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向
2016-12-16
风向
《风电发展“十三五”规划》印发
11月29日,国家能源局印发《风电发展“十三五”规划》(国能新能〔2016〕314号),提出了到2020年底,风电累计并网装机容量确保达到2.1亿千瓦以上的总量目标,其中海上风电并网装机容量达到500万千瓦以上。根据我国风电开发建设的资源特点和并网运行现状,《规划》提出了“十三五”时期风电主要布局:加快开发中东部和南方地区陆上风能资源、有序推进“三北”地区风电就地消纳利用、利用跨省跨区输电通道优化资源配置、积极稳妥推进海上风电建设。另外,《规划》还对有效解决风电消纳问题、提升中东部和南方地区风电开发利用水平、推动技术自主创新和产业体系建设、完善风电行业管理体系、建立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发挥金融对风电产业的支持作用、加强国际合作七项重要任务作了明确规定,同时开展省内风电高比例消纳示范、促进区域风电协同消纳、推动风电与水电等可再生能源互补利用、拓展风电就地利用方式的创新发展方式。值得一提的是,《规划》还提出通过完善年度开发方案管理机制、落实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加强运行消纳情况监管、创新价格及补贴机制等措施保障风电发展。
《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发布
11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规划》要求加快煤电转型升级,促进清洁有序发展;加强调峰能力建设,提升系统灵活性;实施电能替代,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完善电力市场体系。《规划》还要求加快建立规范明晰、水平合理、监督有力、科学透明的独立输配电价体系;建立标准统一的电力市场交易技术支持系统,积极培育市场主体;依托电力外送通道,有序推进“三北”地区可再生能源跨省区消纳;建立优先购电和优先发电制度,落实优先购电和优先发电的保障措施;切实保障电力电量平衡。《规划》提出要逐年减少发电计划,2020年前基本取消优先发电权以外的非调节性发电计划,全面推进配售电侧改革,支持售电主体创新商业模式和服务内容。
国务院印发《“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
11月4日,国务院印发《“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国发〔2016〕61号),明确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5年下降18%,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应对气候变化法律法规体系初步建立,低碳试点示范不断深化,公众低碳意识明显提升。《方案》指出,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顺应绿色低碳发展国际潮流,把低碳发展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采取积极措施,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加强碳排放和大气污染物排放协同控制,强化低碳引领,推动能源革命和产业革命,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消费端转型,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深度参与全球气候治理,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维护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国电联合动力第10000台风电机组成功下线
11月17日,作为国电集团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板块的支柱企业,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合动力”)的第10000台风电机组——2MW-121超低风速风电机组在河北保定下线。2MW-121机组是全球单位千瓦扫风面积最大的机型,可以适用于风速为5.0米/秒的超低风速地区。对于该机型,可根据业主需求和区域条件配置塔筒高度,在年平均风速5.2米/秒区域,等效年利用小时数可达到2000小时以上,极大拓宽了风电的可开发区域,从而使占我国风能资源30%的超低风速地区也具备可开发价值。同时,该风电机组也是联合动力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低风速主力机型,集成了高可靠性、高可用性、高安全性等多方面卓越的整机性能,对开发低风速地区风电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