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雕塑草稿为核心的创作教学研究
2016-12-17王轶男曾成钢
王轶男 曾成钢
一.多元化背景下的学院教学压力
在面对当今多元化的艺术发展、传统艺术观念随之变革的趋势下,传统的雕塑学院教学面临的问题日益显现。首先,雕塑专业的基础教学强调对学生基于物像内在关系和形式美感的能力培养,这种单一的传统美学标准正逐渐在多元艺术环境中失去原有的地位。其次,雕塑专业的教学存在偏重于技术性传授的现状,如何在坚持自身教学特点的同时,逐步将技术传承向培养当代理念转化,同样是教学面临的突出问题。另外,雕塑专业的传统教学训练模式,使学生对于创作有一种天然的距离感,学生很难在创作中培养独特的个性和表达真实的情感,空泛和流于表面的“学生腔”随处可见,这就要求雕塑创作教学尝试适度调整,从基础训练与创作思维的关系入手,使之达成统一。
现代的西方艺术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将启发学生的创意作为教学核心。使学生对于艺术观念的拓展、形式语言的表达有了新的诉求。与此同时,教学中对于创意的追求也使原有教学中的传统技术性因素不断萎缩,使得其逐渐在美术学院的教学中销声匿迹,转而向观念性方向转化。这种教学理念在影响现代西方教学体系的同时,也带来另外一个的结果:学生对技术的传承失去兴趣,传统日渐流逝。如何在教育中体现应有的文化积累、精神传承值得思考。相反,俄罗斯的现行教学模式强调传统性、传承性。其现代艺术教育始于18世纪,至今仍在坚守西方古典主义的教学方式,并结合自身的现实主义传统,推崇教学的科学性,技术性和系统性,体现出俄罗斯对于古典精神的坚守和本土文化的自信。但相对单一化的教学模式势必会造成艺术形式的趋同和创造力的匮乏,问题同样显而易见。
中国的传统学院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和面临的问题,基础教学已从照搬国外教学方式,转变为针对自身特点和实际问题调整教学模式。近年来,国内各大美术学院都在积极的尝试具有开放性,实验性的教学课程,针对雕塑专业的基础教学也呈现出更具针对性和多元性的学术倾向。众所周知,国内现行的学院教学体系大都以上世纪苏式教学为主体,以大量的泥塑写生为基础的教学系统使学生对于创作的认识趋于狭窄,急待解决造型基础训练如何培养创作思维的转换,单一的训练方式如何应对艺术多元化等问题。
反观雕塑创作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基础训练目的不明确。学生往往更关注技术层面的学习,忽视观察方法和思维方式的培养;第二,基础训练与创作实践的内在逻辑关系不清晰。学生没能理顺基础与创作的逻辑关系,片面、孤立、习惯性的看待问题,导致学到的东西用不上,不能把所学合理转化为所得;第三,基础训练无法有效的提高审美修养和判断力。基础训练的内容相对单一,传统学院教学内容无法应对复杂的当代艺术语境,学生容易盲从和跟风,在缺乏系统认识和学习的情况下建立了简单、感性的价值判断;第四,基础训练没能使学生自觉的建立对造型本体语言的追求。学生在创作中更关注“话题”而非“语言”。创作中话题式的表达往往流于表面,很难进入本体语言的表达层面。针对教学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创作基础教学需要做出适当的调整和新的尝试。
雕塑基础教学的任务除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造型规律,专业技术之外,更重要的是启发学生自主认识和独立思考,培养其艺术自觉和反思能力。雕塑创作教学需着重培养学生对于思维方式的构建,形式语言的推敲、材料的运用以及观念的表达。这些创作的基本功将直接的影响一个雕塑家的艺术品位和判断力。让学生懂得如何正确,有效的看待形式,关系等基础造型问题;如何认识空间与材料,语境与叙事等基本创作问题;如何认识材料、造型、题材三者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是雕塑创作教学的重要任务。正如亨利·摩尔所说:“艺术家需要懂得每一种观念都有一个适当的物质尺寸。”让学生掌握创作的基本规律并展开思考,让创作变成一种自然而然的流露,而非闭门造车、苦思冥想的结果。
