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角色:内涵、特征及其心理动因
2016-12-16苏国红张开炳
李 飞 苏国红 张开炳
网络角色:内涵、特征及其心理动因
李飞苏国红张开炳
网络角色存在于网络虚拟空间,是网络行为研究的关键所在,对网络空间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网络角色就是运用以虚拟技术为基础的网络手段,不同程度地隐藏自已真实身份而按照自己的构想来扮演的角色。网络角色具有虚拟真实性、角色选定的自主性、时空分延性等特征,从需求维度、人格维度、自我认同维度分析了网络角色的心理动因。
网络角色;时空分延性;心理动因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 年6月底,中国互联网用户规模达到6.68亿,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48.8%,较2014年底提高 0.9个百分点。[1]网民规模持续扩大带来网络空间人气不断积聚,网络空间热闹繁华,网络拓展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场域,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极大便利。与此同时,网络空间以信息流动、语言交流、符号展示和意义追求为主要内容的流动性与复杂性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状态,网络空间产生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网络暴力、网络色情、网络犯罪、网络沉溺(上瘾)等。归结起来说,实际上是网民的网络行为失范问题日益凸显,且已然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网络行为失范主要是指网络行为主体违背了一定的社会规范和所应当遵循的特定行为准则,在虚拟电子网络空间中出现行为偏差,以及由于不恰当地使用互联网络而导致行为偏差的情况。[2]98例如通过论坛、聊天室、QQ、微信、微博等载体,肆意侮辱、谩骂或传播谣言,窥探他人隐私等。学者们针对网络行为失范从不同学科、不同视角进行了探究,得出不少有益见解,如加快网络警察队伍建设,完善网络立法和执法,加快网络监管技术研发等。不可否认,规范网络行为有赖于良好的客观条件,但人们忽视或者未能深入关注一个问题,其实网络行为失范问题的核心因素还是网络行为主体,即需要加强对网络行为主体的引导与监管。网络行为主体在网络空间以不同角色形式呈现,对网络行为主体进行引导与监管之前需要弄清楚网络角色的相关问题,从而达到科学引导与有效监管的目的。为此,笔者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内涵、特征及心理动因三方面对网络角色进行探析,为相关问题研究提供一些建议。
一、网络角色的内涵界定
目前,国内外仅有少数学者对网络角色进行过研究。国外研究机构Forrester Research针对台湾网友,依据网络资讯分享行为,对网络社群角色进行了分类,分别是创作者(creators)、谈论者(conversationalists)、评论者(critics)、收集者(collectors)、分享者(quoter)、参加者(joiners)及观察者(spectators)。国内学者陈俊峰基于对网络虚拟性的分析,认为网络角色就是运用以虚拟技术为基础的网络手段,不同程度地隐藏自已真实身份而按照自己的构想来扮演的角色。[3]谢宝婷认为网络角色是网络自我互动的个体起点,是网络个体角色丛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例如个体在论坛、聊天室、网络社区中扮演的特定角色。[4]40熊芳亮和闫隽认为网络角色是人们在虚拟空间交往中,承担和遵循的一种不同于现实社会的新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是被网络社会期待和界定的并且适合网络生存的行为。[5]53[6]5刘中起和风笑天虽未直接具体研究网络角色,但他分析了与网络角色关系密切的虚拟社会化,认为虚拟社会化作为一种与真实社会化相并列的社会化机制对青年的成长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虚拟社会化与真实社会化的非连续性是青年社会化角色认同危机的深层次原因。[7]111余兰基于大学生BBS交往,认为网络角色是在网络空间中产生的符合网络规范的行为模式。[8]宫承波、齐立稳认为网络角色是网民在网络社区中的行为方式和行为规范,是网民在网络互动过程中所进行的角色扮演。[9]
