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公共艺术设计》课程教学体会

2016-12-17王强

雕塑 2016年3期
关键词:艺术设计环境艺术

王强

一、课程介绍

《环境公共艺术设计》课程是西安工业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在本科三年级下学期所开设的专业课程。该课程是解读对人类环境文化生态圈内,包括物质空间与虚拟空间,由艺术工作者在一定的公民意识引导下,以公共文化资源为媒介,运用创新思维进行设计传达,在公共环境中完成的能够引发公众参与的综合艺术应用课程。

本次课程共计3周时间,40个学时,注重教学的引导性,主要讲授环境公共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与制作方法,以及国内外新兴艺术表达方式以及案例讲解等。培养学生具有设计创造能力和环境公共艺术设计的鉴赏与应用能力,能够创新性地应用材料与形式,创作出艺术与功能相互结合,符合当代公众审美观,具有创意表达的环境公共艺术设计作品。

在对三年级两个班级的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本人与同学建立了微信群进行课堂与课下的即时交流与互动。前两周设为课堂讲授与方案设计阶段,学生以口头陈述方案的方式与本人进行意向性探讨,确定大致可行性目标及查阅相关构思并对比国内外先行案例之后,再进入草图构思阶段(图1、2),经过进一步方案敲定后,于第三周进入正式制作阶段。在方案制作中,授课重心的着力点放在对于学生主动思考能力的培养与引导方面,在此前提之下,利用网络等辅助手段,对学生进行大量的与课程相关的设计案例的调研与学习。教学要求主张思想的革新,尽量应用材料自身语言,以诗意的方式,创作出可融入环境,体现创新性雕塑设计语言的公共艺术作品。

二、学生作品

在2016年春季,三年级两个班的学生经过3周的学习,从各自的主观情感经历出发,注重视觉、触觉、听觉等方式的有效表达,在设计构思与最终作品表达的过程中,基本掌握了公共艺术创作的物态构造表达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提倡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某种材料作为创作元素,应用雕塑构造等新兴艺术表达方式,最后同学们多数以个人或组合创意展现的方式,各自完成了自己的环境公共艺术设计“处女作”,并以实物展览的方式将作品融入校园环境当中,且在最终作品主题的呈现中,不约而同地指向了对于当下自我心境状况的呈现、当前生态环境及社会问题的反思。

1.自我心境

邹瑁瑁的作品《孤独》(图3)以玻璃与木材为元素,以冰冷坚硬的材料、结构化的人体,意图引起观者的内心共鸣,呼吁每个人都能有意识地学会去关爱身边的人。党雨昕的作品《修》(图4),黏土捏制的柔软人体静坐于冷硬铁丝缠绕而成的破口球体内,载于下方由残茶与树叶裹覆而成的游鱼,意图表达百炼而成的思想与信仰可渡其身的理念。刘嘉瑾的作品《透》(图5),表达在万念俱灰的石缝中,生长出一抹生机的绿枝,作品充满了对生命的渴望与执着的赞扬。张佳蕊的作品《奋》(图6)采用铁丝与陶瓷的构成,意图表达在大的困难面前个体之渺小,然而即便如此,也不该轻易放弃的精神。

钱源、闫纪宇的作品《自由与束缚》(图1)(图7),将洁白的羽毛粘贴在粗糙的树皮上,形成质感的对比,打碎的蛋壳藏于树底,伸展的羽毛蜿蜒盘旋在树干之上,意在表达关于自由与束缚的思考。李雯的作品《冲·域》(图8),利用灰色墙砖和纱布包裹出虚幻的人形从墙壁中冲撞出来,表达在现实与虚幻之间挣扎,挣脱的状态。薛春平的作品《安&抉择》(图9),采用水、鱼缸等制作,通过空气空间水底座的大世界,方与圆的压迫、舒缓感的对比产生窒息感。高海东的作品《情绪》(图10),大量运用给人压抑的黑色塑料胶,将其拉长、纠缠、裁断并缠绕一起,立于行人过道当中,在作品制作过程中消解了自身心情的压抑,体会了艺术所独具的疗伤、修复功用。

人之个体本属于社会的一份子,当每人可以在艺术创造的过程中,完成对自我心情的释怀,亦是对于社会的有益贡献。古语有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人首先应做到对社会无害,方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艺术创作当服务于心灵,独特的艺术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与修复作用,唯有从心而发的个体艺术创造,方能有效引发公众的共鸣与思考。今天的公共艺术不仅服务于看得见的实体公共空间,更应该服务于公众的心灵空间。

