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省终身教育学习成果认证、积累和转换制度实证研究(下)
——基于“学分银行”的视角

2016-12-16终身教育学习成果认证积累和转换制度研究课题组

福建开放大学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学分银行终身教育学分

《终身教育学习成果认证、积累和转换制度研究》课题组

福建省终身教育学习成果认证、积累和转换制度实证研究(下)
——基于“学分银行”的视角

《终身教育学习成果认证、积累和转换制度研究》课题组

探索终身教育学习成果认证、积累和转换制度,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是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基础和核心环节。其主要目的是有效保证不同类型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的实现,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的横向沟通,纵向衔接,拓宽终身学习通道,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目前,国(境)内外已对终身教育学习成果认证、积累和转换制度作了许多探索与实践。福建省结合自身实际,可以基于区域(校际)协作或互认联盟的形式,搭建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由教育行政部门主导推进全省终身教育学习成果认证、积累和转换制度的建设。确立以学习成果框架为核心的制度模式,明确“框架+标准”的技术路径,形成以学习成果框架和标准体系为核心、以学习成果认证服务体系和信息平台为依托的运行载体,以政策法规、质量监控和经费为支撑保障的制度架构,并在学习成果框架研制、认证标准开发与应用、认证服务体系建设和信息平台建设等关键性环节开展验证性试点实践。

终身教育;学习成果认证;学分银行

四、福建省建立终身教育学习成果认证、积累和转换制度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学习成果认证、积累和转换制度的原则和策略

福建省探索建立终身教育学习成果认证、积累和转换制度,是构建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的基础,是规范各类教育和不同类型学习成果间沟通与衔接,构筑终身学习“立交桥”,满足学习者多样化学习和发展需求的基本保障,也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环节。所以,建立终身教育学习成果认证、积累和转换的标准与框架,保证“学分银行”认证、累积和转换的权威性和高质量,宜遵循“先易后难,先低后高,先内后外,先单项后多项”的基本原则。

建立学习成果认证、积累和转换制度的实施策略,应根据福建省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境)内外和国家开放大学对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研究与建设成功的经验,通过统筹规划,整体设计,分步建设,分步实施,由点到面地逐步推向全省。具体策略有:

1.采取校际协作或联盟的形式推进终身教育学习成果认证、积累和转换制度和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的建设。

案例:《福建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推进福州地区大学新校区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若干意见》

2.建立省域终身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强化终身教育教学与管理资源的规范统一,便于学习者学习成果的认证、积累与转换。

案例:“福建终身学习在线”、“福建省成人高等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3.教育行政部门主导推进全省性的终身教育学习成果认证、积累和转换制度和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的建设,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协同配合推进。

案例:江苏省教育厅出台《江苏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管理办法(试行)》和浙江省教育厅出台《关于成立浙江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的通知》等。

(二)建立学习成果认证、积累和转换制度的组织机构

学习成果认证、积累和转换的组织机构是由组织机构的性质和目标决定的,只有先明确组织机构的性质和目标的内涵,才能科学、合理地设计组织结构。建立成立“福建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作为学习成果认证、积累和转换的平台与载体。

1.组织性质

本研究认为,福建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应当由政府(教育厅等相关部门)直接领导,并能独立行使终身教育学习成果认证权力。这种新型的管理组织是按照市场运行机制组建的,但同时又具有非营利的认证管理的权威性。

2.组织目标

福建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的目标是:形成全省统一的认证标准;统一建设和共同管理学习成果认证标准库、终身学习档案库、学习资源信息库、认证专家库、认证机构信息库等;建立学习成果认证质量评价体系,实施质量监控,改进和发展质量管理制度;创新人才评价方法和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的管理与服务。[6]

3.组织构成

学分银行组织机构包括:学分银行管理委员会(决策机构)、学分银行管理中心(运营机构)、学分银行专家委员会(咨询机构)。

(三)制定促进学习成果认证、积累和转换制度建设的政策措施

为了有效地实现学习成果认证、积累和转换组织机构的运行,根据福建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建议分别设计三个层级不同的管理架构。

1.决策层的合作管理体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在“建立健全继续教育体制机制”中,指出“政府成立跨部门继续教育协调机构,统筹指导继续教育发展”。[1]学习成果认证、积累和转换制度的制定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教育厅一个部门所能实现的,需要多部门、多行业、多地域等合力组织建设。但是教育厅可以通过搭建学历、非学历和社区教育等教育资源的立交桥来实现学习成果的纵向衔接和横向沟通。因此,可以由教育厅牵头,组织相关部门领导和相关领域专家组成福建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管理委员会等机构,形成学习成果认证的合作管理体制。委员会通过成员参与认证、决策,共同商定终身教育学习成果认证标准、认证方法及运作方式,在一定区域进行试验,试点成熟后推广执行。委员会主要管理活动为共同决策、统一标准、协调执行、质量监控。

