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河流域满族“珍珠球”运动文化整理与编撰

2016-12-16渤海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辽宁锦州121013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体育文化满族

徐 涛 段 凯 (渤海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辽宁锦州121013)



辽河流域满族“珍珠球”运动文化整理与编撰

徐涛段凯 (渤海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辽宁锦州121013)

摘要:“珍珠球”运动是满族重要的传统体育项目,是满族重要的体育文化遗存,它动作优美,栩栩如生,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收集整理辽河流域满族“珍珠球”运动的文化价值,对满族“珍珠球”运动的起源、发展历程、传承和文化价值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剖析了制约满族“珍珠球”运动发展的因素,并提出了解决的方法,为满族“珍珠球”运动的发展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辽河流域;满族;珍珠球;体育文化

辽河流域和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一样,也是中华民族诞生的摇篮,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发源地之一[1]。源远流长的古文化,将中国历史向前推进了一千年。其文化渊源可以上溯到兴起于辽西地区的红山文化、查海文化。上古时期,殷商民族和东夷文化就起源于东北的辽河流域。在我国考古学家所称代表了三种类型古文化的中国史前文化四大区域中,辽河流域文化区属于北方古文化[2]。

满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生活在东北的满族人口占全国满族人口的四分之三左右[3]。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这些少数民族创造了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风格独特的特色体育活动项目,既有健身价值和娱乐价值,也有观赏价值和社会经济价值。此外,还有许多历史悠久的传统体育项目与现代体育项目有机结合,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目前,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空间不断被挤压,其传承与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提倡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如何在以现代竞技体育为主的时代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体育,如何保护、发掘、整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如何使各类学校更好地开发利用这些宝贵资源,是新时期教育事业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辽河流域满族“珍珠球”运动

珍珠球,也称之为“采珠球”,初名“扔核”,而在满语中叫“尼楚赫”,族人把珍珠球当作是光明和幸福的象征[4]。在清太祖努尔哈赤时代,采珍珠就是古代满族人重要的生产劳作活动之一。居住在白山黑水间的满族青少年男女,在采珍珠活动之余,大家开心地庆祝丰收的喜悦,在陆地上用“绣球”比作大颗珍珠,也有用“彩球”比作大颗珍珠的——如果把“彩球”投进鱼篓里,理所当然就被视为采到了大珍珠。满族人中流传着许多关于珍珠的美丽传说,对于满族人民来说,珍珠带有吉祥的意义。

(一)满族“珍珠球”的起源

满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渔猎民族,也是一个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的民族。这里包括很多种文化,其中体育文化也很有它的味道。根据资料的记载,从满族先世女真人时代开始,打猎、采珍珠等生产活动在满族民众之间就已经很普遍了。众所周知,“珍珠球”就是由满族的采珍珠这项生产活动演变而来的。当然,在没有对“珍珠球”改革之前,这项活动的名字叫作“采珍珠”。比赛中所用的皮球象征着大颗的珍珠,而球拍象征着蛤蚌,还有使用的网兜,象征着满族人捕鱼时用来装鱼的鱼篓。可见,珍珠球竞赛的过程,就是再现满族人民采珍珠时的劳动场景。

(二)“珍珠球”运动的发展历程

1.“采珍珠”的鼎盛时期

17世纪中期,清朝皇帝将朝都定在北京,当时大多数在京的满族人都是权贵。正因为清朝满族人数众多,且其八旗兵被派往各地重镇驻防,所以当时文化传播大多是满族的风俗习惯。也正是因为这种人口分布,造成满族文化快速传播,而且也是传播最为广泛的时候[5]。此时“采珍珠”游戏也传入北京、河北、山东和辽河流域,应该是满族“采珍珠”运动发展的鼎盛时期。

2.“采珍珠”游戏失传

随着时代的变迁,清王朝灭亡,当初在清王朝占有重要地位的满族人各处分散。这一重大变故,使满族文化,即风俗的传播,已经构成不了影响力了。渐渐地,满族文化慢慢被人们淡忘,更不用提“采珍珠”这种体育运动项目了。所以,在民国初期,“采珍珠”游戏这一传统体育文化曾一度失传。

3.“采珍珠”游戏的复苏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民族的传统文化有了重大的发展变化。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民族政策的指引——“积极提倡,加强领导,改革提高,稳步发展”,使民族体育文化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于是,通过对“珍珠球”文化的挖掘,以及对相关历史资料的整理,使“采珍珠”这项民间的体育文化重新展现了活力。

4.“采珍珠”的新里程

1983年,“采珍珠”改名为“珍珠球”,并制定了游戏规则[6]。民族传统体育专家、学者,对挖掘出的古代资料进行整理和改进,参照着篮球、手球的比赛规则,编制出了“珍珠球”的第一部正式的游戏规则。1986年8月10日至17日,“珍珠球”的第一次亮相是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在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由北京代表团按照新规则进行表演。节目结束后,观众好评如潮,掌声不断,为“珍珠球”活动走向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竞赛项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90年,“珍珠球”被正式列为比赛项目。满族特有的体育文化得到了更好、更大的发展。更多的人由此认识、了解并且参与到这项活动中,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文化融合,推动了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发展。1990年之后,“珍珠球”的游戏规则不断改进,参加的省份越来越多,参加人数越来越多。一句话,满族的“珍珠球”这一体育文化,正逐渐向更稳定的方向发展,向更广阔的范围推广。