2.生态环境

张菊的作品《忆·愁》(图11),采用毛线进行创作,这个作品在相机里面挂了一幅用毛线制作的梯田,既环保又具美观,警示人们要保护自然,让后代不仅能看到相机里的梯田也能看到现实中的自然景物。胡庆阳的作品《杀戮》(图12),是用叉子拼出来的一只被蚕食的海豚,意在传达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关系的思考。林珈亦的作品《孕育》(图13),结合自然的树木形,用木片,一次性筷子,做出仿树形的框架,用彩色纸棉线缠绕的球形果实,打造出环保,绿色,美观的艺术装置。邓楠的作品《生长)(图14),将枯树枝分别放进玻璃瓶中,组成一根树枝的外形,表现了自然生物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在不同的环境中都能适应。宋盼的作品《再见》(图15)是以木材为元素,置身“木墙”的“小红人”,象征生存在自然之中的人类。破坏自然的同时也在毁灭自己,呼吁人们当珍惜自然资源。关震、罗金明、魏义帆的作品《始、续、终》(图16),使用了报纸、纸巾、铁丝等材料来表达一个由杀戮引发的变异的故事,表达出自然环境在人们的摧残与破坏下的负面状态。王晨麒、王一博等合作的作品《生活与霾葬》(图17),以高楼大厦的外形为框架,用窗纱反映出雾霾现象直观的给人们表现出雾霾的危害。党永永、李仲军的作品《重生》(图2)

(图18),从大自然脱落的树皮入手,与树融为一体,从树的衍生以树皮再造动物形态的生命体,表达出大自然生生不息,新的生命之延续,大自然需要人类共同爱护的心声。

作为自然的一份子,人不可能孤立于自然而存在,在本次课程教学过程中,能感受到同学们对于自身与自然之关系的主动思考:一口洁净的空气、一口健康的饮水,是人们无法逃避的生存需要。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的平衡问题,是公共艺术创作中不可规避的永恒命题。

3.社会问题

刘柳的作品《熔岩的容颜》(图19),以石蜡融于鱼缸当中,却产生了意外的呈现效果。用以表达最简单的物质在环境的变化下也会产生出乎意料的变化。生活中的矛盾,随着观者的变化,将会看到另一种容颜。杨冬来《永生·时间沙漏》(图20),以火柴,挂钟为主要创作元素,中国古代的时辰在时光沙漏中变幻为西方的阿拉伯数字,带有对世界文明之间相互影响的思考。崔坤的作品《秩序》(图21),用木材、钉子营造一个矛盾空间顺序,框架与线相互交织,用以表达对生活中秩序感无处不在的思考。朱倩杰的作品《变》(图22),以白色PVC方管与白色模型蝴蝶作为创作元素,寓意人会受到所处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在环境变化的过程中会自觉感染这个环境特有的印记。朱梅的作品《感入》(图23),以二维码为设计理念,构造出立体交织的二维码框架造型,以表达出二维码与当代人反复交织的生活关系,引发观众对于网络与人的关系思考。谭政的作品《停滞·快节奏》(图24),采用黑色橡胶、软纸、超轻黏土为主要创作元素,一湾泉水从高处流下在地处汇集凝结,水一动一静的两个瞬间,形成时间和空间之间奇妙的对话,告诫人们要放慢生活的节拍,轻松度日。

公共艺术是维系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纽带,同学们在对待本次课程的学习课程中,能够看到对于当代社会问题的关注,艺术当体现时代精神,非以某一个往日规范造型作为目标追寻。当代公共艺术创作应是基于自身所处环境、时代、社会的相关艺术表达,不仅仅是简单地占据某一实体空间,当体贴民众心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三、课程总结

本次环境公共艺术设计课程中,体会到了在当代教学中引入现代沟通方式的便捷性,体会了与学生即时互动交流的重要性。通过微信群,即时分享国内外优秀公共艺术相关案例的信息,使得学生的教学延伸于课堂之外,通过课堂内外的引导与启发,使得学生逐渐进入本次课程创作的气氛当中,引发他们对于本次课程的主动思考,取得了良好的实际效果。

在本次授课过程当中,本人特别注重引导学生们对于国内外新兴艺术表达的关注与他们个人创作方式的融合,如中国传统雕塑的媒介特征及空间处理手段,许正龙先生的“雕塑构造方法”,安·汉密尔顿先生的“触觉表达主张”,安藤忠雄先生的“自然介入方式”等。学生们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在物态表达方面,学生们基本理解了东方艺术表达特性之“物性”与“悟性”合一的表述特征,基本上能巧妙地运用诗性的艺术表达,将个人所思、所悟、所得,以艺术方式融于公共空间之中。

本次课程的教学对象大多是不过20岁年龄的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通常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与创造力,他们大多没有经历过系统的立体造型艺术训练,许多同学也只是第一次尝试利用如石膏、蜡、羽毛、餐具等材料进行立体造型艺术品创作。他们在充满实验性的艺术创作中,不断推敲反思以促使作品成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起的是引导作用,优异的艺术创作应是个人生活经验与艺术语言等的综合升华过程。同学们的首次公共艺术尝试或许存在不足,然而真诚而直率,用心思考,大胆进行实验并探索的创作态度,使得同学们的最终作品创意制作中,自觉导向了对于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当下热点问题的关注,体现出自发的文化自觉。而以上这些因素,恰是本次环境公共艺术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对于授课者本人意料之外的最佳收获。

猜你喜欢

艺术设计环境艺术
环境清洁工
纸的艺术
书封与现代艺术
漫观环境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河北师范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论环境雕塑
环境艺术设计辩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