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层螺旋CT低剂量技术在肝癌患者腹部扫描中的应用
2016-12-16范连平太原煤气化医院山西太原030024
范连平 太原煤气化医院 (山西 太原 030024)
16层螺旋CT低剂量技术在肝癌患者腹部扫描中的应用
范连平 太原煤气化医院 (山西 太原 030024)
目的:总结分析16层螺旋CT低剂量技术在肝癌患者腹部扫描中的应用价值,从而为临床肝癌诊断提供参考。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本院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期间接收的80例肝癌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4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16层螺旋CT实施腹部扫查,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剂量,观察组采用低剂量技术,对两组患者采用16层螺旋CT腹部扫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两组患者腹部扫查过程中的图像质量、静脉期噪声值、动脉期噪声值以及图像平扫噪声值等指标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放射剂量以及出现的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肝癌患者在腹部扫查中采用16层螺旋CT低剂量技术相对于常规剂量,能够明显降低扫查过程中的放射剂量,同时还能保证高质量的影像资料,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6层螺旋CT 低剂量技术 肝癌患者 腹部扫描 应用价值
肝癌属于临床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同时也是影响人类生存质量的主要疾病,早期的明确诊断对于尽早的治疗干预、改善预后、延长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肝癌的诊断临床多采用多层螺旋CT实施诊断。多层螺旋CT诊断具有的空间分辨率以及密度较高,从而在临床肝癌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诊断过程中较高的放射剂量会对患者健康造成影响[1]。对此,需要采取措施减少放射剂量。本文主要就16层螺旋CT低剂量技术在肝癌患者腹部扫描中的应用分析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期间接收的80例肝癌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40例。观察组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26~67岁、平均年龄(45.3±5.2)岁,病程2个月~1年、平均病程(5.3±1.2)个月;对照组中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龄28~69岁、平均年龄(45.1±5.3)岁,病程2个月~11个月、平均病程(5.5±1.1)个月,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病理确诊为肝癌。排除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精神异常、其他恶性肿瘤以及依从性较差的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软件分析后差异较小(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
本次研究中采用的仪器为西门子SOMATOM Emotion 16层CT,其中对照组在腹部扫查过程中采用常规剂量,其中电压调节为120KV、电流150mA、螺间距为1,扫描层厚以及层间距均为5.0mm,在参数设置完成后指导患者采用平卧位,从患者的上部肝区上缘扫描到第四腰椎下缘,常规注射对比剂,并对全肝动脉期、门脉期以及平衡期实施扫描。观察组使用16层螺旋CT低剂量技术进行扫查,电压设定为120KV,电流设置为260mA。螺间距为1,设置好参数后,同对照组的扫描方法实施腹部扫查,两组患者的扫查均由我院专业的检验师完成操作[2]。
扫描完成后。将得到的图像传送到对应的工作站,对扫描后得到的图像质量进行评价分析。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中的观察指标主要有:(1)图像质量;(2)不
同噪音值的比较;(3)扫描辐射量;(4)扫描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表1. 两组患者相关指标比较(x±s,n=40)
1.4 评价指标
图像质量由我院两名专业质量员进行评分,分值1~5分,分值越高,质量越好,根据相关计算公式计算出静脉期噪声值、动脉期噪声值、图像平扫噪声值以及辐射剂量[3]。
1.5 统计学分析
整理两组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腹部扫查后的相关资料,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整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其中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用χ2检验;图像质量、静脉期噪声值、动脉期噪声值、图像平扫噪声值以及辐射剂量均采用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对比以P<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及其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相关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相关指标比较见表1,根据表中的数据以及统计学结果,可知,在图像质量、静脉期噪声值、动脉期噪声值、图像平扫噪声值等指标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辐射剂量方面,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患者在扫查期间,出现3例头痛、4例恶心呕吐、2例胸闷,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2.5%,观察组患者扫查期间,只有1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在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肝癌属于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根据临床统计资料显示,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升,而且大多数肝癌患者在确诊时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4]。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仍然是降低肝癌发病率的主要手段,尤其是在早期诊断方面,及时明确的诊断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多层螺旋CT相对于普通的CT,其扫描速度更快、扫描范围增大,由于其空间分辨率较高,同时含有多排探测器,因而得到的图像质量更加清晰,在临床肝癌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近年来,有学者发现采用多排螺旋CT对肝癌患者实施腹部扫查过程中,放射剂量较大,会引起患者出现一定的不良反应,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影响。
随着低剂量技术的研究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在多层螺旋CT扫描中倾向于采用低剂量技术,比如:提高多层螺旋CT的系统特性、优化扫描参数或者是对检查方法进行优化处理等[5]。随着CT探测器光电转换技术的深入研究,促进了多层螺旋CT在扫查中低剂量技术的应用。
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剂量实施多层螺旋CT扫查,而观察组患者则采用低剂量技术,研究结果显示,在扫查完成后,图像的质量并没有较大影响,各项噪音也没有受到较大影响,但是在扫查过程中观察组患者的放射剂量明显较少,而且扫查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极低。表明了低剂量技术在肝癌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诊断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对于肝癌患者在腹部扫查中采用16层螺旋CT低剂量技术相对于常规剂量,能够明显降低扫查过程中的放射剂量,同时还能保证高质量的影像资料,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郝宝堂. 肝癌患者腹部扫描诊断中应用低剂量CT诊查的临床价值[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6,29(3):369-370.
[2] 张丽君. 多层螺旋CT低剂量技术在56例肝癌患者腹部扫描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6,25(1):102-103.
[3] 方良毅, 陈晓明, 金浩生, 等. 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在肝癌射频消融术中的应用[J].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6,25(5):425-430.
[4] 古文熠, 阮兵, 朱培贵. 多层螺旋CT低剂量技术在肝癌患者腹部扫描中的应用分析[J].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6,25(2):178-181.
[5] 丁建. 多层螺旋CT低剂量技术在肝癌患者腹部扫描中的应用观察[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4,25(1):127-128.
1006-6586(2016)06-0021-02
R735.7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