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抑制与人际宽恕:特质宽恕的调节作用
2016-12-16赵彦凯李晖吴真张珊珊
赵彦凯 李晖 吴真 张珊珊
摘要 采用《特质宽恕量表》测量了102名大学生的特质宽恕能力,并通过Flanker任务和情景回忆法评估了被试的认知抑制和人际宽恕水平,目的是探讨特质宽恕、认知抑制与人际宽恕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认知抑制、特质宽恕与人际宽恕各维度之间存在两两显著相关(除认知抑制与仁慈动机之外):(2)特质宽恕对回避、报复和仁慈动机均具有预测作用,而认知抑制则只对报复动机具有预测作用;(3)特质宽恕与认知抑制对回避动机具有负向的调节作用,对仁慈动机具有正向的调节作用。
关键词 特质宽恕。认知抑制,人际宽恕,回避动机,报复动机,仁慈动机。
分类号 R848.8
1 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人际宽恕(interpersonal forgiveness)因其在人际关系领域发挥的重要作用,而逐步成为心理学家关注的焦点。目前,学者们普遍认可的定义是个体遭受冒犯后的一系列亲社会动机的转变过程,即受害者报复和逃避动机的逐渐降低以及仁慈动机的逐渐提高(McCullough,Bellah,Kilpatrick,&Johnson,2001)。研究发现人际宽恕不仅能够提高幸福感、促进身心健康(Karremans&Van Lange,2008),而且能减少人际冲突、提高关系满意度(Fincham&Beach。2002)。因此,人际宽恕被看作是理解关系功能及其稳定性的关键因素。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当面对人际冒犯时,受害者将对冒犯者产生负性情感。并伴有对冒犯者的报复与回避等需求。然而,人们并没有经常用“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方式进行报复,相反,可能采取“不计前嫌。宽宏大量”的宽容态度进行回应。那么,受害者为何宽恕冒犯者?以往研究主要从双方关系或社会认知层面寻找影响人际宽恕的因素。例如,当受害者的关系承诺较高时,他们将有更强的动机或意愿原谅冒犯者(Karremans,Van Lange,Ouwerkerk,&Kluwer,2003);又如,冒犯本身的严重程度会影响宽恕过程,冒犯越严重,宽恕水平越低;相反,冒犯者的道歉行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过失,进而提高宽恕水平(McCullough et al.,1998)。
然而,良好的关系基础和事后补救等因素并不总能促进宽恕行为的发生,个体的宽恕能力也是重要的制约因素(Wilkowski,Robinson,&Trooo-Gor-don,2010)。冲突监测理论(conflict monitor theo-w)指出,当人们被身边朋友或所爱之人伤害时,将面临两难决策冲突(Botvinick,Braver,Barch,Carter,&Cohen,2001)。一方面,对冒犯者具有强烈的报复企图;另一方面,受交往价值取向驱使,人们改变负性情绪和认知,并试图选择建设性的行为保持长久关系。研究证明这两种被激活且完全不相容的冲突反应决策过程会受到个体认知抑制能力的影响(Wilkowski et al.,20lO)。
认知抑制(cognitive inhibition)作为执行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个体对相关信息的集中以及对冲动反应的抑制能力。其反应了注意和抑制过程的竞争。即个体需要抑制自动化的强势反应,并使注意集中于处于弱势地位的相关过程,从而通过目标导向的方式来调整和塑造交往行为(Mirake et al.,2000)。例如,Pronk,Karremans和Wigboldus(2011)研究发现,认知抑制能力能够帮助个体抵制诱惑,坚持对恋爱关系的忠诚度。来自脑损伤病人的研究发现,社交技能和人际关系的成功维持与认知抑制所在的脑区相关(Shamay-Tsoorv,Tomer,Berger,&Aharon-Peretz,2003)。可见,自我控制水平反映了个体对负性动机、情感和反应进行调整和控制的能力,是人际宽恕的重要保护因素(MeCullough,Kurzban,&Tabak 2013)。高认知抑制能力的个体能够有效地对负性反应进行抑制和调整,从而易化了由冒犯者激活的负性情感、认知和动机向积极情感、认知和动机转变的宽恕过程。而对于低认知抑制能力的个体,即使是非常亲近的人际伙伴也难以进行宽恕(Karremans&van der Wal,2013)。
