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动课堂”模式下日语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探究

2016-12-16张亚杰

关键词:日语教学模式专业

张亚杰

(渤海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锦州121013)

“转动课堂”模式下日语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探究

张亚杰

(渤海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锦州121013)

教学模式简洁地说,就是在一定教学理论指导下,以简化形式表示的关于教学活动的基本程序或框架。教学模式包含着一定的教学思想以及在此教学思想指导下的课程设计、教学原则,以及师生活动结构、方式、手段等。

转动课堂;教学模式;人才培养

传统教学模式从小学到大学,基本都延续着多年不变的教学方式,即教师讲、学生听;教师主动讲解,学生被动接受。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的要求,不能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

所谓的“转动课堂”,就是把课堂上的决定权从教师手中转移给了学生,让学生能够更主动地学习。大学课程虽然纷杂,但专业主修能力是每个学生都应具备的核心能力,它是主要的专业实践能力。通过组织师生走访企业、用人单位发现,用人单位更强调的是专业过硬。转动课堂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它的主旨是使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动性,精讲多练,提高实际运用能力,取代以往填鸭式的陈腐教学模式,形成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极大地促进了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学生能力的提升。

一、改革内容

(一)改变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

1.改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转变由教师单向传授知识,过于呆板的教学思路,变“满堂灌”教学为“启发式”教学。最大限度地把锻炼的机会留给学生,将学时比例调整为6:4,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精讲多练,循环往复,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在授课过程中,要求对二年级以上的学生尽量用日语授课,高年级授课全部使用日语。提倡课上课下、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养成随时随地用日语交流的良好习惯。同时,充分利用外教资源和留学生资源,让更多的交流成为训练语言的辅助手段。

3.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不被动接受,不消极坐等。惯用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们缺乏学习自主性,一旦没有老师的引导,便成盲人瞎马,无所适从。

4.了解新时代的年轻人的心理,积极与他们沟通。对现在的学生来说,板起面孔满堂灌完全行不通,只有保持平等、相互尊重,才可能让教学效果更加奏效。

我们并不是要全面否定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是要在新型教育观念上,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方法上,建立有利于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评价指标体系。

(二)更新教学内容

在现在教学中,有一些内容落后于时代要求,因此,应精简陈旧落后的课程内容,增加最新的专业信息。例如,介绍学科的新发展、新成果,拓宽专业面;及时更新教材,或者进行自我改版,删减过时的说法、措辞,采用最新的知识;同时,还要通过日籍教师、出国进修人员以及在日留学生带来的最新资讯,让学生掌握最新的知识、信息和社会动态。在微课、慕课不断建设、不断完善的今天,将信息化学习手段引入课堂,并介绍给学生,通过多渠道的学习,必定能使学生的主修能力得到提高。

1.目前,外语更多地体现为工具,因此,除了加强日语语言本身的训练之外,还应习得一门或多门专业知识,而这些专业知识的选择就要参考就业的趋势来确定。

2.一直以来,由于受到学习环境的限制,学生的日语口语表达能力相对较差,基本是“哑巴”外语。一个学习外语的人如果不能准确、流利地用外语表达,一切都无从谈起,因此,要积极引导、创造机会让学生们张嘴说,走出“哑巴”外语的困境。也就是说,要课上精讲、课下互动,做到时间、资源能充分利用。

3.加强素质教育。发挥导师的引导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即便专业水平再高,如果没有健康的心态和正确的人生观,一切皆是枉然。

(三)完善教学安排

遵循学校的统一部署。根据日语专业零点起步的现状,遵循一年级专业,二年级专攻,高年级专长的办学宗旨,合理安排课程,合理调整教学时数及学分,力求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最多的知识,得到最充分的锻炼。克服日语专业零点起步的困难,缩短前期学习时间,在确保学生接受的前提下,精讲互动,既要完成教学任务,并确保学生将来就职、考研、出国留学能考试过关,又要不失时机地将专业主修能力的训练、培养、提高贯穿其中。

(四)调整评价方式

传统教学的评价方式是以分数论英雄,老师出题考学生,唯以分数论高低,哪怕是高分低能。过于片面的评价方式,压抑了年轻人的个性发挥,也埋没了许多人的出色才华。

1.避免过度量化,墨守陈规。摒弃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学成果的唯一标准的陈腐观念,淡化考试的压力,增加开放性考核手段,增加平时考核权重,力求将教学重点放在“学”上面而非“考”上面。

