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摩拜单车

2016-12-16

科学生活 2016年11期
关键词:摩拜单车车身

如果你最近在上海,你可能会在市中心路上或人行道旁边看到一辆辆颜色特别靓丽的自行车,车身的银白色与车轮的橘红色搭配得十分和谐。在车身很多部位都印有二维码,写着“扫一扫,骑我走”,这就是“摩拜单车(mobike)”。从英文名“mobike”可以看出,摩拜是一种移动着的单车。只需要在App store或者Android商店里免费下载摩拜单车(或mobike)的App,并且通过注册流程就可以非常便捷地租借到一辆单车。而使用价格更是令人惊喜,每半小时1元。

如何使用摩拜单车

首次扫描摩拜单车车身二维码的时候,它会引导你下载一个 APP,通过APP扫描单车上的专属二维码,就可以解锁使用,到达目的地,只需要找附近一个公共自行车位停靠,手动关锁即可。每辆摩拜单车安装有GPS定位系统,通过APP可以定位到整个城市的摩拜单车分布,而方便找到离你最近的单车。当然了,这不是免费的,你需要存入300元押金,以及目前每半小时1元的租赁费用。所有的手续都可通过支付宝完成。

具体如何才能租借到一辆摩拜单车呢?操作十分便捷方便,详见以下图说。

1.打开摩拜单车App,搜索到距离自己最近的单车。

2.扫一扫车上的二维码,即可解锁,听到“咔擦”一声响亮有力的声音后,车锁便打开了,随后就开始开启你的骑行旅程。

3.到达你想去的目的地后,将车停在人行道上政府规定的白线停车区域内,手动关锁,就会自动结算计费。无需去指定的地点办卡,付费,也不需要去指定地点停车还车,十分便捷。

值得一提的是,摩拜单车还贴心地为大家设计了分享功能。完成骑行后,累计骑行的公里数、减少了多少碳排量、因此燃烧了多少卡路里等数据都会一一被记录在App里,可以在朋友圈、微博进行分享转发,和朋友们进行互动。

摩拜单车的源起与使命

城市曾经是人类进化和文明的标志,如今我们的城市交通在持续恶化,城市的雾霾天气影响了人们的健康。根据2015年上海市交委公布的上海综合交通调查结果,2014年全市出行总量达到了5500万人次/日,居民平均出行距离6.9千米每次,其中55%的出行距离低于5千米每次,同时上海交通拥堵出现持续恶化状况,中心城区早高峰部分地面道路路段行驶车速低于10千米/小时。

数据表明:1辆普通三厢汽车的占地面积达10平方米;1辆单车占地1平方米。城市平均每次燃油出行碳排放401克/千米;城市平均每次骑行碳排放22

克/千米。因此,骑车,在解决出行问题的同时,能最大化地节约城市空间,并且对环境也更加友好。在享受最环保、健康和高效的绿色出行的同时,人们也可以充分享受自己的肌肉带来的动力,而不是过分依赖引擎。

出行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之一。摩拜单车的创始者发现人们的这一需求,尤其是城市内短途出行需求,在目前并未得到很好的满足。特别是在像上海这样的特大城市,“最后一千米”的交通需求现实存在,人们一直在不断寻求相应的解决方案,比如滑板、折叠自行车、电动平衡车等,目前还没有完美的方案出现,纽约地铁今年年初还因为安全隐患禁止了人们使用电动平衡车进入地铁。

所以他们创立了摩拜单车,来实现一个朴素的愿望——帮助每一位城市人以可支付得起的价格更便捷地完成短途出行。为了把这一朴素的愿望变成现实,他们选择了自行车这个最普及的交通工具,并采用创新的理念,结合了互联网技术,重新设计了车身和智能锁,来让使用自行车完成出行变得更容易。并且提高每一辆自行车的使用率,提高人们使用自行车出行的便捷性,让更多城市里的人类用自行车出行。同时也希望能让人们的出行更绿色,对环境更友好,并帮助减少交通拥堵,让我们生活的城市更智能更美好。

摩拜单车的盛行源于其高技术含量

在自行车的设计上,摩拜单车采用全铝车身加橙色五幅轮毂,用了不仅防锈,而且是SC-7000超强航空铝合金,抗拉强度达到650mpa,是普通车架的2倍安全系数。在加工工艺上,摩拜单车采用的是轴传动和单摆臂,车身一体成型工艺。同时,该工艺和橙色五幅轮毂一起,使得摩拜单车在户外显得更加醒目,易于辨识。而舒适性方面,摩拜单车在车身设计上完全符合亚洲人身材的几何尺寸,同时,坐姿也更适合城市骑行。可以说,摩拜单车是一款完全为人们方便共享服务的城市自行车。

这个印着“摩拜单车 mobike”LOGO 的自行车背后是一个城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这个公共租赁自行车系统已经在上海默默运营几个月了,“摩拜单车”很多成员都是汽车行业出身,王晓峰是前Uber 上海总经理,另一位合伙人CTO夏一平则在福特汽车公司工作过。

王晓峰和夏一平介绍说,他们最初想到的是汽车,而后发现自行车更有可行性,也有想过做一个单独的自行车产品,最后他们认为改变出行方式更加有意义,“我们提供的不是自行车,而是一种城市出行服务”。