文献回顾发现,目前对认知抑制与宽恕之间相关主题的研究相对缺乏。仅有Pronk,Karremans,Overbeek,Vermulst和Wigboldus(2010)通过一系列的实验研究表明认知抑制对宽恕具有影响作用。然而,他们的研究仅把认知抑制与其他成分合成一个更宽泛的指标(执行功能),对认知抑制这一因子成分没有进行深入探讨。虽然也存在一些间接证据为二者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支持,例如,研究证明自我调节能够促进对伙伴负向行为的重建(Burnette et al.,2014;Finkel&Campbell,2001),并且人际功能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认知控制具有相似功能(Baumeister&Vohs,2003)。但是,几乎所有研究结论都是在西方个体主义背景下以白人为被试取得的。那么,对于具有典型的集体主义文化背景下的中国被试是否同样适用?因此,为了验证认知抑制对宽恕作用机制的稳健性和普适性,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另外,Pronk等人(2010)的研究表明了认知抑制对宽恕倾向性和人际宽恕均具有影响作用。但是,他们只把不同种类的宽恕作为增强结论效价的指标,并没有进行不同层面的解释和说明。从类别上看。宽恕具有特异性的人际宽恕与泛化性的特质宽恕之分。人际宽恕是指对具体冒犯事件或冒犯者的情境化宽恕过程(Paleari。Regalia,&Fineham,2009);特质宽恕(Trait Forgiveness)则被认为是一种积极的人格特质,是个体在不同的人际冒犯情境中均会表现出较为一致性的宽恕倾向性(Brown。2003)。可见,特质宽恕水平在个体身上表现为一贯化的存在状态,而人际宽恕具有明显的情境化色彩。已有研究指出,特质宽恕对人际宽恕具有正向的预测作用(Berry,Worthington,Parrott,OConnor,&Wade,2001)。可见,对具体冒犯事件或冒犯者的人际宽恕过程会受到个体宽恕他人品质的影响。具体来讲,与具有低特质宽恕的个体相比,高特质宽恕的个体在面对人际冒犯时,更容易做出宽恕行为。那么,在认知抑制对人际宽恕的影响过程中,是否也会受到个体的特质宽恕的高低水平不同的影响?
鉴于此,本研究以我国大学生为被试,探讨认知抑制、特质宽恕与人际宽恕三者之间关系的共通性与特异性,并进一步考察特质宽恕在认知抑制对人际宽恕影响中的调节作用。
2 被试与方法
2.1 被试
从天津某大学招募到115名被试自愿参加本实验,最后合并汇总得到102名有效被试,其中男生占36.27%。平均年龄为21.65(SD=1.61)岁。被试无色弱、色盲。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实验后给予被试一定的报酬。
2.2 研究工具
2.2.1 特质宽恕量表
采用Berry等人(2005)修订的特质宽恕量表(Trait Forgivingness Scale,TFS)测量特质宽恕。该量表共有10个题目,采用Likert 5点计分方式。中文版TFS严格按照修订程序进行翻译和验证,前期预研究显示删除一个题目后的中文版TFS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指标。本研究中,9个题目的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一因子模型的拟合指标良好(x2=67.79,af=27.CFI=0.91,TLI=0.93,RM-SEA=0.07),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69。
2.2.2 人际侵犯动机量表
采用McCullough等人(1998)及McCullough和Ho,ct(2002)编制的人际侵犯动机量表(Trans,gression-Related Interpersonal Motivations Invento-ry,TRIM)测量人际宽恕。目前,经常被使用的TRIM量表由18个题目组成,分为报复、回避和仁慈动机三个维度。以往研究证明TRIM具有良好的信效度(McCullough,Root,&Cohen,2006)。中文版TRIM在已有研究中表明具有良好的心理测量学指标(张珊珊,唐辉,刘艳艳,吕少博,2015)。本研究中,采用Likert 7点计分方式。三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8、0.93、0.87。
2.2.3 认知抑制测验
采用侧抑制(Ranker)范式对认知抑制功能进行评价。使用E-Prime软件进行编程,在实验任务中,首先在屏幕中央呈现注视点“+”500ms,间隔2s后,在屏幕上会出现字母串,呈现时间为1000ms。被试的任务是对中间的字母进行辨别反应,当中间字母为S时,用左手中指按“1”键:当为H时,用左手食指按“2”键;当为N时,用右手食指按“9”键:当为P时,用右手中指按“0”键。实验分为两种条件:五个字母保持相同即为一致性条件,如“SSSSS'等;当中间字母与其他4个字母不相同时即为不一致性条件,如“SSNSS”等。要求被试保持注意力集中,在保证正确的前提下尽可能快地做出反应。正式实验由48次测试组成,两种实验条件随机呈现且次数相同。被试的认知抑制能力水平为不一致性条件与一致性条件的反应时之差。为了更加直观的显现认知抑制与宽恕之间的关系,研究对认知抑制分数进行了反转。因此,平均反应时越高,代表个体的认知抑制能力越强。
