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桑天牛研究进展

2016-12-16申桂艳

防护林科技 2016年11期
关键词:小蜂天牛线虫

申桂艳

(宽甸满族自治县果树站,辽宁 丹东 118200)



桑天牛研究进展

申桂艳

(宽甸满族自治县果树站,辽宁 丹东 118200)

桑天牛是果园成灾害虫,目前正呈加剧之势发展。为促进对桑天牛更深入的研究,文章介绍了桑天牛的分布、寄主、生活史、生物学特性、天敌和防治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桑天牛;果园;寄主;天敌;防治

桑天牛(AprionagermariHope.)又名粒肩天牛,我国除黑龙江、内蒙古、宁夏、青海和新疆之外,其他各地均有分布,为害苹果、杨树、桑树、柘树、构树、榆树、刺槐、枫杨、核桃、梨、枇杷、柑橘、枣等多种林木,是多种林木的重要害虫,是为害苹果枝干最严重的钻蛀性害虫[1],近年来由于果园要求实施无公害防治,高毒农药使用少,因而果树桑天牛的为害逐年加重。根据从国内外几大数据库所查大量文献资料来看,有关桑天牛的研究除生物防治、遗传防治、灯诱防治报道较少外,在生活史、生物生态学特性、空间分布、抽样技术、预测预报、发生规律、成虫补充营养特性、选育抗虫树种、分子生物学研究、化学防治、饵木诱杀、综合防治等方面已有大量研究报道,取得了许多可喜成绩,而在天敌昆虫、植物源农药、成虫趋光性的研究与利用上报道较少,尤其是后者仅在文中提及有较强趋光性[2]但未展开研究。

有关桑天牛的研究,国外报道较少,共48篇,且以分子生物学研究为主(34篇),而在生物学特性和生物防治(主要是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苏云金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研究上仅为8和6篇;国内已有大量研究报道,其中,期刊、图书、学位论文、成果和专利类文献的篇数分别为382、59、36、34和5篇,且以生物学特性与防治及抗虫性研究占多数,而在天敌昆虫、植物源杀虫剂及趋光性研究方面报道较少,是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面。

由于桑天牛对果树和杨树的为害较重,因而大量文献是关于果树天牛和杨树天牛(含桑天牛)的报道(分别为50和54篇),主要是关于苹果、无花果、山核桃、梨、桃、枇杷、樱桃上的天牛发生与防治[3],以及杨树防护林生态调控、杨树天牛生态阈值、可持续控制等方面的研究[4]。

综合已有研究,现将桑天牛防治方法研究进行概述。

1 生物防治方面研究

在生物防治方面,进行了人工增殖和迁移斑啄木鸟(Dendrocoposmajor)防治试验[5],利用白僵菌、苏云金杆菌、绿僵菌(Metarhiziumanisopliae)、青虫菌6号(Bacillusthuringiensjssrp)、异小杆线虫(Heterorhabditisbacteriophora)、芜菁夜蛾线虫(Steinernemafeltiae)、斯氏线虫(Steinernemapravassos)、泰山Ⅰ号线虫(Heterorhabditissp.)进行了幼虫排粪孔注入法防治试验,均取得较好防效[6-10];目前有研究报道的桑天牛天敌昆虫仅3种:桑天牛卵啮小蜂(Aprostocetusprolixus)、桑天牛长尾啮小蜂(Aprostocetusfukutai)和花绒寄甲(Dastarcushelophoroides),并进行了生物学、寄主识别行为、基因组DNA的提取、人工助迁、花绒寄甲人工大量饲养等研究[11-13]并获成功,但未进行林间释放防治桑天牛研究。

2 植物源杀虫剂方面研究

在植物源杀虫剂研究方面,已对印楝、牛心朴和苦楝果提取物及印楝素(azadirachtin)、苦皮藤素(celangulins)进行了桑天牛取食后其产卵量及卵孵化率影响研究、注射于构树的饵木诱杀林间试验、药签研制和药效试验等[12-14],并利用芫花新鲜根、枝、叶堵塞天牛排粪孔做过药效试验[15],取得较好防治效果;但除对印楝素做过安全性评价外(陈小军等, 2010),其他均未做过,也未做过不育性系统研究,但在产卵抑制作用等方面,研究得出了牛心朴、苦楝果和印楝提取物在亚致死量条件下能有效抑制桑天牛产卵行为、卵孵化率及其子代幼虫存活率的结论[14,17],由此可见,有的植物源杀虫剂对昆虫具有不育作用。

3 其他防治方面研究

在其他防治方法研究方面,主要是选育抗虫树种、人工防治、化学防治、饵木诱杀等综合防治方面的研究,尤其是图书类文献,都是从形态特征、寄主、生物学特性、防治技术综述等方面来论述,而都在天敌昆虫、植物源杀虫剂及趋光性研究方面论述较少或仅有提及。

