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战时四川纺织工业发展探析

2016-12-16张序贵

纺织科技进展 2016年8期
关键词:国民政府纺织工业四川

吴 静,张序贵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四川 成都 611731)

战时四川纺织工业发展探析

吴 静,张序贵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四川 成都 611731)

探讨了抗战时期四川纺织工业发展的原因及其发展概况,分析了战时四川纺织工业发展的特点。

抗战时期;纺织工业;重庆

1891年重庆开埠,伴随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和交通线的开辟,四川近代纺织工业得以起步。四川近代纺织工业发展缓慢,直至1937年抗战爆发,作为与军需民用关系甚大的纺织业,始为国民政府所重视。为了增强抗战建国的经济实力,国民政府大力组织动员沿海及部分内地纺织工厂内迁,并奖助扶持纺织业,从而使纺织业成为战时发展最快的行业,以重庆为中心的四川纺织工业基地由此形成。

1 历史原因

1.1 国民政府移都重庆,赋予四川纺织工业极佳的发展契机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本侵略者大举侵略中国,天津、青岛、上海、武汉等主要城市相继失守。1940年9月,国民政府明令将重庆定为“陪都”,由此,重庆一跃成为抗战的后方基地和政治经济中心,四川纺织工业随之获得发展契机。

1.2 沿海沿江民族纺织工业内迁,推动四川纺织工业发展

为了增强抗战建国的经济实力,国民政府深感必须尽快开发后方经济,并以工业建设为中心,建立起自己的工业基础,以确保战时的军需民用。因此,国民政府组织动员沿海沿江民族工业内迁,确定以西南西北为重心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建设。从1937年8月起,国民政府组织沿海沿江工业中的精华、关系战时军需民用至深的以兵工、机电、化工和纺织为主的工厂大举内迁,此举促使中国经济中心逐渐西移,揭开了开发后方的序幕,对于四川纺织工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战前,后方仅有湖南、云南、陕西3省各1家纺织工厂。战事初起,虽工厂内迁呼声甚高,然而事出仓促,且纺织厂规模较大,机器笨重,平时已不易迁移,战时运输艰难,内迁更加困难。因此,只有河南、湖北等9家棉纺织厂、2家毛纺织厂由政府协助,尽最大人力、财力,才陆续运抵四川、陕西复工。此外,由越南、缅甸转运入后方的约7万锭,自造及输入各种小型纺纱机约3万锭,总计后方四川、陕西、云南、湖南、广西5省有大小机型约30万锭。1938年武汉沦陷前,武汉的4家棉纺织厂和军部制呢厂由当局协助迁往四川及西南各省,如申新四厂原设汉口,有纱锭4.6万枚,战时除一部分损失外,2万枚迁往宝鸡,1万枚迁往重庆。武昌震寰、裕华、纱布局3家棉纺织厂以及武汉军政部制呢厂和上海中国毛纺织厂也历尽艰难进入后方。正是沿海沿江民族纺织工业内迁,促使后方各省纺织工业均有发展,四川纺织工业由此发展迅猛,一度呈现蓬勃兴旺的局面。

1.3 政府扶持,推动了四川纺织工业的发展

抗战爆发后,由于军需民用需求的增加,国民政府大力发展纺织工业。1939年2月,国民政府颁布《经济部小工业贷款暂行办法》规定:凡在“后方新办有关国防民生之重要工矿业”的国民,其资金额在20万元以上者(初10万元以上),均可呈请奖励。凡是创办纺织、制革、造纸、金属、化工、农村产品加工者,资本额在5万元以下1万元以上者,“其实收额已达到50%以上者”,可申请贷款。奖助的方式各9项:保息、补助现金、减低或减免出口税、减低或免除原料税、减低或免除转口税及其他地方税、减低国营交通运输费、租用公有土地在五年内免除地税、协助向银行借用低息贷款、协助原料产品的运输等。上述对于民营工业的奖励扶持措施,促进了四川纺织工业的发展。

1.4 沿海沿江工业技术人员内迁,提供人才支撑

伴随沿海沿江民族工业的内迁,国民政府工矿调整处以货给旅费和安家费方法招募大批沿海沿江技工进入内地,成为大后方各行各业的生产骨干,提高了后方工人的技术水平。不仅如此,1938年8月,国民政府工矿调整处公布《技术人员调整办法》,招聘纺织、化工等六类具有一定职称的技术人员100名,消息传出,应征人员蜂拥而至,1939年3月,工矿调整处取消名额限制,到1940年4月23日为止,应征人员已达到1419人。这些抗日爱国技术人才的汇集,为战时四川纺织工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1.5 沿海沿江内迁人口和难民大量进入后方

