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安时期中共在陕北地区禁烟运动述论

2016-12-15张瑞于耀洲

党史文苑 2016年22期
关键词:延安时期

张瑞 于耀洲

[摘 要] 延安时期是指1935年10月中共中央抵达陕北吴起镇,到1948年3月离开陕北东渡黄河的这一时期。延安时期之前,这一地区由于经济文化落后,医疗卫生条件差,加上日本侵略者毒化政策的渗透,致使烟毒严重泛滥。针对这种状况,中共立即开展全面的禁烟禁毒运动。抗日战争爆发后,陕甘宁边区政府出台系列禁烟禁毒的政策法规,严禁陕北地区军民种植罂粟,吸食、贩卖毒品。同时还设立专门的禁毒机构,并动员人民群众积极参与,以彻底根绝烟毒。中共陕北禁烟禁毒运动取得巨大胜利,不仅确保民民众的身心健康,而且稳定了边区经济秩序,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延安时期 禁烟 陕北中共

鸦片,俗称大烟,是传统意义上的一种毒品。自清代以来,陕西全省一直有种植罂粟,吸食、贩卖大烟的习惯。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大力开展禁烟禁毒运动,制定并颁布了专门的禁烟禁毒法律条例,同时还在延安设立禁烟禁毒机构,遏制烟毒的泛滥,以达到根绝烟毒的目的。中国共产党的禁烟禁毒运动在当时取得了重大成效,它的经验也值得当今社会的禁毒工作借鉴。

一、延安时期之前陕北地区烟毒泛滥现象

延安时期所指的是1935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长征抵达陕北吴起镇,到1948年3月离开陕北东渡黄河,前后共13年时间。这一时期的延安和陕甘宁边区,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法西斯的心脏,又是解放战争的总后方,为驱逐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的统治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针对陕北地区烟毒泛滥的现象进行了坚决的治理,扭转了这一地区由来已久的种植与吸食鸦片的社会现象,对实现良好的社会风气起到了积极作用。

红军未到达陕北前,包括陕北在内的整个陕西省,一直有种植罂粟、吸食大烟的习俗,“陕西长期以来就以盛产鸦片闻名”[1]p28。大烟是人们生活中的一大公害。土壤相对肥沃的田里都种植罂粟,咸阳甚至出现“田亩中男男女女都有,烟田中的人比麦田更多”[2]p82的现象。粮食极度匮乏的安定县,种植罂粟的土地面积达到耕地的1/3。1936年,供职于《每日先驱报》的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在去往延安的路上看到:“沿途的罂粟摇摆着肿胀的脑袋,等待收割”[3]p28。罂粟的种植,使越来越多的人成为“烟鬼”“瘾君子”,他们当中既有青壮年,也有白发老人,甚至包括还未成年的小孩子。红军到达陕北后,在1937年登记的烟民中,“陕北榆林的烟民在3000人以上,陕北地区的米脂、绥德、神木的烟民均超过了1000人”[4],同样属于陕北地区的安定县,“烟民人数占总人口的60%”[5]。

罂粟的吸食,无论对吸食者本人、吸食者家庭还是对社会,都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吸食者身体状况日益恶化,丧失了劳动力;富裕者吸食后倾家荡产,贫穷者吸食后卖儿鬻女。吸食罂粟不仅损害了人们的身体,也消磨了人的意志,同时造成了社会财富的巨大损失和浪费,并成为各种犯罪活动的诱因,给社会安定带来巨大的隐患。

二、延安时期之前陕北地区烟毒泛滥的原因

造成陕北地区烟毒泛滥的原因,包含以下几点。

1.经济方面,对统治者来说罂粟的种植与毒品贩卖,可以增加财政收入。陕北地区地处偏远之地,生态系统薄弱,天灾不断,干旱少雨,有着“五年一小旱,十年一大旱”之说。军阀混战时期,各系军阀势力为了增加收入,对农民采取强制性措施,要求他们种植罂粟。1918年,陕西军阀逼迫农民种植罂粟,“每亩征收6两白银盐税”[6]。1920年,陕西督军陈树藩与省长刘镇华“委派40多名劝种烟委员分赴各县,劝导农民种植罂粟,并宣布每种一亩征收大洋30元的税金,一次缴纳完毕”[7]。1924年,军阀征收的烟税,“陕西为1000万元……军费全部依赖鸦片烟税”[8]。农民为负担税款,被迫种植罂粟,从而造成了陕北地区遍地罂粟的现象。

