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级青春电影的价值透视
2016-12-16王萍李文
王萍 +李文
2015年度的电影市场中,中国电影无论是在单片票房、海外票房还是观众满意度方面都获得了大幅度提升。值得一提的是,以《夏洛特烦恼》《我的少女时代》为代表的青春电影在票房和口碑方面屡创佳绩,使得自2013年《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以来呈井喷之势的青春电影显现出愈发蓬勃的态势。
从近几年热映的电影作品来看,青春电影不仅引起了观众的集体回忆、创造了较高的商业价值,而且还从好评、恶评两个方面激发了高度的社会关注和文化讨论,成为具有话题性或争议性的现象级影片。
一、 现象级影片
何谓现象?只有在观念上引起观众较大的社会反响,电影才具有“现象”的意义。《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引发了对怀旧文化的解析,《小时代》招致的媒体恶评与粉丝的票房热捧形成反差,《中国合伙人》激发了不同阶层关于梦想和价值观的诠释,《捉妖记》刷新了“中国式大片”的定义,《大圣归来》使“自来水”成为流行语并引发民众对国漫崛起的期待,《港囧》对“徐峥现象”的发酵和对“笑点”电影的品牌延续,《美人鱼》主打周星驰牌的情怀营销,这些都构成了中国电影创作实践中值得人们关注和深思的现象。
2016年1月,中国最大的互联网投宣发平台百度糯米影业联手国内影视大数据平台领航者艺恩网,共同发布了《2015年十大现象级华语影片报告》①(以下简称“报告”)。报告中,青春电影《夏洛特烦恼》和《我的少女时代》名列十大现象级华语影片榜单之列,《夏洛特烦恼》更是占据了票房榜单的前三位。在好莱坞大片和“中国式大片”的双重夹击下,《夏洛特烦恼》《我的少女时代》之类青春电影异军突起,先后以黑马的姿态杀出重围并占据同时期票房排行榜高位,为《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以来的青春电影现象又添上了浓重的注脚。
二、 青春电影的价值取向
青春电影是按表现题材界定的一种电影分类,是以青少年、青年的成长经历及其生活状态、心理特征为表现内容的电影作品。近年来,青春电影虽然在故事内容与表现风格上各不相同,但它们内在的价值取向和创作导向却有很大程度上的相通性。
(一)怀旧情结
怀旧是一种情绪。以《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为起点,中国青春电影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怀旧浪潮。怀旧不仅是对过去青葱岁月的留恋,也是对当时所处年代的追忆。《致青春》中,很细致地向人们展示了那个时代的风貌,小到生活用具,大到建筑物的风格,都还原了时代特色,带给人们情感上的共鸣。《我的少女时代》中,也有大量对青春时期的细节描绘,例如追星的方式、留言簿等等,都能唤起观众对昔日生活的回忆。影像通过对时代背景的交代以及对时代氛围的渲染,使得观众的情感能相应地投射到故事情节中,与人物的心态和感情保持同步,也就能在情感共鸣中更好地理解人物。
怀旧更是一种自我调适。从心理学层面来说,怀旧是一种正常的人类反应。怀旧隐含着人的“退行”心理,也就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当我们面对矛盾和冲突的时候,我们就会通过怀旧来寻求保护和安慰。青春期短暂易逝,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往往处于懵懂状态,不懂得珍惜当下时光。步入成人社会以后,面对生存境遇中的种种压力和挑战时,对过去不懂珍惜的缺憾心理和对当下压力的回避心理,更能引起步入成年的人们对青春阶段美好时光的怀恋。青春电影通过影像再现,完成了人们以成年视角对青春期的自我审视;同时也以一种集体回忆的方式,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临时减压放松的去处,使得不堪重负的人们能在旧日缅怀中获得心理满足。于是,怀旧本身成为青春电影的一种情感取向。