二.基于雕塑草稿的创作教学理念
众所周知,雕塑家大都有在创作构思阶段和创作初期绘制草稿,制作小样的工作习惯。这并不是偶然的选择,而是由诸多因素促成的。首先,草稿是雕塑家收集素材,内省反思,形成创作动机的阶段;其次,草稿是雕塑作品正式完成或正式发表前的各种尝试,作品仍存在变化发展的可能性;最后,草稿可以直观,有效的呈现创作意图,是创作推进的有效途径。不难看出在创作实践阶段,草稿是创作动机形成的初始形态,并伴随创作行为始末,雕塑草稿饱含艺术家的创作动机和非理性的因素,是创作的源点。所以,我们希望在创作教学中以此环节作为重点,使创作的每个阶段清晰可见。
以雕塑草稿为核心的创作教学具有几方面的优势:第一,创作草稿的构思阶段实际上经历了创作信息的收集,创作动机的形成,创作观念的显现几个层次,它很好的整合了创作教学中思维训练的环节;第二,创作草稿的构建阶段学生需要对造型本体语言进行推敲和探索,这也是创作教学造型训练的重要环节;第三,学生可以在创作草稿练习中养成随时记录想法,尝试多种方式、反复对形式语言推敲的创作习惯。
《雕塑创作实践》是清华美院雕塑系基于雕塑创作草稿训练开展的创作基础课程。在坚持自身教学特色的基础上,借鉴欧洲和俄罗斯的教学方法,积极地进行教学创新。继承造型传统并扩展当代视野的教学理念是在多元化艺术环境下的一种新尝试。清华美院雕塑系的现行教学体系为单元制教学,其教学特点使学生能够接受多种的教学方式和不同的学术观点,在教学单元的差异和关联中发现课程设置的用意。我们的创作基础教学核心理念:立足于雕塑本体研究,建立当代视野的创作观。
课程遵循“四个多”的教学原则:多观察、多思考、多尝试、多推敲。“多观察”可以提高对周遭事物的感知力并培养独特的观察角度;“多思考”是对事物进行分析、研究、通过感性的认知和理性的梳理,进行当代观念的合理思辨,切中要害“多尝试”即在创作意向初步形成之时,尽可能的寻找出最佳的形式和媒介;“多推敲”是在作品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大量的针对形式语言、空间、媒介等方面的苛刻推敲,使作品逐渐成熟的过程。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充分研究和继承传统造型规律的同时,对造型语言、物质媒介以及观念传达等雕塑创作的核心问题大胆尝试,让学生自觉、诚恳地思考,在实践中体会创作的规律。
三.以雕塑草稿为核心的创作课程设置
《雕塑创作实践》课程由形式语言和物质观念两大部分组成,下设4个教学模块。形式语言部分包括具象形态、空间构成;物质观念部分包括材料实验、观念表达。教学模块的层次划分基于雕塑形式和观念的发展脉络。这种多层次教学有助于学生理解不同雕塑语言形成的脉络,体会雕塑发展变化的内在逻辑。课程为期一年,贯穿两个学期,每周一次,给予学生较充足的消化时间和课下创作时间。教学形式包括创作原理讲授、研究报告展示、主题单元讨论、创作思路分享和草稿创作推敲等几部分。课堂上强调师生互动,突出课堂的开放气氛,给予学生独立思考、自由交流和提出不同见解的机会;课堂下学生自主研究、创作草稿,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
1.形式语言教学部分
此教学单元以“形式语言”作为教学切入点,并非要求学生直接进入当代艺术创作的复杂语境,而是立足于雕塑本体,从一种狭义的“形式语言”入手,以形式和造型为主要探究内容。本阶段的教学重点是梳理造型基础训练与创作实践的逻辑关系,通过创作草稿练习深入研究造型规律、形式美感和空间构成,提升学生的造型修养。让学生深刻体会雕塑草稿在创作推演的过程中,从基本的体量、空间处理,到构图的基本势、态,再到作品的造型意味。形式语言能否与创作思路达成统一,决定了作品内在逻辑的严整性和外在形式的独特性。