(三)“珍珠球”的传承

“珍珠球”面临的问题主要就是传承问题。当前,“珍珠球”的发展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传承和发展之间存在一定的不和谐问题,人力资源的匮乏问题,还有发展中所遇到的经济问题等。所以说,只有解决影响“珍珠球”的传承问题,才能够将“珍珠球”活动有效传承下去,并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1.地理因素

“珍珠球”是满族的一项民族体育运动,和其他的民族独有的体育活动一样,这项运动是在某一个特定的区域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而“珍珠球”是满族人在生产活动中萌发的体育项目,辽河流域的满族应该是在河边劳作,所以,“珍珠球”应该是在河边辽阔的地域产生的。其优势是,“珍珠球”作为满族的民族体育文化,具有民族的气息,民族的精神,民族的风采,这种独特是举世无双的。然而,满族分布地区的地势特点决定了不是任何地方都可以进行“珍珠球”活动的,这使“珍珠球”活动在推广和宣传上遇到了难题。没有办法更好地进行民族之间的体育文化交流和融合,更难以融入现代的体育文化,导致“珍珠球”带有强烈的满族特色。所以,目前只有在民族运动会和满足人居住的地方,才能够一睹“珍珠球”的风采,体会到满族体育文化的韵味,见到参与“珍珠球”活动的运动员那矫健的身姿。这是最为遗憾的一点。

2.传承与发展的不和谐

目前,虽说改革开放之后,“珍珠球”活动已经慢慢融入现代体育文化之中,但是,“珍珠球”项目仍不能称为一项体育运动项目,只被称作表演;参加活动的人员也不是参赛运动员,只能被称为表演者。而且,由于满族的“珍珠球”运动并不是经常出现在大家的视野里,所以很难让人记忆深刻,更别提参与其中,或者让“珍珠球”运动融入生活了。尽管国家极力推荐、极力宣传,但是“珍珠球”的活动除了出现在民族运动会上之外,很少出现在其他大型活动比赛中。可见,“珍珠球”这种体育活动一直处于边缘处,如果一不小心被忽略,就很有可能消失遗忘。

自从国家开始宣传这项传统体育文化活动之后,曾经引起一段时间的运动热潮,但是,由于两两之间的比赛中间的时间隔得有点久,所以每次的宣传就如同是第一次宣传,都是新颖的、新奇的,造成人们对“珍珠球”活动记忆不深刻,宣传根本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应该想其他办法缓和这种不协调的状况。

3.人力资源的缺乏

从满族“珍珠球”的发展背景来看,在民国时期失传,改革开放之后兴起,虽说有“热潮”,但并没有持续很久,就如同流星一般。现如今,当“珍珠球”刚刚进入现代体育文化的门口时,却发现缺少了一些专业高素质的传承人。这些传承人就是具有专业素质的教练,具有专业技能的运动员,他们可以扭转“珍珠球”活动根基不稳的局面,可以做更进一步的宣传,培养更多的专业的“珍珠球”运动员。

在“珍珠球”失传的那段时间里,我们没有办法将老祖宗的那套技艺原原本本地传承下来,导致每一场的比赛,其制度都会有不大不小的变动,加重了教练员的负担,也加重了运动员的压力。而且,现在的年轻人,他们更喜爱篮球、乒乓球、羽毛球以及足球之类的活动,对“珍珠球”的了解甚少,能说到喜爱的就更寥寥无几。在这种情况下,想要让他们加入“珍珠球”的活动,似乎不太可能。

一方面,“珍珠球”运动缺乏人才,教练、学生都很缺乏;另一方面,还需要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广大民众的兴趣。所以说,“珍珠球”的传承是很具有挑战性的。从整体上来看,“珍珠球”传承问题本身是一个恶性循环,不能仅靠一个环节的改善,就想让它恢复往日的鼎盛。如果想要更好地发展“珍珠球”运动,必须要下功夫从根本上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辽河流域满族“珍珠球”的文化价值

“珍珠球”运动比赛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并富有特色。虽然这种运动是来自于满族人的一种生产活动,但是从运动本身来看,它又具有很高的技能性——它需要每个队员都要具备良好的个人技能和良好的配合意识,所以满族的“珍珠球”运动具有很高的价值。

