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与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互动研究
2016-12-17郭铁军王春晓
郭铁军 王春晓
内容摘要:我国公共艺术发展状态与困惑、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与内涵人手,着重阐述了公共艺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同特性,即群众性。通过探讨与论证城市公共艺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二者相结合的设计思维和构建模式,从而得出结论:此研究方向既可以推动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又可作用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此研究成果将被作为共建城市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出发点与归宿的理论依据而存立。
关键词:公共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互动性、发展
一、我国公共艺术发展状态与困惑
公共艺术是大众的艺术、人民的艺术,体现的应该是大众的审美与需求,具有融开放性、公共性、艺术性为一体的独特表现,深受广大公众的认可与欣赏。中国当代公共艺术作品比比皆是,这些公共艺术作品的创作风格有很多是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艺术家们依据自身的审美情趣和专长进行创作设计,展现着多层次艺术魅力和影响力。这样创作出的艺术作品有些可以被大众理解和接受,引发人们对公共艺术作品的欣赏和思考。当然,现今我国的城市乡镇经济发展不够均衡,繁荣兴盛差别较为明显,人们的精神文化修养和审美层次都存在差别。所以公共艺术作品的创作与立意要考虑到本土性和外来文化之间的兼顾与互补关系。
一方面,如果中国城市的公共艺术空间里充斥的是西方的视觉图像,即便是本土的东西也充满了西化的意识,过分体现对西方生活模式的膜拜,就必将会制约我国公共艺术的发展,中西结合的文化如若缺失了本土文化的根基,自觉或不自觉地渐行渐远,将会使我国的传统文化内涵逐渐衰减乃至消亡。可见我国的公共艺术空间里,重要的是要将中西方文化的兼并与包容作为发展城市公共艺术的特色。另一方面,公共艺术要走中国特色的道路,落脚点要基于中国的国情,要留住我们的根。某些来源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设计理念和艺术风格在某些情况下并不适合中国公共艺术的建造,一些外来文化理念在不同程度上与本土文化形式语言相互抵触、相互矛盾。在近几年公共艺术建设的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个别不适应中国国情的公共艺术作品,招致受众群体的疑惑和困扰,进而制约了中国公共艺术的发展和推广。该局面需要进行及时的改变,才不会招致国家财力、物力、人力资源的浪费。鉴于我国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加之社会文化传统中相对缺少孕育公共艺术的土壤,因此公共艺术要想更深地介入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各个层面,注定要寻找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公共艺术发展之路。所以城市公共艺术发展需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宝贵财富充分加以弘扬和运用,使其内在所发挥的最佳效益和优势更加显现出来。
二、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与内涵
在我国正式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国后,也带动和促进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这从国内外我们举办的各级各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中可以看得出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和保护工作在我国各个地区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可以让我们聊以自慰。但还是面临了不少较为复杂的问题。如何有效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紧跟世界经济的飞跃发展,同时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地保护?这一课题需要我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设计实践和理念认知上去不断进行探索和研习。
从某种情况上分析,我国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情况并非完善。结症出在一些地方政府机构以创造经济利益为目的,为了凸显地方政绩,进行民俗旅游之类项目的开发,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为由进行招商引资。这些既得的经济利益来得快,来得诱人,盲目跟风的态势一度成风。如果任凭此类文化活动始终滞留在虚浮的层面上,没有经过文化层面上的挖掘和专业开发,迟早会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停滞不前以致半途而废。传统意义上的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划定上有着不同的范畴,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指出的:“采取措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承传等内容,主要通过正规和非正规的途径进行教育和振兴。”
当下在国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的重视程度,开发力度等方面还不够自觉,不够重视。随着“十三五”规划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城市化现代化建设的步伐的加快,探索和正确开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其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都不可忽视。应该看到,大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伴随着农耕社会的演进而在自然生长,致力于其他层面的研究开发及保护的力度不够被重视。城市建设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是城市经济富强,文化蓬勃发展的标志,犹如一个地区或者城市的地标性建筑,如埃菲尔铁塔、自由女神塑像、迪拜哈利法塔,天安门广场、万里长城,等等。这些历史古迹都饱含着对历史史实、传统意识形态、地域文化、本土建筑设计浓厚的融合与秉承,它们所传达出是对历史、现实的视觉与感知冲击力,这种力量强烈而具有震撼力,是人们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感知和共同反响,这是对公共艺术的大众化、社会化、审美化以至于对城市具体形象的建立和构筑所产生的民族认同感,在树立巩固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作用。
