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题材专题报道需要把握的几个维度
2016-12-16景艳
景 艳
历史题材专题报道需要把握的几个维度
景 艳
(海峡之声广播电台,福建福州,350000)
历史题材专题一直是广播电视偏爱的叙事主题,每逢重大历史事件的周年纪念日,众多媒体通常会集中力量,推出相对特别专题报道,如何在相互融通与竞合压力之下把握历史事件,获取历史素材,选择报道角度,圆满完成并推陈出新,这就必须定位弘扬正确的历史价值观主线,在梳理共性突出特性的过程中选取角度,在繁杂素材中选取所需、设定对象,在个体体验中关照全局,在追究探寻中挖掘深度。
历史题材;专题报道;把握;维度
历史题材专题一直是广播电视偏爱的叙事主题,每逢重大历史事件的周年纪念日,众多媒体通常会集中力量,推出相对特别专题报道,比如纪念汪辜会谈20周年、抗战胜利70周年、长征胜利80周年等等。从不同角度、不同面向、不同深度、不同形式切入,共同构成了历史性纪念专题的立体影像。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之下,历史素材的互通借鉴与制作加工的异化竞争成为节目制作的两个方面,对于具体承担节目采制的记者编辑们来说,如何把握历史事件,获取历史素材,选择报道角度,圆满完成并推陈出新,自然是亟待考虑的问题。结合近些年来的实践总结,笔者试析历史题材专题报道需要把握的几个维度。
一、定位主线——弘扬正确的历史价值观
历史对于我们这些传播者而言,实际上指的就是过去的事实,因此,在反映历史的过程中,首要的是忠于客观真实。但任何一段历史都包含着许多复杂的层面,有正面的有负面的,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背景或元素。经由我们的作品所体现出来的创作思路,本身就包含着认识论、价值观和审美取向三个显性的层面。是否报道、报道哪些、如何报道,都体现了作者本身乃至于媒体的价值取向和历史认知。也正因如此,我们的作品应注重把握正确的报道方向。一是帮助受众了解历史、感知历史;二是把握历史的诠释权,与国家大政策方针保持一致,引导受众正确地看待历史、解读历史;三是在传播中坚持以我为主,重构中华历史叙事;四是弘扬社会正气,颂扬真善美,批驳假恶丑;五是温故知新,以史为鉴,为现实尽责,为未来存照。
笔者连续多年制作了纪念抗战胜利的系列专题节目 。这一场“全民族的抗战”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海峡两岸对抗战历史主体性的展现有所偏颇,使得部分民众对中华民族那一段历史的把握发生了偏差,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局面发生了好的转变。然而,当大家越来越多地把目光投向国军抗战历史的时候,社会上又出现了一种偏颇的扭转,包括否定共产党抗日的声音。有些人开始在有意或无意中忽略或淡化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作用,那些口述历史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播出之后是会引起很大的负面效应。在这种情况之下,就必须特别注意报道的平衡性,让每一个专题中都有正面、负面信息,将个体体验与集体记忆区分开来,注重负面信息的正面表达,在国家大政方针的框架下忠实记录历史、还原历史真相,反映国家意志及政府处理相关问题的进步过程。
二、选准角度――在梳理共性中突出特性
由于历史题材好、叙事宏大,系列专题报道常常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时间固定、采制集中;二是多家媒体同时制播;三是采访对象与历史素材容易出现交叉重复;四是多以系列形式出现。这就要求在采制时尽量充盈知识、发散思维、另辟蹊径,一方面能够从不同的个体素材中发掘共性形成系列,另一方面能够在系列中以突出个体素材的特殊性而展示独特。以抗战历史题材的系列而言,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海峡之声广播电台就制作了《抗战老兵访谈录》《抗战纪念馆巡礼》《这就是黄埔》《抗战英雄谱》《战歌的力量》《日据台湾真相问答》。同是寻访抗战老兵,有媒体将角度聚焦于抗战老兵的烽火爱情;同是寻访战争遗址、纪念场馆,有人挖掘的是每一处特殊物件背后的故事,有人期待在战前遗嘱书信中一窥高下;同是反映抗战,在政府、军队抗战的视角之外,还有民间抗战的发现;在反映以大陆为主战场的抗战之外,不乏有反法西斯战争的国际视角,也有两岸同胞携手抗战的海峡视角……。概括来说,在选取角度的过程中,除了大胆的创意之外,不妨把握以下四点:一是从自己熟悉的角度切入;二是从传播任务的需求出发;三是从自己擅长驾驭的方面着手;四是从方便获取独特资源的优势努力。