2.文化方面,教育落后是陕北地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红军到达以前,陕北地区有文化的人凤毛麟角,“这是地球上最黑暗的一个角落”[9]p235。农村中,文化程度尤其落后。据统计,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全延安农村中,仅仅有7所小学,70多名学生”[10]p41。1936年,边区人民群众中真正识字的人寥寥无几。“盐池县的人口是16710人,中学程度包含肄业的总共有21人,小学程度的有255人,老学客有23人,有文化的人占总人数的比例不到2%”[11]p151。整个陕北地区没有一所中等学校。文化教育极度落后,学校设施缺乏,人民思想保守、愚昧无知。正是因为文化的落后,使得当地民众不能够对烟毒问题形成正确的认识。

3.在医疗卫生方面,通过吸食鸦片缓解伤病的疼痛,也是烟毒泛滥的重要原因之一。作为外来品,鸦片最早就是因为药用的价值传入到中国的,它具有镇痛、止咳等功能。延安时期之前,这一地区由于缺医少药,人们生病后只能听天由命。鸦片作为药材的功效,使得百姓将鸦片看做是治疗各种病痛的神药,通过吸食鸦片来缓解疾病的折磨。在落后的陕北地区,几乎没有消遣的娱乐活动,吸食鸦片就成了人们坐在炕沿上打发时光的一种消遣。地处陕北边界的农民,为谋取利益,也会向外地贩卖鸦片。

4.在侵略者方面,日本为了灭亡中国,用毒品来养军养战支撑侵华战争,对包括陕北在内的中国广大地区使用“软式战争手段”,即在中国实施毒化政策。侵略者实施的这一政策,“乃自日寇在华北纵毒,致有少数贪图重利之徒,不惜干犯禁政,偷运烟土,往来贩卖”,当时,侵略者的毒化政策已经在华北严重泛滥,连小商小贩、扒手乞丐等下层社会成员都在吸食,甚至两三岁的婴儿都染上毒瘾。整个华北,无数人沦为日本毒化政策的牺牲品。

因此,延安时期之前陕北地区烟毒大肆泛滥。

三、共产党在陕北的禁烟运动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尤其是抗日战争开始后,针对这一地区烟毒泛滥的实际,中国共产党及陕甘宁边区政府立即开展了大规模的禁烟运动。

1.禁绝烟毒相关政策的规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所辖区域对烟毒一直采取禁种、禁运、禁吸的“三禁”政策。1936年,中共中央在陕北地区发布了关于鸦片的“三禁”政策。1937年5月27日,《关于禁止鸦片的布告》重申了“三禁”政策:一、种了罂粟的,由各级政府督促铲除,改种其他粮食。二、烟馆立予封闭。三、贩卖鸦片的,不管他在苏区发卖还是只在苏区通过,一经查出,都予没收,并得加以处罚。四、吃鸦片未登记的,立即登记,限期戒绝,期间至长不得超过六个月。1937年9月6日,陕甘宁边区政府正式成立,随即制定了一系列更为严格的禁毒禁烟的政策法规。在所颁布的《陕甘宁边区禁毒条例(草案)》中明确规定:针对吸食者按照年龄限定日期戒除,分别按照三十岁以下、四十岁以下、六十岁以下和六十岁以上给予三个月、六个月、一年内和两年内的戒绝日期;对违反条例者按烟毒价值给予刑罚,对行为严重者处以重刑。例如:“设立传布烟毒之商店机关者”,“视情节轻重处一年以上有期徒刑至死刑,并没收全部财产”;“烟毒价值在五百元以上者,处死刑,并没收其家产”;如果直接或间接受日寇的指使,用日寇的烟毒政策危害人民者,以汉奸罪来惩处。陕甘宁边区政府还根据实际情况及出现的新问题不断修改和完善法令法规。除《陕甘宁边区禁毒条例(草案)》外,边区政府还陆续制定并颁布了《陕甘宁边区查获鸦片毒品暂行办法》《陕甘宁边区查获鸦片毒品暂行办法修正草案》《陕甘宁边区查缉毒品办法》《陕甘宁晋绥边区缉私办法》《陕甘宁边区查缉毒品暂行办法草案》《陕甘宁边区政府禁烟督察处查获鸦片毒品奖金办法》等法规,以期达到彻底禁绝罂粟的种植和加工,鸦片的贩运和吸食,根绝烟毒。

