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辽市科尔沁区杨树栽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6-12-16马广生刘成陈德越姚冬梅

防护林科技 2016年11期
关键词:通辽通辽市杨树

马广生, 刘成, 陈德越,姚冬梅

(1.通辽市科尔沁区森防站,内蒙古 通辽 028000;2.通辽市科尔沁区林业科技推广培训中心,内蒙古 通辽 028000;3.通辽市森林公园管理处,内蒙古 通辽 028000)



通辽市科尔沁区杨树栽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马广生1, 刘成2, 陈德越2,姚冬梅3

(1.通辽市科尔沁区森防站,内蒙古 通辽 028000;2.通辽市科尔沁区林业科技推广培训中心,内蒙古 通辽 028000;3.通辽市森林公园管理处,内蒙古 通辽 028000)

文章阐述了科尔沁区发展杨树的有利条件,分析了杨树栽培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科尔沁区今后发展杨树应采取的对策。

科尔沁;杨树;问题;对策

杨树是科尔沁区乃至通辽市的主要造林树种,每年栽植面积都在万亩以上。遍布农牧区的农防林、护路林、固沙林、牧防林几乎都是杨树。杨树为科尔沁区的林业产业化、生态建设、农村致富达小康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辽的林业科技人员非常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多年选育和引进了许多适应科尔沁区生长的杨树新品种,如:小黑杨、加拿大杨、哲林4、健杨、新疆杨、白林2号杨、哲引3号杨等。造林方法也更加科学,先进适用的抗旱造林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杨树栽植,提高了造林速度和质量 。不过,如果我们从树种选择、适地适树、栽培技术和林业生态建设长远发展来看,不难发现,科尔沁区的杨树栽培既存在很多优势,也表现出一定问题,可以说是优势与问题并存,我们只有充分利用本地区杨树栽培的有利因素,解决面临的问题,才能推动通辽的林业更快、更好地向前发展。

1 科尔沁区发展杨树的有利条件

科尔沁区所处的地理位置,正处在杨树的适生带中,就像科尔沁区处在全国玉米的“黄金带”一样,在栽植杨树方面有很多优势:其一,科尔沁区立地条件好,栽植杨树历史悠久,且杨树栽后易成活、成材快,深受广大农牧民欢迎;其二,杨树品种多,无性繁殖育苗容易,适宜科尔沁区多种立地条件类型栽植的品种丰富;其三,杨树生物量大,防护效益高,枝繁叶茂,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多,释放的氧气多,调节气候的作用明显;其四,杨树的用途广泛,除民用建筑、家具外,还用于包装材、人造板材、纸浆材等。科尔沁区的杨树材质好,深受木材加工企业的欢迎,外地客户也比较多,招商引资的木材加工企业已在科尔沁区形成规模。从目前木材市场看,市场上科尔沁区的杨木依然走俏,经济效益高,容易形成产业化,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2 杨树栽培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和地方一系列生态建设工程的实施,杨树栽植面积不断扩大,群众育苗、造林的积极性很高,但在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不容忽视,突出表现为以下几点:

2.1 杨树纯林面积大,混交林少,存在病虫害大发生的潜在隐患

森林病虫害是“不冒烟的火灾”。纯林由于缺乏生物间的制约机制,更容易发生病虫害。前几年有报道宁夏、内蒙古磴口地区青杨天牛等虫害大发生,使杨树几乎遭到毁灭性损失,就是一个惨痛的教训。全国第五次杨树会议也指出,目前我国杨树人工林使用单一无性系的现象极为普遍,这样的人工林潜伏着极大的危险,这个“危险”指的就是火灾和病虫害。科尔沁区营造的速生丰产林、农防林,甚至大部分固沙林都是杨树纯林,并且在一块地上一般都是单一无性系的杨树栽植方式,使森林面临病虫害的严重威胁。如果森防部门在苗木检疫、病虫害预测预报上稍有疏忽,“不冒烟的火灾”肯定会发生的。

