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微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2016-12-16伍鸿强庄玮婧郑亚凤张怡
伍鸿强, 庄玮婧 ,郑亚凤 ,张怡*
(福建农林大学 食品科学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微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伍鸿强, 庄玮婧 ,郑亚凤 ,张怡*
(福建农林大学 食品科学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针对微生物实验教学中抽象,难理解,操作要求高等问题,在论述多媒体教学及其特点和在微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必要性的同时,进一步论述了多媒体在微生物实验教学的应用和应注意的问题。
多媒体技术;教学;应用
1 多媒体教学及其特点
1.1 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传统教学主要依赖于老师的讲解,内容大多仅限于课本,而课本内容又是有限的,即使老师偶尔会扩充点知识,但又受上课时间的限制,不能带给学生带来更多知识补充。同时传统的教学主要通过老师的板书来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和重点的归纳,这在无形中又浪费了一部分上课时间,当遇到某些抽象概念用板书或语言往往不能形象的刻画出来,尤其对于微生物这门科,对于微生物的认识很多都是需要借助于实物观察和实际操作,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然而这对于传统教学来说尤为困难。多媒体教学的出现,为这些问题的解决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利用多媒体教学后,课堂上老师不再仅限于课本和板书,而是通过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形式将抽象的东西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1]。原本死板的东西变生动了,难理解的知识变通俗易懂了,这样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由于使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在结合教学内容需要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增加课外知识,丰富教学内容,而不再仅限于课本里有限的知识。
1.2 教学资料可广泛传播和重复学习
在传统的教学中,资料基本都是课本和老师的板书,学生们进行资料复习往往需要上课拼命做笔记,这样在无形中会分散注意力,而且教学资料的传播和重复利用率不高。多媒体技术的一个最明显的特点是它的可存储、可复制性。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后,学生们只需简单做个笔记,而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听老师讲解上,课后则可通过复制相关课件进行反复复习。同时,由于多媒体教学资料还具有可传播性,学生们还可通过互联网技术下载相关教学资料进行重点难点知识的攻破。实现课上课下多媒体技术的综合利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1.3 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传统的教学由于扩充知识有限,有些教师于是基本都是照搬课本内容,不注重知识点的归纳,条理性不强,长期受此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将难以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消化,教学质量将越来越差。而多媒体技术则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教师通过自己的消化理解,制成多媒体课件,知识点简单明了、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丰富的教学内容,大大地开拓了学生视野,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此外,教师可以大大减少板书的时间,而将更多的时间花在知识点的讲解和与学生的互动中,不仅可以及时掌握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2]。
2 多媒体在微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必要性
作为生命科学领域的一门主要基础课,微生物学主要以研究各类微小生物(细菌、真菌、放线菌、霉菌等)的形态结构、生理代谢和生长繁殖等为主要内容[3]。绝大部分微生物仅凭肉眼无法观察,且微观结构抽象[4],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只能通过课本的文字描述和部分插图加以理解,教师也顶多再通过语言和画图做进一步阐述,但受时间和绘图水平等因素的限制课堂效果甚微。同时在微生物的教学中,很多都需要通过做实验方能看到各种实验现象,而实验的操作步骤在课本上只能以流程图的形式体现,各种实验操作规范则无法具体表达出来。对于简单的实验,传统的微生物实验教学往往是教师手把手地重复一遍实验操作,毋庸置疑,这样学生同样可以很好地学到实验操作技能。然而,有些实验由于实验器材、操作时间和难度性等问题,往往无法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所需实验操作过程和实验现象。
微生物个体微小,种类繁多,形态各异,难以直观地认识。而通过多媒体技术学生们则可以对这些微生物的形态结构有比较深刻的理解,为相对抽象的功能的理解奠定基础[3]。对于一些不具备相关实验条件或者耗时长的实验课,可通过播放相关实验操作视频,这样不仅可以在实验条件不足的情况下让学生对具体操作有一定的认知,同时可以在教学时间有限的情况下,让学生们快速掌握操作技能或观察到实验现象。多媒体技术在微生物教学的应用,克服了传统教学的种种局限,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等方面具有极大的作用。
3 多媒体教学在微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3.1 微生物教学多媒体应用情况[5]
据山西高校微生物多媒体教学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在教学课时中有80%以上使用多媒体教学,尤其在微生物形态结构这部分使用最多;而全部课时均用多媒体教学的有60%以上;至于学生对多媒体进行微生物实验教学的态度,有80%的学生对多媒体进行微生物教学表示喜欢;同时有71.5%的学生反映自己因多媒体技术在微生物教学的运用提高了微生物的学习兴趣;但调查结果同时也发现了微生物教学多媒体使用时的一些问题,如:学生反应多媒体课件频繁单调使用、信息量大,速度过快,部分教师课上内容死板,课件形式单一等。
3.2 微生物教学多媒体应用形式
