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国家战略实施和产业转型升级精准服务
——浙江省质监局大力加强计量服务体系建设纪实
2016-12-16■文/子墨
■文/子 墨
为国家战略实施和产业转型升级精准服务
——浙江省质监局大力加强计量服务体系建设纪实
■文/子 墨
近年来,浙江省质监局认真贯彻落实《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积极行动,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进产业计量测试服务体系建设,为浙江“4+6”国家战略举措以及“四换三名”等经济转型升级提供“精准服务”,取得了明显成效。
江海联运有了计量保障
建设江海联运服务中心,是浙江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目前,宁波—舟山港的大宗航运物流产业计量技术能力还较为滞后,矿、油、煤及粮食等大宗商品贸易交接中存在计量准确性低、交接时间长、计量结果国际互认度不高、国内外贸易纠纷多等问题。为此,浙江省质监局加快在舟山市建设省级大宗物流航运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将开展船舶液货舱容积快速测量、大宗散货堆场物料交接量快速测量等技术研究,按照国际一流水平建立江海联运服务物流计量标准系统,实现大宗物流关键参数的远程测量、监控和评估,为加快口岸通关速度,节省货物通关费用提供技术保障,并开展计量仲裁,完善国际贸易纠纷解决机制,为年吞吐量近10亿吨的大宗物流商品贸易结算准确公平保驾护航。
“智能制造”有了精确测试
浙江省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较快,初步形成了具有独特优势的产业集群。工业机器人关键零部件的传动精度,机器视觉系统的几何及光学特性,各种传感器参数性能的技术创新和研发生产,都需要高精度的计量来保证。为此,浙江省质监局在杭州市设立浙江省工业机器人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提供涵盖机器人全产业链、全量传链、全生命周期的计量测试和质量检测服务。该中心目前是国内首家工业机器人领域的专业计量测试机构,也是“工业机器人检验方法专业组”国家标准筹建组组长单位,通过边建设边服务,已帮助有关企业解决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中的技术难题和相关技术标准的制定,使企业产品顺利通过首台套技术认定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目前,该中心还与萧山开发区签订了合作协议,将入驻“机器人小镇”,构筑工业机器人“计量、标准、研发、检测”公共服务平台,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吸引集聚优势企业做大产业规模,做强产业竞争力。
制造业转型升级有了服务平台
目前,浙江省共建立社会公用计量标准3183项,涵盖了与制造业密切相关的力学、几何量、热工、电磁、化学、无线电、时间频率、光学、声学以及电离辐射等十大专业领域。2015年以来,浙江省质监局大力推进信息、环保等七大重点产业的计量基础建设,共新建社会公用计量标准70余项,建设了1MN静重式力标准机、50m空间三维大长度标准装置等一批国内领先的计量标准。通过充分发挥社会公用计量标准的公用性,为浙江省制造业攻克先进基础工艺难关,提高核心基础零部件的质量性能和关键基础材料的制备水平提供了准确可靠的量值保障,同时也为风力发电、航空航天、海洋平台、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等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产品研发、检测认证、出口贸易提供了精准的计量服务,带来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达百亿元,有力促进了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和吉林大学等单位联合研制的1MN静重式力标准机采用数字伺服电机控制,控制系统及自动化程度均为世界先进水平,准确度接近于我国的国家基准。
近年,宁波柯力传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因企业转型升级需要拓展国际业务,委托荷兰国家计量院(NMi)进行产品的OMIL认证工作。由于荷兰国家计量院只具备小量程的称重传感器认证能力,无法进行大量程的称重传感器试验,在其参观浙江省计量院的设备后,最终认可由浙江省计量院出具的测试数据。宁波柯力传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规格为5t、20t、30t等系列称重传感器产品均在浙江省计量院静重机上完成调试及试验,仅此一项,就为企业节约外汇近10万欧元。
“浙江制造”品牌建设有了技术保障
浙江省仪器仪表行业工业总产值排名全国前列,聚光科技、宁波三星等龙头企业取得了快速发展,但大部分中小企业市场竞争力不强,制约了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为此,浙江省质监局大力推进计量实验室建设,全面提升计量技术服务能力,先后建立了电能表、水表等12大类国家型式评价实验室和液体流量仪表等3个国家质检中心。2015年,全国首家通过国际法制计量组织(OIML)认证的电能表实验室又落户浙江,其试验结果得到欧美等109个国家认可,为出口企业节省了大量时间和资金成本。同时,该局加快在仪器仪表产业推进“浙江制造”品牌建设,确定在智能电表领域开展“浙江制造”品牌培育试点,制定“浙江制造”标准,打造行业标杆。在试点的基础上,向环境监测、医疗诊断设备等其他仪器仪表领域拓展。通过“浙江制造”品牌,引领和推动浙江从仪器仪表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