2.2 盲目引种扩繁,品种鱼龙混杂、良莠不分

苗木品种混乱,有些没有经过引种驯化试验即投入生产。据不完全调查,目前通辽地区苗木市场上的杨树品种和正在繁育的杨树品种有:哲林4号、白林2号杨、黑林1号、小黑杨、通辽杨、拟青山海关杨、哲引3号杨、新疆杨、银中杨、俄罗斯杨、法库2号杨、健杨、天演速生杨、廊坊杨、107杨、108杨等。某些生产单位和个体育苗户科技意识薄弱,轻信个别苗贩子的宣传,一说是新品种,不管是否适于本地,不经过引种驯化、试验鉴定就大量繁育栽植,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如前些年推广北京杨造林失败,以及有的个体户盲目栽植天演速生杨以致血本无归就是例子。更有甚者有的育苗户育苗材料混杂,即有当前推广的品种,也有已淘汰的品种,苗木销售时想尽各种办法蒙混过关,什么品种畅销就说是什么品种,导致造林失败或形成小老树坑害造林单位和造林户,同时也极大挫伤了农牧民群众投身造林的积极性,影响造林绿化进程和效果。比如,我们在造林检查中发现,苗木品种明明是几年前宣布淘汰的白城41号杨,还混有少量哲引3号杨(河×毛),硬要冒充是哲林4号杨等投入生产的现象。即使是头几年炒作的黑林1号杨,笔者在造林实践中也感到不适应通辽地区的发展,尽管其在苗期表现良好,但投入造林后,渐渐表现出生长缓慢、主干不明显、抗病虫害能力弱的症状来。经向通辽市林科院的同志求证,该品种从黑龙江省直接引进,根本没经过引种试验鉴定等手段即投入造林。因是从高纬度地区到低纬度地区,出现这种表现不足为怪。造成这种情况,或许跟市场经济条件下,林业科研部门已没有多少资金、时间和精力去从事林业科研以及造林单位把关不严有关。

2.3 苗木质量不高

近些年来,杨树苗木市场活跃,价格偏高,科尔沁区群众性育苗热情高涨,杨树育苗面积大,但育苗户因为培育的大多为商品苗,缺少专业的育苗技术,且又急功近利。为了降低成本,有的不去购买母条,而是利用林地幼树、大树及伐根的萌生枝条进行剪穗繁育。种条质量不高不说,品种也相当混杂,有的已被淘汰的品种也在繁殖。并且有的育苗密度过大,根本谈不上定向培育。当年不出圃的苗木很少有移植的,直接留床培育2年生、3年生大苗的现象相当普遍,致使培育的大苗全是化肥催的徒长苗,胸径小,须根少,主侧根粗大,合格率低,苗木质量差,不符合育苗技术规程,严重影响造林成活和后期林木生长。

2.4 在树种选择上还没有做到适地适树

比如,健杨、哲林4号杨最好用于营造农防林、护路林而不适合在沙地造林,哲引3号杨最好在沙地造林。然而实际并非都是如此,受行政命令的干预、苗木数量丰歉的左右和群众认识的程度的局限,往往出现树冠大的品种用于农防林,造成农防林胁地严重;对水肥条件要求比较苛刻的品种营造固沙林形成“小老树”,产生低价值人工林的现象。此外,我们经常听到近郊村民抱怨甚至反映到媒体,杨树飞絮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产生活等等,这些都与我们是否做到适地适树、合理选择树种有一定关系。

2.5 造林后的抚育管理跟不上,集约化程度低,抚育管理粗放

集中表现:(1)在松土除草上,很少有执行“3、3、2、1”的,即连续抚育3年,第1年3次,第2年2次,第3年1次,一般坚持一两年就不搞了,浇水、除草时间也不及时;(2)在林木修枝上不是不修枝就是修枝强度过大,有的甚至在雨季修枝,为病虫害的滋生蔓延创造条件;(3)栽植时密度过大,幼中龄林阶段又舍不得或不及时抚育间伐,使树木最终出材率不高;(4)间种玉米等高秆作物,又不给树木生长留出足够空间,致使杨树叶片光合作用受到限制,影响树木的正常生长。

此外还有个别造林承包户不按设计施工、造林密度过大等问题也都是我们在杨木栽培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3 发展对策

杨树为科尔沁区的农村产业化、生态建设、农民致富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杨树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早就引起通辽地区林业科技工作者的关注,并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笔者认为杨树在科尔沁区作为农田防护、防风固沙的主要造林树种,仍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但在发展中一定要注意克服前述问题,使杨树栽培在科尔沁区更加科学合理,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3.1 打破需水量和蒸腾系数大的杨树一统天下的林业生产格局,适地适树,大力营造混交林

杨树纯林尤其是单一无性系的纯林形成的生态系统脆弱,容易导致病虫害的发生。营造混交林则有很多好处,其一是树种多样化易形成复层林分,可以充分利用营养空间;其二容易形成小气候,改善林地环境,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林木产量和质量;其三是提高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防护效能;其四是提高抗御自然灾害,尤其是病虫害的能力。因此我们在树种选择上要尽可能营造混交林,即使小面积营造杨树纯林,最好也要把生长性状基本相似的几个无性系采用带状或块状混交。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营造混交林时一定要根据树种的相生、相克原理合理搭配树种。据本地经验,适宜杨树的混交组合有:杨树—山杏、杨树—沙棘、杨树—紫穗槐、杨树—樟子松、杨树—榆树,可因地制宜,在防护林、用材林中应用。

