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灾备为高校数据撑起保护伞

2016-12-16廖宇张彤

中国教育网络 2016年11期
关键词:灾备运维调研

文/廖宇 张彤

云灾备为高校数据撑起保护伞

文/廖宇张彤

2016年夏,全国多地大雨,南方很多高校数据中心墙外的积水高达半米,谈起当时的情况,很多网络中心主任都心有余悸,也因此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重视基于云的灾备应用。为了解高校灾备建设现状,《中国教育网络》杂志进行了高校云灾备问卷调研,希望通过对高校第一手资料的研究,为高校下一步云灾备服务的部署提供精准的参考。

数据快速恢复备受关注

天灾、人祸对关键数据造成的不可恢复的损失,已经成为高悬在每一个信息中心管理者头上的利剑,做好重要信息灾难防护势在必行。云灾备是一种基于云架构将灾备应用转化为服务,提供给高校使用的信息化管理模式。采用这种模式,用户可以利用服务提供商的优势技术资源、丰富的灾备项目经验和成熟的运维管理流程,快速实现用户的灾备目标,降低运维成本和工作强度,同时可进一步降低高校的信息化成本,并为学校日常管理和宏观决策提供平台保障和数据支撑。

在高校领域,随着信息化建设高速发展,师生员工对IT系统的依赖日趋加强,学校每天产生的数据以几何级数增长,关键数据在高校日常教学、科研和管理中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为保障学校的数据安全,高校云灾备系统建设越来越成为关注的焦点。云灾备服务独有的高性能、高可靠性、高扩展性、易维护性、责任风险低以及高性价比的特点,成为为高校关键数据信息系统“保驾护航”的重要措施。

高校对云灾备服务的主要需求是系统架构和环境安全以及内外网络安全,从图1可以看到,高校对系统架构和环境的安全关注度最高,达到59.75%,其次是高校内外网安全和异构存储的兼容和备份。能够提供全方位容灾,保障高校网络环境和数据安全,提供兼容异构存储的备份策略服务是高校用户对容灾备份系统的核心需求。

图1 高校对云灾备的服务需求

对于备份容灾系统的功能性,高校用户最关注虚拟化容灾功能,比例达63.47%。其次为集中存储功能,达56.97%。此外,数据保护、数据快照、弹性资源分配、数据镜像也受用户关注,其比例均在35%左右,如图2所示。

图2 高校用户关注云灾备的哪些功能

从参与本次调研的用户选择来看,高校构建云灾备系统主要的目的是解决快速数据恢复问题,以保障教育教学和科研管理等应用的平稳进行。其次安全数据加密问题和提供多种灾备方式以及老旧数据归档问题的解决也是应用重点之一,如图3所示。

图3 云灾备主要解决哪些实际问题

混合云模式最受欢迎

相较于传统的硬件灾备方式,云灾备的按需采购资源,即购即用的优势是很受高校用户认同的性能优势,灾备体系提供高校信息系统的安全保障功能,虽然必备但并非常用,如果大量占用设备投入,必将对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效果造成不利影响。大多数用户都明确表示,希望能够实现灾备系统的高性价比应用。其次是部署迅速,维护简单。同时,云灾备升级和迁移更方便,更灵活的特点也受到用户的高度重视。这些特点充分体现了云计算的技术优势,包括管理效率高,运维成本较低和实施灵活弹性以及资源利用率高等,如图4所示。

图4 云灾备优势

调查数据显示,参与本次调研的高校用户已经充分认识到云灾备的价值和发展趋势,对下一步部署云灾备应用服务具有较高的兴趣。因此,在选择云灾备时主要考虑哪些因素的问题时,众多高校的选择比较集中于灾备效率和系统的安全性方面,比例高达77.09%。其次,云灾备技术成熟度和部署云灾备建设的投入成本也是用户比较重视的关键影响因素,如图5所示。

图5 用户选择云灾备考虑哪些方面

高校在选择云灾备时,大多数用户希望部署本地云灾备服务。部分用户对远程云灾备服务也比较关注,借助云计算技术和本地节点运维的服务体系可以更好地支持用户的以上需求,并能够更高效地为用户提供云灾备运维和管理服务,从而有效提高云灾备的用户满意度,如图6所示。

图6 希望云灾备企业提供哪些服务

此外,参与调查的用户高校对云灾备系统是否支持Microsoft Windows操作系统最为关注,比例接近90%(89.47%),基本覆盖本次调查的各级各类高校。其次是Linux系统,比例为77.40%。66.25%的用户选择了VMware。对于高校云灾备系统支持的数据库类型,用户最关注的是支持Oracle数据库,其次是Microsoft SQL Server,部分高校用户选择了MySQL。

本次调研,我们共采集到176个学校的有效样本,高校对于云灾备系统建设的投入目前还不是很大,211/985高校每年预算规模在50万元以下的居多,共16个学校,50~80万元的有9所学校。普通高校每年投入预算规模的大部分集中在50万元左右,50万元以上的相对较少。高职高专学校年预算规模也主要在50万元以下的范围。

从参与本次调研的302位老师的选择来看,在如何获取云灾备服务方面,关注混合云的最多,混合云方式相对较灵活,既能满足学校灾备的需要,又能满足云服务各项功能的需要,因此成为高校云灾备的主要服务模式。另外,出于安全考虑较多用户也比较倾向于私有云方式,选择公有云方式的相对较少,如图7所示。

图7 部署云灾备倾向方式

高校用户普遍希望以合作的方式进行云灾备建设和提供服务,以提高部署的效率和节省成本。其次较多用户也比较倾向于购买服务的方式,本次调研中有52位普通高校用户选择了此项,两项合计远高于传统的自建用户样本数,说明基于云技术,合作建设和直接购买服务的模式已经被高校所接受,将成为未来高校云灾备应用的主要途径。

通过本次调研数据,我们看到,随着云计算技术在高校进入到应用普及阶段,各项云应用服务也逐步开始实践,包括:混合云方式受到较多关注;公有云服务需重视数据安全和服务质量;用户关注个性化、简单、易用的云服务,关注云服务的协同工作、资源共享、弹性灵活等特点。但也仍然存在着云服务投入预算规模普遍低于传统自建模式等问题,教育信息化云应用服务的深入开展仍然任重而道远。

猜你喜欢

灾备运维调研
基于铁路主数据中心建设的灾备管理系统框架研究
运维技术研发决策中ITSS运维成熟度模型应用初探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风电运维困局
杂乱无章的光伏运维 百亿市场如何成长
配电线路的运维管理探讨
轨道交通清分系统灾备升级方案研究
脚踏实地扶贫调研
深蓝云海“云灾备”正式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