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ebot:能30分钟完成手术的医疗机器人
2016-12-16徐硕
徐硕
提到医疗机器人,很多人最先想到的是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或者机器人“大白”,它们代表了国际最先进的理念和产品。手术机器人从1980年发展至今,在国内,很多团队也在相关领域做了研究尝试。从1997年开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王田苗和解放军海军总医院教授田增民联合研制了脑外科机器人辅助定位系统,并于1998年进入国家“863”计划课题。而北京柏惠维康科技有限公司的CEO刘达正是王田苗教授的学生。
自1998年开始,刘达一直从事医疗机器人研究。经历了近18年的打磨和2万多例的临床实践后,最新一代医疗机器人Remebot诞生,且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最终被专家认可并得以投入实际应用。
2010年刘达从德国留学归来,想要将医疗机器人进行产业化发展。但受限于资金,更重要的是当时国内市场普及度不高,直到2014年才他拿到第一笔资金。随着近几年人工智能行业的逐渐升温,技术打磨多年后,Remebot的竞争优势凸显,2016年1月,Remebot获得由真格基金、海泉基金、雅瑞天使合投的A轮数千万元投资,9月又获得了由普华资本投资的B轮数千万元投资。
医疗机器人与医生,辅助但不能替代
柏惠维康COO聂智告诉创业邦(微信搜索:ichuangyebang),Remebot是一款应用于神经外科的手术机器人,由计算机软件系统、实时摄像头及自动机械臂三部分组成——“也可分别比作医生的脑、眼、手。”
从纵向来看,在神经外科领域,借助医疗机器人机械臂末端的操作平台可以辅助医生实施活检、抽吸、毁损、植入、放疗等12类手术形式,如脑出血、脑囊肿、帕金森、癫痫等近百种疾病的手术治疗。横向来看,未来可运用到不同的科室,如肝癌的消融,就可利用图像技术精准定位,然后采用微创的方式直接将肿瘤杀死。
聂智表示,相比传统的框架立体定向手术是由人工规划手术路径,再用机械进行经纬度的定位,Remebot医疗机器人的主要优势是微创、精准和高效:通过计算机软件系统将医学影像三维呈现,辅助医生更加清晰全面地观察病灶,完成手术规划;能够按命令轨迹运动,将安装在其末端的手术器械准确送达患者头部病灶点,并带动手术器械运动,完成辅助操作任务。
传统的开颅手术对医生的要求非常高,医生需要通过观察二维及三维影像确定肿瘤(病变)位置,将其去除或杀死。这一切全凭医生本人经验,如果找不到正确的位置,很容易将未病变肿瘤杀死,病变细胞则继续存活。
而Remebot则是通过机器人自动定位,帮助医生快速地找到病变位置,医生只要按照标准化的流程进行操作就可以完成手术。聂智解释,一般来讲,培训医生只需要半天时间,即根据手术的不同要求告诉医生可能会出现误差的点、如何避免等等,后期就是熟练的问题了。
那么医疗机器人的出现,真的可以代替医生?
答案是否定的。聂智告诉创业邦(微信搜索:ichuangyebang),尽管未来在技术操作上机器人会比医生肉眼定位更精准,能更快速精确地找到发病位置,但Remebot等医疗机器人并不能代替医生进行手术,否则很难划分手术的责任归属问题。
聂智也表示,未来随着远程手术的实现,还可以将专家的手术方案和当地的机器人结合,专家只需做出手术方案,由当地医生在机器人的辅助下根据最佳手术方案完成手术,进而提高诊疗效率。
面临困境:目前并未纳入医保体系
尽管目前Remebot已经与北京的天坛、宣武、301、协和等10多家三甲医院展开合作,开始投入临床,可聂智还是有些担忧。虽然医疗机器人开始逐渐走进大众视野,但普及程度还不够,要想实现产业化运作还面临着诸多难题。
一是医工的结合缺乏紧密度。“不仅对人员的要求高,需要多学科的融合,对时间的要求也很高。”聂智说,像北航、哈工大、天津大学等研究医疗机器人的团队,时间上基本超过10年,甚至15年。
二是资金。虽然国家会拨款给学校进行项目课题的研究,但款项中只有四分之一的钱可以用在人员身上,其余四分之三必须用在设备上。这样一来,人员队伍的维系就变得很困难,而跨学科的人才本来就很少。
三是临床环境。不同的医生、不同的想法和环境,都会造成不一样的手术结果。如果只跟一两家固定的医院合作、进行临床实验,就会增加产品的局限性,有可能增加手术中的误差值。
四是目前该项目并未纳入全国医保体系。聂智表示,这也是患者选择这个手术形式的障碍之一。
总结来看,无论是在神经外科,还是在癌症、肿瘤的治疗上,医疗机器人都显示出了绝对的优势。
在投资机构眼中,医疗机器人的缺点是门槛高,看起来不那么热闹,但有一点已成共识:能辅助医生更精准完成手术的医疗机器人,很可能就代表着医疗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