根据四川大学李世平教授的研究,入川移民有200万,其中成都、重庆两地有80万左右。这部分人口具有较高消费水平,从国民政府的各部门官员到工厂企业以及学校文化团体的职员大都集中在重庆城区。重庆城市人口总数达到百余万,国统区人口有2.5亿左右,这为四川纺织工业发展形成了巨大的民用品市场。根据《荣家企业史料》记载,时“西南各省每年缺少棉纱12万件,棉布400万匹,大都需要上海方面供给”,一个供给严重不足的市场,工业生产的利润是相当可观的。加之这一时期物价开始上涨,但因工业品实在太为短缺,所以上涨幅度高过农产品,1937~1940年,粮价平均上涨两倍,作为工业原料的农产品平均也只上涨三倍,而工业品却平均上涨了七倍半,这对于轻纺工业的发展十分有利,故而轻纺工业大量创建。所以,强烈的市场需求和丰厚的利润是战时四川纺织工业发展的重要动因。

2 战时四川纺织工业的发展

在抗日战争的特殊环境中,四川纺织工业受政策扶持、技术人才和战时需要等诸种条件的影响,迅速发展,一度呈现蓬勃兴旺的局面,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战时纺织工业成为四川工业结构的主体

伴随战时内迁工厂复工和随之而来的工业发展高潮,四川工业结构规模初具。以重庆为例,根据国民政府经济部的统计,1941年重庆工厂有455家,其中重工业287家占63.1%,轻工业168家占36.9%。轻工业中,纺织及服装工业42家、饮食品工业17家、印刷工业17家、其他工业27余家。在1945年的重庆工业总产值中,重工业产值占81.3%,轻工业产值只占18.7%,其中属于轻工业的纺织占9.1%,食品占5.3%,其他占4.3%。由此可见,纺织工业在四川工业结构占一席之地,具有浓厚的战时色彩。

2.2 纺织企业快速增加,四川成为后方纺织业的主要生产基地

从沿海沿江迁往四川的纺织厂,截至1939年工矿调整处协助内迁工厂的统计资料显示有20家,根据1940年6月记载,内迁入川的纺织厂有25家。郑州豫丰和记纱厂重庆分厂于1938年2月迁往重庆,1939年1月复工,资本1470万元,有纱锭3万枚,工人2438名,月产纱1800件;汉口裕华纺织公司渝厂于1938年8月迁往重庆,1939年7月复工,资本600万元,工人3158名,月产纱1300件;属荣家系统的申新第四纺织公司重庆分厂,1938年9月由上海迁往重庆,1939年1月复工,资本420万元,纱锭1万枚,工人1000名,月产纱500件;沙市纺织公司重庆分厂于1938年11月迁往重庆,1941年5月复工,资本1000万元,纱锭1万枚,月产纱650大包。这些内迁纺织工厂的资本额大大高于当时四川各纺织工厂的83万元平均资本额,此外,美亚织绸厂是当时中国最大的丝织厂,1938年由上海迁往重庆复工,每日可出绸8000码。中国毛纺厂由刘鸿生的上海章华毛纺厂迁建,1942年开工,为大后方最大的毛纺企业。迁往重庆的还有上海大中国棉织厂、汉口有亚东祥记织造厂、上海冠成织造厂,以及军政部所办的2家纺织厂等。

重庆新建扩建了一些大中型纺织厂。例如中国纺织企业公司1942年10月成立,资本5000元,是大后方唯一集棉纺、织、染为一体的大企业;大明染织公司,1939年2月由重庆三峡染织厂与迁渝的常州大成纺织厂、汉口隆昌染厂合资改组而成,资本40万元,工人600名,月产各种用布5600匹;重庆染整厂1940年10月开办,资本90万元,月产布2万匹。

另外重庆涌现一大批民营小纺织厂,例如维昌纱厂、新民纱厂、赈济纱厂、富华纱厂、渝江纱厂、永业纱厂等,其规模在七八千纱锭到百多枚锭子不等。1941年重庆有纺织工厂74家,1942年重庆纺织厂仅民营厂就有133家。

2.3 战时机器棉纺织业发展迅速

战前四川棉纺工业十分落后,一片萧条冷落,20世纪30年代前仍然不见一枚机器锭子、一台织布机器。直至1930年,实业家卢作孚建立北碚三峡染织厂,设三星铁轮棉织机30台、电力织机6台,开创了四川动力机器织布业的历史,棉织、缫丝、印染、针织等行业始现动力机器生产。遗憾的是,由于原料困难、交通阻塞、政局不稳,战前重庆仅此一家机器布厂。抗战爆发之后,沿海沿江棉纺织厂陆续迁往四川,四川机器棉纺工业犹如异军突起,截至1942年9月,四川共有棉纺织厂34家,重庆有棉纺织厂16家。截至1944年,四川共有棉纺织厂26家,约21万枚纱锭、近千台布机。其中重庆有棉纺织厂19家,工人1.3万多名,约17万枚纱锭,占全省纱锭总数的80%,开工数近12万枚,最高年份产纱约6万件,布机500余台,年产棉布19万匹。