2.考虑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等因素。只要有锻炼能力的机会,我们就不能放过;只要达到一定级别,在与专业相关、无关的活动中取得的成绩(四级考试、演讲、各类竞赛),只要能够提高能力、化为动力、促其奋进,我们都可以以各种形式(可以抵顶选修课成绩、可以算作创新学分等)予以承认,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3.形成一种宽松的学习氛围。要允许各种学术思想的充分讨论、交叉融合,尊重学生的自尊心、自主性,保护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意识。让学生做到不唯书、不唯师、不唯上、不唯洋,只唯实。建立有利于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评价体系,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并且注重培养知识牢固、能力出色的新时代创新型人才。

二、改革目标

(一)培养方向上:变单一为复合

学习外语,首先,最好的办法是到那个国家实地学习和训练;其次,是与那个国家的人进行交流和沟通;最后,才是自己创造条件来学习、使用外语。既然最有利的条件不具备,那么,我们就得想办法克服在国内学习外语缺乏训练环境的困难,教师精讲,学生勤练,千方百计地给学生创造用日语进行沟通交流的机会,营造随时随地用日语交流的氛围,避免出现“哑巴”外语的尴尬局面。培养学生不但具备应试功底,而且更具备像母语一样熟练运用日语的能力。同时,还要多方涉猎,扩大知识储备范围,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变单一为复合。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并站稳脚跟。

(二)培养方法上:变教(四声)学为教(一声)学

按照新的培养方案要求,继续进行转动模式培养,使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最大的收获,使所学知识基础扎实、准确、全面,侧重实际运用,做到口语过关、听力过硬,力求符合专业、行业、岗位标准,缩短毕业生与上述三种标准的磨合期。有的学生到日本之后,抱怨没课上,其实这是两国教育体制,尤其是教育方法的差异造成的。日本的教育非常侧重激发学生的自主性,任其发挥,鼓励个性,注意自主能力的锻炼;而我们的大学生依然像孩子一样只适应老师带、老师教,一旦教师放手,学生反倒不知所措,知识装备能力欠缺。应倡导教师积极改变观念,调整思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简政放权,只有这样,才能事半功倍。面对个性十足的新生代,多表扬、多鼓励,不歧视、不抱怨,不能改变环境,就想办法适应环境,这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三)授课要求上:变掌握为运用

在新的培养方案当中,对旧的培养方案做了必要的调整,即根据多年来的经验,对部分课程做了适当的增开、删减、合并,课时也相应地做了调整。比起原计划,新方案更加注重实际运用能力,加强能力训练。基于日语专业学生最大的障碍是口语较差的现状,新方案由原来的掌握知识变为极力提倡运用知识,毕竟学习外语的最高境界首先是听说过关。因为现在是试行阶段,所以我们会根据实际执行情况继续调整,发掘日语专业的特色,一切以提高学生的专业主修能力为前提。

(四)专业规划上:变普通为精尖

继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在专业上精益求精,在尽职尽责教学的同时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做到教学科研平衡发展,努力形成一支专业水平过关、科研能力过硬、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优秀团队。同时,教书不忘育人,导师还要肩负起育人的责任,多引导、多关心、多陪伴,适时进行未来规划,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指导,以期培养出更多合格、出色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三、改革方法

(一)讲与练结合,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教师在课堂授课过程中,必须把讲与练有机地结合,把授课的重点或重心放在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使学生在练习中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传统的授课模式把学生当成了知识的储存器,想方设法把知识灌输给学生,其实,不管怎样灌输,都只是完成了课堂授课的一部分,即只完成了讲的部分,只告诉学生是什么,忽略或丢弃了干什么用、怎样用的问题。把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作为课堂教学的重心,应该说是课堂教学的重大突破[1]。

(二)确定专业主修能力

建立以专业主修能力为重点的训练模式,强化专业主修能力的养成与训练,经过见习、实习的验证与提高,最终使学生都掌握具有专业特色的专业实践动手能力[1](139)。

(三)强化技能训练

外语学习,原则是听说过关,读写过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觉性、能动性,要求教师(包括日籍教师)参与,开展丰富多彩的专业活动,激发学习兴趣,提高专业水平。