(二)成年社会的自省
青春时期总和热血情怀联系在一起。身处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行为处事全凭个人喜好和内心情感。在大多数青春电影中,我们都能看到激情上涌的年轻人挑战甚至打破社会规则的场景,而这也正是青春电影让人热血沸腾的一面。《致青春》中,郑薇抢了副院长的《北国之春》高唱《红日》,在“命运就算颠沛流离,命运就算曲折离奇,命运就算恐吓着你做人没趣味,别流泪心酸,更不应舍弃……”的歌声中,礼堂内的同学们跟着郑薇引吭高歌,银幕外的观众们也随着歌声心潮起伏。《红日》是李克勤在上个世纪90年代演唱的的一首歌曲,随着《致青春》的热映,这首经典老歌再度走红,除了人们对旧日时光唏嘘缅怀的种种情绪外,更深层次的原因应该属于这首歌中蕴涵的不屈的青春姿态。
影像中,青春期的倔强、冲动总能唤起成年人心中尘封已久的热血情怀。《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中,学校保安怀疑同学偷班费要求搜查每个人的抽屉,柯景腾带头与保安打架,不仅得到影片中同学们的拥护,也得到了银幕外观众的认可。《我的少女时代》中,教导主任对小混混徐太宇有偏见,不认可他的考试成绩,在林真心和欧阳非凡的带动下,全场同学纷纷自认有罪,与徐太宇同进退。那一刻,属于青年人的热血在礼堂中沸腾,久违的激情被点燃。青春电影中,成年人的形象常有意无意被演绎得冷漠世故、不通人情,而年轻人的形象则充满激情、体现出生命的张力。其实成年人也都是从青年时代走过来的,只不过在成年以后多了理性和顾虑,于是只能在社会规则中委曲求全。将被社会同化的成年人人演绎成一个滑稽的黑色幽默,这样的形象建构,无疑是对成人社会隐晦的控诉。同时也是希望借此设定,让成年人能以第三者的维度审视自己在社会中的形象,并通过电影中的年轻角色回忆曾经的青春年华和曾经富有生命激情的自己,而不必因为社会的同化,而变成一个或冷漠、或世故、或懦弱、或自私的社会人。
(三)有梦就要追
不少青春电影都与梦想有关,比如《中国合伙人》《全程高考》《破风》《栀子花开》等等。青春是正拼搏和奋斗的时候,青春期的生命力在永不言败的韧性和热情中体现。青春电影中洋溢着的活力与梦想可以为正处于孤独、焦虑中的现代青年人提供一些精神上的慰藉和行为上的参照。电影中的青春人物在遇到挫折时不抛弃、不放弃,在犯错后能好好反省重新再来,他们满怀追求梦想的信念与动力,有着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青少年学习的榜样。《中国合伙人》中,三个相识于大学时代的年轻人,一起打架,一起泡妞,一起为了美国梦而奋斗。在大时代的背景下,有的人梦圆,有的人梦碎,然而,创办英语培训学校让更多中国学子能实现出国梦的新梦想,又把这三个人牢牢系在了一起。影片在题材和内容上都有着催人奋进的意义,对梦想的追逐成为影片的价值核心,其健康向上的创作导向既有利于陶冶青少年的情操,也能帮助他们培养高尚的品格,这也使得《中国合伙人》成为现象级青春电影中正能量作品的典型。
(四)爱是永恒的归途
爱,是对人或事持有的一种真挚情感。《致青春》中,有郑薇和陈孝正因为相互吸引而产生的爱,也有郑薇与林静之间因为相互了解并愿意成全对方幸福的爱,还有阮莞为了赵世永不顾一切甚至粉身碎骨的爱。《我的少女时代》中,有平凡少女对校园偶像人物的暗恋之情,也有平凡少女和地痞混混之间的日久生情。《夏洛特烦恼》更是将人与人之间相互温暖、甘苦与共的爱情讲到了极致。主人公夏洛身边有一位爱他疼他的妻子马冬梅,但他并不懂得珍惜。当他重新回到中学时代,追到初恋女孩秋雅,实现功成名就的梦想后,夏洛才明白,那个曾经在身边一直关怀他、给他温暖的马冬梅,才是自己的真爱。影片通过一场穿越时光回到过去的荒诞梦境,给了在当下乏味人生中那颗躁动不安的内心迎头一击,让那些怀着不切实际梦想的人们幡然醒悟,懂得珍惜平凡、把握现在。该片之所以能以屌丝的起点逆袭排行榜高票房,也正在于影片所突出的这种平凡人生中的动人情怀。