和以往的城市公共自行车不同,摩拜单车应用了几项技术,如GPS 定位技术——使得自行车可以灵活停放,以及智能锁——实现了手机方便扫描开锁,安全防盗。另外据王晓峰介绍,驱动锁的能量来自自行车内生发电系统,第一代依靠太阳能面板,第二代则是依靠用户在骑行过程中的驱动能量。

还有摩拜单车独有的一项关键技术:如果自行车在未被开锁的情况下的移动距离超过10米,则会向他们的维护后台和公安系统发出预警。

在自行车硬件方面,车是轴承传动,而大多数传统自行车则是链条。五幅轮毂,代替了传统的自行车辐条。实心轮胎,免充气,防爆胎,耐磨损。所有这些都是为了户外“散养”的维护成本考虑。王晓峰说未来还会考虑变成高科技塑料,目的在于让车身材质没有回收价值,而防范规模性的偷盗。

当然,摩拜单车目前的骑行体验可能不是十分理想,这主要源于它的轴承传动系统,让它的骑行体验低于传统的链条传动的自行车,这是它为了降低维护成本而做出的妥协。

公共自行车由来已久

城市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已经出现很久了,1965年即在欧洲出现。最常见的方式是办卡和固定桩存取车,不过即使依靠政府支持和补贴,进展也并不顺利。

根据自然之友和中外对话在2012年9月发布的《城市公共自行车调研报告》,报告中重点列举了四个城市,北京、武汉、杭州、伦敦。杭州是运营比较成功的,也只能做到基本收支平衡。英国一直在探索公共自行车的普及,然而反对者认为这个项目的实施成本过高,增加了纳税人的负担。

传统的公共自行车系统最大的问题在于,使用者还是要找到固定的停车点,没有完成点到点的便利度,或者说系统的便利程度依赖于城市公共自行车站的网络布局,而许多城市做得极其有限。还有一方面是,通常需要到指定地点办理交通卡,这也增加了想要试一试的入门门槛。

再加上公共自行车的性能只能维持在普适的入门级别,对于本地居民来说,这并不比拥有自己的自行车来得更方便,即便对于有限的游客来说,使用成本也很高。而也正因为此,公共自行车系统通常被定位为“最后一千米”的公共换乘补充方案。

摩拜单车助力城市公共交通

摩拜自行车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这些问题,不需要固定停靠地点,取车停车灵活,大幅降低了运营维护成本。然而也正因为要折衷维护成本,而一定程度上牺牲了骑行体验,这限制了它的舒适骑行距离区间。摩拜单车表示在这个方面他们在不断改进。

王晓峰还认为,相比于一次性投入一笔大的“固定资产”费用,让用户做出按次付费的消费决策更容易。

上海是摩拜单车开始运营的首个城市,而后会陆续扩展到更多城市。摩拜单车这样的交通体系要依赖于多元的需求使得车辆自然流动,上海的社区形态呈现混合状态,人流流动方向相对均匀,而如北京这样的城市,城市规划的功能分区单纯,人流流向也更统一,而这可能会降低车辆的使用效率。

摩拜单车对未来交通的启示

从更长远的视角来看,摩拜单车们的意义还不止于“共享自行车”,这甚至可是说是目前能够看到的未来出行的样子,也是交通行业常常谈到的“三化”。

第一是环保化。无论是特斯拉带动的电动化风潮,还是700bike推行的单车文化,环保化出行正在不断深入人心。在尾气排放引起的雾霾日益严重的大城市,电动化、新能源,环保化的意识越来越强烈,而反应到供应端,围绕环保化推出的交通产品及解决方案也在不断涌现。

第二是共享化。光有新能源还不够,提高出行工具的使用效率才能进一步降低能耗使用。滴滴出行创始人程维此前也在多个场合公开强调,滴滴的意义在于让人们意识到不必每一个人都要“拥有一辆汽车”,而且只有让现有汽车尽可能跑在路上,才能最大程度减少拥堵。同样,目前摩拜单车等开始的智能单车共享模式,“随停随用”正是在共享化的大趋势下提高使用效率。

第三是智能化。这种智能化是效率的进一步提升,无论是辅助驾驶还是无人车解决方案。甚至在汽车领域以共享口号起家的滴滴和Uber,目前也开始在越来越多的场合宣扬“无人车”。如果过往外界认为程维和卡拉尼克的目标是干掉出租车司机,那现在的趋势已经很清晰,他们的目标是干掉司机——只有干掉司机,才能让共享出行的方案变得更加高效而顺畅,并且能够规避众多由司机引发的不确定风险。

也就是说,未来出行的场景,像极了目前摩拜单车们展现的样子:自助力或电助力,总之要环保;共享化,人人可用,随时随地可用;智能化,使用效率高并且标准化、数据化。

另外,摩拜单车等也能看作是未来城市出行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具体场景来说也不难想见:在未来的出行场景中,人们先通过公共交通或无人车解决长距离出行,再通过自行车或电动自行车作为3千米以内的短距离出行的补充。

猜你喜欢

摩拜单车车身
姑苏城内话车身
共享单车为什么在国外火不起来
飞吧,单车
摩拜推出多项福利,同时发布摩拜助力车
摩拜的宿命
对恶意破坏共享单车行为要“零容忍”
共享单车(外四首)
摩拜单车的英国初体验
事故车维修中的车身防腐(三)
卡板在车身修复过程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