2.4 纺织机械及器材工业新兴

战时纺织机械及器材工业新兴,主要集中于重庆。全能厂仅为巴县余家背的豫丰机器厂1家,1941年创办,1942年投产。初时有工作母机10余台,10余人,1944年底发展到工作母机200余台,760余人,生产毛纺走锭机、丝织机等单台设备和棉纺成套设备,每月产纺织机400~600锭。另有中国汽车公司机械厂仿制司马来细纱机,顺昌机器厂仿制立达式细纱机,还有10家修理和生产配件的厂,仿制立式开棉机、威罗机、摇纱机和印度格昔司纺纱机。

3 战时四川纺织工业发展的特点

(1)受政策扶持、技术人才和战时需要等诸种因素的影响,纺织业成为战时四川发展最快的行业。

(2)与沿海沿岸相比,四川动力机器纺织工业发展相对缓慢。抗战前夕,四川棉纺业尚未出现动力机器,直至战时大量工厂内迁和后方纺织品紧缺,四川动力机器纺织工业才开始飞速发展。

(3)四川纺织工业聚集重庆。战前,根据中国经济研究所对四川全省18家主要棉织工厂的调查,重庆布产量占全省总产量的67%。抗战爆发后,重庆动力纺纱与织布产量均占全省总产量的80%以上,新式缫丝机台数也占到全省总数的51%。棉、印染、丝、毛、麻、绢、机械制造器材等行业也绝大部分集中于重庆,这种局面的形成是由重庆“陪都”的政治地位和在历史上较高的经济和文化水平决定的。

(4)战后四川纺织工业仍稳步发展。战后,全国纺织工业进入了一段恢复时期,1946年之后,由于内战,交通遭受破坏,原料供应困难,市场受到外资冲击以及资金外流等,纺织工业遭受严重影响而减产。此时,迁川纺织工厂仍留四川,加之后方市场殷需,外资影响较弱,所以四川纺织工业仍能稳步发展。以棉纺业为例,仅重庆年产纱即达7.7万件,超过历史最高水平,这就为新中国成立后重庆乃至四川纺织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5)四川纺织工业发展推动纺织教育的进步。战时国民政府明确提出教育行政要与国防和生产建设事业“沟通与合作”。为此,当时的教育部组织了工业教育委员会,专门促进教育,该委员会决定成立工业专科学校,以教授应用科学,造就技术人才,规定学制为2年,招收高中毕业学生施教。学科特设纺织、染色、采矿、冶金、制革等21科。由此,战时纺织教育发展,国立中央技艺专科学校1939年应运而生。中央技专初为2年制,1940年改为3年制,主要学科设有纺织染、蚕丝等科;江苏省立女子蚕丝业学校和江苏制丝专科学校内迁四川乐山;1940年,迁川的铭贤学校改建为铭贤农工专科学校纺织工程科(3年制),1943年扩大专科为学院并改名为私立铭贤学院(4年制),纺织工程科改为纺织工程系,主要科目有棉、毛纺织等。至1948年共毕业专科生3班、本科生2班,1950年迁回山西太原旧址。此外,成都尚有一所四川省染织学校创办。

4 结语

战时四川纺织工业的发展,与战争这一特殊背景有关。抗战所发生的系列变化,为四川纺织工业的迅速崛起提供了条件,而四川纺织工业的发展又为坚持抗战、支援前线、保障战时军需民用做出了积极贡献,对四川以后工业发展产生了较深远的影响。可以说,战时形成的纺织工业格局,许多地方至今仍保持着明显的痕迹。

[1] 中国近代纺织史编辑委员会.中国近代纺织史(上卷)[M].北京: 中国纺织出版社,1997.

[2] 彭通湖.四川近代经济史[M].成都: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3] 重庆抗战丛书编撰委员会.抗战时期重庆的经济[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5.

[4] 四川省地方志编篆委员会.四川省志·纺织工业志[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5.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of Sichuan Textile Industry in Wartime

WU Jing, ZHANG Xu-gui

(Chengdu Textile College, Chengdu 611731, China)

The cau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Sichuan textile industry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 and the development status were discuss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ichuan textile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wartime were analyzed.

wartime; textile industry; chongqing

2016-04-06;

2016-04-27

吴 静(1978-),四川成都人,博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

TS101

A

1673-0356(2016)08-0001-03

猜你喜欢

国民政府纺织工业四川
A gift I treasure
决策权动态流转:国民政府初期华侨教育师资政策考察及当代启示
四川移动
2021年度纺织工业标准化发展报告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生物治理理念研究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选载
隆重推出:2020/2021《中国纺织工业发展报告》
多重利益分歧与广东免征洋米税风潮
滇缅铁路与抗战精神
月度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