2.3 实验过程
被试通过公共课以及在校园里发放传单的方式进行招募。在招募的同时,让应征者填答《特质宽恕量表》。一周后,通过应征者填写的邮箱或电话等联系方式将其约到实验室进行下面的实验任务。
首先,请被试在计算机上完成Flanker任务。接下来,通过回忆操纵法测量被试对具体人际冒犯事件的宽恕能力。大致过程如下:让被试回忆近期曾经受到过的一次严重人际伤害事件,在事件中被试作为受害者,对方作为冒犯者。然后,让被试对伤害事件的发生过程进行简单描述。最后,让被试作答《人际侵犯动机量表》,测量其对冒犯者的人际宽恕指标。
3 结果
3.1 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及其相关分析
对本研究中的认知抑制、特质宽恕、人际宽恕及各维度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以及相关分析,结果见表1。
如表1所示,认知抑制与特质宽恕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p<0.05),认知抑制与人际宽恕中的回避动机(p<0.05)、报复动机(p<0.01)之间具有显著的负相关,与仁慈动机之间的相关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特质宽恕与人际宽恕中的回避动机(p<0.01)、报复动机(p<0.05)之间具有显著负相关,与仁慈动机具有显著正相关(p<0.01)。回避动机、报复动机和仁慈动机之间具有显著相关关系,其中回避动机与报复动机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p<0.01),而仁慈动机与回避动机(p<0.01)、报复动机(p<0.01)之间具有显著负相关。
3.2 特质宽恕的调节作用检验
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特质宽恕的调节作用进行检验,结果见图1。
由图1可知,以回避动机作为因变量时。认知抑制对于回避动机影响的主效应不显著(β=-0.12,p>0.05),特质宽恕对回避动机影响的主效应显著(β=-0.54,p<0.01),二者的交互作用显著(β=-0.39,p<0.05),即特质宽恕与认知抑制对回避动机的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以报复动机作为因变量时,特质宽恕(β=-0.35,p<0.05)与认知抑制(β=-0.34,p<0.05)对报复动机影响的主效应显著,但二者的交互作用不显著(β=-0.24,p>0.05)。以仁慈动机对为因变量时,认知抑制对仁慈动机影响的主效应不显著(β=0.07,p>0.05),特质宽恕对于仁慈动机影响的主效应显著(β=0.42,p<0.01),二者的交互作用显著(β=0.30,p<0.05),即特质宽恕与认知抑制对仁慈动机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为了更清晰地解释特质宽恕在认知抑制与人际宽恕中的调节作用,选取均分低于一个标准差的为较低水平,均分高于一个标准差的为较高水平,检验认知抑制在特质宽恕高、低不同维度上对于回避动机和仁慈的预测情况。如图2所示,在低特质宽恕组。认知抑制对回避动机的影响不显著;但在高特质宽恕组,认知抑制对回避动机具有负向的预测作用(β=-0.52,p<0.05)。同时,如图3所示,在低特质宽恕组,认知抑制对仁慈动机的影响不显著;但在高特质宽恕组,认知抑制对仁慈动机具有正向的预测作用(β=0.37,p<0.05)。由此表明,特质宽恕与认知抑制对人际宽恕具有部分调节作用。
4 讨论
4.1 认知抑制、特质宽恕与人际宽恕之间的关系
对认知抑制、特质宽恕与人际宽恕的两两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首先,认知抑制与特质宽恕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这与以往研究结论相一致。从而进一步证明了具有高认知抑制能力的个体在面对人际冒犯时将表现出较高的特质宽恕能力。其次,认知抑制与回避动机、报复动机之间具有显著负相关,这与Pronk等人(2010)的研究结果相同,不同的是,本研究未发现认知抑制与仁慈动机之间具有相关关系。一方面,这可能是由于研究样本相对较小,导致结论缺乏稳健性。另一方面。这也表明将人际宽恕各维度区分对待的重要性。