(四)培养专业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学生进行专业学习是为了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培养专业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成长为具有专业特长的高级专门人才。大学是专业学习的起点,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大学的学习特点在于学习的“自主性”和“开放性”。对于学生来说,能否成长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关键取决于学生在校期间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2]。

(五)进行深挖式、拓展式复习和学习

在大学中,考试只是整个学术道路、职业道路上的一个节点,课程学习不能因为尚未开课而懒于触及,也不能因课程考核的结束而彻底终结,尤其是那些对个人发展有特殊意义的课程,更应如此。有些课程虽然结课,但如果有特殊意义,就要继续进行深挖式、拓展式复习和学习。有些课程本专业并不开设,但如果有必要,也可以自学、跨专业选修、旁听,或者通过联读、访学、慕课、网络等途径学习。大学学习是真正的为己所学,为了实现自己的追求而学,要学好专业课程,必须走在课程之前,走到课程之外[2](85-86)。

(六)积极实施小组互助学习制

现在,大部分教学实行的是大班型授课模式,学生难以得到充分锻炼,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划分学习小组,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并自我管理。教师可以通过实地和网络布置任务,并及时督促检查,这样有助于师生的相互联系,以及教师对学生的必要的指导。

四、实施计划

(一)集体作战

在教学活动中,提倡或规定教研室各个小组每周至少集体活动一次,探讨教学感悟,理清教学思路,尤其是同一门或同方向不同层次的课程,要提出自己的疑惑,互相研究,找出解决方案,集思广益。

(二)相互学习

组织专业之间、门类之间互相听课,不是流于形式,而是带着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态度听课;不是听完了事,而是坐在一起评说,找出亮点和不足,共同反思、共同进步。

(三)能力训练

利用课下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如演讲比赛、戏剧展演、模拟招聘、文化展示等,使学生将课上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当中,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为学生日后留学、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自我反思

引导学生针对学习目标进行反思。反思自己在知识方面、在合作学习方面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并自己梳理本节课所学,构建知识框架,将所学知识形成体系,从整体上把握课程的结构。课后,老师也应该进行自我反思,如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态度、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总之,及时反思,就会及时改进,教学效果就会得到大大提升。

(五)弥补不足

毋庸讳言,学习外语重要的是听、说,但同时读、写以及对其他专业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也是不可或缺的。有些学校在开设日语专业的时候就带有方向性,比如商务日语、旅游日语等。这些方向的毕业生由于对部分领域有了一定的了解,便会在工作的时候驾轻就熟。相反,有些学校只定性为日语专业,没有方向性,学的都是生活日语,即便学得好,可以做到日常交流无障碍,可是一旦进入某个专业领域,也成了盲人骑瞎马——专业知识的极度欠缺,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压力,也给用人单位带来不便或损失。在目前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再墨守成规,只能被社会淘汰,因此,应该也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补充新知识,比如计算机知识或商务、外贸、能力考试知识,形成自己独有的特色,即便做不到精通,至少也不能做完全的门外汉。

(六)走出国门

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在国内学习外语容易受到学习环境的制约,加之学习时间有限,很难做到听说过关、读写过硬,最好的办法是国内三年或四年,打好基础,通过联合办学单位或其他渠道到日本——语言国,实际学习锻炼至少一年时间,提高专业水平,尤其是口语表达能力。之后,可以选择在日深造、直接就业或回国工作,留学的经历将大大有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

五、未来前景

通过改变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可以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了解、掌握、运用专业知识,减少零点起步带来的客观局限,不只学到知识,还要能运用知识,打造出具有过硬专业主修能力的专业人士,可以直接就业,可以继续读研,也可以赴日学习、工作。这种模式势必会成为日语专业人才培养的主流模式,也必将促进学科的发展,提升专业能力,为学生的未来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1]杨延东.我的大学观[M].沈阳:辽宁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2014:135.

[2]杨延东,冉清文.养成成功幸福——素质与成长[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15:83.

(责任编辑 林喦)

G642.0

A

1672-8254(2016)06-0107-04

2016-06-23

渤海大学教改立项“转动课堂模式下日语专业人才培养实践研究”(项目编号:64)的阶段性成果

张亚杰(1963—),女,渤海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日语语法教学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日语教学模式专业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明朝日语学习研究
部分专业介绍
关于日语中汉语声调最新变化的考察
关于日语中汉语声调最新变化的考察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