三、公共艺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同的大众性特质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宫殿园林、亭台楼阁,徽派建筑、客家土楼等等建筑审美成分,这些遗产传承了民族文化的乡土气息,给人们带来美好生活的享受和强烈的审美感受。它们的设计形式注重地域文化与欣赏习俗,既传达着高屋建瓴的审美理念,又综合了受众个体与社会性、公共性等诸多设计元素的需求,照顾到了广大平民的欣赏层面,适应了所处地域的风土人情,以及地域自然环境及地域社会环境特色等方面的综合因素,全面展示出了地域性、民族性乃至国际性文化特征。
公共艺术内容与个人艺术内容不同。前者在于其要求反映集体的体验,反映本土文脉,包括与地域、政治、经济、科技、宗教、思想、民俗等,要兼顾相关的地域受众所熟悉、所感兴趣的地域历史纵横等,使之为地域受众所理解、所喜爱、是公共艺术的大众性本质体现,颇具客观性;而后者则颇具设计者个人的主观思想色彩。
第一,生活化的艺术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在过去它们是生活的重要部分。随着时代的变换,慢慢退出了生活领域,如今再探究这种遗产,才发现它们本身具有独特的艺术感染力。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包括:口头传统和表述;表演艺术如昆曲,民歌演唱如蒙古族长调呼麦等。还有民族民间口口相传,手手相传逐渐成为小规模的工艺作坊的技艺和工艺品,都独具中国民族文化的风格。如安徽宣纸、惠山泥人、江南蚕桑丝织技艺、浙江龙泉青瓷、文房四宝、书法、篆刻、剪纸、雕版印刷、漆画、木刻、石刻等。
第二,在民间被人们奉为“绝技”的手工技艺常常被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一个角度讲保留着隐秘的技巧的技艺被世代传承,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种个性化的技艺独具艺术价值,它们与公共艺术空间追寻的艺术目标殊途同归,故而有着独特技艺的艺术形式运用到公共空间里的所表现出来内容越来越多地作为后现代艺术作品的聚合。
第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性的断层。后现代艺术起源于西方的艺术思潮,无主题、无厘头、反美学、反传统等是后现代的艺术作品经常运用的表现手法,这些艺术在含糊不清、支离破碎之中出现,要求观赏者寻找出艺术作品与自身理解的切合点,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却是令人费解或者晦涩的感官形式,我们不应该盲目地索求与照搬西方当代艺术形式理念,构成这一个跨越是需要具有一定的文化构架的。基于我国的国情,从手工技艺农耕经济社会到现代化工业社会的转型过程中,改革开放文化之窗的打开,使后工业化的艺术创作不可阻挡的流入我们的视觉、听觉感受之中,接受起来需要过程,但是不可以有断层的出现。我们不是对自身的传统文化的遗弃,而且应该是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填补这个断层。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在全球化的今天,一个民族经济与生活方式要保持其独特性。它凝结为一种集体意识,珍藏在我们民族的记忆中,同时在这样一个跨越中,成为构架民族文化传承和国际现代化纽带和桥梁。
四、运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构城市公共艺术设计
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应该是能够代表着城市形象、公共精神和大众审美标准。公共艺术设计创意和城市效应都应找好与民众的交合点。在民众日常生活的公共空间里,大家的抬头举目间关注到的焦点,或是使人有深刻的印象,或是适合民众的审美习惯,从而引发美好的感受,但也会是使人视而不见,或是令广大受众反感。能被一座城市的民众所接受的公共艺术设计,不能单纯凭主观创作和闭门造车,要走出去,引进来,要从公众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审美方式出发,将日常生活融入到公共空间的艺术创作中去。影响和促进公共艺术在承载城市的历史与文化、社会与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是一个不可偏颇处理的大课题。
从大众艺术创作和大众审美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从久远的历史之中,从人类文化中寻觅到生动鲜活的史实,并追溯唤出一些早已在人们记忆中含糊了,被岁月淡忘了的形象和传说,传统文化中流传于民间无意识的、可以引起大众共识的素材,被人们口口相传的这些传统文化是我们宝贵的创作源泉,它们才是真正的城市公共艺术的,已经成为我们整个民族认同感的源泉。这些将融汇传统与时尚于一身的艺术形象也必然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升华和凝炼。
从大众的思维方式出发,提升公众对于非遗文化的认知度,可以利用公共艺术景观的开放特性,艺术性达到普遍的共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展现出来的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带来大众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并被大众所钟爱。如空间艺术类的年画、刺绣、剪纸、泥塑、扎染等;时间艺术类的皮影戏、长调、呼麦、碗碗腔、陕北花儿等等,都蕴含了深厚中国传统文化。可以说它们是追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发展的载体,是大众生活和精神的家园。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构公共艺术景观就是合理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精粹。也就是说,公共艺术设计就应该是展示非物质遗传文化的良好平台。
用发展的观念审视城市的变化,公众对城市的功能与需求也是在不断更新,这就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求。这种观念变化也是需要与时俱进的。现代化建设和物质的极大丰富使人对生活的向往和要求,逐步上升到对多层次审美文化的需求,强调人文精神的体现。在城市建设和设计方面,要注重体现人文关怀,在设计实践活动中巧妙地结合特定的主题,增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内容的宣传和普及,创造内涵丰富的艺术形象。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关注度越高,公众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认同感也就越强。
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城市公共艺术的创造,对于弘扬和传承传统优秀文化,对于繁荣城市公共艺术景观的创造有着积极的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城市公共艺术的创造犹如一对姐妹花,二者同生共长。它们的联结融合,能够突显传统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独特魅力,将会给城市文化生活带来新的活力和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