2.管理层的独立管理体制

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管理中心(建议设在福建广播电视大学) 作为接受政府直接领导、行使终身教育学习成果认证权力的部门,由管理委员会直接领导。管理中心一方面行使委员会授予的权力,组织和监控学习成果认证的任务、做法、方针等实施,另一方面承担各分中心宏观管理工作,负责认定和管理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分中心和分支机构。管理中心主要管理活动是各项认证、转换标准的建设与管理、认证规则管理及认证档案库、认证机构库、学习资源库等管理。[6]

3.执行层的市场运作管理体制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体制逐渐发展为以政府办学为主,以社会各界共同办学为辅的格局,教育供给和办学主体越来越多元化,社会办学在发展中获得了相对独立的市场。因此,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管理中心和分支机构应由各部门、各地域、各行业相关组织共同组成,执行统一规定的学习成果认证标准,并根据终身教育市场需求,按市场运行机制和非营利性质,建立盈亏平衡的市场运作机制。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管理中心管理功能:应用标准、鉴定认证、联盟管理、档案数据管理、资源共建推送。认证中心分支机构管理活动是标准应用反馈、组织认证、机构联盟、注册建档、拓展业务等。[6]

(四)建立学习成果认证、积累和转换制度的信息化平台

福建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尚处于探索阶段,其理念、机制、体制和运作方式还在不断完善过程中。因此,功能需求的不确定性,是目前福建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信息化平台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关于“学分银行”信息平台的设计开发,已经有许多学术研究和成型的方案。现借他山之石,结合我省省情,做出如下构想:

1.开发模式

(1)引进改造

目前,全国几家开放大学都率先建设了“学分银行”信息管理系统,但其设计理念和功能定位有所差异。上海开放大学“学分银行”信息管理系统主要提供以终身教育学分认定、积累与转换为主要功能的学习成果认证管理中心和学分转换服务平台;慈溪电大“学分银行”信息管理系统,主要以在线学习平台为依托,通过用户对数字资源的学习与个人学习账户建立关联,实现个人业余学习与终身学习的学分储存、认定、兑换、消费和信用管理;江苏开放大学“学分银行”信息管理系统,提供学分认定、积累和转换,以及学习咨询、学分查询、出具学分证明等服务。[7]通过调研和学习,可以尝试的引进适合自身办学特点和业务需求的学分银行信息系统,并加以二次开发。

(2)合作开发

由于引进改造的风险,并且出于对建设过程中需要的持续的技术研发能力,以及后期运营维护的效率方面考虑,合作开发模式也是相对值得推荐的开发模式。在信息平台的软件开发方式上可以采用“敏捷开发”技术,即先形成一个初步可用的基础功能模型投入试运行,并在后续的运维周期中持续改善和升级,此举能有效避免由于建设周期长、需求变化大而造成的追加投入持续增加的问题。

2.建设思路

无论选择引进后改造升级,还是合作开发模式,福建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信息化平台,应该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朝着“学分银行”加“在线学习网站”的组合方式进行构建。在架构设计上,要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网络技术,研发基于云服务的信息平台。这将有助于解决在“学分银行”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面临大规模并发访问、海量资源存储推送、多平台之间数据的对接、大容量数据的储存与分析及工作负载动态变化等问题。为各业务系统提供统一、规范、标准的“云服务”,又能够显著降低开发和升级成本,从而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

3.实施步骤

(1)制定规范标准:形成统一的规范标准和转换规则,将省内已有的教学资源集中形成资源池,方便客户按需下载。解决各种不同教育类型所提供的学分信息在信息的格式、数据定义等方面不一致的问题,提高各类业务流程的流转效率。

(2)整合各类学习资源和平台:把各类区域门户、学习平台网站和教育网站群整合起来,例如:终身教育服务平台,成人高等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老年大学学习网等,实现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部署,最终提供无障碍、可积累、可互认的学习服务。

(3)构建开放数据接口:为信息平台建立数据接口,方便学分银行与普通院校、中等职业、社会职业资格等业务信息系统互联,获取和验证相关课程和学分的信息,加强信息共享和交流,特别是提高校际间学分认证和转化的效率。

(4)与其他各级学分银行资源共享:与国家开放大学和其他省份的学分银行系统搭建信息化桥梁,共享优秀资源,借鉴成功经验,互相促进发展。

4.功能模块

借鉴国内外信息系统建设的成功经验,福建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设计中要包含以下几个部分:标准化体系、门户网站、学分审查认定系统、学分兑换系统、服务管理系统、学分信息数据库。信息平台有能力面向全省范围的学习者和教育机构提供服务,满足学分政策宣传服务、学习成果认证、积累和转换等方面的功能需求,又能提升针对学习成果框架和认证标准体系的管理要求。

