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思想品德课程和信息技术的整合研究

2016-12-16陈婕

求知导刊 2016年31期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整合信息技术

陈婕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教学的教学方式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将小学思想品德课程和信息技术资源加以整合,成为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将信息技术引入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可使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效果更加显著。本文联系实际,对如何整合小学思想品德课程和信息技术进行研究,以期为各位教师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信息技术;整合;教学

一、目前小学思想品德课程和信息技术整合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

1.信息设备缺乏

当前,许多小学未建立多媒体教室,这种情况在农村更为常见。由于信息设备的缺乏,导致小学思想品德课程和信息技术之间的整合存在困难。某些城镇小学的学生人数通常较多,但是多媒体教室十分有限,导致单个多媒体教室被频繁使用,长此以往,设备很容易出现故障,对教师的教学造成阻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对信息技术进行有效利用,也影响学生对知识的吸收与学习。

2.教师的综合素质较差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已得到广泛应用,这已经成为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然而部分小学教师在信息技术的掌握方面存在不足,也有教师采用生搬硬套的方式直接把教材内容“搬”到教学课件上。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信息技术过度依赖,和学生交流较少,这些都是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应加强信息技术的学习,了解并掌握各种教学媒体的操作技巧,从而能够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充分应用信息技术。

二、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和信息技术整合的策略

1.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进行考虑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不能与高年级学生相比,其认知能力较差,所以在思想品德课程和信息技术整合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儿歌以及动画等形式教学,从而提高小学生的兴趣,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高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已经得到一定提升,更加倾向于生动有趣的学习材料,对它们表现出较高的兴致。所以,教师在对高年级学生进行教学时,可根据其年龄特征选择合适的素材。例如在“见义勇为”内容的讲解过程中,可结合现实实例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做出正确的行为。

2.联系教学实际开展思想品德课程教学

教师进行教学时,应根据章节内容进行教学素材的全面收集,凭借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课件的精妙制作,使其在教学工作中充分发挥辅助作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凭借信息技术使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更加投入,从而在学习上表现得更加积极主动,并对新课表现出十足的期待,这对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十分有利。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综合利用信息技术,通过信息技术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凭借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我送老师一朵花”的过程中,教师可向学生发放各种颜色的彩纸,使用多媒体展示各种各样的纸花,同时播放赞美老师的音乐,鼓励学生利用彩纸折成各种各样的礼物送给老师,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现思想品德知识的内化,使课堂教学的质量得到提高。

3.满足教学需求,合理应用信息技术

教师应转变错误的观念,对信息技术进行合理应用,使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得到发挥,这样才能提高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效果。过度依赖信息技术,将导致学生难以掌握教学重点,并且使学生失去进取心,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造成阻碍。此外,教师应通过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课堂小结,帮助学生理清学习思路、掌握教学重难点。

总而言之,采用灌输式教学模式开展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取得的教学效果不理想,也不利于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而有效整合小学思想品德课程和信息技术资源,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使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质量及效果得到明显改善。教师应在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对信息技术加以合理运用,使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得到发挥,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田树波.信息技术与农村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整合[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34):74-75.

[2]朱凌怡.运用信息技术整合与开发初中思品课程资源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5.

[3]景 健.浅谈小学思想品德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几点体会[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3):139-140.

猜你喜欢

小学思想品德整合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浅议新课改下的小学思想品德教学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