具象形态、空间构成两个教学板块,以古典主义、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几个时期作品的形式和观念作为剖析对象,比较其造型与形式、审美与观念的差异性。学生可以在此范畴内根据自己对相关问题的理解和追求进行自主性的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课上学生展示创作草稿(平面草图和泥稿模型两部分)并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创作体会,教师根据实践和研究成果启发并组织学生进行互动式讨论,最终提出推敲及修改意见。让学生充分体会创作是在不断尝试、推敲、调整的过程中实现的。在教学的开展过程中,也根据实施过程和阶段结果对最初的教学设想进行相应的调整和适当的取舍。由最初将不同艺术时期的形式审美追求逐一分析尝试,调整为在分析比较的前提下强调自主选择,突出培养学生的个人化经验,强调创作语言的独创性。
对学生创作意识的培养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通过对创作草稿造型语言、推衍过程的实践和认识,学生逐步体会到造型意味和形式特征既是雕塑家灵感(非理性因素)的物质载体,更是理性推敲并将造型规律合理化呈现的结果。每一件杰作的诞生都是经过无数次推敲甚至是推倒重建才最终完成的。让学生习惯这样的创作过程,使其对造型的苛求成为自觉,寻找恰如其分且独到的形式语言成为创作的目标,当学生真正体会到在小稿中推敲造型的作用和乐趣时,才能够“苦尽甘来”。
形式语言教学总结:
随着课程的不断深入,学生的创作热情也被激发出来。课程开始阶段学生总是有太多想法要去“讲”,而没有真正意义上去“做”,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体会,每个人都试图从自己创作的细微变化和真实体会中寻找深入推敲的可能性,并在主动挖掘自我的同时,将雕塑的本体语言作为了重点研究的对象。在学生找到自己专注的方向并推进造型方式时,他们完全投入到自我的创作状态之中。有一位学生在课程总结中回忆道:“我开始进入了状态,不再为了交作业而去做草稿,因为创作这些东西太让我着迷了,从无到有,每个部分都是惊喜,我喜欢这种感觉。”
创作基础教学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转化为自主学习式教学,给课堂创造自由、开放的氛围,激发了学生创作的热情。将课程的主导权交给学生,创作课程已经不再是传授某一种套路或方式,而是尽可能地启发学生大胆发挥出自身的独特潜质,使创作教学更具有生命力和活力。
2.物质与观念的教学部分
如果说现代艺术发展的成果是视觉形式的拓展,后现代艺术则是把艺术变为无所不在的“生活一感觉”状态,这是从“形”到“态”的演变。雕塑作品突破了原有的以造型语言、形式美感为主的结构框架,转而将“物”的概念集中地体现在对于客观物象的尊重和观念性表达上。
在创作教学中可以从3个层面对“物质”的属性进行剖析和引导。首先,作为媒介的“物”,它包括物质材料自身的各种物理及化学特性。其次,“物质”所承载的社会属性,如文化、情感、时代符号等。第三层维度是“物质”所存在的时空和占有的场所,是物质与场域的动态关系,即“时空的物质”。本阶段的教学是从物质的3个层面进行思辨性拓展,培养学生关注物质材料本身,体悟材料是观念的物质载体,并将造型本体与材料观念有机契合。课程以“物的属性”作为切入点,从物质认识,材料处理和创作思路整理这3个创作环节入手,进行视觉思维训练和创作小稿基础训练。
