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津滨港电镀产业基地:吸引媒体聚焦 引领电镀行业绿色转型

2016-12-16郑泽川

表面工程与再制造 2016年4期
关键词:产业基地电镀今晚报

天津滨港电镀产业基地:吸引媒体聚焦 引领电镀行业绿色转型

连日来,《光明日报》《中国经济时报》《今晚报》等中央和天津市媒体纷纷走进中旺镇天津滨港电镀产业基地,对静海区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引领天津电镀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循环发展的先进经验和重大成效进行报道。

《中国经济时报》专门开设“地方生态文明建设观察”专栏。作为开栏篇,刊发了题为《天津电镀产业的“进”与“退”》的新闻调查。报道指出,天津作为老工业基地,一边是产业和环境的倒逼,一边是需求和配套的不协调,电镀产业发展与支柱产业的做大一度处于“两难”的尴尬境地。在电镀产业不可或缺、散而小的传统电镀企业污染防治水平不高、重金属环境风险大以及不易监管的情况下,静海区利用不到两年时间,建设了天津滨港电镀产业基地,推行清洁生产、创新管理和服务的集中型园区生产模式,形成了整合、升级、绿色、循环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成为全市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第一个吃螃蟹的区县。报道还指出,电镀产业基地不仅是天津地区唯一的金属表面处理集中加工区,更是京津冀乃至全国唯一大规模的集群化电镀示范基地,毋庸置疑成为京津冀对接国际高端功能核心发展的重要支点,标志着天津传统产业的换档升级和转型重生。自2015年5月与全球知名的飞机制造商庞巴迪航空零部件项目签订框架协议以来,电镀产业基地吸引带动了一批实力强、水平高的航空零部件制造加工项目落地,形成了一条完整的航空零部件制造加工产业链。

《今晚报》头版刊发了题为《看高污染产业“绿色”转身》的报道。文章指出,电镀产业涉及手机、电视、汽车等日常生活许多领域,但由于其生产过程易产生重金属污染,又使大众避之不及。随着全市最大电镀工业园——总面积达10平方公里的天津滨港电镀产业基地一期工程投用,这一矛盾将得到解决。基地把家庭作坊式、分散经营的电镀企业集中起来,实施生产过程环保全监管。与此同时,基地建设了全国独一无二的最大地下设施“箱涵”,既解决了季节造成的爆管、渗漏等难题,又便于分类处理,真正实现了传统高污染产业“绿色”转身。

该系列报道对于推进电镀产业基地发展建设,实现电镀行业绿色转型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郑泽川)

猜你喜欢

产业基地电镀今晚报
连长兴岛世界先进石化产业基地
大连长兴岛世界先进石化产业基地
大连长兴岛世界先进石化产业基地
大连长兴岛世界先进石化产业基地
独特而不可或缺的电镀技术
吃力
事与愿违
永远幸福
经过
电镀技能考题汇编(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