三、设定对象――在繁杂素材中选取所需
明确了主线,选好了角度,接下来自然就是丰富每一个点的元素。在采制历史题材专题的过程中,由于编辑记者并不都是这一领域的专家,也并不时常会接触到相关史料,所以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个纠结的问题:一方面是史实浩如烟海,该如何选取?另一方面是史海茫茫,该到哪里去寻找?这时候,一个完美的策划和一个知道朝哪方面努力的思路很重要。应该说,日渐开放的社会氛围以及多元的信息渠道为我们提供了诸多便利。以抗战专题采访对象为例:一是可以通过公开报道的信息寻找采访对象;二是可以通过已发现的采访者及其亲属顺连介绍采访对象。比如:抗战老兵之间、同一场战役受害者之间、同命运经历者之间多有联系,采访其中一位,常常能“拔出萝卜带出泥”;三是可以通过战史研究学者专家的调查推介掌握人员;四是可以通过相关机构或社团组织获取采访对象名录。如黄埔同学会、干休所、新四军研究会、民革、民盟、老兵联谊会等等;五是可以通过史料存证发现采访对象,如纪念馆、档案馆、国书馆等等;六是可以通过相关服务保障单位以及志愿者的介绍设定采访对象。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感悟、在某一段历史事件中的不同角色地位,对象的选取既要注意多元个性,也要注意代表性,还要注意身份的适合性,语言的表达能力。
四、铺陈全面――在个体体验中关照全局
在陈述历史的时候,由于节目容量或认知的不足,人们往往会着眼于局部、细节,也会普遍地采用口述历史的形式。这样的一些方法固然会让历史叙述更具可感性、实证性、生动性,但同时也难以摆脱一家之言、一隅之见的局限性。由于所处的立场、不完全的记忆或遗忘,人们对事实的理解可能会是片面的,判断可能会是不准确的,我们的历史叙述必须进行必要的论证和筛选,同时要将零散性的个体放置在历史全局的背景之下。如第四届全国历史题材广播电视节目优秀作品评选,《史海听涛 鉴章知行——纪念开罗宣言70周年》获得了一等奖。评委认为,它获奖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它不是就《开罗宣言》发表讲《开罗宣言》,能够从两岸的视角,从抗战全局的高度来说明问题,就是将《开罗宣言》与中国远征军的战事推进联系起来、与当时国际形势、普遍认知联系起来,一方面强调了《开罗宣言》的发表是建立在中国人“打胜”的基础之上,驳斥了有些人把中国抗战胜利完全归功于美国两颗原子弹的谬论;另一方面,进一步明确了台湾重回中国版图的国际认知及法律地位;对于当前某些“台独”人士论述的“《开罗宣言》位阶不及《旧金山和约》是一个有力的回击。
五、纵向挖掘——在深入报道中直击核心
一个好的历史题材的系列专题,除了制播水准高之外,还应该体现一定的思想性,这其实也就是一个不能“为史而史”的问题,需要我们从历史素材中发掘富有思想内涵的素材。按目前通常所见的叙述模式,往往以宏大主题叙事取代细节具像的解构,以主旨思想的强化取代对历史事件本身意义的探究。比如,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大的受害国,中国可以挖掘的素材太多,需要反省的问题也很多,然而,为什么历史题材的专题缺少直指人心的超越?大多数作品在展现敌人残暴凶狠、我方机智勇敢方面不遗余力,唯独在人性的挖掘、社会时弊的追究方面缺乏勇气,以至于很多影片只能够满足现下人们对于战争的想象,然而,当我们真正了解了历史事件本身之后,会发现真相比作品更生动、更深刻。不管是抗战、长征还是文革,或者是更远一些的历史,如果失去了对历史真实直击本质的深入探究,就没有历史叙述的意义。人们常说“大时代小人物”,在纷繁的历史变迁中个体人物的命运往往能够映射出一个时代的宿命,但有的时候,大而化之、蜻蜓点水式的脸谱化的构勒让细节或个体失去了意义。
结合当前制作历史题材专题节目的实际,应该着重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史实叙述的精准化
