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下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路径研究

2016-12-16楼红耀

中国质量监管 2016年4期
关键词:标准化标准人才

■文/楼红耀

新常态下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路径研究

■文/楼红耀

“十三五”期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国标准化工作在新常态下被赋予了一系列新任务,国务院《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和国务院办公厅《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发布,标志着标准化工作改革与国家标准体系建设的新篇章已经翻开。当前我国标准化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储备尚有不足,难以满足标准化工作的发展需求,本文从新常态下标准化工作的新局面入手,分析当前标准化人才培养机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路径。

当前标准化工作的新局面

《国务院深化标准化改革方案》明确提出要改变我国现行标准“难以满足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不利于统一市场体系建立,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的现状,并提出要“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使标准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等一系列要求,即是要提高当前国内标准化工作的水平和加快标准更新,增强标准的实用性、先进性。为此,《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明确提出要推进标准化战略全面实施,增强标准有效性、先进性和适用性。健全标准化体制机制并提供高效的标准服务。这表明在未来这一时期内,标准和标准化工作,尤其是标准化研究工作,不仅需要多层次多方位深入开展研究和挖掘,还需深入结合国家、产业、社会发展的新需求,提供高效、务实的社会化服务,从而充分发挥标准和标准化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的支撑、引领、保障作用。

当前,我国正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致力于推进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提升,实现国内外市场的紧密接轨的必要性已超越了以往的任何一个时期。在此背景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授权发布了标准联通“一带一路”行动计划(2015—2017),对标准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中应当发挥的作用,提出了明确要求。此外,产业发展也呼唤标准化保驾护航。标准与质量、品牌等产品竞争力具有天然的联系,质量的保障必须有标准作为依据,品牌的树立和维护需要标准的支撑。我国正大力推进“中国制造2025”工程,“质量为先”的基本方针必须由标准保障才能顺利实施;先进技术被应用到实际生产,需要标准作为转化的桥梁;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智能制造等新兴业态的发展,只有通过标准体系的构建、完善和运转,才能得以推进;绿色发展、绿色制造则需要标准划定生态底线。

除内生因素外,当前标准和标准化也逐渐成为国际产业链的重要内涵,具体表现为:标准成为企业竞争的有力手段。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产业国际分工使标准逐渐替代商品、资本,成为国际生产链的主要流通要素,跨国公司以输出标准、品牌来掌控国际市场的话语权,获取高额利润而承担较少的风险;标准成为贸易壁垒的主要形式之一。发达国家充分运用技术优势,为保护本国的产业利益或实现公共政策目标,通过设置较高的标准,以技术法规、合格评定程序的形式,阻碍发展中国家产品的进口。可见自新航路开辟以来全球市场形成至今,国际产业流通要素经历了商品输出、资本输出,即将进入标准输出的时代;三流的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技术,一流企业做标准,即将成为时代的标签。

综上所述,我国的标准与标准化工作在保持专业化建设的趋势外,即将迈出向国际化、市场化、实效化发展的步伐,未来将是标准化工作发展的重大机遇期,而这种重大机遇期对于标准化人才则提出了全新的需求。国务院办公厅《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就明确提出:“要加强标准化人才培养……加大国际标准化高端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加强标准化专业人才、管理人才培养和企业标准化人员培训,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标准化人才需求。”

当前标准化人才培养模式与存在的不足

标准化人才根据工作性质不同,主要分为管理型、技术型和操作型。当前,我国质检系统负责标准化工作的管理,管理型人才主要集聚在系统内;技术型和操作型人才则分散在各行各业,在本行业开展标准化工作。标准化人才的培养模式存在以下问题:

一、标准化人才培养机制的不足

1、校园教育机制缺失

国内标准化人才多半属于参加工作后兼职或转行而来,国内大专院校开设标准化学科的情况并不常见,标准化知识多半作为科技相关专业的辅助内容教授,导致标准化人才的知识系统性不足,跨学科开展标准化工作的能力不足,综合应用标准化知识的能力不足等问题。此外,更多的标准化人才是在工作中接触标准化后通过职业培训或自学而掌握标准化知识,知识体系完整性更为缺乏。当前,我国已超越了仅需求基础性标准应用型人才的发展阶段,而到达了积极谋求通过标准和标准化参与国际竞争,获取标准和产品国际话语权的发展阶段,标准化人才的供给和培养模式已逐渐无法满足这一需求。与校园教育机制相配套的就业机制也相应缺乏,由于标准化是综合型学科,毕业学生的就业去向并不十分明确,且与产业的就业面存在一定差距,企业需求并不旺盛,因此标准化专业毕业学生往往难以就业,即便就业,也极可能进入标准管理部门。

2、教育培训与产业发展需求相脱节

标准化人才培育除需要塑造知识体系外,还需要将知识与产业实际进行深度融合和创新。国内部分院校开设的标准化课程或学科教育,在校生往往仅能从书本学习标准化知识,同生产实践的脱离较为严重;遑论在校生,即便是大学教职人员,受限于各类教学、科研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接触产业事务和实际标准化操作实务的机会并不多;上述现象导致我国标准化教育不仅资源稀缺,而且同产业发展的需求有较大程度的脱节。此外,已参加工作的专职、兼职标准化工作人员,参加职业在培训的机会较少,中标协每年度以及其他相关部门组织的标准化培训,次数与频率仍不足以满足所有标准化工作人员的培训需求,同时参加培训的多半为政府、科研机构的标准化管理人员,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技术型、操作型人才参加培训的机会较少。

