农产品电子商务等,涵盖乡村旅游发展与规范的各个方面。中坝社区的50余名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在这次培训中提升了必要的旅游专业技能。”

现如今,中坝家园也已成为阿蓬江“一江两岸”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带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红军精神则激励着黔江人民砥砺前行。

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 重庆市文明办 宣

今日重庆杂志社 宣

Homeland of Rural Tourism on the Red Land

猜你喜欢

黔江黔江区家园
重庆市科技特派员黔江工作站揭牌
将大自然带进室内的家园
家园
黔江:“三在一融合”精细化治理城市
黔江区科协深入基层调研指导工作
梦中家园
关于黔江区两城同创的若干思考
关于黔江区两城同创的若干思考
基于AHP的渝东南生态保护区应急储备库选址
黔江区乡村旅游发展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