从人际宽恕概念和测量发展的历史进程上也间接证明了这一点。最初,在对人际宽恕理论进行界定时,只包括由于感知受到伤害而引发避免与冒犯者进行身体和心理接触的回避动机和由于气愤而引发希望伤害或报复冒犯者的报复动机。并以此为依据编制了TRIM。由报复动机和回避动机两个维度组成,共12个项目(McCullough et al.,1998)。以往实证发现二者具有中等程度的相关性以及和其他变量关系的较高一致性。后来,McCullough等人阐明两种动机的减少可能伴随着仁慈动机的提高过程,它们共同构成了人际宽恕的结构维度,并在实证研究中增加了对仁慈动机的测量,从而把TRMI-12发展成TR,MI-18(Mccullough&Hoyt,2002;McCullough etal.,2006)。目前,TRMI-12和TRMI-18均得到较高的采用率,而这也间接反应出很多研究所指人际宽恕实际上仅是TRMI的消极维度。本研究发现认知抑制与人际宽恕的关系与以往研究不一致的地方也仅局限于TRMI的积极维度。因此,后续研究应该加强对人际宽恕的积极维度的探讨。
另外,研究发现特质宽恕与回避动机和报复动机之间具有显著负相关,而与仁慈动机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这与Ben3,等人(2001)的研究结果一致。说明具有较高特质宽恕的个体在面对人际侵犯时,对冒犯者具有较高的仁慈动机和较低的回避与报复动机,进而促进了宽恕的实现。
综合可见,认知抑制、特质宽恕与人际宽恕之间的关系具有较高的跨文化一致性。虽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群对宽恕的理解、宽恕的功能以及宽恕的形成不尽相同(张海霞。谷传华,2009),但无论是在西方个人主义文化背景下还是在我国这样一个具有典型集体主义文化背景的国家里,认知抑制、特质宽恕对人际宽恕的影响都表现出了相对稳定的、一致性的作用。
4.2 特质宽恕与认知抑制对人际宽恕的调节作用
研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了特质宽恕在认知抑制对人际宽恕影响中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第一,认知抑制作为一种稳定的个体认知加工能力,对报复动机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但对仁慈动机和回避动机没有显著预测作用。这揭示了认知抑制对人际宽恕各维度影响作用的不同,即认知抑制可能只是通过抑制报复动机来促进人际宽恕的发生。但是,这一结论是否具有普适性,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因为目前对认知抑制的加工机制及其作用方式的认识并没有达到统一。例如,资源控制论强调认知抑制是基于具体情境化的认知资源,而非稳定的个体能力,认知抑制过程会由启动情境的差异而产生不同的加工机制(Pronk et al,2011)。又如,去抑制假说认为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认知抑制能力低更有利于创造性思维水平的提高(白学军,巩彦斌,胡卫平,韩琴,姚海娟。2014;姚海娟,白学军,2014)。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应该对不同的理论观点及其实验范式进行整合,系统探讨认知抑制机制及其对宽恕的作用机制。
第二,特质宽恕在认知抑制对人际宽恕的影响中具有部分调节作用。具体而言,特质宽恕在认知抑制对回避动机的影响中具有负向调节作用,对仁慈动机具有正向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认知抑制对于高特质宽恕个体的回避动机与仁慈动机的影响更大。这说明认知抑制对于不同群体的回避动机与仁慈动机的影响是有区别的,并不是所有个体在面对人际侵犯时都会表现出一致的宽恕行为。即特质宽恕会部分调节或改变认知抑制与人际宽恕之间的关联强度。
在宽恕的以往研究中,通常仅涉及两种宽恕类型中的一种,或者仅考察人际宽恕或特质宽恕与单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而本研究对特质宽恕在认知抑制与人际宽恕之间的调节作用的探究也只是初步尝试,关于人际宽恕影响机制的研究仍需进一步增强和深入,以为开发切实可行的人际宽恕的干预方法与教育模型奠定基础。
5 结论
本研究结果发现:(1)认知抑制、特质宽恕与人际宽恕各维度之间存在两两显著相关(除认知抑制与仁慈动机之外);(2)特质宽恕对回避动机和报复动机具有负向预测作用,对于仁慈动机具有正向预测作用,但认知抑制只对报复动机具有负向预测作用;(3)特质宽恕与认知抑制对回避动机具有负向的调节作用。对仁慈动机具有正向的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