多媒体主要用于教学内容的演示,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和大纲要求,将所需的教学内容、材料等显示在特定的设备上,课堂上主要通过教师对已经准备好的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达到知识的传播。对于微生物实验这门极具抽象又需实践操作的课程来说,需要多媒体多种形式的相互配合方能全面、高效地进行这门课程的教学。对于微生物的形态、微观结构等可通过图片进行展示;对于一些抽象的实验原理或难以开展的实验可通过动画等形式直观的表现出来;对于一些现有实验条件难以完成的实验操作则可以通过流程图或链接实验录像,让学生明确认识各实验操作进程。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在应用多媒体的同时,可结合传统教学中的板书形式,以加深学生对各知识点的认识。
4 多媒体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虽然多媒体教学具有很多传统教学无法达到的优势,但多媒体教学也并非完美无缺,笔者在微生物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中,逐渐意识到在应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仍需要注意一些问题,以更好的利用多媒体资源。
4.1 源自课本,高于课本
我们都知道课本里的知识是最基础的,只有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后才能以不变应万变。然而,在多媒体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容易走上2个极端,有些教师只是单纯的课本知识的“搬运工”,完全照搬课本内容,内容散乱,形式单一,而没有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总结归纳,上课也只是按照课件有什么念什么,给人一种古板,没有感染力和照本宣科的感觉;而另一部分教师则完全脱离课本知识,认为课本知识过于简单,无需在课堂上再重复一遍,因此课件上基本都是课外知识,这对于自觉的学生固然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但一味追求“高深”知识对部门学生来讲并不那么容易消化吸收得了。笔者认为这2种方法都是不可取的,多媒体在微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在于用先进技术将抽象化为直观,将板书、挂图等化为多媒体形式,提高教学质量,而不是完全脱离课本、脱离基础知识。在多媒体教学中,应在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上,利用多媒体技术的直观性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还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补充新的内容,开拓学生视野,扩大知识面。
4.2 学生为主,加强互动
微生物实验教学中重要的是学生能够理解掌握相关的概念和实际动手能力。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到这点,而不应只是多媒体课件的“放映者”和“播音员”,忽略学生的主体作用。当教师只是一味以自己为主体,没有给学生思考和动手的余地,不仅在微生物实验教学中,在其他学科也将造成学生学习上的“惰性”,不利于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同时还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长期如此,将达不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的目标[6]。在微生物教学过程中,互动交流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而怎样才能达到教学效果,其方式应是各教师应该考虑的问题。比如对于一些较简单的实验可以让学生提前预习,在课堂上可让学生按自己的掌握情况,事先演示一遍,此时教师可以在学生的演示过程中加以指正,这样不仅能将教学回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中,还能在互动交流中让学生对具体实验过程有个更深刻的印象。
总之,多媒体技术在微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已是大势所趋,但能不能用好这一工具,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充分了解多媒体的特点,熟练掌握多媒体技巧,在实践中注意与实际相结合,既重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又重视知识的扩充,以学生为主体,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才能达到预期的较佳的教学效果。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以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兴趣。
[1] 徐海瑛, 边藏丽, 宋云, 等. 多媒体教学在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中的应用及体会[J]. 广州化工, 2013, 41(23):180-181.
[2] 魏辰燕.多媒体教学的重要性[J].关爱明天, 2016,(2).
[3] 王明霞, 周志峰. 微生物学多媒体教学的必要性与优化策略[J]. 安徽农业科学, 2011, 39(32): 20262-20263.
[4] 李晓艳. 多媒体教学在微生物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 安徽农业科学, 2013 (3): 1347-1348.
[5] 胡青平,张秀红,张丽红,张艳,马丽丽.山西普通高等院校《微生物学》多媒体教学的调查分析[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09,(3):81.
[6] 郑毅.微生物学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微生物学通报, 2005,(1):123-125.
10.3969/j.issn.1007-550X.2016.10.002
G642.0
A
1007-550X(2016)10-0042-03
福建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闽教科[2012]03号);福建农林大学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No.cxtd12009)。
2016-09-06
伍鸿强(1981-),男,助理实验师,研究方向:食品营养。
张怡(1975-),女,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食品营养与加工。Email:zyifs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