以上对网络角色的内涵界定可谓见仁见智,从不同侧面与角度道出了网络角色的内在含义。学者们虽认识到网络角色是适合网络空间的一套行为规范和模式,但总结各家之言发现有一个不足之处,即忽视了网络角色的心理动力因素,网络角色的产生与运作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网络角色应有其促使个体选择、塑造、扮演网络角色的内在驱动力。综上所述,笔者以为,网络角色是在个体内在心理动力因素作用下产生的符合网络空间要求的一套模式和行为规范,网络角色具有与网络空间息息相关的虚拟真实性、角色选择自主性以及时空分延性的特征。网络角色有别于现实社会角色,但网络角色是现实社会角色在网络空间中的投影,网络角色是现实社会角色在网络空间中的拓展和延伸。
二、网络角色的特征
(一)虚拟真实性
虚拟真实是一个辩证统一概念,准确体现了网络角色的存在形态。虚拟真实(virtual reality)也可以被称为虚拟现实、虚拟实在,是实际上而不是事实上为真实的事件和实体。虚拟真实(virtual reality)是由美国 VPL公司创建人拉尼尔(Jaron Lanier)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它是利用计算机系统和各种现实及控制等接口设备,在计算机上生成的、可交互的三维环境中提供沉浸感觉的技术。虚拟真实与计算机系统息息相关,同时,虚拟真实作为网络角色的特征之一,又离不开网络空间的承载。网络空间(Cyberspace),又译为赛博空间,是基于电脑及其网络建立起来的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之间的相互联系。网络空间为虚拟社区的产生和运行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环境和土壤。英国学者霍华德·莱英古德最早提出“虚拟社区”的概念,他认为虚拟社区是以虚拟身份在网络空间创立一个由志趣相同的人组合而成的均衡的公共领域。虚拟身份具有“再造”和“隐蔽”的特性。但是,虚拟与虚幻不同,虚拟背后有特定场景、人物、角色、规范等因素的支持,并且有“人物”与“人物”之间的情感互动与交流,因此虚拟有属于自己的“真实”。[7]111现实社区中的活动同样可以在虚拟社区中进行,如网上教育、网上面试、网上婚恋、网上购物等。[10]
虚拟真实也源于网络角色所期待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是来自现实社会中的。在网络空间中,个人理想化表演的手段、方式、技巧与在现实社会中有所不同,但目标是一致的——实现良好的人际互动,使双方的“情境定义”不至于发生误读或冲突。这种对“情境定义”的理解需要经由个人在现实生活中习得的社会文化、道德法规、角色行为规范、角色行为模式的指引。“如果不是对现实生活中某个社会角色的角色行为有所了解,在虚拟社区中扮演类似的网络角色也不可能成功”。[5]55例如,在网络中扮演好一名大学生角色,需要按照社会、组织、个人等角色期待主体对大学生的角色期待行事。照此逻辑可以析得,在网络空间,个体可以通过对互动对象深入观察,发掘出互动对象根深蒂固的行为迹象,可以判断互动对象的网络角色身份真假。正如美国社会学家托马斯认为,个体一旦被情境所限定,他的行动也就随之而确定。网络交往可以藏匿个人姓名、性别、住址、工作岗位,但反映个人身份的各种符号要素却在网络互动中不经意流露,符号是在个人现实生活中逐渐积累起来,传递了个人真实背景及思想价值观。因此,网络允许谎言和虚假情感,但虚假的网络角色经不起文化的推敲和考验。[4]41网络角色只有符合现实社会角色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才能在网络空间成功进行角色扮演。
(二)角色选定的自主性
在现实社会中,人们的角色获取分为先赋与自致。先赋角色是建立在遗传、血缘等先天的或生物的基础上,个人与生俱来的或在成长过程中自然获得的角色,如性别、种族身份、家庭出身、国籍等。自致角色是个人通过自己的后天努力和活动而获得,体现了一定程度的自主选择性。网络角色的选择具有自主性,是人们在网络空间后天自主选定的角色。
在网络空间,互动交流程序由于电脑介体的存在而发生改变,实现“人——人”的直接交流互动,转变为“人——机——人”的间接交流互动,机器好似舞台的屏风,将互动交流双方隔离开来,犹如戈夫曼社会拟剧理论中的舞台表演,舞台屏风实现“观众区隔”,演员在后台隐藏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前台尽力扮演着观众期待的角色形象。“网络诞生后,人们惊喜地发现,自己拥有了另一个可以自由表演的舞台——如同万圣节的假面舞会一样,人们隐去了真实的身份特征,从而可以毫无顾忌尽情展现”。[6]9同时,在网络空间,人们主要依靠网络互动符号进行互动交流,网络互动符号主要包括两类,一是以字符、数字、图形、文字、影音、照片、录像等为主要内容的文化要素,二是以个人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和个性品质为主要内涵的人格要素。[4]41网络互动符号与人们现实中的语言、动作、表情、语气等表达手段不同,它是经由人们的包装、修饰生成,能够掩盖人们的现实角色,塑造新的网络角色。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Solomon Asch)二战后所做的线段实验表明,人们完全可以从别人的描述性词汇中获得关于他人的印象。在网络虚拟空间,人在现实社会的真实身份可以随意进行修饰涂抹,性别、年龄、外表、身份、学历等都能加以隐匿和篡改。戈夫曼认为,人们面对的不是社会生活结构,是个人在社会生活的任一时刻所拥有的经验结构。社会生活结构是客观的现在时空,是人们真真切切能感受到的物质存在,具有不可随意改变的属性。经验结构是人们的生活经历经由大脑记录储存转化而来,是主观存在的多时态时空,具有可变、可复制的意识存在性。人们在网络空间同样面对的是经验结构,这种特性也为网络角色的自主选择创造了条件。