二、复合型标准化人才的缺失

标准化涉及部门极广,包含工业、服务业、农业等众多领域,对人才所需掌握的能力要求较高,既要求其具备足够的标准化知识,又需要其对行业、技术有着充分的掌握。当前,在生产一线开展标准化相关工作的人才主要是操作型标准化人才,包括技术工人、检验员等,其主要工作性质是依据已有标准进行操作,多数技术人员仅为按标准行事,并不总结技术经验,对于标准创新和产业发展的贡献十分有限;管理型人才由于长期任职于政府、事业单位,对生产一线的技术发展水平掌握不充分,且其工作内容同技术的结合度不高,开展技术性较强的标准化工作往往有心无力;技术型人才则人员数量偏少,无法有效深入各行各业。

三、人才结构的现代化水平不高

1、标准化人才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度有待提升

我国当代标准化的体系构建于计划经济时代,标准化人才的分布也较多地集中于国有企业等公有制企业,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起来后,民营经济中的中小企业居多,且基本以产品和销售渠道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质量、品牌意识尚不足,标准化意识则更是薄弱,因此,较少地配备专兼职的标准化人才。但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民营经济对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强的推动力量,以专业化、标准化来完善企业管理,提升产品质量,打造企业品牌,也更为其所需要,因此加强民营经济的标准化人才配备,显得较为急迫。

《国务院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便明确指出,现行标准体系和标准化管理体制已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社会发展。主要包括:标准缺失老化滞后,难以满足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需求;标准交叉重复矛盾,不利于统一市场体系的建立;标准体系不够合理,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标准化协调推进机制不完善,制约了标准化管理效能提升。四方面不足均指向标准化工作同市场经济的结合度不足,也暗示着现有的人才资源同市场经济结合度较低的现实。因此《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就明确地提出:要加强标准的社会化服务能力,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技术支撑体系,发挥好标准在国家质量技术基础建设及产业发展、行业管理和社会治理中的支撑作用。

2、当前标准化人才国际化水平有待提升

技术性贸易措施对我国出口经济的损害虽不及反倾销、反补贴等价格壁垒般直观,但随着不断潜移默化的影响,技术性贸易措施对我国出口的影响也在与日俱增。根据质检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因遭受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导致直接出口损失由2005年的288.1亿美元增加到2012年的685.4亿美元,涨幅达138%。可见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应对工作,急需专业型标准化人才作出贡献,保护我国出口利益。同时,我国正在推进开放型经济和“一带一路”建设,我国标准与新技术存在着“走出去”的需求,也需要国际化的标准化人才进行推动。纵观我国标准化人才的国际化水平,尚需要进一步提升,重点应当提升对外交流和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的能力,争取在ISO、IEC等国家标准化组织担任职务。

新时期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路径

一、完善教育和实训体系

在本科院校开设标准化学科,理论和实践学习并重,偏重理论教学,重点培养的标准化领域的专业化人才;在与产业技术相关专业中增设标准化管理相关课程,提升毕业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培养其在工作中运用质量和标准化管理知识的意识。同时,应当强化校企联合培养机制。以产学结合为突破口,发挥已有的校外实训基地的作用,切实改善实训条件,保证学生实训时间,提高实训质量。以政府引导,高校与企业共建的形式,在各类产业中扩大实训基地设置的范围。同时构建渠道,引导学校办学方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设置标准化培养课程,提升校园培育人才的实用性。对标准化人才的就业提供相应的扶住政策。鼓励企业招收标准化专业的毕业生,在政策层面对招收标准化毕业生的企业提供政策支持,给予税收优惠、租金减免、低息贷款等扶持;政府可设置就业基金来帮助标准化毕业生就业,对就业学生提供资助以激励其积极就业。通过上述政策的实施,将使标准化专业人才广泛深入行业、企业。

鼓励在标准化工作岗位的从业人员继续深造,发动尽可能多的产业、社会资源,依托现有的省、地、县标准化工作平台,广泛发动质监系统内、外的专业技术力量和专家团队,形成多层次的社会从业人员标准化培训机制,定期开展培训活动,扩大标准化培训的受众面,将标准化意识与技能向各行各业的各类标准化从业人员进行传输。

二、加强人才交流

1、推动各类标准化人才互通机制的建立

根据当前标准工作的特性,单一型的标准化人才,包括管理型、技术型、操作型,将逐渐难以满足企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但由于三类标准化人才的行业分布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在自身工作岗位上掌握其他类型的标准化技能的难度较大,因此有必要加强各类标准化人才的互通,如由政府部门与企业联合,通过轮岗、交换等机制,实现管理型人才进入基层生产一线从事一定时间的特定标准化工作;鼓励、引导操作型人才参与标准的制修订活动,既可将一线生产经验融入标准,又可提升操作型人才的标准化技能水平。同时,还应当加强不同专业领域的标准化人才的流动,喂工、农、服务业标准化人才互相吸收其他行业标准化经验,互补长短,提供必要的知识交流平台。

2、推动标准化人才的国际交流

在当前我国开展开放型经济和“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下,加强标准化人才的国际交流显得尤为必要。在标准研究、标准的社会服务等方面,发达国家具有较为丰富的经验,值得我国借鉴和学习。同时,积极参与标准化国际交流,还将有助于我国提升在国际标准化领域的话语权,推动我国标准“走出去”战略的实现。《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便对此作出了明确要求:实施我国国际标准化人才培育计划,着力培养懂技术、懂规则的国际标准化专业人才;依托国际交流和对外援助,开展面向发展中国家的标准化人才培训与交流项目。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标准化研究院)

猜你喜欢

标准化标准人才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人才云
标准化简述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