发现“自然的物质”。此教学模块要求学生对物质材料以“物”的概念进行认识和思辨。引导学生尊重、发现并有效利用物质的自然属性进行创作,实现更多的可能性。启发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对物质材料的自然属性进行多方面的探索。这一单元要求学生进行材料收集,通过其物理属性、存在形态、作用力下的形态变化、化学性状、机械运动性等,对材料进行从感性信息的收集和理性分析研究。
承载“社会的物质”。语境和叙事角度是作品成立的重要因素,也是物质属性的社会化外延。物质材料体现着社会性的一面,包括其历史、文化价值、社会化语境等。在创作中要对其加以利用,产生一种物质化的语境与艺术家个人化叙事的微妙关系。在教学中要特别提示学生在利用材料的社会属性时避免空泛、俗套、牵强和符号化的使用。
占据“时空的物质”是物质所处的时空、场所的关联性。包括物质的时间性、物质与空间、环境的场域关系。时间性在创作中体现出更广的维度和更多的可能性。这种更加综合化的“剧场化的呈现”使时间、空间、观众、周遭环境都成为作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需要作品与现场完全融为一体或全面占领。在教学中强调草稿、草图的全面性,草图中对现场的要求、作品与现场的比例关系、如何利用场域表达观念都需要仔细考虑。
物质与观念教学总结:
随着课程的推进,学生在创作实践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材料、造型、题材三者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的问题。此时可以从雕塑的创作方式进行分析,抓住问题的核心。雕塑的创作方式大体上可以归为两种:其一,创作从想法和题材出发。这时艺术家所用的雕塑语言一定是其想法的最佳代言,其他媒介无法取代;其二,创作从雕塑语言出发。艺术家直接从处理材料出发,把对材料的兴趣发挥到极致,观念在创作过程中被具体化,并与雕塑语言自然结合。材料、造型、题材三者相互催化,才能促成作品的成熟,忌讳任何一方的迁就和随意。
物质与观念为主题的创作教学单元对学生的吸引力非常大,因其所体现的是当代雕塑思想意识的扩展,从材料性状的研究到观念化的物质呈现,这种建立在逻辑性和感官相互作用基础上的表达体现出当代雕塑形式语言的多样性,也是创作基础教学中不可忽视的。
四.以雕塑草稿为核心的创作教学总结
如本雅明所说“巨大的革新必将改变各种艺术的所有技术,并以此影响创意本身,最终或许还会魔术般地改变艺术概念”,随着新技术、观念的革新和转变,使得当代雕塑创作形式、媒介不断丰富和拓展成为客观事实。有别于当代艺术媒介、技术、观念的快速发展变化,美术学院的教学体系需要一个相对稳定、适度调整、逐步寻求适合自身教学模式的发展节奏。避免“大跃进”式的主观调整和盲目发展,这样或许才能勾勒出具有自身特色、符合时代发展艺术创作路径。
在面对艺术观念变革和寻求自身发展的双重压力下,雕塑教学实践需要立足于传统人文精神和本体语言的挖掘探索,建立具有国际视野和前瞻性的学术倾向,寻求符合时代特色和多元化要求的教学思路和体系。
《雕塑创作实践》是一门以雕塑草稿训练为核心的创作基础课程,是清华美院雕塑系的一个新的教学尝试。通过两大部分、四个模块的教学划分,使学生经历“由一到多”,再“由多到一”的创作过程。经过认识、构建、推翻、重建这种不断打破重组的创作过程,建立起有效的观察思考方式以及独特的创作视角。课程在培养学生的造型意识、空间构建、材料语言和观念表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逐步的理顺了基础训练与创作实践的逻辑关系。在创作基础教学中,如何在继承传统的前提下扩展课程的自由度和包容度,启发学生在当代语境下的思辨,培养学生以个人化的经验和独立的判断力进行创作将是教学最终成败的关键和课程发展的方向。目前课程中所做的尝试和探索是基于雕塑基础教学合理化的全局考虑而进行的,今后我们将不断改进、继续探索,为推动雕塑创作基础教学的发展和应对多元化挑战做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