各文献中适合果园应用的有效方法,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1)人工防治:①在成虫盛发期人工捕杀成虫;②用小尖刀刺入产卵孔口,将卵刺死;③小幼虫期经常检查树干,发现虫粪时,用小刀挖开枝干皮层挑出幼虫杀死。

(2)化学防治:用注射器将80%敌敌畏乳油5~1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50倍液注入排出新虫粪的倒数第一或第二个虫孔内10 mL,然后用小木塞或棉团堵塞孔口;或用1粒磷化铝片剂放入虫孔内,并用黏泥封闭;从而杀死枝干内的桑天牛幼虫。

(3)利用补充营养特性进行饵木诱杀:桑天牛喜食桑树和构树,清除栽植区内的桑科植物和构树,但保留少量作为饵木,引诱桑天牛成虫前来取食,事先给引诱树注射印楝素等植物源杀虫剂,或喷洒4.5%高效氯氰菊酯1 000~1 500倍液等药剂毒杀成虫。

(4)生物防治:保护和招引斑啄木鸟;从排粪孔注射白僵菌、苏云金杆菌、绿僵菌、青虫菌6号及线虫的悬浮液然后堵塞排粪孔;保护桑天牛卵啮小蜂、桑天牛长尾啮小蜂和花绒寄甲等天敌(冬季或早春修枝时,发现有天牛产卵刻槽而无蛀孔的枝条,应予保留;夏伐时寄生蜂尚在化蛹期,应将无蛀孔产卵枝选出,挂在林间)。

[1] 陈汉杰,周琳,张金勇,等.新编林果病虫害防治手册[M]. 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2006:6-25,111-113, 389-391

[2] 许红玲.综合防治杨树天牛[J]. 湖南林业, 2008(9):29-29

[3] 崔丽丽,吕健,张清泉,等.我国果树天牛类害虫的发生及防治研究进展[J]. 广西植保,2008,21(2):16-20

[4] 骆有庆.防护林杨树天牛灾害持续控制技术研究[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4,26(3): 29-29, 35

[5] 李国宏,李克钧. 斑啄木鸟及诱饵树防治桑天牛效果的研究[J]. 林业科技通讯,1996,(12):11-13

[6] 黄大庄,李会平,苏筱雨,等. 白僵菌对桑天牛幼虫致病机理研究[Z]. 河北农业大学,2010

[7] 徐洁莲,陈汉明. 应用异小杆线虫防治桑天牛的研究[J]. 蚕业科学,1997,23(1):5-9

[8] 吕昌仁,冯善斌.利用芜菁夜蛾线虫防治意杨桑天牛的林间试验[J]. 生物防治通报,1992,8(2):92-92

[9] 严巍,李跃忠,陈培昶. 斯氏线虫对星天牛、桑天牛的侵染力[J]. 江苏林业科技,1998,25(S1): 195-197

[10] 李文杰,邬承先,王翠莲,等. 泰山Ⅰ号线虫防治天牛的研究[Z]. 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所,2005

[11] 王树香,李明,李继泉,等.桑天牛分泌物及虫粪中的信息化合物对桑天牛卵啮小蜂寄主识别的影响[J]. 蚕业科学,2009,35(2):384-389

[12] 李继泉,杨元,王树香,等.桑天牛卵长尾啮小蜂的寄主选择定位行为[J]. 昆虫学报, 2007,50(11):1122-1128

[13] 杨忠岐.利用天敌昆虫控制我国重大林木害虫研究进展[J].中国生物防治,2004,20(4):221-227

[14] 陈小平,赵博光,杜云祥. 印楝提取物对桑天牛产卵、卵孵化及其幼虫存活的影响[J].四川林业科技,2005,26(6):47-49

[15] 袁堂梁,李荣范,庄会霞. 芫花防治苹果桑天牛的药效试验[J]. 中国园艺文摘,2008,24(4):34

[16] 陈小军,杨益众,张志祥. 印楝素及印楝杀虫剂的安全性评价研究进展[J]. 生态环境学报,2010,19(6):1478-1484

[17] 赵博光,陈小平,巨云为. 牛心朴和苦楝果提取物对桑天牛产卵及卵孵化的抑制作用[J]. 林业科学,2002,38(2):68-72

1005-5215(2016)11-0079-02

2016-09-18

申桂艳(1972-),女,大学,高级工程师,从事果树栽培研究.

S888.729

A

10.13601/j.issn.1005-5215.2016.11.032

猜你喜欢

小蜂天牛线虫
夏季蔬菜换茬期线虫防治要注意
不同品系昆虫病原线虫抗逆性分析
大自然中的好伙伴
化学合成杀线虫剂的分类概述
榕树与榕小蜂的相爱相杀
天牛到底有多牛
线虫液体培养和监测过程关键参数的实验研究
白蛾黑棒啮小蜂人工复壮技术研究
黑黄花天牛
巨型昆虫——天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