2.禁毒机构的设立。边区政府在制定并颁布一系列法令法规的同时,还设立禁毒的专门机构,具体负责“三禁”工作的实施。1942年1月,边区政府成立陕甘宁边区禁毒督察处,来管理禁毒一事。禁毒处处长由霍维德担任,并且“除将任命状,禁烟督察处关防,禁烟督察处组织规程及查获鸦片毒品办法随令颁发外,仰即遵照组织,厉行查禁”,对没收的烟土不予归还。禁烟督察处成立后,依照相关的法律规定,在陕北大力开展禁毒运动。1942年,贾福清和辛明亭因鸦片被没收一事上书边区政府,请求发还,但被边区政府严厉拒绝。边区政府在禁烟运动中,不管是吸食者、种植者、贩卖者,决不姑息,依法从严惩处。在日本实施毒化政策之时,为警惕毒化政策消磨人们的意志、甘受侵略者的压迫,绥德专署关于查禁烟毒的布告中明确规定:“吸食鸦片的人,不管是登记的未登记的,必须在三个月内戒除,不然到三个月后,再查出有吸食鸦片的就予以严重处罚”。在实施“三禁”的同时,各级政府还采取措施,帮助吸食者尽快戒毒。延安市禁烟委员根据吸食鸦片者的经济状况发放或出售禁烟药丸,达到缓解直至最后戒除毒瘾的目的。在戒毒的同时还坚决禁止种植罂粟。在陕北地区,《陕甘宁边区政府为饬令延属专署铲除烟苗事快邮带电》中指出,“据绥德报告,人民偷种者甚多,安定更多”,为此要求当地政府“立即而彻查,速令铲除,并严饬安定县府详细报告为要”,严令专员立刻进行彻查并铲除。在禁种罂粟事务中,政府及专员要求一定要彻查以达到全部铲除的效果。在子长县,不仅禁种,而且反复强调,张贴布告,多次复查烟苗铲除情况,并且“出土即铲,更责成县区乡长绝对负责,不得玩忽”。1942年设立的“陕甘宁边区禁毒督察处”,专门管理禁毒一事。为了实现“三禁”的目的,政府要求在此项工作中与生产教育联系起来,与群众运动结合起来,对于群众密报毒品犯罪行为,会有一定的奖励,目的在于鼓励群众继续参加到此项工作中。在毒品贩运方面,1940年,绥德专署规定:“三个月后不准再有鸦片烟的买卖,倘有未曾卖尽的烟土烟膏,或仍图谋利私相秘密买卖的,一经查出,即将鸦片没收,并处以严刑”[12]。1942年,税务总局冯维贤渎职贪污贩藏烟土,经查处为实,立即送法院侦查并提起公诉,依法严惩此人。1945年,延安发现松维章贩卖料面,延安公安局将其拘捕,第二日即起诉法院。

3.禁毒运动的成效。为了实现“三禁”的目的,边区政府不仅制定了相关的法律,而且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旦违反了“三禁”的法令法规,都将受到严厉的惩处。1941年,绥德县县长请求发还该县一合作社因为贩卖而扣留的烟土,受到林伯渠和李鼎铭的严厉批评,没收并上交了全部烟土。1942年,八路军某团长的马夫因私售烟土被没收烟款,该团长强行索回烟款,军政领导秉公执法,进行处理。中国共产党禁烟的领导之威,力度之大,条例之严,延安时期之前禁毒所未见的。中国共产党的禁烟运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鸦片日益减少,斯诺在《西行漫记》中叙述到所见的陕北“在清除了罂粟的地方正在努力发展植棉”[13]p252。

禁烟运动不仅使陕北人民身心日益健康,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而且稳定了陕北的经济秩序。

四、中国共产党陕北禁毒运动对现实的启示

共产党在陕北的禁毒运动取得了重大的胜利。烟毒的禁绝是人民生活的一大幸事,有利于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吸食鸦片这一陋习被革除后,劳动力增多,劳动效率也高,人们在铲除了罂粟后的土地上开始大量种植粮食等农作物,粮食产量大大增加,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保证了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对粮食、物资的需求,稳定了陕甘宁边区的社会秩序,推动了抗日战争时期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