网络角色的获取是自主、自由的,个人的兴趣爱好、休闲时间、情绪、潜质等要素是决定进入或退出网络角色的关键。[4]40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运用网络操作技术,给自己设定一个角色身份,享受这种角色身份带来的不同体验。
(三)时空分延性
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在《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一书中,将时间与空间的混杂排列称为“时空分延”(time-space distanciation),它使远距离的社会事件和社会关系与地方性场景交织在一起。时空分延包括时空分离和时空伸延。时空分离指时间与空间从同一地点发展到不同地点的离散状态,并伴随着“虚空”或“虚化”的过程。时空伸延指实现广阔领域社会关系的联合,直至发展为全球化,形成麦克卢汉的“全球村落”。
网络角色具有时空分延的特征,与网络的媒介作用密不可分。传统意义上的交流互动以口语为主,信息的发出者和接收者在时间和空间上处于同一地点,而网络将互动双方从面对面的“在场交流”中解放出来,实现信息发出者与接收者可以分处不同时间和空间。在网络虚拟世界,空间已突破传统的形态,由固定变为流动,这种流动的空间是基于信息技术的网络流线和快速交通流线,围绕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和信息流等要素流动构建起来,它消解了静态空间对人们互动交流的场域局限,人们可以通过QQ、微信、Email等互动软件实现不同空间的跨距离交流。身体社会学将人的身体可以分为物理属性和社会属性。物理属性主要是指人的生物性肉体,社会属性主要是指人的各种社会关系。在“人——机器——人”的网络互动模式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发生身体缺场——主要是指人身体的物理缺席。人的社会属性因其意识性、精神性特征而具有时空压缩性,人的社会属性经过电脑存储系统,在网络空间可长时间保留,网络角色凭借电子媒介记录、贮存、传递信息,从及时交流中解脱出来。同时,实现不同时间发生的事情都能集中在一起、集中为同一个瞬间,打破了传统的时间感受。由于网络本身具有空间无限延展性,它覆盖全球并且跨越国家和政治边界,超越区域关系和地方性范围的维度,社会互动和社会关系在适度延伸和拓展的广阔空间中发生。因此,网络角色的活动空间没有边界,它可以跟随思想踏入完全陌生的地方,与不同的人发生着不同的故事。过去人们所生活的从属于某个国家或地域的特定时空,被互联网连接成一体,成为一个囊括了虚拟和现实、过去和未来的网络时空。[11]
三、网络角色生成的心理动因
心理动因指促使个体做出某种行为的内部心理机制。网络角色作为社会角色在网络空间的拓展和延伸,肇始于网络空间的虚拟等特性,网络角色具有其独特的心理动因,驱动着它的发生与发展。
(一)需求维度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基对于人类基本需要的理解,将人类的需要分为三大类型:基础性的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心理性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网络世界,由于“身体缺场”,人们能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网络角色不需要为社会角色规范负责,不受社会道德的约束。李一针对网民对网络道德规范的了解程度所做的调查显示,选择“了解较多”者的比例仅占2.5%,而选择“了解一点”和“一点也不了解”者的比例分别为72.8%和24.7%。[2]99可以看出,网民的网络道德规范意识有待提高,同时折射出网民在网络世界的行为约束有限。吉布森曾描述到,在网络虚拟空间中,有信息操纵能力的人将拥有巨大权力,他能摆脱物质束缚,飞越摩天大楼,自由穿梭网络空间。在网络空间中,网络角色的选取、扮演满足了人们的多种需要。闫隽就曾指出网络交往属于第二世界,人的三大类型需要都能得到满足,当个体能恰当扮演某个角色时,既能符合社会期望,又能满足个体需要。[6]12
