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没有终点

2016-12-16陆一,王忠禹,阎晓峰

中国质量监管 2016年5期
关键词:理念企业发展

创新没有终点

主持人: 陆 一

嘉 宾: 王忠禹 中国企业联合会会长

阎晓峰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秘书长

樊友山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总经理

开场白:

4月17日,2016年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以“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推动企业提质增效”为主题,就“十三五”时期企业转变经营理念与发展方式,主动适应、把握和引领经济新常态进行深入研讨。我们就此话题请几位与会嘉宾谈谈看法。

●主持人:首先请王忠禹会长谈谈,企业如何做才能更好地践行“五大发展理念”?

●王忠禹: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刚刚闭幕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十三五”规划,并对全面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作出部署。我们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贯彻“五大发展理念”,主动适应、把握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企业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推进结构性改革为重点,着力加强创新驱动、结构调整、低碳循环发展、开放合作和提质增效,为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一是企业要创新发展。创新是引领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创新能力快速提升,发明专利受理量连续5年世界居首,其中企业获得发明专利授权占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的60%以上。高速铁路、核电、第四代移动通信、特高压输变电等一系列重大技术取得突破,带动产品和装备走向世界。但也要看到,我们科技储备还有待加强,高端人才仍然十分匮乏,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尚未根本解决,许多产业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制约创新发展的思想观念和深层次体制机制的障碍迫切需要革除。广大企业要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进一步推动转型升级。

二是企业要协调发展。协调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经济总规模大幅提升,制造业增加值跃居世界第一,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持续上升,有力地支撑了我国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但我们要清醒地看到,企业发展中的不协调问题仍然很突出,主要体现在发展方式粗放、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严重、一些企业效益下滑等。广大企业要按照中央“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要求,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持续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和空间布局,坚持走优质高效的产业发展道路。

三是企业要绿色发展。绿色是企业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环境保护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治理进程明显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就。但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制约。企业作为自然环境的利用者和受益者,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自觉性,切实转变发展理念,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企业发展评价体系,加快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努力在转变发展方式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四是企业要开放发展。开放是企业走出去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以来,从建立经济特区,到推动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再到加入世贸组织,我国发展的历程是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和深化的历程。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对外开放水平还不够高,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还不够强,应对国际贸易摩擦、争取国际经济话语权的能力还比较弱。在我国已进入与世界深度互动的新阶段,广大企业要充分利用国际经济结构深刻调整和世界经济温和复苏的历史性机遇,加快推进国际化经营,增强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和重组资源的能力,做到走得出、站得住、有实效。

五是企业要共享发展。共享是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工生活水平、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提高,但也存在收入差距较大、劳动关系矛盾增多、部分职工就业和生活比较困难等问题。企业作为社会财富创造者和劳动力使用者,要坚持发展为了职工、发展依靠职工、发展成果与职工共享,进一步加强和谐劳动关系建设。

●主持人:企业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慢进也退。请阎晓峰秘书长谈谈如何破解、激发国有企业的内生动力,不断激活创新的源泉?

●阎晓峰:从1到N是更快的模式,从0到1才是真正的创新。“五大发展理念”提出“五个着力”,首要的就是着力发展创新驱动战略,要把创新放在第一位,因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发展动力决定发展速度、发展效益和可持续性。对于当前国有企业来说,我个人体会创新的动力至少来自两个方面:

一个是企业自身的成长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供给侧改革,重点是解决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供给侧改革,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体制机制的改革,企业管理的创新,是企业的成长动力,技术进步也是企业成长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工业发展,从蒸汽机为代表的机械化,到电力技术为代表的电气化,到电子技术为代表的自动化,再到无线通信和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化以及当今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的智能化,甚至下一代智慧化蓬勃发展,崛起一大批取代传统产业的企业,如果国有企业继续抱着过去的管理方式、传统的技术工艺、装备制造、营销模式而没有积极主动作为,加速实现工业化、信息化、智能化,甚至金融化等多化融合,没有积极主动利用互联网等手段和工具来提升实业、提升质量、提升效率、提升研发能力、提升企业的管控水平,这样的国有企业将很难变革,很难提质增效,很难有竞争力,也就很难有好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另一个动力,就是企业家和企业员工的跃升动力。如果企业干部职工不作为、慢作为、不善为,那么国有企业的管理创新、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又如何实现呢?因为目标任务归根结底还是要靠企业去做,靠企业广大干部职工去完成,因此破解和引领新常态,进一步激发激活国有企业以及企业家和员工的内生动力,使其更加积极作为、主动作为、大胆作为、科学作为,就自然成为一个迫切需要强化解决的问题。

企业不积极、不主动作为必将成就了别人。如同现实中传统实体店不努力,促成天猫、京东大批的电商,传统邮政不努力,促成顺丰、圆通等一大批快递公司。出租车公司不努力,促成了非业内企业且自己没有一辆专用出租车,但却是全球最大出租车公司的优步。酒店不努力,其结果也同样是成就了一个非业内的企业,但是利用闲置资源且在全球不属于自己一张床位的最大的酒店Airbnb公司。

如果我们再不创新,不主动作为的话,恐怕有一天也会成就自己的竞争对手,因此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国有企业要将创新发展理念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在创新中谋发展之路。

●主持人:电子科技集团在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过程中有什么具体做法和经验,有什么收获?请樊友山总经理介绍一下。

●樊友山:电子科技集团是国有企业,从我们的实践来看,我认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当务之急就是要认真贯彻“五大发展理念”,认真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电科集团这几年,对薪酬管理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建立了一套有效的薪酬激励机制。下面谈谈具体的做法。

一是构建适应市场竞争环境的责任机制,正向激励与负向约束相结合。在正向激励上,我们由过去只关注经济指标的考核,转变为经济指标与可持续发展与重点任务的完成,与基础管理状况,与保障约束等指标并重的全面经营管理的绩效考核管理办法。一方面我们根据二级单位业务的性质、战略定位、主业及发展为侧重点,设计了七条“跑道”加强分类考核,从而使考核最大限度地反映一个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实实在在做出的绩效贡献,促使不同类型的二级单位依据集团公司战略部署把握各自工作重点。另一方面,为推动考核体系的落地,我们还构建了与之相适应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覆盖全员的绩效考核薪酬兑现体系,严格按照考核结果决定薪酬水平。

二是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薪酬激励机制,鼓励创新与宽容失败相结合。电科是一个科技型企业,60%以上的员工是工程技术人员。在薪酬激励指标设计时,我们把创新指标作为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指标,加大了对创新的考核力度。这种聚焦创新主业的方法,极大激发了二级单位领导班子以及员工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的热情。

三是构建多要素参与分配的利益共享机制,即期激励与中长期激励相结合。基于要素价值管理,我们建立和完善了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五重”要素参与分配的利益共享机制。

猜你喜欢

理念企业发展
企业
企业
企业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