近些年来,社会上吸食毒品的现象越演越烈,不仅是娱乐圈如此,普通百姓中的吸食者大有蔓延之势。而且吸食人员越来越年轻化。国家禁毒委发布的《2015年中国毒品形势报告》显示,“234.5万名吸毒人员中,18岁以下的有4.3万名,占1.8%;18岁到35岁的有142.2万名,占60.6%”。近两年,出于不同目的的贩卖、吸食毒品对社会秩序造成严重的影响,毒品犯罪案件屡见不鲜。2015年,“全国报告发生因滥用毒品导致暴力攻击、自杀自残等极端案件事件336起,查获涉案吸毒人员349名;破获吸毒人员引发的刑事案件17.4万起”[14]。毒品一旦成瘾毁的不仅是吸食者的一生,更是一个家庭的破碎,瘾君子不知悔改的后果往往是妻离子散。面对毒品形势的严峻与复杂,我们有必要借鉴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禁毒经验。以史为鉴。历史是一面镜子,当年共产党的禁毒运动经验对当前我国的禁毒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1.坚持领导,各负其责。毒品形势严峻,一定要将禁毒斗争常态化,坚持由政府统一领导,国家及各级禁毒委员会全面指导,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相互配合。各级有关部门要贯彻执行关于毒品的“三禁”原则,做到各司其职,分工明确,加强团结,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教育部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卫生行政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要认真负责,积极地配合禁毒工作的开展。公安机关要加强毒品的检查。随着物流事业的快速发展,依法加强对邮件的检查必不可少。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毒品监测系统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无规矩不成方圆,在禁毒过程中要有法可依,对毒品犯罪行为零容忍,实现禁毒斗争的规范化。针对出现的实际情况,法律法规要具体化、细化。尤其要加强互联网方面的禁毒工作,监督互联网上的有关毒品信息,以及微商平台上的商业活动,形成规范化的网上禁毒工作体系。有关部门要不断完善和修订禁毒的法律法规,与时俱进,以人为本,突出生命至上,以适应实际情况,达到遏制毒品泛滥的效果。

2.加强宣传,严厉打击。有关部门加强对全民的禁毒工作的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毒品的防范意识,认识到毒品的危害性。对青少年要重点教育,以预防为主,对在校学生进行禁毒宣传尤为重要,将学校作为宣传教育的平台之一,开展禁毒专题教育,组织禁毒知识大赛,增强青少年的禁毒意识。除了在“6·26”国际禁毒日这一天全面开展禁毒宣传活动外,还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网络工具加大宣传的覆盖面,广泛张贴禁毒宣传海报,拍摄禁毒微电影,将禁毒作为题材纳入书画展等艺术活动中,建立禁毒活动专门网站,将禁毒知识和禁毒意识融入人们的生活中。并采取预防与打击双管齐下,深入展开禁毒工作。一旦构成毒品犯罪,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将毒品犯罪者绳之以法,对其零容忍,以儆效尤,震慑毒品犯罪的违法人员。打造无毒品的美好环境。

3.发动群众,全民参与。禁毒工作的开展需要全民共同参与。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应大力发挥群众的作用,坚持走群众路线,将禁毒工作社会化,积极鼓励群众参与。建立奖励机制,调动群众参与禁毒斗争的主动性,凝聚各种力量治理毒品问题。建立志愿者组织,多发展如“朝阳群众”这样的参与破获重大毒品案件的群众团体,他们“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优秀表现,为警方提供重大线索,大力推动了禁毒工作的开展。毒品问题的有效解决不仅呵护家庭的幸福,更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延安时期之前,陕北地区烟毒严重泛滥,对吸食者本人、家庭及社会都造成了严重后果,加之反动阶级的黑暗统治,民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陕北地区暗无天日。中国共产党到达陕北后,全面展开禁毒运动。制定并颁布政策法规,建立禁毒机构,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取得了禁毒斗争的伟大胜利。党在陕甘宁边区开展禁毒运动的经验,对当前我国的禁毒工作仍有现实启示作用。现在社会上毒品种类繁多,吸食毒品的现象大有蔓延之势。面对毒品形势的严峻与复杂,我们有必要借鉴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禁毒经验。这将有利于我们禁毒工作的全面开展,以保障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稳定。

参考文献:

[1]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

[2]张扬明.到西北来[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

[3]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

[4]国民党陕西省政府统计委员会.统计材料月刊[Z],2卷(3、4),1937.

[5]边区禁烟的成绩[N].新华日报,1938-06-03.

[6]大公报[N].1918-07-11.

[7]大公报[N].1920-12-23.

[8]周宪文.中国烟祸及其救济策[J].东方杂志.1926.

[9]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M].东方出版社,2005.

[10]黄正林.陕甘宁边区社会经济史(1937-1945)[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1]甘棠寿等.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研究[M].西安:三秦出版社,1988.

[12]史志诚.陕甘宁边区禁毒史料[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

[13]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

[14]王昊魁.无毒青春最美丽[N].光明日报,2016-06-26.

责任编辑/冷 波

猜你喜欢

延安时期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毛泽东延安时期改造干部学风的思想及启示
解析延安时期冼星海的音乐创作
浅析延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渗透
延安时期社会保障工作述论
毛泽东在延安时期的体育思想
延安时期体育事业发展的启示研究
延安时期党廉政建设的基本经验
延安时期体育形式的探索与传承研究
试论“自我虚化”在公共外交中的运用