根据美国实验心理学家卡尔·霍夫兰在1946年提出的“个人差异论”,人的性格和态度的不同决定了他的倾向和行动的不同。在网络人际传播中,个人的差异将得到最大化满足。如在基础性的需要中,网络世界中的网络婚姻、网络同居及其他的角色扮演游戏,能满足人的性心理需求;网络角色的匿名性、面具性则是源于人们从安全需要出发的戒备心理。在心理性需要中,网恋、网络交友能满足归属和爱的需要;通过积分、人气、粉丝量、转发次数等方式不断提升网络社会层次,满足被尊重的需要,如网络大V,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拥有一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浏览信息、发布信息,能满足认知的需要;QQ形象打扮、QQ空间装饰等网络行为,能满足审美需要。在自我实现的需要上,网上晒富、黑客攻击网站、盗取个人信息等,能满足炫耀心理。
(二)人格维度
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将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部分,从出生时即已存在,如饥渴、攻击、性等,它按照最快乐原则生活。“自我”是个体出生后,在现实环境中由本我分化发展而产生,“自我”介于“本我”与“超我”之间,对“本我”的冲动与“超我”的管制具有缓冲与调节的功能。“超我”指个体符合社会道德、伦理、法律等观念和行为规范的人格部分,它按照道德原则生活。一般意义上,人格中的“自我”和“超我”呈现得较多,而“本我”由于受到社会道德观念、文明行为规范等因素的约束,一直被压抑、束缚、隐埋,但“本我”并未就此消失,作为人类本能,“一旦有机会它便会通过幻想、想像、做梦、升华等方式宣泄出来”。[12]
网络空间的自由性、开放性、匿名性,塑造出网络自我的创造性、想像性、间接性、多元性、随意性、变换性、情景单一性、缺乏责任性、缺乏内在统一性等特点。[7]112网络社会对个体的制约力度被消减,为“本我”的宣泄提供了土壤,人们可以无拘无束地进行人际交往,情感交流的本能和不同个性得到充分张扬。[7]110通过网络中的“本我”人格和身份,可以看出行为者受压抑的人格类型,如人们可以在网络空间中寻求虚拟婚姻、虚拟生活,人们可以在网络中虚拟地选择与另外一方相恋、相爱、结婚,演绎网络虚拟爱情婚姻故事。社会批判理论认为,对想像和幻想的事物或境界的需要,可以反映出对现实事物和环境的失望。[13]86一个人正是在现实生活中无能为力,才在网络空间创造出一个现实社会中不存在的、完美的甚至是威力巨大的、本事超群的人物,“就像许多宗教的神灵力量一样,实际是对自己所缺乏的事物的一种心灵上的补偿”。[13]86-87
(三)自我认同维度
吉登斯在《现代性与自我认同》一书中,将自我认同(self-identity)定义为:个人依据其个人经历所形成的,作为反思性理解的自我。[14]刘中起和风笑天认为,自我认同主要指个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结构中,因与他人的长期互动,逐渐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关于自我的认知。自我认同可以帮助个人明确自己的生活现状、个性特点、心理倾向、理想规划等个体因素。[7]110瑞士著名心理学家荣格认为,个人在发展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自我认识的矛盾和混乱,究其原因,自我不仅建立在个体独特性之上,具有特殊性一面,而且自我还是在与他人、群体、社会机构的互动中由社会和文化共同构建而来。库利认为一个人的自我是由他的人际交往产生的,通过与别人的交往获得生活的社会性,库利由此开创性地提出“镜中我”理论:每个人都是另一个人的一面镜子,反映着别一过路者。然而在现实社会中,个体由于社会规则和人际交往规则的束缚,需要带着不同“面具”,努力扮演着各种角色以求得接纳与认可。这导致个体不断地掩饰自我,并且渐渐地失去自我。在网络空间中,由于网络虚拟与时空自由,人们不会因人际交往中的过失行为而损害人际关系,因此可以摘下“面具”,这样就增加了个体的人际交往信心,同时,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人们因其社会属性和社会关系的多重性存在,需要在不同场合扮演多种不同角色,在不同社会情境下以局部人格与他人互动,容易导致“认同危机”。网络角色为个体实现自我认同创设了便利条件。网络角色的自主性为个体提供更多的角色扮演机会,通过选定角色与他人在网络空间的互动,收获对选定角色认知与评判,并与自身的兴趣、爱好、性格、特长进行匹配,形成对自我的深度剖析。
四、结语
对一个问题的研究是基于一定的意义之上。为此,笔者在文初就探讨了研究网络角色的意义,在于破解网络行为失范,有效引导与监管网络行为主体。然而,学人对网络角色的研究关注较少,网络角色的研究具有很大空间。笔者从网络角色的内涵界定、网络角色的特征、网络角色的心理动因三方面对网络角色进行了初步探讨,希望为网络角色研究做出努力,为网络行为主体的行为规范与引导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5-07-23)[2015-09-20]www.ce.cn/xwzx/gnsz/gdxw/.shtml.
[2]李一.网络行为失范的生成机制与应对策略[J].浙江社会科学,2007(3):97-102,132.