3.2 合理选择造林树种,做好新品种的引进和良种提纯、良种扩繁工作,实行良种壮苗

全国造林技术规程明确规定,“为保持林地生产力,对引起地力衰退的纯林,种植一二代后,应更换适宜的造林树种”。所以我们在树种选择优先采用乡土树种的同时还应认真做好新品种的引进和良种的扩繁工作。对新品种的引进一定要执行育种程序,经过引种驯化和科研部门的区域试验鉴定,认为适合本地区生长,然后再加以繁育推广,避免盲目性。科尔沁区杨树育苗大都采用无性繁殖,我们还要做好品种提纯工作,条件成熟时,尽快建立杨树基因库和良种采穗圃,组织科技人员编写图文并茂的杨树品种检索表,并不断丰富其内容,增加群众鉴别杨树品种的能力,防止不良品种的侵入,加速良种推广步伐。在育苗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技术规程操作。要根据苗木出圃的苗龄确定株行距,培养杨树当年生苗密度应控制在6万株hm-2以内,培养2年生以上大苗一定要经过移植,这样能够增加苗木须根数量,增强抗性,提高造林成活率。苗木分级一定要坚持以胸径、地径为主,即:树高是一级,苗径是二级的,则苗木就定为二级,不能以苗高定苗木等级,等外苗坚决淘汰,这也是国家和自治区苗木分级标准中要求的。以前我们在这方面抓得不严,致使一些徒长苗、纤弱苗栽到造林地,有的甚至形成小老树或成片死亡。杨树育苗在扦插时,对穗木要进行分级,一块地上最好做到插穗粗细一致,扦插深浅一致,芽的方向一致,株行距一致。插后及时踩实,灌水抹芽要坚持摘早、摘小,防止苗干出现疤痕。

3.3 适地适树科学造林

做到这一点就要严格把好育苗、起苗、分级、假植、运输、栽植、浇水、培土扶正、抚育等几大技术环节,在树种配置上尽可能营造混交林,并根据树种的生物学物特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比如,科尔沁区的沙沼地上主要杨树品种应选择哲引3号、通辽杨;在偏碱性的下湿地最好不要栽植杨树,可以栽植柽柳、紫穗槐、青皮柳等耐盐碱树种;在农防林、护路林的营造上最好选择生长迅速、抗病虫害、窄冠、胁地范围小的杨树品种,如健杨、俄罗斯杨、哲林4号杨,并采用健壮的大苗造林。

3.4 加强造林后的抚育管理

杨树生长快,成材早,抚育管理必须跟上。在抚育管理上,结合科尔沁区的实际应当在4个方面做好工作:一是以耕代抚要合理选择间种的粮经作物,改变目前个别造林地间作玉米等高秆作物的现状,应间作豆科、小麦等矮秆作物;二是杨树修枝整形要选择合适季节,除抹芽可在生长期进行外,其他一定要在杨树休眠期进行,避免雨季修枝;三是抚育的年限,一定要进行至林木郁闲成林;四是做好除草、松土和浇水工作。

3.5 认真做好杨树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病虫害的发生有一定周期性,一定要做好预测预报,尤其是杨树纯林的监测工作,科尔沁区杨树纯林面积大,处在病虫害大发生的濒危区,苗木检疫一定要严格,要定期举办森防培训班,把有害生物的危害及防治知识普及至千家万户。要认真贯彻森林病虫害防治方针,做到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积极开展生物防治。

3.6 拓展杨树综合利用空间,加速杨树产业化步伐

发展杨树一定要注重三效合一,在提倡营造混交林的同时,也要积极发展杨树产业,增加农牧民致富渠道,要拓展杨树综合利用空间,做到破废利用。木材市场,尤其是需方市场不能搞垄断,要充分保证牧民的利益。放开市场搞竞争,既促进企业发展,也带动农牧民植树造林的积极性,进而拉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1005-5215(2016)11-0093-03

2016-10-30

马广生(1964-),男,内蒙古通辽人,大学,高级工程师,现从事森林病虫害防治研究.

S792.11

A

10.13601/j.issn.1005-5215.2016.11.039

猜你喜欢

通辽通辽市杨树
通辽西站北京端咽喉区通过能力分析
王舒作品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成峰牲畜市场交易红火
城市蒙古族饮食结构变迁现状及原因——以通辽市为例
跟踪导练(五)
刍议通辽法治宣传教育工作
新时代视阈下城镇化发展道路刍议
杨树山漫画作品欣赏
数万市民逛展会感受“内蒙古风情”
改革开放以来通辽民族教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