(五)建立个人终身学习账户

学分银行将建立学习者终身学习账户,记录学习者的学习活动情况。可以推行发放终身学习卡的方式,形成网上和网下学习一体化数字管理体系。该卡兼具市民学习账户管理、学习情况记录、学习消费、学习奖励等多种使用功能,并能便捷快速地实现市民的学习统计。建立学分积累、转换与认证制度,将终身学习情况作为岗位聘任、职称晋升、转岗择业、执业注册等的重要依据。

为了获得社会更为广泛的关注、吸引更多市民积极办理终身学习卡,成都市社区大学(电大)已尝试将终身学习卡与金融IC卡功能融合,发挥金融IC卡在医疗、文化、公用事业等方面的应用,使得终身学习卡的功能更加多样和实用,提高终身学习卡的附加值,扩大学习卡的适用范围。福建省可以学习借鉴成都模式,将终身学习卡与银行金融IC卡功能相结合,为广大学习者线上线下学习提供便捷,同时也方便各级教育办学机构的学习管理,能够更加及时有效的了解市民参与学习的效果。

(六)制定学习成果认证、积累和转换制度的标准

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制度的标准体系是开展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工作的一系列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有机整体,是开展学习成果认证、积累和转换工作的核心,包括基础标准和工作标准两部分。基础标准主要包括:资格标准、认证单元标准、学分标准、转换规则等。它是在学习成果框架下,对各级各类终身教育学习成果进行认证、积累和转换时,应当遵循的核心的基础标准。工作标准主要包括业务规范、规程和流程等。它也是各级各类终身教育学习成果进行认证、积累和转换时,具有权威性和公信度的保障。

1.学分标准

学分是用来量化学习者学习成果的一种计量单位,学分包含学习的时间量、学习的内容量,以及以学习成效为标志的学习质量。按学时计算,每门课程及实践环节的具体学分数以教学计划的规定为准。学分作为学习成果的“度量衡”,是可以累积的。不论是学历教育学习成果、非学历教育学习成果,还是非正式学习成果都应当可以通过学分进行度量,并且在统一的学分标准下,这些学习成果可以相互转化。如,我国高等教育通行的课时学分,1个学分为学习者获得某个学习成果平均所需要的时间,即18个学时。

2.资格标准

资格是具有资质的专业机构,判断学习者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所具有的能力的认定。它由标题、等级、颁证组织、学分等要素组成。资格是有明确目的、有计划的学习结果的组合,旨在培养合格学习者的应用性能力,为继续学习打下基础。根据学习量的不同,资格可分为认证、证书和文凭等三种类型。要建立统一的资格标准,首先应参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以及学历教育证书体系,建立统一的资格框架,衔接各种证书资格,有效协调各种教育形式之间、机构之间的资格转换需求。

3.认证单元标准

单元又称学习单元或模块,认证单元标准是标准体系建设的重点和核心,也是构成标准体系的最基本单位。单元由标题、等级、学分值、所属行业等要素构成。它是对资格进行认证的课程、课程模块或知识点的组合。认证单元通过被赋予学分来认定和记录学习成果。认证单元的可选择性以及组合的灵活性决定了资格的多样性,确保了不同类型学习成果间的互认互通。[8]

4.转换规则

标准的运用依赖于转换规则,转换规则对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的实施和运作有着重要的保障作用。转换规则是不同学习成果以学习成果框架中相应等级的认证单元作为共同参照基准,通过进行差异比较确定的相互之间的对应关系。转换规则包括转换的资格或课程、转换的学分等要素。转换的形式可以表现为资格与资格之间的转换、课程与课程之间的转换以及资格与课程之间的转换。[8]

(七)开展学习成果认证、积累和转换制度的试点

在制定了学习成果认证、积累和转换制度的相关政策措施、建立组织管理机构和建立标准体系等后,需要通过开展试点,才能使制度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基于目前状况,在横向上,可先在同等水平层次、同等教育规格的院校中对优质专业的部分课程开展校际间学生学习成果互认,在取得成功经验后,在全省院校中推广。在纵向上,建立相应的衔接标准,实现全省本科、高职、中职之间的学分累积与转换。

1.教育主管部门强力指导,提供机制和经费保障

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宏观指导和机制建设,加大政策与经费的支持力度,推动院校之间的学分累积与转换,推动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互相转学、互认学分,建立人才成长“立交桥”。