[3]陈俊峰.当代中国大学生社会角色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2.
[4]谢宝婷.浅析网络互动内涵[J].社会,2002(7):40-42.
[5]熊芳亮.角色理论的新领域:网络角色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3(12):53-55.
[6]闫隽.网络交往中的角色扮演[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4.
[7]刘中起,风笑天.虚拟社会化与青少年角色认同实践研究[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4(2):109-112.
[8]余兰.大学生BBS交往中的网络角色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7.
[9]宫承波,齐立稳.试析网络社区中的角色扮演[J].新闻界,2008(2):164-166.
[10]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3):291.
[11]苏涛.缺席的在场:网络社会运动的时空逻辑[J].当代传播,2013(1):24-27.
[12]钟光荣.网络“自我”与现实“自我”的比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3):68-70.
[13]邹智贤,陆俊.论网络“自我”[J].求索,2001(1):84-87.
[14]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北京:三联书店,1998:125.
【责任编辑王坤】
Network Role:Connotation,Characteristics and Psychological Motivation
Li Fei,Su Guohong,Zhang Kaibing
(1.Foreign Languages College of 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Wuhu 241000,China;2.Office of Student Affairs,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Wuhu 241000,China)
Internet role,existing in virtual space,is a critical research focus of network behavior and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healthy development of virtual space.At present,there are few researches in this area.It is necessary to analyze the internet role.This paper tentatively studies it from perspective of defining connotation,characteristics and psychological motivation respectively.
Network role;Time-space distanciation;Psychological motivation
C91-06;G899
A
1009-5101(2016)01-0036-05
2015-10-25
安徽省高等教育提升计划: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网络角色扮演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和对策研究”(TSSK2015B24);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招标项目“高校贯彻落实《普通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试行)》,实施辅导员职业分级专业化方案研究”(SK2015A05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李飞,安徽工程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社会心理学研究;通讯作者:苏国红,安徽工程大学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张开炳,安徽工程大学学生处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芜湖2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