在采制历史专题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历史事件模糊或叙述不同的问题,这其中有历史记载本身不详的原因,有不同记录者记忆偏差的问题,还有缘自不同政治立场的选择性记录等问题,但就选题的策划、制作者而言,应当注意多方查证,去伪存真,加以辨识,尽可能地通过档案典籍或专业研究机构的人士获取事实真相,实在不能,也应注明出处,以便核查,不能以讹传讹,尤其应注意处理好艺术加工与历史事实的关系问题。制作历史专题,难免会用到一些音响配乐、分析议论,有一个基本的前提就是艺术元素的使用不能影响历史主题的诠释。当前,历史叙述的说服力方面遇到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引用数字的模糊化、空洞化。比如,对某一历史事件中的死亡人数大都语焉不详,绝大多数新闻媒体机构也就选择了模糊化处理。但作为有一定社会公信力和影响力的专业新闻从业人员,应该有精准报道的意识,即使是过去的历史难以追溯,在当下的采访制作、转述历史的过程中,应避免再一次的模糊化。
(二)历史事件的全景化
任何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都不是孤立的,有其特定的时空背景,今天的叙述者对历史片断的选取理应放置在时空背景的全景之下,才能避免以偏概全,才能帮助受众厘清事件的全面影像,反映出客观的历史。以《长征》来说,它事关七组工农红军的主力军事力量的转移方向,时间跨度两年,转战十四个省,涉及的问题方方面面,我们选取的叙事可能只及其一,如果采编者脑中没有形成全景图,在选题设计上便很难挑选出重要的、有代表性的关键节点,在选题布局上很难平衡周详,甚至口述历史方面很容易被错误的记忆所误导。因为当年的红军战士大都参与的是局部战争,他们的体验仅及于当时的记忆,当年走过的是那段线路,和哪个部队打的仗,很可能自己都搞不太清楚,如果我们没有常识性判断、全局性的把握,在历史叙述上难免偏颇。相反,当我们的脑中有张全景图之后,听到哪个地名,就知道是哪支部队,走的是哪条行军路线,看到一张合影,就能判断出其中的主要人物,这对于采访提纲的罗列、深度话题的延展都大有助益。
(三)历史素材的时代感
历史发掘原本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时代的变迁、观念的变化,人们历史研究的深入、新史料事证的发现及相互印证,人们对历史事件的判断会出现新的结论,历史对于当今的启迪意义也会发生变化。这就要求历史专题的制作者不能拘泥于传统的固定的思维限制,及时纳入新的时代元素。一是及时更新历史素材;二是纳入新闻性元素;三是强化时代立意;四是注意延续性追踪。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制作历史专题的记者编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历史的记录者,在引导人们读史的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自己也是历史的传播者。如我们通常习惯引用的人口数据,抗战时期是“四万万同胞”,1953年是6亿,1982年是10亿,而2010年已达13亿,但习惯使用的“2300万台湾同胞”,但许多媒体仍然没有按最新统计改成“2100万台湾同胞”。
总之,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而我们在记录许多当下发生事件影像的同时,更要有一种为未来历史存照的意识。回过头看,很多历史事实都是在许多年之后,去除了时代因素的干扰,在众多叠加资料证据反复的验证之下,才逐渐展现其本来面目的,作为一位历史专题节目的创作者来说,面对那些不曾亲身经历过的往事,面对那些承载着重大意义的人文历史,需要保持清醒,怀揣敬畏,真诚探究。在错综繁杂的历史信息中立好原点,定好坐标,找好方向,将正确的价值观、历史观融入于节目创作的构思当中,赋予其灵魂,延展其生命。兼具情怀与胸怀,把握好叙述历史的几个维度,才能在穿越时空的对话和反思中演绎精彩。
[1] 谢贝玲,史东明.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的思考[J].电影通讯,1989,(12).
[2] 童庆炳.历史题材创作三向度[J].文学评论,2004,(3).
[3] 高莹莹,陈一军.历史题材小说中的历史[J].怀化学院学报,2015,(10).
[责任编辑:钟 晴]
G642
:A
:1008-7346(2016)06-0012-07
2016-08-20
景艳,女,福建福州人,海峡之声广播电台主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