院校之间的学分累积与转换,必然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与财力,以支持院校的网络课程资源建设、学生信息传递与管理等。教育主管部门应以立项形式,向参与院校提供经费,保障学分累积与转换工作的顺利实施。在此基础上,院校之间应当逐步发展、形成市场化的学分累积与转换运行机制,逐渐建立有质量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合作关系。

2.推进中高职人才培养衔接,拓宽终身学习通道

实施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工程,制定符合我省产业发展需求的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开发中高职衔接教材和教学资源,推进中高职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工学比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教学资源配置的有效衔接。通过建立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建立教育与就业的旋转门,畅通在职人员“学习-就业-再学习”的通道,支持技术技能人才根据职业发展需要,在职接受继续教育。推动部分应用型本科专业开展招收有实践经验学习者试点,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多样化成长渠道。

3.遴选优质资源,制定学分累积与转换的程序与标准

要充分调动各院校参与改革试点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各院校各自的优势与特色专业,形成优质办学资源的互补优势,共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先期可遴选3至5所“门当户对”的高职院校参与学分累积与转换的试点工作,每所院校提供2个专业4至5门优质教学资源作为任选课程供参与院校所有学生选修。

组织人员研究制定课程标准、选课流程、学业评价、学分管理、学分互认、费用结算等学分累积与转换的程序与标准。参与校需要对这些程序与标准进行协商达成共识,确保学分标准相对统一,学分互认相对公平,才能促进学分累积与转换工作的开展。

4.搭建学分累积与转换管理平台和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搭建学分累积与转换的信息化管理平台,统一开展学分制管理。各参与院校的相关管理人员与教师能根据需要进行跨校的信息查询与学生成绩登录以及学生选课信息统计。学生能通过信息化管理平台查询教师的基本情况和各院校的开课情况,实行自主跨校选课,学生也可进行网上跨校的评教活动。实施该管理平台,准确、高效、方便地完成学分互认的各项管理工作。

通过搭建教学资源共享平台,使各个参与院校的教师相互学习,发现自己的优势与差距,开展卓有成效的课程资源建设与教学改革工作;使学生在本校就能随时上网学习,在网上得到老师的评价与答疑,并完成相应作业与考核。资源共享平台让学生充分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要求,拓宽学生的专业领域,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培养高质量的技术技能人才。

[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EB/OL].(2010-20-20) [2016-05-10].http:// www.china.com.cn/policy/txt/2010-03/01/content_19492625_3.htm 360.

[2]百科.认证[EB/OL].[2016-05-10]. http://baike.so.com/doc/2241973-2372145.html.

[3]朴仁钟,刘音.终身学习型社会与韩国的学分银行制[J].开放教育研究,2012,(1).

[4](英)安东尼?约翰?维克斯.欧洲学分互认体系:一个转换与累积体系[J].宋颉,译.开放教育研究, 2012,(1).

[5]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关于印发《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与高职高专教育衔接考试试点工作管理办法》的通知[Z].2011-01-05.

[6]杨婷婷,等.终身学习理念下学习成果认证组织与管理体系建设的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3,(23).

[7]鄢小平. 基于云架构的学分银行信息平台设计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4,(9).

[8]王延华,卢玉梅,鄢小平,王立科. 我国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制度中标准体系的构建[J].中国远程教育,2014,(5).

[9]黄富顺.台湾地区非正规学习成就的实施与展望[J].成人教育,2009,(1).

[10]李林曙,高洁,付建军.非正式学习成果认证的原则与方法研究[J].天津电大学报,2013,(2).

[11]马捷.欧盟成人学习成果认证政策研究:以非正式与非正规学习为例[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3.

[12]李惠康.上海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的构建[J].开放教育研究,2012,(1).

[13]杨进.对非正规和无一定形式学习成果的认可、核定与认证在推进终身学习中的作用[J].开放教育研究,2012,(2).

[责任编辑:陈晓蔚]

G420

:A

:1008-7346(2016)06-0012-07

2016-08-20

福建省“十三五”教育专项规划课题研究项目“探索终身教育学习成果认证、积累和转换,拓宽终身学习通道研究”(JAS15027)的阶段性成果。

课题组负责人:沈光辉、庄伟廉;课题组成员:吴盛雄、黄鸿鸿、姜平、黄宜樑、念孝明、马光凯、蔡正华、张玲、陈精珠、熊月林、周洪珍、陈硕。

猜你喜欢

学分银行终身教育学分
“十四五”新开局阶段对我国终身教育立法的思考
我国终身教育的回顾与反思
国外终身教育立法对我国构建相关机制的启示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分
双证制嵌入学分银行社会服务体系策略研究*
试析“学分银行”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运用
学分银行—信息化时代学习体系变化的要求
广东 开办终身教育“学分银行”
两岸终身教育法律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