(一)“珍珠球”的观赏价值

在1983年,民族传统体育专家和学者通过参考篮球和手球的游戏规则,制定了第一个正式的“珍珠球”的比赛规则[7]。“珍珠球”的比赛条件、比赛器材以及比赛形式都比较简易,专业度不强,是一个适合大众一起参与的运动项目。“珍珠球”的比赛场所不受场地大小和地面质地的限制,可以随意选地方进行比赛。“珍珠球”的比赛规则是篮球、手球规则的结合,队员是足球守门员和排球场上的拦网员的特点的结合,具有较强的观赏性[8、9]。“珍珠球”的一个最大特色是,如果不是正式比赛,规则就不必那么严格,专业度也不需要那么高,因此很适合普通大众。也就是说,无论男女老少,都可以参加此项运动,甚至可以作为一项锻炼身体的运动。前提是此项运动并不复杂,且具有较强的实用性。相信要是团体活动,更是其乐融融,也更能体现其观赏价值。

(二)“珍珠球”的教育价值

当下,体育运动更多是注重身体素质的培养和心理素质的锻炼,而且多半是以健康养生为主,不做过多的激烈刺激性活动,不加重身体运动的负荷[10]。符合这样要求的运动项目很多,“珍珠球”就是其中的一种。尤其是“珍珠球”运动还特别强调提升社会适应能力。当下的社会更多的是需要集体的力量,而“珍珠球”这项活动就能够很好地培养这种能力。

参与这项活动的人们在健身和娱乐的基础上,能够了解到劳动的整个过程,还能够掌握其劳作之中的技术技巧。特别是,在了解“珍珠球”的背景和活动规则后,参与者或多或少地会了解我们国家各民族的体育文化。通过这样的宣传,在民众中可以潜移默化地树立起较强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年轻一代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各民族之间的凝聚力,进而弘扬民族文化和精神。当代的年轻人,人与人之间缺少沟通,而通过参与“珍珠球”活动,可以有效地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并能够学会尊重他人、尊重自己,让竞争好胜的心态变得更加健康向上,从而完善自我个性,保证身心健康发展。所以说,“珍珠球”的教育价值不容小觑。

三、保护、合理利用“珍珠球”体育文化

(一)保护“珍珠球”文化的必要性

在精神层面上,满族文化是中国文化组成的一部分,也是世界文化组成的一部分。满族文化是我们宝贵的财产,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它体现了我们民族的价值所在,是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是我们不断向前发展的基础。在经济方面,某种程度上满族体育文化“珍珠球”能够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因为文化和经济是紧密相连的,是共同发展、相互依存的。这种具有独特魅力的、民族风采强烈的、特别的体育文化,能够吸引众多人的目光,吸引一些商业上的投资,从而拉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带动地方旅游事业以及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同时,在这独一无二的运动项目中,还能够产生新的工作岗位,解决现有的就业问题。在政治上,保护满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珍珠球”运动项目,使其被有效的传承和健康的发展,能够有效提高政府的声誉,巩固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因此,保护民族体育文化“珍珠球”运动势在必行,这是我们当代人的历史使命。

(二)合理利用“珍珠球”文化

经济的飞速发展,使一切能商业化的都商业化了,不能商业化的也尽量向商业化的方向发展。社会上出现的过多负面影响的投资,商家牟利的不择手段,让“珍珠球”文化变成赚钱的工具,改变了“珍珠球”运动的本质,忽略了它发展的背景和过程。尤其是对文化遗产过多地开发,造成文化遗产负担过重,甚至不惜流向国外,流失了我们博大精深的文化资源。这些情况充分说明,非合理利用将带来负能量,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造成损坏,这样做违背了我们传承文化的本质和开发文化的目的。之所以传承,一是证明祖先不同凡响的智慧,二是鼓励后人再接再厉,三是证明我们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参考文献:

[1]张霖,易灿辉.珍珠球运动的起源与特点及其发展状况的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2006(3):65.

[2]关辉.珍珠球运动在我省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1(8):120.

[3]丁仁涛.影响我国珍珠球运动发展的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6):35.

[4]黄琦.黑龙江省高校开设珍珠球体育课程的制约性因素及对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11):18.

[5]田军谊,钟琼.珍珠球竞赛规则及裁判法探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6):28.

[6]曹晓蓉.从全民健身视角看珍珠球运动的发展[J].科技信息,2011(32):210.

[7]江声策,孙定福.满族传统体育珍珠球运动对大学生身体机能影响研究[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3):88-90.

[8]陈强.珍珠球运动对大学生体质影响的实验干预研究[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90-91.

[9]杨驰.我国珍珠球裁判员队伍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12(4):66-68.

[10]刘传运.试论珍珠球抄网队员的技术特点及训练方法[J].科技信息,2011(18):125.

(责任编辑陈佳琳)

作者简介:徐涛(1977—),男,硕士,渤海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锻炼心理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学研究;段凯(1990—),女,渤海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在读硕士,从事锻炼心理学研究。

收稿日期:2015-09-25

中图分类号:G81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254(2016)01-0140-04

猜你喜欢

民族传统体育体育文化满族
浅谈呼和浩特市满族文化
吉林省区域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研究
民族传统体育与跳跃投掷类游戏
试析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
高校学生体育比赛与校园体育文化内涵建设研究
满族风俗图谱(民间信仰)
“尼山学”的出现与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