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编者按

2016-12-16

中国教育网络 2016年11期
关键词:校园智慧人才

编者按

智慧校园建设要有大智慧。人人参与的智慧校园才是真正的智慧校园,在智慧校园的框架下,每个校园中的主体都是智慧校园的参与者和建设者。本专题将分享专家对智慧校园的观点,目前高校在智慧教学、智慧食堂中所做的一些探索以及高校开放数据促进智慧校园的行动。

罗智泉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副校长

大数据催生智慧

大数据催生了很多“智慧”、无论是教学效果、资源利用、还是学生服务、招生策略、就业指导、教育评价等,数据都可以告诉我们怎么做决策。 比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整个智慧校园平台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过程,详细了解每个知识点学生掌握的情况,也就是对每门课程的教学情况进行实时跟踪。

整体来说,在智慧校园的框架下,高校教学模式以及管理模式都在深深地影响着高等学校。此外,云计算已经实现了业务之间的分离,我们可以通过云计算、云平台节省开支。大学的信息化建设从数字化正在慢慢进入数据化,通过大数据的分析技术实现个性化的教育,这使得我们的学位课程体系向终身教育和泛在学习演变。

智慧校园的模式,把我们从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成现代的教育,使得每个人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从简单的课堂理论的学习到随时随地的泛在学习模式将是我们希望达到的目标。

倪明选澳门大学副校长

智慧校园需要大智慧

在智慧校园建设过程中,信息技术作为手段服务于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智慧校园最终的目的是提升开放教育生态,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智慧校园建设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信息化为目的,第二个阶段是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的,第三阶段是要建立生态系统,让师生共同参与建设智慧校园。

数据是智慧校园中最有价值的。实际上,现在的高校本身有大量的数据可以供我们使用。我们拥有丰富的数据来源,有不错的设备进行数据的感知。怎么利用它们产生智慧?

智慧校园的核心必须要有云平台,我们要有各种各样的数据放在云平台里面让师生共享;我们要开放给学生,鼓励学生提出他们的创意;我们要培养创新型人才,给他更大的空间和平台全方位尝试,我们提供可动态配备的资源,提供有高可靠性,按需服务的模式。

学校最大的资源就是老师和学生。我们所进行的所有的改革,阻力最大的不是学生而是老师,老师不愿意改,我告诉他们这不是你愿不愿意改的问题,学生跑得比你快。

对政府而言,智慧校园就是智慧城市的缩影,我们支持政府做智慧城市就要首先支持我们自己做智慧校园,智慧校园培养的人才就是将来的生力军。

我们构建智慧校园要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以新兴科技为手段,拥抱大数据,从而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本文根据会议录音摘选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猜你喜欢

校园智慧人才
人才云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