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执行新会计制度的意义及措施

2016-12-16宋薇

现代经济信息 2016年27期
关键词:会计制度变革事业单位

宋薇

摘要:为了更好的完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国家财政部规定于2013年1月1日开始全面执行新版《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新会计制度的颁布与实施对事业单位财会工作有重大的意义,为了保障新会计制度的有效实施,事业单位需要按照财政部门的各项方针,逐步地完成新旧制度的转变。本文以事业单位新会计制度的执行为探索,对新制度的主要变革及其对事业单位产生的积极影响进行分析,总结出执行新会计制度需要注意的问题和相关措施。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变革;措施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7-000-01

一、引言

事业单位是指受国家行政机关领导、所需经费由公共财政支出的重要的社会公共组织,其与企业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主要目是为增进社会福利,促使社会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的服务需求得到一系列满足。我国在1997年颁布实施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促进了事业单位会计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实现。进入新时期后,我国深入改革了公共财政,需要进一步变革预算管理与财务管理,且事业单位的业务范围不断扩大,也要求不断完善会计制度。针对这种情况,我国出台了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并于2013年起新制度开始执行,对事业单位发展起到有效的积极作用。

二、新会计制度的主要变革及其对事业单位产生的积极影响分析

1.按新会计制度的要求产生的会计报告在实用性上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在资产、净资产、费用、负债、收入等诸多类会计科目中,将实用性较强的会计账户进行增设,且结合事业单位实际情况,将比较复杂的会计账户、会计科目撤销,以便获取到更加详细和实用的会计报告。通过设置实用性的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能够更加科学系统的开展会计业务工作。此外,根据新的会计制度,在事业单位会计科目中加入了在建工程的内容,主要是为了对事业单位建造、改造等各类建筑、安装工程的实际成本进行核算,使事业单位更加有效的管理资产,财政风险得到有效防范。

2.其要求计提折旧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以便将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的消耗情况反映出来,从而对报告时点下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如实表达,促进了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成本核算工作的良好开展。且改进与完善了无形资产的摊销,将一次摊销法发展为分期摊销法,具有较大的优势。

3.将权责发生制引入。旧制度模式下,采用的为收付实现制,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将权责发生制引入到事业单位会计中。在新会计制度下,要求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大部分情况实施收付实现制,而将权责发生制实施于部分经济业务以及行政事业单位中。通过引入权责发生制,可以帮助单位更好的开展成本管理工作,将财务状况给真实全面反映出来,开展绩效管理,对其经营治理状况科学评价,提升事业单位的综合效益。

4.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根据国际上通用的会计制度增加了财政拨款收支表这一项,形成了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财政拨款收支表三个表配套体系。使财务报表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满足财务管理等多方面的信息需求,同时与国际通行的会计制度接轨。

三、执行新会计制度需要注意的问题和相关措施

改革事业单位的现行会计制度,可以促使事业单位经济发展的需求得到不断满足。但是,在具体实践中,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容易有一系列的矛盾与问题出现于事业单位会计改革发展中,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和方法。

1.规范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为了与日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事业单位要紧密结合我国会计标准改革原则,将行业制度逐步取消掉,对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科学统一制定,结合实际情况,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概念基础等科学规定,促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进一步规范,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不断完善等。在改革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过程中,需要大力建设和完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对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有机强化,深入改革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促进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顺利开展。此外,在会计制度改革过程中,要将企业会计改革的成功经验有机借鉴过来,结合具体情况和差异,对其科学完善,提升会计管理水平,将合理的会计科目、会计报表等提供给事业单位,通过这些努力,可以促使我国事业单位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信息提供得到逐步规范,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人员也可以更加有序的开展实际工作,从而有效促进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良性发展。

2.对事业单位记账基础有机转变。新会计制度颁布之后,为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改革,需要对事业单位的定位、市场地位等重新审视,将责权发生制有序、分步骤的逐渐引入到事业单位会计改革中,以便促使事业单位会计记账基础逐步转变为权责发生制。通过实施权责发生制,可以将一定时期内事业单位在商品提供或者服务消耗中产生的成本给更加全面的反映出来,将国家财产保值增值状况、单位运行效率等如实体现出来,提升成本核算的质量和水平。因为资产质量、投资回报率是责权发生制的重要关注内容,可以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管理人员的运营效率更加全面的评价,且权责发生制能够对会计主体的负债全面揭示,隐性负债导致的问题得到了避免,与事业单位会计改革发展趋势所适应。

3.对国际会计改革成功经验积极借鉴。进入新时期后,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改革和转型日趋深入,需要积极借鉴国际上成功的会计改革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国情,消化吸收,有机引导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实施。新会计制度背景下,我国事业单位要紧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借鉴国际会计改革成功经验,深入实施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相关的部门及人员需要充分认识到,会计改革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事业单位会计改革要结合实际,从长远出发,综合采取交流、学习等方式,对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有机改善,不断完善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中的不足,逐步与国际会计制度趋同,充分发挥会计制度的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与社会发展趋势所适应,新时期下,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不断深化和完善。同时,因为诸多外界因素的影响,实施新会计制度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互相合作,及时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推进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改革进程。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关于印发《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通知[EB].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会计司,2012.

猜你喜欢

会计制度变革事业单位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的创新策略
切合实际完善政府会计制度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预算会计制度改革难点思考与探索
变革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