三、 青春电影对青少年认知和行为的负面影响
青春电影固然是以正面的价值导向为建构基础的,但是电影毕竟不是现实生活,而是对现实的一种浓缩、升华、放大的反映。电影是一种媒介,而对于缺乏媒介素养和人生阅历的青少年来说,电影中的生活可能就会成为他们眼中的现实。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青春电影对尚不成熟的青少年的认知行为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一)对真实时间的认知不准确
电影时长一般就在两个小时左右,要在限定的时间里表现跨越时间和空间的故事,就必须使用蒙太奇的手法。而蒙太奇对时空的重构,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青少年对真实时空的认知。比如《同桌的你》中,林一用功读书、备战高考的画面,就运用了蒙太奇手法:林一坐在座位上一动不动地做题,而他身边的同学都像按了快进键一样快速穿梭,包括教室里的倒计时板也在快速翻页,直至为零。影片的初衷是为了表现林一在这段时间内一心一意的学习,但是这样的手法,有时却会给青少年带来一定的困惑。当他们将这样的场景当做自己实际生活的参照时,他们会发现,学习是一段漫长而艰苦的过程,时间的流逝并不像电影中所描绘的那样快。这样的时间感受可能使得青少年对一些时间跨度大的事情缺少耐心,比如对待学习的态度,更显得急功近利,希望在短时间内看到明显的成果。
(二)无视规则,叛逆行为被美化
青春总是与叛逆相联系。不愿意遵从制度的约束,希望打破条条框框的限制,是青春叛逆期的普遍特征。在青春电影中,叛逆行为往往被包装成一腔热血、勇往直前。大部分校园青春电影中都会出现逃课、挂科、早恋、打架、破坏公物、触犯校规、顶撞老师等诸如此类的情节。并且,电影有意识地弱化了对叛逆行为的惩罚,某些电影甚至还鼓吹“没有挂过科的青春是不完整的青春”等消极言论。《匆匆那年》里面,方茴为气陈寻而随意与一男同学发生性关系,这样的情节在一定程度上会给思想尚不成熟的少女一个错误的示范,不会寻找正确的情绪疏通渠道,而用这种不自爱的方式发泄情绪。《我的少女时代》中徐正宇是一个学校里的痞子老大,经常打架欺负同学,电影却给予他英雄人物式的表现,容易让青少年心生模仿的念头。叛逆是青春期无法回避的行为表现,但是作为具有广泛传播力的电影媒介,对叛逆元素的运用应当慎之又慎。
(三)灰色而残酷的青春
不少青春电影中充斥着各种非主流文化,使青春生活呈现为暴力、性与死亡,着力烘托一种灰色而又残酷的成长体验。这些影像中展现出来的颓丧、迷乱、困惑、叛逆的青春生活,很有可能被缺乏识别能力的青少年当做生活的真实。青春电影中的爱情往往也不得善终,或因为外界阻挠,或因为背叛,或因为误会,或因为变心,通常以遗憾为结局,让人唏嘘不已。“青春是一道明媚的伤”,类似口号使得青春电影中忧郁多过幸福、灰暗大过光亮,压抑、孤独、甚至死亡成了一些青春影片的主要基调。青少年涉世未深,面对人生中诸多不圆满,未必能像成年人一样理智面对。长时间沉浸在悲伤情绪里,也不免让青少年对于青春的理解产生更多负面联想,不利于身心的健康成长。
(四)虚假的主角光环
电影中始终存在主角,电影的代入感会让人拥有主角意识,会让人误以为自己就是故事的中心。当《我的少女时代》说我是一个长相一般、成绩一般的普通女孩时,或许会有很多真正的普通女孩将自己带入这个故事中,同时也将故事带到生活里。主角光环是剧情需要,同时也给了观众一个美丽的幻想。电影中的男主角一旦开始认真学习,他一定能够考上理想的学校;电影中的女主角一旦开始努力变美时,她一定会变得很令人惊艳。这或许是青春电影中的铁律,但这并不一定会是现实。青少年对虚拟现实和真实的辨别能力不强,因此,容易受电影影响,为自己加冕主角光环,将自己幻想成所处的周遭世界的中心。但电影中的幸运和顺利并不一定发生在现实生活中。因此稍有坎坷,持有这种主角光环的青少年就会遭遇强烈的挫败感。
四、 青春电影应担负起建构青少年价值观的责任
李普曼曾经提出“拟态环境”的概念,即大众传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它并不是客观环境镜子似的再现,而是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对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加工和报道,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所提示的环境。它不是“真”的客观环境,它与现实环境存在或多或少的偏差。同时“拟态环境的环境化”告诉我们,因为人们越来越依赖这种拟态环境去了解客观世界,因此拟态环境有向客观环境演变的趋势。
这一概念充分向我们说明了大众传播媒介在帮助人们认知环境和指导人们的行为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电影作为大众传播媒介之一,同样也为观众搭建了一种“拟态环境”,尤其对于青春电影而言,虽然它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它强大的社会功能不容忽视,它对指导青少年的认知和行为具有重要意义。鉴于青少年尚未发展成熟的心理特征,青春电影创作应切实担负起建构青少年价值观的责任。
(一)题材上推陈出新
国内青春电影的关键词几乎就是“校园”和“爱情”。大多数青春电影中,故事发生的环境受制于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的生活,主人公的行动受制于小学—中学—大学—工作的成长经历。然而,青春期的感情不止于爱情,也有友情、亲情和师生情等等,影片中情感的多样化可以为青少年观众提供不一样的感情处理方式的参考。除此之外,电影工作者也应该多关注那些常用青春题材以外的人或事,避免落入出国、车祸、堕胎等剧情俗套。
(二)树立“影像育人”的使命感
电影工作者作为精神产品的生产者,既要考虑产品的商业价值,也要考虑产品对社会的影响。电影文化本身确实存在诸多弊端和问题,但是在创作电影时,创作者不能仅仅受到利益的驱使,将票房作为衡量电影优劣的唯一标准,应当树立端正的态度,清楚自身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塑造出有利于青少年成长和发展的、符合社会未来方向的多元化人物形象,有针对性地拍出一些高质量的青春电影作品。
(三)将“成长的痛”转化为“成长的意义”
当下青春电影常常以较为浓烈的色调渲染青春的爱与痛,反映青少年深刻的情感和无所畏惧的行为,带给人们更多的是一种感官刺激。而对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产生的茫然心态以及孤独感受,却较少关注。这也反映了市场经济环境下,电影作品在迎合市场、迎合观众目的的驱使下,忽视了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的现状。电影创作者应让影片人物学会面对成长中的磨难与问题,完成对自身的反省和提升,使得青少年能从相应角色身上找到行为参照,加强对自我的认知,在成长中逐渐走向成熟。
在影像中,青春故事被不断地描绘、挖掘甚至是放大。有对逝去年华的追忆,有对社会的自我反省,有对梦想的执着追求,有对爱的体验和理解。在市场的推动下,青春电影也呈现出低俗化、片面化、浅薄化的趋势,给青少年成长带来一定层面的负面影响。因此,当代电影创作在关注上述困境的同时,应该把青少年的价值观教育纳入文化、历史、伦理学的范畴中,发挥它的正面效应,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